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十四章 蝕刻

bookmark

計法沒毛病,不過對賬就麻煩了,每種商品,庫存一頁,現金一頁,還有掌櫃夥計的工錢,商品的運費,繳納的稅額……一樣一頁,那就是厚厚的一個賬本。

在蘇油的眼裡實在是不夠科學。

後世好些鄉下非遺工坊還沒有實行電算化,仍然使用硬殼夾頁老賬本記賬,蘇油爲了幫他們發展,首先便是要理清財務,因此沒少花功夫,愣是把自己逼成了半個會計。

打開書包,拿出木尺,本子和鉛筆,在紙上畫了一個表格。

第一行,科目,發生額,餘額。

發生額和餘額下邊,又各自分出兩列,借,貸。

寫完對兩人說道:“嫂子,我的想法是這樣,就單羅交易來說,其中的商業行爲可以分爲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營業費用。各自有各自的舊管、新收、開除,結餘。”

“然後我們可以將每一科的舊管、新收、開除,簡化爲收支。收入放在借方,支出放在貸方。”

“如此這筆交易,在小弟這個賬本中,便該如此放置各個欄位……”

“放在庫存現金科目的餘額借方當中的,當是現在單羅的庫存十五貫,其餘爲零……”

“嘉州客商的三十貫,放在已收賬款科目的借方當中,其餘爲零……”

“其餘收支,皆如此處理,我們便會發現,任何一項業務的發生,都會引起借方和貸方的至少兩個科目發生增減變動,而且增減的金額相等。”

“因此,在反映每一項業務時,應當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相關的至少兩個科目中進行登記。”

“比如嘉州客商的三十貫,本來在已收賬款科目的借方,而當晚入庫這個動作,便應體現在已收賬款科目的貸方支出三十貫,和庫存現金的借方收入三十貫上面。”

“通過這樣的記賬方法,能夠全面清晰的反應出業務的全貌,附加了詳細的過程。”

“這樣下來,每一個經營步驟都有脈絡可循,而最後求出行列合計,總收支和結餘也同樣一目瞭然,既方便覈算,也方便調控行商環節。”

“以往的記賬方法,都是單式,這種方法可以叫做複式,它的原理就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蘇油一邊說,掌櫃便在一邊啪啪啪地打着算盤,話音剛落,掌櫃的便已經將總賬算出來了:“絕妙!當真絕妙!真如小少爺所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哈哈哈哈太方便了!小少爺端是大才。”

蘇油看着掌櫃撥弄的算盤,笑道:“這年頭能用算盤的人可不多,掌櫃的您也是大才。”

程夫人笑道:“張先生是我從成都府請來的高人,通判衙門應在司多年的老管勾了。”

蘇油連忙拱手:“失敬失敬。”

掌櫃的也拱手:“我纔是失敬,此法條畫分明,綱舉目張。老夫當致書通判大人,以利萬民。”

蘇油笑道:“我就是舉一個例子,要是從事生產的人家,科目中還應增加原材料,生產成本等科目,具體如何梳理成條陳,就得麻煩張先生了。”

張掌櫃連連拱手:“不敢不敢,這是分所當爲,如有疑惑,還望小少爺不吝賜教。”

程夫人笑道:“那就麻煩張先生,此法擬出來先給我看看,想來父親那邊更加需要。”

又交代了一些手尾,程夫人帶着蘇油進了內花園,拉着他細細打量:“怎麼連這個也懂?”

蘇油老實答道:“不管三柱四柱,還是現在的複式,其實都是一樣的,就看賬本的側重點而已。”

“如果只圖結餘,三柱就夠了,反而簡單明瞭。”

“要是關心週期經營狀況,那便要添加成四柱。”

“要是既想把控全局,又要細化管理,還要了解各環節的收支,那就需得複式了。”

“嫂子說得對,這法子對於綢緞鋪來說,稍顯繁瑣了些。不過對於姻伯那樣產業衆多的富豪,就十分合用了。”

程夫人打趣道:“哎喲!小油這是看不起嫂子的綢緞鋪是吧?”

蘇油連連擺手:“豈敢豈敢。”

程夫人說道:“可別說不敢,小油當真是點石成金的手段。八娘說用了你的法子,一日之內便可取得上萬的字碼,三日之後,便可以嘗試印刷書籍了。”

蘇油說道:“哪裡是我的功勞,也是書坊準備充分,有現成的雕版可以翻模。”

程夫人說道:“就是被你偷了個巧,這韻書,怕是怎麼學都來不及了。”

蘇油行禮道:“藝多不壓身,還望嫂嫂繼續教導。”

程夫人滿意地點頭:“成不驕,敗不餒,倒是又發現小油一條長處。”

於是兩人開始教學,時過中午,蘇油才帶着老於刻好的工具去到鐵坊。

翻出委託瓷坊燒造的玉瓷瓶,冷凝管,蘇油有些無語,東西不透明,這就是盲操啊,難道要將玻璃製造項目也提前?

這時候的玻璃還處於琉璃狀態,也就是低溫玻璃,一盞琉璃燈籠的價格,那是百貫左右,利潤相當可觀的。

想遠了,事情需要一步一步地來。

正要出門,程文應派人來叫他,說是要賢侄陪他一起吃午飯。

吃午飯是假,眉山首富目光敏銳,一眼就發現了複式記賬法的好處,拉着他是想了解情況。

於是蘇油只好又解釋了一通,順便叫來對面的張掌櫃,重新畫了一個更精緻的帳頁。

每一個借貸欄位下邊,又多了好些格子,分別對應萬千百十貫百十文。

張掌櫃拿着新帳頁看了一眼,立刻便發現了問題:“賢侄,這麼細密的格子,如何將數字填入?”

蘇油取出小尺,說道:“用梵文,先生你看,這把小尺上的標示,便是最新設計的梵文的零到九。”

後世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梵文的小寫,不過被阿拉伯人傳播到了西方,真不是他們自己的發明。

蘇油又道:“除了數字,用紙和用筆也要特殊一些。姻伯可命人取些鵝羽,順便讓於工來學習一下這種筆的製作。”

程文應立刻對着外面大喊:“周胖子,殺鵝!趕緊把鵝羽送過來!老於,又有活了!”

沒一會,東西準備齊當。

蘇油先將鵝羽插入裝滿沙子的銅鍋中,燒熱沙子,讓鵝羽變成白色,透明性消失。

這是固化鵝羽羽管的蛋白質,讓鵝羽更加堅固。

之後摸出小折刀,將鵝羽剖出一條縫,然後在細縫兩邊羽管上削出筆尖,和現代鋼筆筆尖類似。

接着用針加熱,燙掉筆管內的細微結構,又在筆尖細縫上端燙出一個小眼,用於存儲更多墨水,一支標準的鵝毛筆便做好了。

在石紙上畫上表格,蘸上濃濃的墨汁,將老張帶來的一頁賬冊用梵文數字謄抄到新式賬頁上。

程文應撫掌大笑:“當真巧妙!如此一來,一年的賬冊,也不過小小一本而已!”

張掌櫃對着蘇油拱手:“便是一省財計,用不了多少賬本,省時省力!”

蘇油笑道:“正因爲小而全,因此上面數字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首先要做到的,便是防止塗改。”

說完在每一個數字前加上了一個人民幣的羊角符號:“鄉間出賣東西,都要插上一個草標,有這個草標作爲每行數字的字頭,便可以防止有人在前邊增加數字了。”

“再加上一些書寫規範,我能想到的,大致就是這些。”

張掌櫃立刻就發現了一個新好處:“有了這個表格,各位對齊,一眼便能估出收支大數來,實在是諸般好處太多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
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