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

bookmark

第四百八十六章鐵腕計相

胄案將作的作風,就從這份奏章開始起步,只說自己目前能做的,有規劃的一步步腳踏實地,而不是好高騖遠擺空談放高炮。

趙頊如今對神機銃入迷至極,還曾經打聽過有沒有條件刺殺諒祚,被蘇油直接說陛下你想多了。

如今的大國,都有一套既定的制度,也有相應的儲才機制,沒有春秋戰國那種離了誰就轉不開的情形。

所以刺殺敵國君主,除了能造成極短時間的混亂,並無大用,萬一上臺的是個明君呢?大宋更加哭瞎。

神機銃的正確用法,是十萬人人手一支,一路碾壓——當然這是另一種想多了。

但是有了第一支就總有第二支,這就是蘇油的任務。

指望胄案另開口子給這頭吞金巨獸提供資金,蘇油表示陛下我們不如自力更生來的實在,趙頊說那京中能給掙錢的就是將作監了,這是我的錢袋子,你要是給我搞瞎了我要你好看。

蘇油說我來搞的話物資流轉可能會很快,因此今年嶲州得有六十萬貫銅鈔要交給我運作才行,一年之後還你。

聽蘇油說還要還,趙頊高興壞了,都忘了跟蘇油談利息的事情,准奏!

其實進貢十五萬斤銅對蘇油來說簡直是小兒科,朝廷裡大多數官員都認爲蘇油拿那麼多精銅買個三品官是虧本生意,真正能夠看透蘇油此舉真相的,整個大宋只有一個人。

張方平。

只有他知道,借給先帝營造山陵之勢,在汴京發行鈔票,尤其是能夠深入民間的小額面值的鈔票,纔是這十六萬斤精銅的根本目的!

拿下汴京,就是拿下大宋最後最大一個經濟發達地區,紙鈔的流轉,將在蜀中,杭揚,汴京,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金融的威力,會漸漸展示出來!

當然,這些是後話,首先得去三司報道。

胄案現在歸三司管,現在的三司使,也是剛被趙頊召回京城的,一個超級超級大鐵頭——唐介唐子方!

一人獨戰外戚張堯佐,最後仁宗都怕了,甩鍋說任命老張不是我的意思啊,是中書的意思。

唐介轉頭就彈劾當時的宰執文彥博,吳奎,很多朋友都說老唐你要完,你要被丟去蠻荒。

唐介說道:“臣忠憤所激,鼎鑊不避,何辭於謫。”

把老子做成紅燒肉老子都不怕,還害怕出遠差?

仁宗大怒,丟他去廣州,沒辦法又將文彥博、吳奎免職。

但是畢竟仁慈,怕唐介路上被張堯佐暗害,派專人護送他就職。

唐介一夜之間,以“直聲動天下”。

朝臣皆稱:“真御史必曰唐子方。”離京那天,前呼後擁來爲他送行。

李師中贈他詩句:“去國一身輕似葉,高名千古重如山。並遊英俊顏何厚,未死奸諛骨已寒。”

趙頊即位,召還朝廷,任爲三司使,掌管鹽鐵、戶部、度支,統籌國家財政。

如果說司馬光是碎碎念比較討厭的話,唐鐵頭和趙鐵頭一樣,可是有亮瞎眼的戰績打底的。

然而蘇油好像有鐵頭緣一般,趙鐵頭在蘇油眼裡,就是一個喜歡佔自己小便宜趁飯趁東西的老頭,而唐鐵頭跟他一見面,就是拉着他聊渭州之戰。

一聊才知道,原來老頭去年知太原府,還跟遼人剛了一回,遼人在山上修城堡,老頭說那山頭是我們的,一把火給人家燒了。

該講的道理還是要講,就算山頭是你的,可木頭也是人家遼人辛辛苦苦拉上去的好不好!

不過這話不能說,蘇油要多謙虛有多謙虛,從渭州經濟規劃講起,只突出解釋了先有錢後打戰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渭州是怎麼弄錢。

至於大戰,呃,最好的方式,就是拿錢砸部隊砸裝備唄。

唐介是絕對不懂經濟的,趙頊安排他到這個位置上,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勒緊口袋,一文錢不準給我亂用!

說到這裡,蘇油就不由得呵呵冷笑。

老唐因爲不懂經濟,一直非常苦惱:“明潤,有話就明說,陛下讓我任三司使,要是能夠不尸位素餐,解國家財政之急,我唐介不惜豁出老命,再貶蠻荒!”

老頭看重的是名聲。

蘇油笑道:“唐公,知道什麼來錢最快不?”

“什麼?”

“挖!墳!”

老頭鬍子都吹起來了:“混賬!”

蘇油趕緊按住:“別慌,我說的是計司這座老墳!”

老頭徹底糊塗了:“什麼意思?”

蘇油說道:“自打韓子華韓公整頓三司後,條例職能已經梳理順暢了,如今三司運轉,算是有法度可依,陛下要唐公來,即是要嚴格制度的執行,對吧?”

唐介很不好意思地點頭:“蕭規曹隨,韓絳辦了大事,卻讓老夫得了便宜。”

蘇油有些哭笑不得,銀根緊縮背景下的三司使,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最得罪人差遣好不好——呃,等下,好像老頭你一輩子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這事情落到你頭上,還真成了便宜!

蘇油搖頭暗贊,趙頊這回算是知人善任。

拋開這些念頭,蘇油說道:“不過如今三司運轉依舊艱難,爲什麼?因爲積年的賬務並沒有清理。將作,胄案,軍政,河務,常平借支,地方積欠,漂沒,火耗……經年累月,越積越多。”

“邊軍欠地方,地方欠三司,三司欠邊軍。這裡邊一大堆的債務要是能清理明白,該追索的追索,該勾銷的勾銷,計司便能盤出大量空餘資金。這是不是類似挖墳挖出大寶貝來?”

老頭有些轉不過腦筋:“明潤,能不能再說得明白一些?”

蘇油耐心解釋:“比如胄案要負責一段河渠修造,需要五千方石料,報告打到三司,三司同意撥款十萬貫。”

“這五千方石料,該由開封府置辦,於是開封府便找來石工開採。”

“然後石工說工程量大,需要置辦大量鐵釺,鐵錘,於是請胄案幫忙打造。”

“三司先撥了三萬貫下來,將河渠修了三分之一,然後因爲種種原因,剩下七萬貫沒能及時發放。”

“問題就來了,胄案沒法給開封府石料工程款,開封府沒法給石工們工錢,石工們沒拿到錢,就無法支付胄案的鐵器錢;胄案因爲三司沒有撥款,無法讓開封府繼續工程。”

“於是三司欠胄案七萬貫,胄案可能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影響了胄案的正常運轉。”

“胄案又欠了開封府七萬貫,開封府只能先自行解決石工們的工料錢,嚴重影響了開封府的運作。”

“石工們幹了活,沒拿到工錢不說,還欠了胄案一堆債務,導致賣屋賣地都還不上。”

“胄案賣鐵器的錢沒收到,下一波鐵器製造就要被耽誤。”

“胄案本身又屬於三司,於是三司的河渠修造任務又沒有完成。”

“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這些積欠中,有三司欠別人的,有別人欠三司的。”

“如今三司抽緊銀根後,會導致下游各個工坊,商鋪,倉儲,其‘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的額度大幅度上升。”

“比如這樣的石工,揹着一堆債務,三司如果還有工程,敢找他們承攬嗎?”

“這些石工,應收的錢款一直沒收到,那他們還敢承攬三司的工程嗎?”

“這個事情嚴重了,會導致汴京城與三司相關的各個工坊,商鋪,倉儲運轉艱難。”

“但是這些積欠,除了極少部分呆壞賬務,大多數是可以理清的。只要清理完積欠,這些運轉艱難的工坊,又能重新運作起來。”

唐介這下明白了,這的確是大利,計司的積欠,比如地方賦稅,怕是拖了一二十年的都有。

不過這涉及到專業的會計和法規,唐介有些犯難:“就算老夫有這鐵頭,卻也沒這能耐弄清裡邊的門道啊。”

蘇油笑道:“有這能耐,卻沒這鐵頭的,就在你面前啊。這活計極易得罪人,反正我是不敢做的。如果唐公你敢,我倒是可以幫你向四通商號借人,不過先說好,人是你借的,我就幫個小忙,別的與我沒有一點干係!”

唐介對蘇油一臉的鄙視:“年紀輕輕,直如官場油滑之輩。老夫自彈劾外戚之後,多年外任,倒讓趙閱道搶了個‘鐵面御史’的名頭,哼哼……明潤怯懦,這個‘鐵腕計相’,老夫便一身當之又如何!”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歐陽夫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八百八十二章 論功過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十三章 精鹽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歐陽夫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八百八十二章 論功過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十三章 精鹽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打仗打出來的新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