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

第九百七十二章通通不認

這一個個招呼下去那還了得,舒亶厲聲喝道:“蘇油!陛前問對,還敢如此放肆?!”

蘇油對舒亶微微躬身:“舒大博,蘇油萬里來歸,一直未能出外,實在是對大家有些失禮,一時相見,歡喜得過頭了。還請見諒。”

“有理不在言高,有什麼話,好好說就是,不用如此劍拔弩張。”

趙頊說道:“明……蘇油,御史彈劾你十大罪狀,爲何不見你有伏狀,抑或有自辯上陳?”

蘇油一下子愣了,似乎感到匪夷所思:“臣在兩浙路接到烏臺飛牒,入京之後直入御史臺,連親友都不敢去見。”

“之前都只說是提供一些證詞,釐清一些事實,臣也一直在配合。後來因爲‘一里編民百戶寒’之詩自劾,御史們也收了狀紙,陛下當知此事。”

“再之後,臣天天與御史們相見,卻沒一個人告訴我後續啊?!”

“臣一直以爲自己還在積極配合御史調查子瞻之事呢,沒收到文告說是在正式審問微臣啊?”

靠!羣臣被氣了個倒仰,整個開封府都鬧得沸反盈天了,你作爲當事人竟然說你不知道?!

蘇油當然知道,不過因爲他身在烏臺,之前只因爲“一里編民百戶寒”那首詩的問題,算是自首,後來御史們就再沒有下過追索搜求之類的正式文件。

所以御史臺的確存在巨大的程序瑕疵。

理論上講,蘇軾入御史臺,和蘇油入御史臺,其性質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犯罪嫌疑人,一個是證人。

現在作爲同一性質處理,卻沒有通過文件形式告知蘇油確認,這就是不合制度。

就類似後世,沒有官宣,即便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蘇油也可以不認!

沒收到過文件通知,老子就是不知道!

既然程序不合規,導致當事人還沒有被立案就被審問,而且當事人被審問的時候還並不知道是在審問自己,那御史臺這就存在誘供的嫌疑。

藉着讓蘇油提供蘇軾案的證詞之機,進而搞蘇油的黑材料彈劾他,御史臺,這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李定驚怒交加:“你……你……你與御史臺的衙役關係那麼好,他們能夠沒有告訴你?”

“沒有啊?”蘇油一副莫名其妙的模樣:“北廡的小李子,因爲跟我一起做了幾頓飯,就被你們嚴厲訓斥,要求不許傳遞消息,以免串供。”

“出入文字,除了給陛下的密摺,其餘都經過你們嚴格審覈,你們不告訴我,那我何從知曉?”

羣臣的目光頓時變得饒有意味,御史臺這下,粘上屎了。

舒亶說道:“陛下,就算是御史臺略有差失,但是蘇油的逆跡明白無誤,請容臣當衆宣讀,令其自辯!”

“別別別……”蘇油趕緊擺手:“陛下,御史臺風聞奏事,很多東西都是子虛烏有,然而傳揚出去,別人都當成真的。比如歐陽學士,司馬學士,介甫相公,都曾經被如此污毀過,還是容臣自己看吧。”

趙頊點頭:“準。”

舒亶只好將李定的彈章交到蘇油手裡。

蘇油早就知道內容,如今只是裝模作樣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後躬身笑道:“陛下,御史之橫,臣這次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簡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紫砂壺上的詩,本是詠菖蒲的。菖蒲上品,至一寸九節者,花市上俗稱爲‘老龍根‘。”

“爲了鼓勵大蘇不墜志氣,方有‘癯根未悔凌雲志,照影溪天作臥龍’句。臣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就成欺君罔上了,這條罪過,臣不認。”

“內官李若愚,李舜舉,乃臣帥陝西、南海時,陛下特旨的監軍。”

“臣一生所學,是一視同仁。”

“內官也是人,沒有劣跡,就不該歧視。”

“我朝中官如秦翰,一生南征北戰,負創四十九,盡忠國家,不害人,亦不妄譽人。”

“溫良謙謹,輕財好施。逝世的時候,京中禁軍百姓,無不痛哭相送。此等中官,蘇油心裡只有敬重。”

“我朝懲於唐末內宦之禍,故而流行歧視中官的風氣。而臣對內官,僅是不歧視而已。”

“所以平素裡因公事相見,相互間比較尊重,而私下裡從未往來,怎麼就成了結交?此罪,臣不認。”

“皇宋慈善基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御史們只看到了後宮把控基金會的運作,卻看不到基金會每年救了多少孩童,撫卹了多少鰥寡孤獨,讓多少廂軍老軍得到了妥善安葬,每次災難時,救助了多少難民。”

“他們的眼光只放在了那筆數額巨大的金錢之上,卻看不到後宮的慈善之心,看不到百姓們的感戴之意,看不到對人心的勸化作用。”

“因爲他們的心裡沒有仁善,推己及人,以爲後宮如此操勞,是爲了一己之私。”

“他們漠視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慈悲,卻用赤裸裸的金錢來衡量利弊,將慈善當做了權力,實在是可笑至極。”

“這條罪,臣當然不認。”

“至於說庇護廣銳軍蕃將吳逵,臣只想問一句,吳逵他該死嗎?交趾楊蒔蒙陛下寬恕之後,交趾人人盡忠,占城官民順服,皆曰撥雲霧而見天日,今日得逢堯舜之君。怎麼還成了禍根?”

“這是對陛下的污穢,臣不但不認罪,還要嚴厲聲討之!”

“說我更張新法,虛飾政績,更是空談。”

“臣在外路的舉措,從來都是詳列條陳,上奏中樞,皆有歷年文牘可查。”

“也是陛下和介甫相公光風霽月,不以臣唐突愚鈍,條陳所列,也有采用一二,此乃臣薄有所用,不勝欣喜之至。”

“至於虛飾政績,可問蘇油的後繼者:蘇油離任交接之時,倉廩是否充實,府庫是否完備,軍士是否習練,人民是否安愉。如果有一任一地的接任者提出異議,蘇油甘伏其罪。”

“說我對夷人綏靖軟弱,無原則地安撫,但是至今在蘇油手下了結的夷人性命,怕是不下十萬。”

“但是蘇油從來不無原則的誅戮,對於安靜守順的蕃夷,蘇油還是那句話,一視同仁。”

“不是隻有漢人才是宋人。如今大宋撫翼之下,有河湟橫山的吐蕃人,西南的夷人,荊湖的瑤峒,南海的交人,占人,黎人。”

“漢人中,西夏漢人,遼國漢人,也是宋人的大敵;如西夏樑太后,就是地道的漢人,卻一心在西夏推行腥羶。”

“而我宋境內的諸族,卻一樣爲大宋服役納稅,保家衛國。他們當然也都是陛下的忠實的臣民。”

“君愛民如赤子,民愛君如腹心。西軍之中,蕃人佔了一半,而西軍的騎軍,幾乎全是蕃騎,建功立業,浴血沙場。爲何還要強分漢蕃,生造對立?”

“所謂立生祠,蘇油一旦知曉,必定嚴加禁止。可陝西路民間祭祀的是涇河龍王三太子,南海路民間祭祀的是龍師少保,我還能怎麼辦?”

“要說理學爲僞學,爲混淆是非,毀人良善,是毀滅綱紀,褻猥王道。我只能說,這人不瞭解理學。”

“理學是認識世界之道,是照應本心之道,是抒正本源之道。”

“比如理學最初發現我們腳下是一個球體的時候,誰人相信?可如今已然獲得了證明,上智之人,誰又不信?”

“如果不懂,大可以學習。理學從來都是兼收幷蓄,不拘門戶,求同存異,以實證真。”

“既然說它是僞學,那就請拿出實證來。胡亂臆測,理學只將它稱之爲‘假設’。”

“假設,不等同於事實,更不等同於真理。所以此罪,臣實在沒法認。”

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慥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關於官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八十章 觀瓷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
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課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慥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關於官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八十章 觀瓷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