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中秋會

樑師成的媽媽當年在徐州曾經在大蘇府上做過傭人,大蘇被貶的時候自顧不暇,不可能在帶着那麼多人去黃州,因此便解散了大院兒裡的人,只能帶着最親近的少數人上路。

其中樑師成的媽媽就被蘇軾介紹去了當地的殷實人家樑府,後來生出了樑師成。

樑師成稍長一些後,就問他媽爸爸是誰,不知道樑媽媽出於什麼心理,告訴小師成,你爸爸啊,是文曲下界的大蘇學士。

小師成覺得自己爸爸是蘇軾很光榮,待樑媽媽死後,不惜入選內侍,就是爲了進京見爸爸。

結果爸爸沒見着,倒是惹來了司徒的關注,將八字一排蘇油發現,樑師成他媽懷孕的時候,正是大蘇正式納朝雲爲妾的時候。

朝雲十二歲進蘇家,十八歲被蘇軾納爲妾室,而那時樑師成的媽媽,已經是三十出頭的人了。

大蘇一邊新納如花似玉感情深厚的朝雲,一邊還找年過三十的樑媽媽偷嘴,這事兒基本上……不大可能。

得知真相的樑師成不禁哭笑不得:“我,我媽她……騙我?”

蘇油也只能嘆氣,拍着他的肩膀:“沒關係,進入內宮努力學習,把握機會,一樣能夠成才。”

於是安排他進了賈詳的書藝局,學習文章書法。

樑師成聰明慧黠,在三年時間裡熟習文法,兵法,算是內官裡成績出挑的後輩。

賈詳臨死前,推薦自己這個得意學生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庫,負責出外傳道上旨。

遼東缺監軍,樑師成自告奮勇主動申請,趙煦嘉獎其志,同意了。

如今大宋在遼東的軍力,鴨綠江四州就剩了樑師成統領的兩千人,錦州有張叔夜鎮守的一千人,剩下三千人,隨扁罐征戰遼河。

……

八月,中秋,汴京城。

中秋節在宋朝開始,正式成爲華夏民族一個慶祝節日。

主要是中秋節日子太好了。

大宋的八月份,正是各酒務、酒庫新酒上市之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

當然如今的大宋已經進入了物質相對豐富的時期,今年是兩稅制分行的第二年,各地官府爲了增加農稅,瘋狂鼓勵和推行優良的種植方法和高產作物。

其實大宋的稅率並沒有調整,但是農人的收益普遍增加,以往三年才能收到兩年的賦稅,現在已經能夠收齊了,地方政府能夠截流的收益,其實比以往的農稅還要增加三分之一。

而且因爲糧食儲備的增加,又帶動着飼養業和造酒業也開始興盛,如蜀中二林到眉山一帶,黔州到蠻州一帶,江浙太湖一帶,北方太原一帶,大名府一帶,西域瀚海一帶,已經形成了幾個傳統美酒產區。

這些地方的美酒,被商人們不遠千里運送到汴京城,整個八月,就是售賣美酒的旺季。

八月還是每隔三年的科舉之月,全國的舉人試開始進行,所謂“時人莫訝登科早,只爲常娥愛少年”。

於是,佳節和桂冠結合在一起,應試高中被稱爲“蟾宮折桂”。

讀書人朝州府聚集,帶來的也是莫大的商機。各大商鋪開始大搞促銷活動。“御街如絨線、蜜煎、香鋪,皆鋪設貨物,誇多競好,謂之‘歇眼’。燈燭華燦,竟夕乃止”。

“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八月也是大宋農人們忙碌一年之後,稍得休憩的月份,淮河以南,稻穀已經收割完畢,而北方的新麥,已然開始上市。

除了美酒,還有美食。

有了豐裕的食物,倉廩殷實,纔有餘裕贍養老幼。

《周禮》《禮記·月令》:“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從太宗朝開始,皇宮裡流行製作宮餅,之後傳到民間,民間也開始製作小餅、月團,都是方便老人和孩子的食物。

這些餅類又被稱爲“荷葉”“金花”“芙蓉”,是月餅的前身。大蘇就曾經寫過詩歌:“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

酥是油酥,飴就是糖。

蘇油專心飲食數十年,如今也搞出了不少新型的餅類。

比如通體酥脆的桃酥餅,後世廣式風味的火腿餅,雲南蜜漬花瓣醬製作的鮮花餅、蜀南工藝的千層酥皮餅。

此外還有大蘇在江浙杭州一帶搞出來的冰皮餅等。

八月還是天氣轉涼,花好月圓的時節。被易安妹崽評價爲“雖有好句,破碎不成名家”的文學家晁端禮,就曾經寫下過“小庭幽檻,菊蕊闌斑。近清宵、月已嬋娟。莫思身外,且鬥樽前。願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這樣的日子是美好的,於是人們又給美好的日子加上了美麗的傳說和更加美好的祝願。

俗傳齊國無鹽女,天下之至醜,因幼年拜月,後以德選入宮。

帝未寵幸,上因賞月見之,姿色異常,帝愛幸之,因立爲後。

又今是夜月色明朗,兔弄影而孕,生子必多。海濱老蚌也吐納月影,則多產明珠。

比明年採珠捕兔者,卜此夕爲驗。

故而“中秋京師賞月之會。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澹佇妝飾,則願貌似常娥,圓如皓月。”

已婚夫婦,則願多生貴子。

最終一個盛大的節日形成了。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

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

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

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

“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絲篁鼎沸,近內廷居民,夜深遙聞笙芋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京師最高風景最佳的地方,當然就是城北太史局的觀星臺。

即便在理工學問已經漸漸深入人心的今天,觀星臺在人們的心裡,也是一處神聖的地方。

曆法的秘密已經被大宋的天文學家們徹底破解,日心說,地球說,月球繞地說,得到諸多天文數學驗證,已經牢不可破。

大宋的歷法因爲照顧習俗,依舊採用一年三百六十天,四年補一閏的做法,今年就是閏八月。

不過每年太史局會計算歲差,在出臺新一年的歷法時通過測量和計算予以誤差糾正,這就讓華夏曆法,永無差錯。

元日調鍾,已經成了大宋一項禮法。

正旦大朝會前,會有司天官計算太陽從汴京地平線上出現的時刻,然後再調整汴京城大白鐘樓和紫宸殿座鐘的標準時刻。

之後用鐘聲宣佈大朝會的開始,已經成了宋人溝通宇宙的重要典禮。

不過如今的大宋天家,已經沒有了真宗的那種迷信,趙煦今天收拾閒暇,將家族聚會安排在這裡,與一些近臣飲酒歡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讓幾位弟弟熟悉天文儀器操作,使用觀星臺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看月亮。

觀星臺上佈置下許多的菊花,擺上了桌椅,糕點,茶飲,君臣閒話,不忌拘束。

趙煦是蘇油的粉絲,因此他的常服幾乎就是蘇油年輕時候的翻版,以素淡舒適爲主,不取華麗,身着一身天青色的暗花素紋錦袍,裡邊是絲光棉的內衣,頭戴鯨骨烏紗襆頭,只在腰間多了一條君王才能佩戴的和田白玉通犀蹀躞帶,不識貨的粗看一眼,或者就要以爲是位入京趕考的年輕書生。

現在這年輕書生懷裡抱着個幾個月大的女嬰,是孟皇后纔給趙宋天家生下的小公主,趙煦愛若珍寶,賜名壽寧,每天下朝後就是抱着女兒逗弄,妥妥的女兒奴。

宋人聚會自然少不了詩詞酬唱,幾位近臣如蔡京、章惇、漏勺,書法都是可觀。

不過他們現在都沒寫,而是和趙煦一起,圍在書案之前,看十一王爺趙佶用金鼠筆展示自己的書法。

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

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月助嬋娟。

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詩帖展現的是大宋最新出現的一門書體——“瘦金書”。

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章 眉山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十一章 物價第八百零五章 誓師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十三章 精鹽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
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章 眉山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十一章 物價第八百零五章 誓師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十三章 精鹽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