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大司馬

“晉王玄策爲從五品下游擊將軍階,加蘇毗道行軍總管,統一廂步騎四千,護送蘇毗國王回國!”

朝堂上。

對於吐蕃內亂,宰輔大臣們都認爲當趁此良機削弱吐蕃。

皇帝提出詔令象雄出手吐蕃助平叛亂這一手,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都知道象雄與吐蕃關係緊張,本來吐蕃贊普死前就準備西征象雄,現在讓象雄幫忙入吐蕃平亂,這不擺明了讓他們趁機痛打吐蕃落水狗嗎?

但這個結果正是朝廷想要的,朝廷說是讓象雄出兵平亂,至於結果象雄趁火打劫,這也怪不到朝廷頭上來啊。

而這邊又派兵送蘇毗王子回去復國,就更沒人反對了。

理由是當初吐蕃出兵吞併蘇毗,是侵略之舉,因爲蘇毗曾向隋朝稱臣進貢,所以繼承了隋朝的大秦,自然便是蘇毗的宗室國,有保護屬國的義務。

現在讓蘇毗復國,名正言順。

至於是否趁火打劫,就仁者見仁了。

幾乎是同時,皇帝又下詔冊封了多彌國王爲玉樹侯、鎮軍大將軍。冊封白蘭國王爲達日侯,鎮軍大將軍。

如此一來,東面諸羌,已經被朝廷殺的殺降的降,如今已被設立了西山道,党項羌、東女國、嘉良夷、白狼羌、迷桑、春桑等諸部羌夷,雖也還有不少在負隅頑抗,可西山道已經設立,朝廷修建了數座大城,開始沿山谷建立堡壘驛站,遷移漢人移民,跟羌人在逐山逐谷的爭奪,不少羌人已經歸附。

現在,西面的多彌、白蘭、蘇毗這三大羌國,如今也各都脫離吐蕃,轉向大秦稱臣進貢。皇帝也沒有如西山那邊,直接設道,而是鑑於這邊的高原地勢,加上地廣人稀等情況,於是只是把三國納爲藩屬。

可不管怎麼說,原本這些都是已經向吐蕃稱臣進貢的,現在轉而向大秦稱臣進貢,這就是個巨大的轉變。

從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直到瀾滄江的上游源頭,這都是蘇毗的地盤,吐蕃奪了蘇毗,就有了牧場戰馬,也有了產鹽地,他們就不再僅限於衛藏諸河谷裡做一個農耕邦國。

可以說,蘇毗正是吐蕃日後成爲高原霸主的關鍵一步。

拿下蘇毗,然後是征服多彌和白蘭,進而攻奪青海,這纔有了後來的稱霸西面幾百年。

但現在,朝廷控制了吐谷渾,又把蘇毗這三羌拉過來,又讓象雄趁擊打落水狗,還把東面的諸羌搶先動手,設立西山道,以堡壘城池推進,化做堡壘鏈封鎖死這些羌落,讓他們再無法倒向吐蕃,也使得吐蕃絕無機會再如歷史般向雲南、四川這邊拓展。

高原之地,朝廷暫時還沒有這個餘力打過去,但幾個方向,都開始封堵,不給吐蕃人機會了。

對於朝廷的這些中樞決策,下面也有一些官員不太懂戰略,上言說如今江南三藩未平,卻四處伸手到萬里之外去,又是安東與百濟倭國用兵,又是出兵西山,派兵蘇毗,還有西域那邊也從沒停止過用兵,再加上朝廷又要管漠北的薛延陀和回紇,這是管的太多了。

甚至有些書生直接在報紙上發表時文,抨擊議論朝政。

“無知書生。”

剛剛從西北迴朝,被皇帝新授爲兵部尚書的秦瓊搖頭道。

秦瓊還朝,授兵部尚書,緊接又拜爲平章事,入政事堂成爲宰相。

這在朝野,也是引起了巨大反響的,無他,秦瓊是純粹的武將,雖說是皇帝表兄,驍勇善戰,但是這位並沒多久獨鎮一方的經驗。

但皇帝卻以秦瓊去年大戰時,坐鎮青海,指揮河隴戰局有功有由,這次突然就調秦瓊入朝,拜他爲宰相。

這還是樞密使不再拜相後,第一位拜相的武將。

之前的兵部尚書,可是一位文臣。

出將入相,結合此前幾次下詔,要求提升軍人地位的詔令,朝野都是一片驚歎。甚至有不少官員直接上書,認爲皇帝太優待武人。

有些官員直接稱,皇帝設樞密院,設三衙,大大削奪了宰相們的兵權,那麼武將已經掌管樞密院負責軍令,則掌軍政權的兵部尚書,當由文臣來當,武將也不應當再入政事堂。

可皇帝卻偏偏就讓秦瓊當了兵部尚書加平章事,直接拜相。

秦瓊剛接到詔令時,也是推辭數次。

但皇帝最後直接駕臨秦瓊府第,跟他說了關於武將應當爲相的一番大道理。

讓武將爲相,最終目的就是要維持文武平衡,不能崇文抑武。

樞密院雖都是武將,但政事堂裡的兵部尚書這一統管軍政權的要職,必須當由知兵善戰的武將來擔任。

“不僅僅是出將入相,甚至武將也不僅僅只是擔任武職,只要真有才能,也一樣可以擔任地方太守、布政使、按察使等,朝廷用人,當不拘一格,不能說只有文人出身,才能擔任文職。”

“朕不能開這個壞頭,否則兩代之後,只怕大秦的武人地位就將被文人集團踩到腳底,到時,大秦又如何維持這赫赫武功呢?”

“叔寶,你當這宰相,不僅僅是對你功勞的獎賞,也是要樹立武人入相的典型,做個好榜樣。”

朝廷兵制,一般都是以五六品的中級武將統兵,真正的高級將領非戰之時都是在三衙裡喝茶的,也僅有少數幾員大將才能入樞密院。

長久如此,必然會導致武將地位旁落,以後會更少人願意爲將。

因此,羅成才特意要提升武將,尤其是讓高級武將可以入相開啓先例。

這樣一來,文武就不再是那麼的涇渭分明,武將也不會地位越來越低。

唯有如此,帝國的武運才能長久不衰,帝國的武功才能一直威名赫赫。

秦瓊爲大司馬,張須陀爲太傅,兩人一握軍政,一握軍令,皇帝掌握選將調將之權,可以說,現在的軍隊這一塊,羅成的掌控力無人能比。

“臣完全支持陛下對於邊疆,及早插手干預的策略,我們不能等到形勢惡劣,破壞地區穩定,危害大秦邊疆的時候再來出手,那個時候就晚了,得數倍甚至是十倍之代價。”秦瓊拜相,對於朝廷的軍事策略,跟皇帝還是能夠高度一致的,“至於說三藩,那是已經掌控在手,就待他瓜熟蒂落就好,並不用急於一時。”

羅成很欣喜秦瓊能與自己觀點一致。

“朝廷要避免在萬里之外打大仗,但也不能不管不顧,該出手時就出手,趁早干預是最好的策略,也是成本最低的。”

至於說三藩,那是不動手則已,一動手必然就是要一戰功成的,所以羅成還在積聚實力,休養生息,並不急着動手。

“可惜好多人只知紙上談兵,並不懂的這些。”

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298章 滅國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396章 不虧第1252章 銀堡第581章 老鼠拜貓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584章 段姥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38章 王薄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1244章 皇帝的殺招第1016章 月圓之夜圍可汗第1407章 李世民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1271章 血火第477章 駙馬第893章 拋棄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747章 青島第1338章 壞天子第77章 羅士信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1063章 不良脊爛熊出沒第584章 段姥第1467章 騎士領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1262章 長生藥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245章 佯攻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789章 偏師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387章 水師第54章 收穫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236章 大使館第871章 受降城第78章 戰火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173章 鄉黨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1246章 東屠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1389章 江西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758章 長孫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745章 禍水東引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46章 意外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1441章 護犢子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555章 棄婦第1484章 駕崩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70章 拆夥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416章 劍出鞘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953章 風捲紅旗凍不翻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363章 李三娘第1272章 沙陀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757章 鄭觀音
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298章 滅國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396章 不虧第1252章 銀堡第581章 老鼠拜貓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584章 段姥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38章 王薄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1244章 皇帝的殺招第1016章 月圓之夜圍可汗第1407章 李世民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1271章 血火第477章 駙馬第893章 拋棄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747章 青島第1338章 壞天子第77章 羅士信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1063章 不良脊爛熊出沒第584章 段姥第1467章 騎士領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1262章 長生藥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245章 佯攻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789章 偏師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387章 水師第54章 收穫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236章 大使館第871章 受降城第78章 戰火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173章 鄉黨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1246章 東屠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1389章 江西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758章 長孫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745章 禍水東引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46章 意外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1441章 護犢子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555章 棄婦第1484章 駕崩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70章 拆夥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416章 劍出鞘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953章 風捲紅旗凍不翻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363章 李三娘第1272章 沙陀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757章 鄭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