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名將之姿

“聽說皇上已經下旨,爲殿下選秀了,恭喜殿下,賀喜殿下。”房玄齡笑呵呵的朝李承宗拱手說道:“成家立業,殿下一旦成家,將會被陛下賦予新的使命了。”

“先生說笑了。父皇現在正年輕力壯,朝中之事自然是父皇解決,小子不過是跟在後面學習學習而已。”李承宗謙虛的說道。實際上,心中還是有一些嚮往的,李信的家教比較嚴,在民間,李承宗這個年齡段,早就有人成親生子了,這些皇子們不但學習任務比較嚴,就是身邊伺候的宮女也要恪守本分,誰要是敢勾引皇子,不論是皇子也好,還是宮女也好,都難逃大罪。

“殿下能有如此心思,那臣也就放心了。”房玄齡深深的望着李承宗一眼,說道:“殿下不但要勇於任事,更重要的是要恪守本分,一個人若是沒有本分,就算地位再高,最後仍然會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陛下雖然英明神武,但是殿下若是衝鋒在前,難免會有小人構陷。”

李承宗diǎn了diǎn頭,他實際上並不擔心李信,而是擔心其他人,心中雖然有所抱負,但是在李信面前卻是老實的很,不敢說出來。就是害怕這一diǎn,自己現在即將成爲太子,太子和皇帝之間還是差了許多的。歷史上,歷朝歷代,有些太子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身份地位,最後功虧一簣,不但沒有成爲太子,還被皇帝所殺,這樣的事情也不知道有多少。

“不知道這個時候,祿東贊會不會將尚囊戰死的消息傳給了松贊干布,嘖嘖,一代名將就這樣死在我大唐。本王也感覺到惋惜。”李承宗漫步在城牆上,敲打這破舊的鬆州城,目光卻是已經穿過川主寺一線,望着遠處的軍營。

祿東贊在接到尚囊戰死的消息之後,頓時知道事情不妙,不但沒有進攻,反而主動退兵,將以前佔據的領土盡數讓了出來。倒是讓李承宗沒有想到祿東贊居然如此果斷。

“臣以爲祿東贊絕對不會如此放棄的,甚至松贊干布也不會善罷甘休的。”遠處的岑文本走了過來,說道:“殿下,臣以爲應該早作準備纔是,鬆州城雖然〗】dǐng〗】diǎn〗】小〗】說,.≧.∞o< s=";arn:2p 0 2p 0";>s_;已經殘破,可是卻能抵擋一二,川主寺地勢險要,臣爲可以作爲掎角之勢,來抵擋突厥人的進攻。”

“先生認爲吐蕃人會興起大軍來進攻鬆州?”李承宗有些不相信的說道:“我曾經聽說那松贊干布比父皇還小一些,才統一高原沒有多長時間,國中還有一些反對力量,難道就這樣進攻我鬆州,和我中原決戰嗎?”

“正因爲我們中原強大,所以纔會和我們決戰,只要擊敗了我們。就能讓國內的那些反對力量臣服於自己,所以臣擔心,松贊干布肯定會率領大軍殺來的,而且,這個時候甚至大軍已經出發了。”

李承宗看了房玄齡一眼,見房玄齡diǎn了diǎn頭,說道:“沒想到這個松贊干布倒是有些心思,嘖嘖!難道就不怕他那麼diǎn家底就這樣葬送在這裡,然後我們趁機攻入高原。”

房玄齡和岑文本兩人聽了之後,頓時搖頭一陣苦笑,事情哪裡有那樣簡單,大唐經過征討高句麗的戰爭,短時間內,恐怕不大可能集中大規模的兵力,征討吐蕃,最起碼,也要等征討高句麗的那些將軍們歸來之後,纔是征討吐蕃的時機。

“爲人主者,一般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想法來猜測對方,松贊干布就是吐蕃的雄主,能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統一了整個吐蕃,說明這個人還是有diǎn能耐的,臣認爲不能小覷了此人,更何況,尚囊是他的左膀右臂,此人已經戰死,作爲君主的松贊干布肯定會前來觀看的,殿下,不能小覷纔是啊!”房玄齡也忍不住說道。

李承宗這才diǎn了diǎn頭說道:“讓錦衣衛深入吐蕃境內,儘可能的查看吐蕃的情況,若是松贊干布真的率領大軍前來,恐怕我們這diǎn兵馬不少他的對手,只能請父皇親自走一遭了。再不濟,也要讓嚴肅從西北方向騷擾一下吐蕃,逼迫對方退兵。”

李承宗倒是有diǎn自知之明的,知道松贊干布若是領軍前來,他絕對不是他的對手,想也不想就祭自己的大旗,請李信親自前來。

“臣立刻就讓錦衣衛儘可能的深入吐蕃查探情況。”岑文本趕緊說道。

實際上,岑文本猜測的不錯,祿東贊在將尚囊戰死的消息傳到邏些之後,松贊干布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領大軍二十萬朝鬆州殺來,不管是想會一會大唐的軍隊,更是爲了向朝中人表明自己爲尚囊報仇的態度。經過數年的努力,松贊干布已經掌握了整個吐蕃的大權,麾下的臣子也是恭敬有加,這個時候,松贊干布打着爲尚囊報仇的名義,更是得到了吐蕃上下的支持,大軍二十萬,旌旗遮天蔽日朝鬆州而來。

吐蕃境內,距離川主寺不過一百里的路程,祿東讚的大軍就是駐紮在毛兒蓋,跟隨他出徵的有他的長子贊悉若多布、次子論欽陵都來到大營中,兩個人都是年輕的小夥子,生的身強力壯,年紀卻是和李承宗差不多,作爲祿東讚的兒子,註定着和其他人不一樣,所以很早就開始接觸政務、軍事。

“贊普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殺來,相信不久之後就會來這裡。哎!加在一起,我們雖然有二十五萬大軍的,但是能不能抵擋大唐的進攻,卻是不一定。”祿東贊曾經見過大唐的繁華,心中有些沒底了。

“父親,我們吐蕃兵馬驍勇善戰,難道還怕了大唐的兵馬不成?”贊悉若多布不在意的說道:“尚囊大將軍也只是一時失手,這才中了唐軍的計策,否則的話,豈會遭此大敗。”

“大哥,唐軍能夠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聽說對面的領軍人物,是大唐皇帝的兒子,連他的兒子都是如此厲害,更不要說大唐皇帝了,若是我們引來大唐皇帝的軍隊,那就是不妙了。”論欽陵卻是說出了不不同的意見,倒是讓祿東贊刮不相看。

他實際上是不贊同用這種武力的方式逼迫大唐將公主下嫁的,儘管,他也知道吐蕃需要大唐的文明,但是掠奪一次鬆州之後,大唐立刻派出了軍隊前來,頓時就知道大唐的態度了,就上書松贊干布放棄武力威脅一途,可惜的是,松贊干布拒絕了,他認爲他前往大唐求親,卻是遭受了大唐的侮辱,就必須找回場子來,這纔有了大戰。從效果方面來看,無疑是吐蕃吃了一個大虧,名將尚囊就這樣被斬殺在鬆州城下。

“父親,雖然您現在不同意贊普的軍事行動,可是贊普卻已經引大軍前來,大戰一觸即發,就算您不同意也沒有辦法啊?”贊悉若多布勸說道:“贊普身邊的小人很多,他們若是在贊普身邊說父親的謠言,那該如何是好?”

“贊普不會因爲那些謠言而疏遠我的。”祿東贊很有把握的說道:“實際上,我們最好的進攻方向不是向東,而是向北,然後向南,最後向西,等控制了領土和中原差不多的時候,就能向中原進攻。李信這麼多年,在吐谷渾地區採取的都是高壓政策,他的將軍嚴肅對吐谷渾人提防甚重,稍不留意,就會有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人民不聊生,這是最好進攻吐谷渾的機會,相信吐谷渾人肯定也會幫助我們的。”

“父親所言甚是,吐谷渾距離長安甚遠,距離我們卻是很近,大唐在西域不過十萬大軍,若是我們能聯合吐谷渾,弄不好能吞併整個西域,這樣一來,我們的機會就會大許多。大唐若是想得到西域,他們將會付出更多,孩兒研究過,大唐這些年東征西討,國庫已經空虛了許多,維持西域的戰爭,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論欽陵眸子中閃爍着野心,說道:“我們只要在西域地區,將大唐的兵馬拖垮,最後逼迫李信不得不從西域撤軍,我們一旦有了西域,就能掌控那條黃金道路。然後沿着西域向系擴張,國力大增,還怕了大唐不成?”

論欽陵說話調理清晰,層次分明,有理有據,祿東贊讚許的望着自己的兒子一眼,他的大兒子有野心,勇猛,但是相對於大兒子而言,他更加喜歡自己的二兒子論欽陵,不僅僅是有野心,更重要的還有智慧,打仗的時候,不僅僅要有勇猛,智慧纔是最重要的,這一diǎn論欽陵達到了繼承了你自己的機智。

“李信有個兒子叫做李承宗,就在我們的對面,就是他想出了詭計,害死了尚囊將軍,此子狡詐如狐,我看你也和他差不多,未來能抗衡他的人肯定只有你了。”祿東贊對論欽陵說道:“但是你也不能小瞧了漢人,漢人的智慧讓人難以想象,只有通過學習漢人,才能瞭解漢人,最後才能打敗漢人。你記住了嗎?”

шωш_ ttkan_ ¢O

“是,孩兒記住了。”論欽陵稍顯稚嫩的面容上露出一絲歡喜之色,能得到祿東讚的認同,比什麼都很重要。

“你剛纔說吐谷渾的事情,我認爲是一個很好的設想,贊普既然率領大軍前來,想必,李信若是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會率領大軍前來的,大戰也許不會發生,但是我們也要最好準備,你親自去吐谷渾,勸說那些首領頭人,大家一起起來反抗李信。告訴他們,吐谷渾還是吐谷渾,我們絕對不會貪圖吐谷渾的半寸土地,我們只需要西域,大家一起對付大唐的進攻。”祿東贊決定從另一個角度來對付大唐,當下就贊同了論欽陵的觀diǎn。

“那李信心中只有一個大漢民族,對於其他民族的人多是苛刻相待,眼下大唐十分強大,所以無人敢說什麼,但是若是大唐一朝衰弱下去,肯定是有許多人反對他的。”祿東贊很有把握的說道:“當年的大隋也很強大,可是幾十年之間,就被李信所取代。現在我們要做的也是這樣。”

“西北這個地方廣袤無邊,多是沙漠蠻荒之地,李信若是派遣大軍前來,我們採取游擊戰術,利用強大的騎兵機動性,利用我們熟悉當地的優勢,可以將李信的軍隊拖入泥潭之中,天長日久,就能逼迫李信放棄西北之地。”論欽陵小小年紀已經懂得戰爭的精髓。直接就對大唐制定了進攻的政策。

“不錯,這是一個辦法。”祿東贊diǎn了diǎn頭,讚許的說道:“不用幾年,你就可以獨當一面了。到時候,讓贊普調你到北方去,去抵擋嚴肅,嚴肅是李信的弟子,在他的一些弟子中,有的人已經戰死,有的人泯然衆人,爵位最高的人,也是戰功最大的人,他坐鎮西北多年,並且在西北的大非川訓練兵馬十萬人,應該是專門用來對付我們吐蕃人的。它如同一柄利箭插在我們的背後,想要擊敗李信,首先就要對付這十萬大軍。”

“若是滅了他的十萬大軍,李信恐怕晚上都睡不着了。”贊悉若多布哈哈大笑道。、

“贊普大軍到來,李信恐怕也會親自來了,我們將會在戰場上見到這樣的無敵殺神。”祿東贊輕聲嘆息道;“眼下這種局面,就算我反對也沒有辦法,只能是硬碰硬的上了。”

“若是能消滅川主寺邊的三萬大軍,或許能改變眼下的局勢。”論欽陵眼珠轉動,說道:“最起碼能將我們的兵馬推至川主寺一線,面對一個破舊的鬆州城,根本不是我們吐蕃軍隊的對手,到時候,就算是李信親自領軍前來,也沒有任何的用處。”

“想消滅那三萬大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初我與那張鎮周對陣的時候,對方的防禦可以厲害的很,我吐蕃勇士也不知道傷亡多少,也沒有攻入川主寺陣地。”祿東贊摸着鬍鬚說道。

?(。)

第458章 摧毀第503章 刺殺風波(一)第312章 夜會齊王第1025章 威儀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111章 柴紹蛋碎了第1092章 初啼第293章 戰馬交易第750章 秦瓊出現了第699章 攻城殺手鐗第958章 血戰定襄第888章 惡從膽邊生第318章 逼宮之請立太子第705章 奪軍第880章 街頭偶遇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489章 開始坑人第690章 神秘衙門第396章 李淵敗退(一)第667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21章 殷開山第82章 再遇南陽公主第1034章 暗手第314章 蘇威第991章 奪嫡陰雲第265章 高昌之亂(五)第124章 泄露第600章 孤城洛陽第103章 打草驚蛇第23章 宇文成都第721章 山東亂第206章 張須陀、秦瓊和羅士信第636章 悟空第450章 李密來投第81章 楊廣的信賴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108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403章 世家密謀(一)第890章 突厥來使第1091章 相互算計第1105章 父子君臣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207章 郭孝恪第923章 殿試第545章 鎖定戰局第1072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477章 李世民跳出包圍圈第106章 準備射出的毒箭第152章 戲弄楊玄感第646章 江南落幕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603章 衆叛親離第669章 西突厥內亂第1066章 黑水靺鞨第970章 希望(二)第171章 初見蕭後第264章 高昌之亂(三)第271章 鐵勒人的選擇第413章 利益均沾第249章 隻言片語解兵權(一)第319章 逼宮之兵變第998章 血腥的開始第222章 老狐狸裴世炬第366章 六花陣(二)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420章 世家在,大盜不止第1059章 城下氣敵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610章 陷滎陽第58章 情變第847章 李淵投降第785章 議北伐第834章 李績之死第443章 兄弟矛盾加劇第1013章 爭論第322章 越王師第1026章 許敬宗獻策第85章 隨營軍校(二)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51章 貪婪第814章 興兵第359章 咄苾的怒吼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451章 品嚐蕭後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488章 勞動光榮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914章 準備動手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614章 洛陽第28章 眼皮掉了一地第726章 李姓宗室第421章 兄弟生隙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356章 關隴世家內訌第737章 山東綠林道扛把子程咬金
第458章 摧毀第503章 刺殺風波(一)第312章 夜會齊王第1025章 威儀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111章 柴紹蛋碎了第1092章 初啼第293章 戰馬交易第750章 秦瓊出現了第699章 攻城殺手鐗第958章 血戰定襄第888章 惡從膽邊生第318章 逼宮之請立太子第705章 奪軍第880章 街頭偶遇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489章 開始坑人第690章 神秘衙門第396章 李淵敗退(一)第667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21章 殷開山第82章 再遇南陽公主第1034章 暗手第314章 蘇威第991章 奪嫡陰雲第265章 高昌之亂(五)第124章 泄露第600章 孤城洛陽第103章 打草驚蛇第23章 宇文成都第721章 山東亂第206章 張須陀、秦瓊和羅士信第636章 悟空第450章 李密來投第81章 楊廣的信賴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108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403章 世家密謀(一)第890章 突厥來使第1091章 相互算計第1105章 父子君臣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207章 郭孝恪第923章 殿試第545章 鎖定戰局第1072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477章 李世民跳出包圍圈第106章 準備射出的毒箭第152章 戲弄楊玄感第646章 江南落幕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603章 衆叛親離第669章 西突厥內亂第1066章 黑水靺鞨第970章 希望(二)第171章 初見蕭後第264章 高昌之亂(三)第271章 鐵勒人的選擇第413章 利益均沾第249章 隻言片語解兵權(一)第319章 逼宮之兵變第998章 血腥的開始第222章 老狐狸裴世炬第366章 六花陣(二)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420章 世家在,大盜不止第1059章 城下氣敵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610章 陷滎陽第58章 情變第847章 李淵投降第785章 議北伐第834章 李績之死第443章 兄弟矛盾加劇第1013章 爭論第322章 越王師第1026章 許敬宗獻策第85章 隨營軍校(二)第347章 突厥來犯第51章 貪婪第814章 興兵第359章 咄苾的怒吼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451章 品嚐蕭後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488章 勞動光榮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914章 準備動手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614章 洛陽第28章 眼皮掉了一地第726章 李姓宗室第421章 兄弟生隙第258章 高昌風雲(三)第356章 關隴世家內訌第737章 山東綠林道扛把子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