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收撫山東

雖然陳克復的上面還有着天子楊杲,但是誰都知道,楊杲不過是陳克復的傀儡,遼東軍真正的當家人是陳克復。只要陳克復同意出兵救援江都,那麼自然而然,江都之圍也必解。

壓制着心中的激動,陳棱上前深深一躬行禮道,“一路所來,但見軍容鼎盛,氣勢雄壯,堂堂虎賁威武之師。江南叛軍,不過皆是江南世家地方豪強的莊丁農奴而已,殿下大軍只要一到,必然如雷霆,將其化爲齏粉。”

殿中衆臣聽到陳克復有調軍南下援救江都之意,不由的相互交頭接耳,引起陣陣騷動。

尚書左僕射毛喜出列道,“殿下,出兵江都,萬萬不可!”

陳克復沒有想到毛喜居然第一個反對他,不由沉聲道,“有何不可?”

花白頭髮的毛喜道,“殿下,我等遠在河北,如今之急,應當全力掃平河北,恢復地方。然後才能繼續南下山東,再接着纔是平江淮。用兵之道,切不可犯險。以往殿下用兵太險,但那時皆固我等勢力太弱,非行險無以勝。但如今我等兵強馬壯,家大業大,正當行堂堂正正之兵,一步步的掃蕩四方,還清宇內,萬萬不可無謂冒險。江都遠在幾千裡之外,一路之上,諸多地方都有各路兵馬勢力盤踞,如此冒然出兵南下,千里往援江都,只怕到時反而連援軍也要陷入千里之外的江都。江都救不得!”

老爺子雖然說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實際上,這些並不是他反對陳克復南下的主要原因。他真正反對的原因,還是因爲南陳。雖然如今他也知道。陳深在建康稱帝。實際上是如陳克復操縱楊杲一樣,沈法興操縱下的傀儡皇帝。但是心裡面,毛喜還是對於南陳這個皇朝有太多的感情。

更何況,不論是不是傀儡,畢竟陳深現在是南陳皇帝。在老爺子看來,沈法興、李子通等人掌控了南陳的朝廷又如何。只要等陳克復一路平定河北山東,到時率兵南下,飲馬長江。要想奪回皇權還不是易如反掌。就算沈法興等人又能如何,只要陳克復勢力不敗,江都的世家豪強也不得不聽從陳克復的號令。到時撥亂反正,重掌朝政,此不是堂堂正正,順順當當。

過去他數次去勸過陳克復,只可惜,每次陳克復對他都是敷衍相對。漸漸老爺子心中也看出了一點,這位年青的主公好像對於南陳,對於祖輩們打下的皇朝好像並不在意。似乎他心中想的更多的是重打一個天下。再立一個山河。

老爺子對此一直是迷惑不解,陳朝是陳氏的皇朝,又豈能就這樣讓與他人。可偏偏陳克復卻好像就是那樣想的,捨棄了最簡單的道路。非要走一條艱難之路。

眼下不但不理會陳朝,反而要派兵去打陳朝軍隊救江都,這讓他心中無比震動。如果破軍真的這樣做了,那豈不是表示他們就將不再是陳朝的兵馬,表示陳破軍這個兒子公開反對他的父親陳深了嗎?兒子調兵攻打父親,這可是不孝。如此一來。不但要揹負不孝的名聲,而且將來想入主陳朝,卻是不可能了。沒有誰能接受這樣一個派兵攻打自己朝廷兵馬的皇太子歸朝,只怕這樣一打,陳朝弄不好會直接把陳破軍的皇太子之位收回也有可能。

陳克復眉頭皺了一皺,他也明白毛喜心中最在意的是什麼。也明白所謂的太遠,不過是一個表面的託辭。他曾經數次隱晦的和老爺子說過。如今的陳朝根本不再是祖輩們打下的陳朝。這樣的陳朝,根本如同一個泥潭。如果以爲憑着他與父親的身份,就能接管的了江南,那無異是自欺欺人。

與其被攪進這麼一大潭爛泥之中,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破而後立,自己親手打造出一個穩固江山。這次他決定出兵救援江都,也是考慮許久之後的決定。江南陳朝經過這麼久的整合,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南陳內部各大派系之間的權利利益分配,如今再次進入了一個擴張階段。

江都城就是陳朝往長江以北擴張的一個攔路石,只要陳朝撥掉了這個釘子,那麼他們的面前就是空虛的淮北。和同樣空虛的山東,甚至現在遼東軍還沒有平定的河北,也有可能會被陳朝跑來摘桃子。

這樣的情況陳克復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個時候正好陳棱跑來歸降,那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發兵援救江都,只要江都守住了,那麼他們就能將江南兵馬死死的頂在長江以南,防止他們的勢力再擴張。在短期來說,陳克復還需要時間來將河北山東等地去佔領消化,這樣的時候,他不希望勢力不凡的江南兵馬北上。有長江這樣的天險可守,他們能以適當的代價將陳朝攔在長江以南。而如果讓陳朝北上江淮,到時在那平原之上防守,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陳克復來說,出兵江都,這是一個戰略決定,爲的是阻擋江南陳朝北擴。爲遼東軍全面佔領河北山東,贏得更多的時間。所以此時明知道毛喜反對,陳克復也沒有絲毫妥協。

“毛僕射所言有些道理,但是,援救江都不但能解救數萬將士,和幾十萬百姓,也是對我們接下來的戰略有百害而無一弊。至於毛僕射所言路途遙遠,且沿途多有未平,這卻是不用太過於擔憂。”

陳克復長身而起,在殿中緩緩邁着步子,自信的朗朗道,“早在上次南征平高士達之時,本王就已經調李靖將軍率五萬兵馬南下,駐守黃河北岸,並掃平渤海、平原等河北運河沿岸諸郡。而就在今日,本王已經接到了駐守在黃河南岸山東齊郡的好消息,左侯衛大將軍屈突通在接到了陛下與太后及本王的親筆信後,已經上表奉陛下爲主,其所部三萬兵馬皆歸我朝廷節制。”

這消息一出,卻是又立馬讓朝中衆臣驚訝不已。就是站在殿中的陳棱,心中也是既驚又喜。江都危急之時,他們也曾派人向屈突通求援,不過因屈突通所部敗於瓦崗軍,實力大損。後又被山東農民軍孟讓、孟海公、左才相三部人馬不斷襲擾,一直無法南下。

陳棱深知這位左侯衛大將軍的本事,他以三萬人馬與瓦崗軍大戰,連戰連勝,最後終因人馬太少,不敵十幾萬瓦崗大軍,最後敗入山東,雖敗實力卻並沒有折損太多。後被孟讓三部農民軍二十餘萬人,聯合攻打許久,都未曾一敗。如果能得屈突通南下馳援江都,不但更快捷,而且這支兵馬的強悍,也能保江都不失。

看到衆人的驚訝,陳克復微微一笑。他在得知陳棱自江都而來時,他就已經着手聯絡屈突通。當初楊廣還沒死時,雖然他擁立楊杲稱帝,可屈突通卻對楊杲的詔書根本不理。

不過楊廣一死,陳克復又讓楊杲發了詔書,加封屈突通國公,增千戶食邑,又給其部下將領加官晉爵。然後又找蕭皇后寫了一封親筆信,自己又寫了一封,送去山東。屈突通自河南敗於瓦崗軍退入山東後,日子也十分不好過。

瓦崗軍佔據了河南大部,江南陳朝又盡奪長江以南及淮北大部。就連河北,早先也被孫安祖的農民軍沿河佔據。他們退入山東,卻是被四面隔絕,糧草器械皆不能補給。偏偏山東之地,來護兒與楊義臣北上之後,那些盜匪農民軍趁勢擴張,孟讓佔據都梁山,擁兵十萬之衆。孟海公據濟南長白山,也有數萬人馬,左才相也縱橫淮北、劫掠山東,兵馬數萬。

他所率兵馬雖精良,但人數不過三萬,河南戰後又折損了不少。被幾支農民軍連番攻擊,最已經是疲憊不堪,更兼兵器鎧甲糧草無法補充,更是越打實力越弱。堂堂朝廷大軍,如今都是鎧甲破破爛爛,和農民軍也沒多少區別了。

當初屈突通也是楊廣心腹,不過他是關隴集團出身,又曾與楊素並肩作戰數次。後來楊廣讓其在關中剿匪時,因被人告發屯兵不進,楊廣要殺他。雖朝中不少官員保他,但無人勸的動楊廣,最後還是蕭後出馬,才讓楊廣收回成命,貶官降職而已。

山窮水盡之時,天子楊廣身死消息傳來,屈突通與部下兵馬都有些絕望了。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將被淹沒在農民軍的浪潮之中。這個時候,楊杲的詔書和蕭後的親筆信傳來,又有陳克復的手書,想來想去,最後屈突通與部下商議後,還是同意受北京朝廷節制,接受朝廷封賞。

也正因得到了這個消息,陳克復才更加打定主意,準備調兵馳援江都,將陳朝死死攔在長江以南,與他們劃江而治。好騰出手來,全力收拾河北山東之地。

ps:兄弟們,木子現在就去再碼一章,弟兄們打賞一二吧。。!。

第771章 塵埃落定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417章 和親破軍第210章 震天雷!第384章 武悼天王第168章 一條大魚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80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917章 共浴第870章 決戰四平山第267章 異性爲王第519章 江都求援第656章 反道而行第297章 蘿莉公主第422章 劫持太子第157章 秘密張網第884章 騎馬與砍殺第595章 李淵南逃第4章 建破軍營第360章 鳳凰涅盤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139章 金山峽谷第235章 隋末梟雄第473章 誰爲正妻第61章 耀武揚威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353章 狂瀾再起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490章 無知無畏第169章 密林伏兵第816章 直闖中軍第130章 就地免職第711章 君不君 臣不臣第360章 鳳凰涅盤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780章 夜會蕭後第531章 非常之時第342章 逼上梁山第545章 臥美人膝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911章 滅劉武周第55章 聖心獨裁第43章 全是寶貝第303章 酒肆遇襲第59章 魚梁大道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154章 免費陪練第660章 新僱傭軍第134章 隋朝黃埔第210章 黃金大炮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80章 新的時代第641章 曲徑能幽第950章 西進長安(四)第445章 馬踏連營第890章 先發制人第917章 共浴第222章 四徵遼東第593章 火燒蒲阪第641章 曲徑能幽第405章 五十九刀第678章 一戰全殲第530章 賣國借兵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798章 一戰傾國第27章 無人入眠第842章 進軍號第835章 賣身第505章 樂壽伏兵第154章 免費陪練第635章 虯髯力諫第744章 異軍突起第847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806章 軍心第927章 易幟第547章 李二夜哭第659章 反將一軍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550章 世族豪強第466章 坐上龍椅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584章 木馬屠城第325章 助子爲王第826章 鐵馬冰河,我心常憂第371章 檢閱三軍 誓師西征第35章 黑色狂潮第717章 傾國之戰第919章 城彼朔方第91章 勢如破竹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513章 將星殞落第244章 一日之糧第622章 天命所歸第566章 殺或不殺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161章 老兵不死第346章 小姑奶奶第687章 擴大戰爭
第771章 塵埃落定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417章 和親破軍第210章 震天雷!第384章 武悼天王第168章 一條大魚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80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917章 共浴第870章 決戰四平山第267章 異性爲王第519章 江都求援第656章 反道而行第297章 蘿莉公主第422章 劫持太子第157章 秘密張網第884章 騎馬與砍殺第595章 李淵南逃第4章 建破軍營第360章 鳳凰涅盤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139章 金山峽谷第235章 隋末梟雄第473章 誰爲正妻第61章 耀武揚威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353章 狂瀾再起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490章 無知無畏第169章 密林伏兵第816章 直闖中軍第130章 就地免職第711章 君不君 臣不臣第360章 鳳凰涅盤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780章 夜會蕭後第531章 非常之時第342章 逼上梁山第545章 臥美人膝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911章 滅劉武周第55章 聖心獨裁第43章 全是寶貝第303章 酒肆遇襲第59章 魚梁大道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154章 免費陪練第660章 新僱傭軍第134章 隋朝黃埔第210章 黃金大炮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80章 新的時代第641章 曲徑能幽第950章 西進長安(四)第445章 馬踏連營第890章 先發制人第917章 共浴第222章 四徵遼東第593章 火燒蒲阪第641章 曲徑能幽第405章 五十九刀第678章 一戰全殲第530章 賣國借兵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798章 一戰傾國第27章 無人入眠第842章 進軍號第835章 賣身第505章 樂壽伏兵第154章 免費陪練第635章 虯髯力諫第744章 異軍突起第847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806章 軍心第927章 易幟第547章 李二夜哭第659章 反將一軍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550章 世族豪強第466章 坐上龍椅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584章 木馬屠城第325章 助子爲王第826章 鐵馬冰河,我心常憂第371章 檢閱三軍 誓師西征第35章 黑色狂潮第717章 傾國之戰第919章 城彼朔方第91章 勢如破竹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513章 將星殞落第244章 一日之糧第622章 天命所歸第566章 殺或不殺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161章 老兵不死第346章 小姑奶奶第687章 擴大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