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

bookmark

第五百八十四章遊說

邵雍看人分三品,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後善;下品之人,教而不善。

老僕領着蘇油和張載過來了:“秀才,小蘇探花和張山長給你帶來了。”

蘇油扭頭看了一眼老僕,還敢管司馬大佬叫秀才?這老僕也太囂張了吧?!

幾人坐定,司馬光與蘇油介紹:“這是安樂先生,明潤你見禮罷。”

邵雍是當今《周易》象數派第一大拿,以運會推世,也頗神奇。

和蜀學的基礎相似,都是數,但是卻走向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極端,一派結合象圖,走向了客觀唯心,一派伴隨理工,走向了客觀唯物。

但是蜀學的客觀唯物是自然之理,精神之理則是走向格物正心,到此又和邵雍“殊途同歸”了。

起點和終點都一樣,不過道路卻不相同,這裡邊值得討論探究的東西太多了。

四人坐而論道,邵雍和蘇油詞鋒激烈,司馬光和張載從旁助攻,轉眼便過了午時。

老僕又來了:“秀才們靠說書飽肚的?菜都要涼了!”

司馬光哈哈大笑:“這是我家老僕人,當年我還是秀才時,常常因讀書忘記吃飯,叔父便派他來監督我飲食起居。走吧,今日論道,可真是讓人心神大快,正是‘今日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邵雍對蘇油異常欣賞,並不是因爲蘇油今天展示了蜀學一派的光彩。

他的門生故舊都是保守派,王安石上臺後,那些人紛紛投劾而去,邵雍批評他們:“正賢者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矣。投劾何益也?”

知易而行難。

蘇油能夠身體力行,比他在林下空言更加難能可貴,這纔是邵雍真正高看蘇油的地方。

大宋士大夫勳貴,有一家算一家,沒有一家飲食能讓蘇油滿意的。

和王安石一樣,要求司馬光注意飲食之道,那是想多了。

蘇油估計搞不好這幾道“家鄉土菜”,就是出自剛剛那老僕之手。

鹽下的賊重!還是少吃菜多幹飯的路數!

而且還是麥飯!

勉強吃了個半飽,飯菜撤下去,蘇油就不禁搖頭:“不知道貪吃這條,今後會不會成爲御史彈劾我的罪名。也不知道會不會傳出我家廚房侍婢只會切蔥花的言論。”

邵雍笑道:“貪吃就不會節用,不會節用就會追求侈欲,呵呵呵……”

司馬光笑道:“明潤卻自有另一番解說,我與他同船就領教過了。”

蘇油說道:“是,安樂先生此解,適用於唐前,卻不適用於唐後。適用於小國寡民,不適用於當今之世。”

“要全世界都是農人,此論是正解。但是天下發展到今日,織者,田者,工者,皆是生產者。”

“對其餘人來說,工坊,就好比他們的土地;產品,就好比他們的稻麥,而且需要交換後,才能得到真正的稻麥。”

“如果沒有消費,就白白生產了。好比辛苦種地後卻顆粒無收,那這些生產者如何可活?”

“而我大宋的土地,夠所有人都做農人嗎?明顯是不行的,因此那些選擇不同生存方式的人,也必須納入我們關心的範圍。”

“僅僅靠一句不耕者不得食,那是過於簡單粗暴了。”

這事情後世在別國發生過,最後搞得國民把入侵者當做解放者歡迎。

“所以到了我朝,需要諸業並舉,方得繁榮。要讓織者,工者生產更多的產品,商者轉運及時,那就需要效率。”

“要效率,就得有分工。拿軍器監廚房來說,就分了勾管,火頭,墩子,白案,紅案,雜事,竈頭……看上去是有人只會切菜,有人只會燒火,相當奢靡,但是其實整個軍器監,料理數千人的食堂,所用不過二三十人而已。”

“其實是大大降低了成本,不過我擔心外間看不通此節,到時候胡亂彈劾。”

邵雍問道:“這就是經濟之道?”

蘇油拱手道:“是,明潤這次前來,就是將所思所想的陝西政軍舉措,先與學士和先生相商,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

司馬光笑了:“明潤,老夫如今閉門著述,堯夫他本就是林下之人,這些與我們說不着吧?”

我信你個鬼!蘇油心裡腹誹,表面卻愈發恭敬:“先不說明公如今還是朝官學士,安樂先生是學問大賢。只說兩位都是陝西土著宿老,慣悉民情這一條,也值得蘇油求訪仰仗。”

不過要兩人吃這樣沒水平的糖衣炮彈那是想多了,司馬光並不立刻表態:“你先說說吧。”

蘇油這才正色道:“是,就我想來,陝西的大政,一爲軍,一爲民,一爲蕃。三件大事處理妥善,那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邵雍點頭:“但是三件大事,哪一件都是煩難,不知明潤是怎麼考慮的?”

蘇油說道:“三件事,基礎還是民,陝西民生,乃是頭等大事。”

“就農政來說,渭州的辦法已經行了數年,效果還是不錯的。陝西風土,人情,物候,都與渭州相同,可以試着於其餘諸地推行了。”

“石門峽爲我所控之後,渭州方面的壓力就減輕了,其北德順軍和鎮戎軍的土地,可以大力開發起來,這就涉及到水利興工……”

司馬光立刻阻止:“陝西軍民,負擔已經夠沉重了,明潤此舉怕是不妥……”

蘇油說道:“學士,這不是負擔,而是福利!”

“以往工役,那是盤剝壓榨,百姓以此破家者,不在少數。”

“究其原因,就是朝廷支給百姓的役費,遠不足用。”

“如今西夏人入境十二萬,除了數萬遊牧的蕃族,剩下的都是漢民,可以將這些人用上,讓其以工代賑,度過這個難熬的冬天。”

“今後這兩處耕地開發出來,可供軍用,這是西漢屯田之法。”

司馬光說道:“那我邊境虛實,豈不爲夏人盡知?”

蘇油說道:“這些都是農墾事務,關鍵的寨堡和軍事設施,當然不能由他們來。”

“軍事工程,所給自然會豐厚。就如涇原渠前例,冬日農閒,能有錢可賺,百姓們都是很踊躍的。”

邵雍說道:“明潤,必須做好監督,嚴防胥吏們克拿卡要。”

蘇油笑道:“有道是縣官不如現管,流官們在這方面肯定不行,所以蘇油這不求上門來了啊。”

司馬光和邵雍對視一眼,這小子果然滑頭,這是想利用二人在本地的聲望,約束鄉紳們吃相不要過於難看。

不過這是爲國開源,而且蘇油答應效仿涇渠工程時發給民工工錢,想想這娃搜刮西夏一通,如今肯定不差錢,當即點頭表示同意。

又聽蘇油說道:“陝西農事,除了耕,還有牧。”

“我的意思,如今狼渡牧場,經營太雜,這次又獲得了不少的好馬,以後狼渡就成爲專門繁育軍馬的馬場,牛羊只保留選種和優化業務,剩下的,交給邊蕃,然後在陝西內地,推行青儲和棚養。”

司馬光說道:“青儲棚養之法,的確利民,但是明潤,這法子你都推廣到延邊熟蕃那裡了?要是讓西夏人知曉,怎麼辦?”

蘇油說道:“學士,凡事有利則有弊,此法的確有好處,但前提是定居,後果是部落解體成爲家庭單戶。要是西夏人願意學了去,我還巴不得呢。”

司馬光和邵雍兩人面面相覷,邵雍覺得匪夷所思:“你知渭州時多大?這一點是當時就想好了,還是後來推廣中發現的?”

司馬光揮揮手:“蜀中奇才,堯夫此問就是小瞧人了。原來此法還有如此深意,實在是出乎老夫意料之外。”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確的下場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兩百章 賀禮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一百五十章 變化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確的下場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兩百章 賀禮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