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夜戰

李承宗捏緊了小拳頭,目光中露出一絲憤怒之色,在小孩子的心中,自己的父親是偉大的,哪裡能允許有人來刺殺他,當下惡狠狠的說道:“孩兒有朝一日,一定會殺盡這些壞人。”

“壞人是殺不盡的。”李信搖搖頭說道:“任何時候外人都是殺不盡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自身要強大,這纔是最重要的,看看眼前的,若不是近衛軍強大,你我父子還能在這裡看風景不成?”

“是,孩兒明白了。”李承宗聽了認真的點了點頭,這裡面或許有些話他聽不懂,但卻知道自己的父親說的有道理。

“跳樑小醜一樣的人物,所以只能用刺殺之道。”李信不屑的看了一眼後山,想要取龍頭,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這些人不用說就知道是高句麗人,也只有這些棒子纔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可惜的是,他們碰見的是近衛軍,一個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傢伙,甚至比徐毅的修羅軍更加的恐怖。

“陛下,已經將來犯之人斬殺,這是他們的頭子。”半響之後,就見程咬金渾身沾滿了鮮血,手中拖着一箇中年人,相貌倒是俊秀的很,只是面色陰森,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東西。

“殺了吧!”李信毫不猶豫的說道。

“是。”程咬金先是一愣,很快就拖着樸慧仁走了下去,在黑暗之中解決了對方。

山下的戰鬥正在繼續,夷男已經面色驚慌,面前的敵人雖然強悍,但是更讓他感到恐怖的是李玄霸和羅士信的武力,兩人相互配合,像兩把尖刀狠狠的插入突厥人的隊伍之中。殺的突厥人連連後撤。

“大家一起上,我們的援軍很快就會到來,將李信擋在山上。就是我們迎了,大汗的虎軍十萬大軍就要殺來了。”夷男感覺到軍心有些動盪。趕緊大聲的怒吼道。

“殺啊!”果然身邊的士兵聽了有援軍即將到來,士氣高昂,哪裡還管到許多,臉色赤紅,嗷嗷直叫,紛紛殺了上來。

在黑暗中的尚囊也是面色變了變,身邊的親衛說道:“將軍,突厥人難道真的有援軍不成?”

“援軍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這個時候來就不知道了。”尚囊想了想,還是說道:“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頡利可汗想要對付大唐,若是這個時候將李信擊殺在這個地方的話,他可以節省許多的力氣。從頡利可汗接到情報到現在,兵馬調動時間上倒是足夠了。不過,想要解決掉李信,恐怕還是需要一定的運氣的,李信的近衛軍極爲驍勇,而且士氣高昂。不要忘記了,這個地方是哪裡,是賀蘭山。不僅僅是大唐的地盤,後面可是有十萬軍魂呢!大唐皇帝若是在這個地方被殺,對於大唐百萬大軍來說,簡直就是他們的恥辱。”

“我們的援軍將要到來。”亂軍之中,突厥軍隊大聲怒吼道。聲震四野,雖然近衛軍不知道這些突厥人在說什麼,但是明顯的感覺到已經被擊敗了突厥人猛然之間爆發了強大的戰鬥意志,一時間原本即將崩潰的防線居然出現僵持的局面。

李玄霸手中大錘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鮮血,瘦削的身體內居然產生了一絲疲憊。羅士信手中的長槊飛舞,面色陰沉。雙手揮舞,每次刺出。必然會有人被擊殺在地。但是眼前的敵人太多,就是他也陷入了苦戰之中。

“突厥人在喊什麼?”李信皺了皺眉頭,望着遠處的亂軍。

“陛下,他們是說自己的援軍即將到來。”沈千秋懂得一點突厥語,所以趕緊說道。

“援軍!”李信聞言一愣,掃了杜如晦一樣,說道:“若是可能的話,他們的援軍倒真的有可能到來。知節,領三千精銳守住大營。”

“是。”程知節聞言一愣,點了點頭。

“承宗,過來。”李信從腰間取下佩劍,遞給李承宗說道:“你雖然年紀還小,但是記住了,在皇家,你也是男人了,手執此劍,守護你的母后,守護大唐江山。”

“兒臣遵旨。”李承宗跪倒在地,雙手接過寶劍,卻見李信手執方天畫戟轉身就上了戰馬,在他身後很快就有兩千精銳,還有終南十八騎。

“陛下,臣妾願意擂鼓助威。”長孫無垢望着李信,雙目含淚,語氣卻是很堅定。

“很好。”李信猛的一夾**戰馬,一聲大吼:“殺敵!隨朕殺敵!”

“殺敵!”身後數千士兵紛紛一聲大吼,一時間兩千騎兵呼嘯而出,宛若猛虎一樣,朝山下猛撲過去,他要藉助自己的身份給三軍助威,給突厥人致命一擊。

“大唐必勝!”一聲怒吼瞬間傳遍三軍。

“大唐必勝!”三軍一見那熟悉的方天畫戟,那熟悉的身影,頓時士氣高昂,臉上露出狂喜之色,紛紛緊隨其後大聲怒吼。

“咚!咚!”戰鼓聲響起,三軍將士望見在半山腰上,一個女子身着宮裝在那裡擂鼓。鼓聲如天雷,滾滾而來,在夜空之下,在喊殺之中是如此的醒目,火光照耀下,那一身的鳳袍是那樣的醒目。擁有這樣裝扮的人,在大唐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尊貴的皇后。

“是皇后娘娘!”亂軍之中,有大唐士兵大聲歡呼道:“兄弟們,殺啊!皇后娘娘在爲我等助威啊!快,殺過去,跟隨陛下身邊,斬將殺敵!”

三軍的士氣再次得到狂漲,李玄霸一聲大吼,手中的鐵錘飛舞,在他前面,基本上沒有一合之敵,羅士信臉色潮紅,手中的長槊飛舞,周圍數丈範圍內,沒有半點人影敢近其數丈範圍內。

李信手執方天畫戟,狀若殺神,手中的方天畫戟在他手中宛若是稻草一樣,或刺,或挑,或砸等等各種招式在手他中使了出來。劈風斬浪,在亂軍之中,很快就被他撞開了一條縫隙。終南十八騎手中的兵器各種各樣。或爲長刀,或者長箭。或爲弓箭,或爲長槊等等,相互配合,緊隨在李信身邊,誅殺一切有可能危害李信安危的人。

“玄霸、士信,今日你我兄弟三人就殺個痛快。”很快,李信就殺到了李玄霸和羅士信身邊,三兄弟第一次這樣聯手殺敵。李玄霸面色冰冷,雙目中噴射出冷芒,羅士信緊咬嘴脣,手中的長槊飛舞,很自覺的站在李信的另外一邊,三人就好像是一把尖刀一樣,在人羣之中縱橫。

“快,快,殺了李信,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夷男很快就發現大軍之中不對之處。看見遠處的一柄尖刀距離自己是越來越近,心中更是懼怕,臉上更是露出一絲惶恐之色。他現在已經有些後悔了。早知道,自己就不應該接下這樣的差事。

“都說李信是天下第一高手,如今看來還真是如此。”在亂軍之後的尚囊正在觀看着戰場上的情況,原本戰場還露出一絲平衡的時候,他心中還是有些高興,但是當李信衝殺出來,氣吞萬里如虎,心中頓時露出一絲擔憂之色。

現在看見李信縱橫沙場,李玄霸、羅士信各自護衛左右。將李信所有的死角盡數封死,完美的配合。使得李信和他的軍隊很快就能到達夷男所在的位置。

尚囊看了看自己身後的吐蕃軍隊一眼,最後想了想還是擺了擺手。揮了揮手,很快就遁入黑暗之中,他退縮不僅僅是李信的強大,也不是大唐軍隊兇猛,而是大唐上下一心,上到李信這樣的皇帝,然後正在擂鼓的皇后,還有下面的士兵,都在奮勇作戰,在戰場上,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一切,爲大唐而奮鬥。尚囊並不認爲夷男的兵馬能對李信產生什麼影響,雖然他的兵馬很多,但戰爭有的時候不是依賴兵力的多少,士氣很重要,尤其是現在,李信的兵馬強壯程度遠在突厥士兵之上,加上士氣鬥志遠在對手之上,所以他不認爲突厥人會勝利。

作爲突厥人的盟友吐蕃人,尚囊絕對後退,趁着還沒有和李信撕破臉,所以趕緊離開,甚至在他心中已經有些擔心李信以後會如何對待吐蕃人。他還是有些擔心,李信是如此的強大,吐蕃人能不能對付的了李信,尚囊並沒有把握。

夷男很快接到尚囊撤退的消息,心中更加的驚慌了,李信的兵鋒距離自己只有幾十步之遠,藉着火光他甚至能看到李信的面容,身着金甲,面色冷峻,唯獨不變的是那雙眸子是如此的兇猛,但又是如此冷漠,好像眼前的一切根本就不是生命一樣,手中的方天畫戟正在不停的收割着突厥勇士的生命。

羅士信和李玄霸兩人已經殺的不知道眼前的一切,只知道擊出自己的兵器,也不管前面是戰馬或者是突厥士兵,另外軍中的將士也都紛紛殺了過來,臉上都露出兇猛之色,皇上親自上陣,皇后在後面擂鼓助威,這是對將士們的鞭策,士兵們紛紛奮起餘威,朝自己的敵人撲了過去。想這些人能入選近衛軍,所挑選的都是三軍中最精銳的部分,遇到這種事情,豈能不奮勇上前。

“走。”夷男望着不遠處的李信,終於有些驚慌了,對身邊的親兵說道:“走,離開這裡,等虎師前來,再找李信算賬。”這次帶來的都是夷男部落的兵馬,豈能全部都在這裡,反正虎師十萬大軍快要來此,想來,有十萬將士的陵墓在這裡,李信若是這個時候撤退,恐怕軍心受到影響,李信只能是被動的對付十萬大軍。到那個時候,再來對付李信就是了。

“勝了,勝了。”夷男的撤退使得突厥人兵敗如山倒,大唐將士發出一陣陣歡呼聲,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七千人馬擊敗數萬突厥鐵騎,這樣的戰鬥可以寫入歷史中了。這雖然不是大唐軍隊第一次在正面戰爭中擊敗敵人,但是絕對是可以大書而特書的一次,將士們在李信的帶領下,奮勇廝殺,纔有了今日的局面。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李信翻身騎上戰馬,環顧左右,說道:“還能廝殺的跟着朕。玄霸,你和士信去替代程咬金,讓程咬金率領剩下的兵馬隨朕追擊突厥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他要狠狠的打擊突厥人的威風,而且還要對付躲在暗處的吐蕃人。

若是這個時候,李信不還手,不追擊,天知道吐蕃人會不是趁機進攻,他追擊就是向吐蕃人表示,他還有精力,還有力量。

“算末將一個。”羅士信臉上都是鮮血,聽了李信的話,心中不滿,就想着跟在李信身後追擊敵人。

“皇后和漢王都在這裡,需要你們保護,吐蕃人剛纔可是沒有出手。”李信吩咐道:“我與程咬金追擊,清晨就會收兵。這裡的安全就交給你和玄霸了。”

“是。”羅士信不得已才點了點頭,和李玄霸兩人領着兵馬,一邊收拾戰場,一面讓程咬金帶領三千人馬跟隨在李信身後,追擊夷男。

李信率領三千兵馬,高舉火把沿着夷男潰逃兵馬進行追擊,在途中碰到的士兵,也不要了他們的性命,而是盡數將他們擊傷,死一個突厥士兵也就是減少對方的力量,可是傷了一個突厥士兵,卻需要兩三個人照顧,就算不照顧,一陣陣慘呼聲,也會有效的打擊突厥人的士氣。

夷男感到自己十分的倒黴,數萬人馬進攻李信,沒想到還輸的這樣的慘,而且李信這個傢伙還在後面緊追不捨,聽着後面的慘叫聲,夷男心中的恐慌更甚了。索性的是,他**的是寶馬,一夜廝殺,對於夷男並沒有什麼損耗,他和的戰馬飛奔在前面,也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才發現天邊已經出現了太陽,而在身後,也沒有可怕的騎兵,這才鬆了一口氣,召集兵馬,也不過兩千人而已,氣的夷男一口鮮血差點噴了出來,這次可是損失大發了。(。)

第740章 混世魔王程咬金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66章 長孫遭劫第1056章 恐慌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1101章 西北局勢第136章 破關第316章 兵變前夕第594章 竇紅線約法三章第774章 目標齊郡第296章 李靖在哪裡第307章 裴世矩聯姻第909章 血戰賀蘭山第610章 陷滎陽第694章 大案落幕第440章 衆叛親離(二)第337章 滎陽亂(二)第130章 伏擊第165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717章 巡視建康第195章 孫思邈(一)第622章 機會第37章 上朝風波第202章 李靖(三)第824章 五日下三城第94章 天下紛紛第912章 風聲第937章 偷襲第321章 大奸似忠第1111章 大義嚴母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278章 出賣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1011章 早朝第864章 分鄭第841章 大勝第803章 市井第101章 李秀寧到來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786章 凱旋第135章 巧計陷臨渝關第957章 進攻吧!第1028章 房玄齡第791章 夫妻第851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886章 京察第1037章 封賞誘餌第328章 坑孃的越王第1047章 盧龍塞下第741章 詭異第294章 自不量力的說客第450章 李密來投第110章 自作自受第602章 悍將蘇定方第490章 雪夜陷河東(一)第156章 弘農宮第641章 家宴第577章 再見沈如燕第978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1007章 漁翁?第899章 拒絕第1098章 名將之姿第753章 前狼後虎第25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34章 張須陀之死(四)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520章 火燒朱粲(一)第570章 李淵的狠毒第137章 蘇定方第321章 大奸似忠第370章 夫人外交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32章 遇賊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720章 反了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138章 收蘇定方第714章 大唐二老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706章 北海郡第820章 旗開得勝第13章 各有算計第926章 鄭麗婉第191章 成親之前第374章 李淵要稱臣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759章 進攻第6章 李母教子第749章 尾隨第200章 李靖(一)第1083章 驕兵悍將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731章 宮闈醜聞第806章 劇變前夕第713章 餘波第898章 聞魏徵色變第536章 江淮亂(一)第665章 錢幣第924章 教子
第740章 混世魔王程咬金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66章 長孫遭劫第1056章 恐慌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1101章 西北局勢第136章 破關第316章 兵變前夕第594章 竇紅線約法三章第774章 目標齊郡第296章 李靖在哪裡第307章 裴世矩聯姻第909章 血戰賀蘭山第610章 陷滎陽第694章 大案落幕第440章 衆叛親離(二)第337章 滎陽亂(二)第130章 伏擊第165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717章 巡視建康第195章 孫思邈(一)第622章 機會第37章 上朝風波第202章 李靖(三)第824章 五日下三城第94章 天下紛紛第912章 風聲第937章 偷襲第321章 大奸似忠第1111章 大義嚴母第967章 新羅歸順第278章 出賣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1011章 早朝第864章 分鄭第841章 大勝第803章 市井第101章 李秀寧到來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786章 凱旋第135章 巧計陷臨渝關第957章 進攻吧!第1028章 房玄齡第791章 夫妻第851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886章 京察第1037章 封賞誘餌第328章 坑孃的越王第1047章 盧龍塞下第741章 詭異第294章 自不量力的說客第450章 李密來投第110章 自作自受第602章 悍將蘇定方第490章 雪夜陷河東(一)第156章 弘農宮第641章 家宴第577章 再見沈如燕第978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1007章 漁翁?第899章 拒絕第1098章 名將之姿第753章 前狼後虎第25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34章 張須陀之死(四)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520章 火燒朱粲(一)第570章 李淵的狠毒第137章 蘇定方第321章 大奸似忠第370章 夫人外交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32章 遇賊第389章 行軍榻上的太子妃第720章 反了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138章 收蘇定方第714章 大唐二老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706章 北海郡第820章 旗開得勝第13章 各有算計第926章 鄭麗婉第191章 成親之前第374章 李淵要稱臣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759章 進攻第6章 李母教子第749章 尾隨第200章 李靖(一)第1083章 驕兵悍將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731章 宮闈醜聞第806章 劇變前夕第713章 餘波第898章 聞魏徵色變第536章 江淮亂(一)第665章 錢幣第924章 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