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金殿之爭

至於竇義,恐怕已經被自己嚇到了,誰讓自己的名聲不大好,這樣的商人,充斥着銅臭氣息的人,也想成爲武德殿大學士,自己只要尋找,必定能找到他們的違法的依據,一道奏摺,就能要了這些人的官帽,甚至要了全家的性命,只要聰明人,就不會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而得罪自己的。有 意思\書 院。

而關東世家,這次也是天意如此,按照許敬宗的推測,若是上天到現在沒有下雨,皇帝陛下肯定會在關東世家中選一人,進入武德殿,可惜的是,老天都不想讓關東世家入武德殿,居然下雨了,而且看這架勢,今天或者明天弄不好還會下雨,皇帝陛下本身就對關東世家不滿,這次豈會給他們機會?

“啪!啪!啪!”

一陣陣淨鞭響起,許敬宗趕緊找了自己的地方站好,淨鞭響起,就說明皇帝陛下已經出發,早朝的時間馬上就要開始。

“時辰已到,衆臣早朝。”近衛軍雄壯的聲音響起,前面的杜如晦、韋園成、褚遂良等等武德殿大學士,大將軍李靖、淩敬、樑碩等武英殿大學士領着文武大臣進入大唐的中樞所在,大殿之中,香氣飄渺,讓人心中一鬆。

不過大殿內,卻是靜悄悄的一片,這是慣例,在大殿之外,可以隨便說話,但是到了大殿之內,卻是無人敢說話,不過,雖然不說話,可是眉宇之間,衆人還是相互傳遞着信息,有人的人幸災樂禍,有的人心中愁苦,每一次武德殿大學士的變化,都會牽動整個朝廷的心。哪一個大臣不想自己能夠進一步,尤其是武德殿大臣這個位置,更是如此了。

杜如晦面色平靜,靜靜的坐在那裡,身邊是韋園成、褚遂良等人。幾個大學士坐在一起,只是罕見的是,這幾個大學士連話都沒說一句,好像彼此都不認識一樣。倒是長孫無忌臉上露出焦急之色,今日之事,就是他自己都沒有什麼把握,誰知道高高在上的皇帝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來。

“皇帝陛下駕到。”宋和尖細的聲音響起,大殿內頓時傳來一陣陣山呼之聲。

“衆卿。免禮平生吧!”李信龍行虎步,掃了衆人一眼,平靜的說道:“朕很久都沒有叫大朝了,今日上天已經降下甘霖,雖然今年欠收是肯定的,但是餓肚子的情況恐怕是不會發生了,許玄徹在南方的戰爭還是很順利的,這一次,我們不但要奪取半島上的人口、土地,更重要的還是糧食。有了糧食。心中才不慌。”

“陛下聖明。”衆人趕緊說道,臉上也都露出笑容,大殿內的氣氛總算是鬆了下來,只有崔君肅等人臉色僵硬,糧食方便,關東還是佔了大頭,若是李信不在乎關東的糧食,這就意味着關東的地位下降,在朝中的話語權也小了許多。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是啊,今天是很高興。高興了就來討論一下武德殿之事吧!”李信笑呵呵的說道:“能入主武德殿的幾位,都是大家熟悉的人,諫議大夫魏徵、戶部侍郎崔君肅、漢中知府鄭仁基、吳山公鄭繼伯還有就是戶部侍郎、大唐錢莊總管竇義。大家都說說,這些人當中誰能夠擔任武德殿大學士?今天大家暢所欲言。所謂言者無罪。”

“陛下,臣舉薦一人,諫議大夫魏徵魏大人,魏大人剛正不阿,是臣等之楷模,數年來。兢兢業業,對陛下忠心耿耿,臣以爲足以爲武德殿大學士,還請陛下明察。”許敬宗第一個走了出來,大聲說道。他洋洋得意,說完之後,還朝衆人掃了一眼。

?“恩,魏徵鍼砭朝政缺失,直言犯諫,指出過朕不少過失,是朕的好幫手。”李信點了點頭,笑呵呵的說道:“魏徵的名字大家都聽說過,他來當這個武德殿大學士倒是合情合情的。”

“陛下,臣才疏學淺,恐怕不能當此重任,還請陛下另擇賢能。”李信的話剛剛落音,就聽見旁邊傳來魏徵的聲音,只聽見魏徵一臉慚愧之色,拜倒在地。

大殿內頓時一陣寂靜無聲,衆人紛紛望着跪在地上的魏徵,臉色複雜,這不是一般的官職,而是武德殿大學士,人臣之首,這樣的位置,魏徵居然不需要,而且跪在地上推辭,難道魏徵連這一點都看不上嗎?衆人一下子心中凌亂起來了,紛紛望着跪在地上的魏徵。只有長孫無忌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這個魏徵還心向着漢王的。

許敬宗面色陰沉,目光好像是要吃人一樣,死死的望着魏徵,擋人財路,就如同殺人父母,這個魏徵就是在擋住自己的前程,這比殺人父母還要難受,許敬宗絕對相信,只要魏徵進一步,他就能成爲諫議大夫,執掌御史臺,官位雖然不高,但是權力很大,那些官員哪個沒有什麼小問題,御史臺是幹什麼的,專門參奏這些傢伙,凡是和自己敵對的,都能被自己參奏,這個魏徵算什麼,居然連官位都不要,還想爬上自己的頭上,十分可惡。

“還是魏大人高風亮節,陛下,臣以爲,什麼人最適合做什麼事情,就讓他做什麼事情,魏徵魏大人最擅長的就是勸諫,監察百官,說句話慚愧的話,臣每次見到魏大人,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犯了什麼錯事,被魏大人抓住了,所以臣認爲,這個諫議大夫還是魏大人做的好。”杜淹出衆說道。

衆人聽了一陣哈哈大笑,雖然杜淹是拿自己開玩笑,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魏徵在朝中可是有兇名,誰也不敢小覷了魏徵的奏章。

“臣慚愧,臣不想做武德殿大學士,只是想當一個諫議大夫。”魏徵趕緊說道:“臣不過是一個歸降之人,對朝廷並沒有什麼功勞,如何能做武德殿大學士,朝中的武德殿大學士哪個不是爲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臣這點本事算什麼?臣以爲,唯獨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可以擔任武德殿大學士,臣推舉大將軍李靖成爲武德殿大學士。”

衆人聞言一愣,長孫無忌也是睜大了眼睛,最後化爲一身長嘆。魏徵就是魏徵,雖然他表示不會參與武德殿的爭奪,可是也不願意讓竇義成爲武德殿大學士,讀書人的迂腐在此刻已經顯露無疑。只是這樣一來,不是在打李信的臉嗎?

長孫無忌偷偷的朝上面的李信望去,雖然隔的比較遠,但是他還是能感覺到李信的憤怒,那一絲煞氣瀰漫在大殿之。這不僅僅是帝王的威儀,更重要的還是李信身上的煞氣,大將軍李靖被排除在武德殿人選之外,這就說明李信心中所想。魏徵這個時候說出來,李信焉能不生氣。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僅僅是長孫無忌,魏徵一番話說出來之後,大殿內一片寂靜,許敬宗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面色陰沉,望着魏徵一眼。果然是一個愚蠢的傢伙,還以爲這樣就能讓皇帝陛下更改心意,卻不知道,這是最愚蠢的辦法。還真的以爲你魏徵是諫議大夫,卻不知道皇帝的威嚴是不能允許任何人挑釁的。

“既然你不願意當武德殿大學士,想當諫議大夫,那就當你的諫議大夫吧!”李信聲音很平靜,卻是打破了大殿內的寂靜,衆人望着跪在地上的魏徵,臉上露出一絲惋惜之色。雖然李信說的很平靜。但是聲音中的不滿和冰冷,卻是誰都能聽的出來的。

魏徵恐怕要倒黴了!這是衆人唯一能知道的事情,大皇帝之怒,豈是臣子可以抵抗的。尤其這個皇帝還是開國之君,大唐江山是他一刀一槍打下來的,誰還能制衡他。魏徵這是找死的節奏。

“還有其他的問題嗎?崔君肅、鄭仁基、鄭繼伯,還有竇義,你們還有什麼好推薦的嗎?”李信看也不看魏徵,而是看着其他人詢問道。

“陛下。臣以爲崔君肅大人擅長理睬,兼詩書聞名天下,若是入武德殿,必定是天下讀書人的福音。”有人沉默了片刻,就走了出來大聲說道。

只是說出來的話,讓衆人心中一笑,不過見到說話人選的時候,頓時一陣好奇,不是其他人,卻是封德彝,誰都知道封德彝是跟着陳王的,是陳王的老師,沒想到他居然推舉崔君肅,而且用的是這種奇葩的理由。在大唐朝廷中,誰最擅長理睬,可不是崔君肅,而是竇義。

封德彝在竇義面前說崔君肅擅長理睬,不是讓大殿內的文武大臣們笑話嗎?衆人朝崔君肅望了一眼,只見崔君肅老臉之上露出憤怒之色,大家都是聰明人,誰不知道封德彝言語中的反話,崔君肅用憤怒的眼神望着封德彝,若是可以殺人,恐怕封德彝早就出手了。

“若是論理財,恐怕在滿朝文武之中,也只有竇義大人了吧!”一個粗聲粗氣的聲音傳來,言語中還有一絲笑意,杜如晦等人皺了皺眉頭,大殿之上用這樣的聲音說話的,也只有程咬金這個傢伙了,仗着李信的寵信,在大殿之上嬉笑怒罵,絲毫沒有任何人臣應該遵守的禮節。

“對,對,大唐錢莊不就是竇大人的本領嗎?我們這些人的俸祿大部分可都是竇大人給賺回來的啊!”羅士信也笑呵呵的說道:“若是論功勞,除掉大將軍等有限的幾個人之外,就是屬竇大人了。陛下,臣聽說,在漢朝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在建國之後,大封羣臣,他說滿朝文武中蕭何的功勞最大,這麼說來,我大唐建國中,出點大將軍和武德殿的幾位大人外,竇大人功不可沒啊!”

“什麼時候打仗的也居然會讀書了?”許敬宗面色陰沉,在他看來,羅士信這些傢伙不是在幹活,而是在鬧事,竇義這個傢伙又什麼能耐能入武德殿。

“陛下,竇大人雖然有功勞,但是實際上也不過是一個商賈出身而已,如何能入武德殿?”許敬宗想了想說,大聲說道:“臣以爲若是魏徵大人不答應,可以在羣臣之中另選一人就是了。鄭仁基大人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哼,麾下,許大人這話,老程就不贊同了,竇義竇大人是一個商賈不假,但是在當朝中,還有人當年也是商賈,若是竇大人不能爲官,那另外一個人就更加不配他的地位了。”程咬金心中暗怒,認不出出言說道。

“敢問程將軍,大殿之中何人曾經爲商賈,商人逐利,賺一些小錢就可以,如何能當大事,在大殿之中,除掉竇大人之外,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之人,就算是列爲將軍也都是奮戰疆場,爲大唐也不知道立下了多少戰功,才能進入廟堂之上。”許敬宗說道後來,面色微微一變,因爲發現大臣之中有些大臣面色不對,頓時不再說什麼了。

“嘿嘿,當今聖上當年也是商賈出身,許大人,你不會忘記了吧!”程咬金哈哈大笑,神情十分得意。

“臣有罪,還請陛下恕罪。”許敬宗面色一變,趕緊拜倒在地,他這個時候纔想到當年的李信,可是當過商人的,大唐所有的財富,實際上都是從李信的手中積累起來的,也正因爲李信強大的商業運營能力,這才能打造強大的大唐精銳,纔能有大唐的今天。自己居然好死不死的,說了商人的壞話,這不是在找死嗎?

“起來吧!士農工商,雖然分了職業不一樣,但是並不是說,誰排在前面誰就高貴一些,像許大人身上的錦袍,若是沒有商人將巴蜀的蜀錦送到長安來,你如何能穿的上如此錦袍呢?”李信聲音平淡,許敬宗額頭上卻是露出冷汗來,心中暗恨,這個程咬金真是無恥,居然挖了這麼一大坑讓自己跳下去,大好的局面就這樣葬送。

“臣無知,還請陛下恕罪。”許敬宗老臉漲的通紅,忍不住再次拜道。今天可是丟臉丟大發了。

?(。)

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273章 賣嫂(二)第1036章 行軍第515章 興兵(三)第948章 聰慧第860章 李淵之死第55章 你是來送錢的嗎第280章 軍神李靖第1088章 母子第343章 風起雲涌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341章 少林寺第947章 小勝一場第40章 逼迫第499章 李淵奪權第539章 江南局勢第527章 克襄陽(一)第554章 大勢已去第521章 火燒朱粲(二)第513章 興兵(一)第1064章 亂箭射死第97章 收兵權第958章 血戰定襄第793章 髒水第965章 新羅風雲第285章 狹路相逢第613章 這就是一個坑啊第188章 成親之前第449章 李密敗亡(二)第1024章 坑爹的貨第16章 只欠東風第174章 渤海高氏第575章 家宴第950章 擊敗突利第425章 滅樑師都(二)第928章 只爲公理第454章 誰纔是傻子第390章 初戰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396章 李淵敗退(一)第68章 剛烈長孫無垢第527章 克襄陽(一)第413章 利益均沾第744章 程咬金上當第748章 幹一票大的第1055章 兵臨城下第115回 知道了又如何第511章 都是李信逼的(一)第680章 平靜下的暗涌第443章 兄弟矛盾加劇第442章 樑師都之死(二)第774章 目標齊郡第266章 大都督駕到(一)第529章 江淮風雲(一)第901章 千里飛奔第300章 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一)第20章 決裂第364章 鹿死誰手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943章 就是耍你了第743章 李趙陰謀第511章 都是李信逼的(一)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887章 治國之道在於平衡第348章 對策第1052章 有子長成第814章 興兵第215章 錦衣衛在行動(一)第808章 殺兄逼父第994章 偶爾采采野花第217章 交鋒(一)第68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745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885章 斷人前程如同殺人父母第92章 戰場醫療機制第186章 反擊第65章 如墜深淵第899章 拒絕第392章 決戰前夜第219章 即將悲催的薛舉第113章 疑神疑鬼第645章 坐井觀天第523章 羅藝之死(一)第670章 應對第949章 突利害怕了後記在新書宋末之亂臣賊子的作品相關裡第504章 刺殺風波(二)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250章 隻言片語解兵權(二)第901章 千里飛奔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145章 李代桃僵第172章 新任西域之主第872章 訓斥第680章 平靜下的暗涌第969章 希望第375章 李淵氣的跳腳第677章 立太子
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273章 賣嫂(二)第1036章 行軍第515章 興兵(三)第948章 聰慧第860章 李淵之死第55章 你是來送錢的嗎第280章 軍神李靖第1088章 母子第343章 風起雲涌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341章 少林寺第947章 小勝一場第40章 逼迫第499章 李淵奪權第539章 江南局勢第527章 克襄陽(一)第554章 大勢已去第521章 火燒朱粲(二)第513章 興兵(一)第1064章 亂箭射死第97章 收兵權第958章 血戰定襄第793章 髒水第965章 新羅風雲第285章 狹路相逢第613章 這就是一個坑啊第188章 成親之前第449章 李密敗亡(二)第1024章 坑爹的貨第16章 只欠東風第174章 渤海高氏第575章 家宴第950章 擊敗突利第425章 滅樑師都(二)第928章 只爲公理第454章 誰纔是傻子第390章 初戰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396章 李淵敗退(一)第68章 剛烈長孫無垢第527章 克襄陽(一)第413章 利益均沾第744章 程咬金上當第748章 幹一票大的第1055章 兵臨城下第115回 知道了又如何第511章 都是李信逼的(一)第680章 平靜下的暗涌第443章 兄弟矛盾加劇第442章 樑師都之死(二)第774章 目標齊郡第266章 大都督駕到(一)第529章 江淮風雲(一)第901章 千里飛奔第300章 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一)第20章 決裂第364章 鹿死誰手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943章 就是耍你了第743章 李趙陰謀第511章 都是李信逼的(一)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887章 治國之道在於平衡第348章 對策第1052章 有子長成第814章 興兵第215章 錦衣衛在行動(一)第808章 殺兄逼父第994章 偶爾采采野花第217章 交鋒(一)第68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745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885章 斷人前程如同殺人父母第92章 戰場醫療機制第186章 反擊第65章 如墜深淵第899章 拒絕第392章 決戰前夜第219章 即將悲催的薛舉第113章 疑神疑鬼第645章 坐井觀天第523章 羅藝之死(一)第670章 應對第949章 突利害怕了後記在新書宋末之亂臣賊子的作品相關裡第504章 刺殺風波(二)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250章 隻言片語解兵權(二)第901章 千里飛奔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145章 李代桃僵第172章 新任西域之主第872章 訓斥第680章 平靜下的暗涌第969章 希望第375章 李淵氣的跳腳第677章 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