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游擊隊

莫斯科的戰略意義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政治意義。

這個聽起來有點虛……不過就是首都而已,把指揮系統搬到另一座城市換一個首都就可以。

但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

此時的蘇聯軍隊在德軍突如其來的打擊已大批大批的被圍殲,更讓人氣妥的還有許多軍隊成建制的叛變投敵。

這使蘇軍上上下下都瀰漫着一種失敗的情緒,也就是認爲蘇軍會輸掉這場戰爭,德軍很快就會佔領整個蘇聯。

於是士氣不振,怯戰畏敵成了常態,百姓也爭先恐後的逃離城區四處躲避。

如果……

在這種情況下首都莫斯科再失守,就更是助長了這種消極情緒而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可能真的就要被德軍佔領全境了。

另一方面就是現實的意義。

莫斯科座落在中部,幾乎所有的公路和鐵路都在這裡彙集,也就是說不管是彈藥、裝備、補給的運輸,還是部隊的增援,絕大多數都要先到達莫斯科然後再各奔東西。

德軍如果佔領了莫斯科,首先就是蘇軍被分割成互相無法增援的東、南、北三大塊……鐵路和公路無法使用,也就意味着只能各自爲戰。

其次就是德軍可以利用莫斯科這個交通樞紐爲中轉站,隨心所欲的用最快的速度將兵力和裝備投送到需要的各個戰場上。

這無疑會讓蘇軍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

甚至德軍還可以集中兵力將各方向的蘇軍一塊塊分割包圍。

“我們該怎麼做?”舒爾卡問。

“補給!”加夫裡洛夫少校說:“基輔最需要的是補給,如果他們有更多的補給,就可以朝敵人發起進攻威脅他們的側後!”

“我們一直都在朝基輔運送補給,不是嗎?”舒爾卡問。

“遠遠不夠!”加夫裡洛夫少校說:“首先是黑海上的封鎖,德國人佈設了大量的水雷並加強了空中封鎖,我們的運輸船隻能在夜色裡沿着掃雷艇掃出的通道小心翼翼的前進,然後要趕在天亮前卸完貨返回,否則它就有可能會被炸沉!”

頓了下,加夫裡洛夫少校就接着說道:“但這還不是更糟的,我們在掌握了其中的規律後每天都能成功的將一批補給運到敖德薩。問題出在這些補給送往基輔的過程中:德軍佔據了第聶伯河東岸並用炮火將其封鎖,水路無法抵達基輔。至於公路和鐵路……”

說到這裡加夫裡洛夫少校咬着牙搖了搖頭:“游擊隊在這一帶活動瀕繁,大多數補給要麼被炸燬要麼就因爲鐵路被炸斷無法前進。”

“游擊隊?”舒爾卡疑惑的問了聲。

在他的印像裡,游擊隊應該是針對侵略者也就是德國人要頭疼的問題,因爲這裡是蘇聯的地盤,是蘇聯的百姓。

不過舒爾卡很快就明白了,那些乘着德軍進攻起義的叛軍。

果然,加夫裡洛夫就回答道:“他們大多是烏克蘭人,因爲對莫斯科不滿而把德國人當作‘解放者’,德國人在支持着他們,給他們裝備和必要的情報!”

這就讓人很頭疼了。

因爲他們不是德國人也不是羅馬尼亞人,他們是烏克蘭人,說着地道的俄語,甚至就在身邊而你卻不知道。

另一方面,則是他們熟悉地形,他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對鐵路和公路的任何一點實施破壞,防不勝防。

不過,像游擊隊這樣的事,舒爾卡還是相當有經驗的。

“少校同志,對付這樣的戰術,我們更應該從根源上打擊他們!”

“根源?”加夫裡洛夫少校疑惑的說道:“你是說在百姓中排查?不,舒爾卡,他們不會讓我們查到什麼的,他們不會在臉上寫着‘我是叛徒’,這甚至還會引起百姓的恐慌進一步加劇我們與烏克蘭之間的矛盾!”

“不,少校同志!”舒爾卡說:“我說的不是這個。我們首先要知道,這些人平時分散在百姓中,只有到需要時才集結起來四處出擊。那麼,我們爲什麼不實施戰時管制呢?我的意思是,對每家每戶都進行登記,天黑前就實施戒嚴不許百姓外出……”

加夫裡洛夫少校點了點頭:“說得對,舒爾卡,我們可以說這是爲了保護他們或者爲了更好的給他們分配食物!”

“是的!”舒爾卡回答:“這樣一來,在夜裡偷襲我們交通線的破壞份子就會少得多,如果有的話他們也只能躲在深山或是野外,但這也會使他們很難生存,畢竟我們已經封鎖了公路和鐵路一線,德國人自己的交通線都被切斷了!”

“是的!”加夫裡洛夫少校點着頭,但他還是擔憂的說道:“但這還是無法根除,因爲白天會有人給他們偷偷帶去食物!”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游擊隊!”舒爾卡說。

“什麼?”加夫裡洛夫少校疑惑的望着舒爾卡:“什麼更多的游擊隊?”

“游擊隊在暗處破壞,我們爲什麼不能爲這些游擊隊準備一支在暗處破壞他們的游擊隊呢?”

“你的意思是,像德國人的勃蘭芬堡部隊那樣?”

“是的!”舒爾卡說:“我們要建立一支這樣的部隊甚至很簡單,不需要像德國人建立勃蘭芬堡部隊那樣學習語言、習慣等等,他們只需要可靠,然後進行基本的訓練讓他們像游擊隊一樣劫火車、破壞交通線就可以了!”

“當然,他們不會是真的破壞交通線!”加夫裡洛夫少校笑了起來。

“是的!”舒爾卡說:“我們只需要讓他們做做樣子,或是配合他們發佈一些假情報,然後……不只是游擊隊,只怕就連德國組織者都開始混亂了,他們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游擊隊的弱點就是組織不強,許多成員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所以要滲透、分化十分容易,尤其是對烏克蘭這些剛剛起事沒有多少經驗的叛軍。

“太棒了,舒爾卡!”加夫裡洛夫高興的拍了下舒爾卡的肩膀:“你就像打過這樣的戰鬥似的!”

第六十九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自尊第三百一十四章 巴祖卡第三百二十章 炮彈第二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第四百零一章 指揮第四百八十六章 防禦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三十九章 橋頭堡第六百六十一章 爭執第三十九章 橋頭堡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態第二十八章 羣體效應第九十六章 炮火封鎖第五百六十一章 偵察第六百六十八章 偏見第798章 戰略利益第四百一十四章 調整第六章 小報告第一百六十章 偷襲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下橋第二百二十一章 坦克掩體第二百四十二章 橋第872章 航空師第八十七章 檢查第五十五章 熟悉第810章 原因第七百二十一章 進攻計劃第811章 特赦第六百六十四章 陰影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第五十五章 熟悉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第七百四十八章 棋手第六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第三百七十四章 小報告之王第854章 政委第一百一十章 掃雷(第三更)第四章 孤軍第838章 謊言第二百一十九章 先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橋第二十六章 謊言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四百八十八章 觀摩連第一百四十六章 責任第一百零七章 地雷第四百七十五章 廠長第四百九十七章 公墓第五百零三章 特殊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四百五十六章 士氣第861章 整編第五百五十三章 標準第794章 精度第二百零三章 關注第五百七十八章 選擇戰場第十九章 食物第843章 放火第六百五十二章 團長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五十三章 會師第七十九章 託尼亞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二百三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七章 斯大林防線第七百一十八章 夜間戰鬥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態第六十一章 木屋僞裝第四百八十一章 組織第四百三十五章 嘉獎第七百一十二章 自作自受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四百二十五章 佔科伊第二百一十七章 掩蓋第七百一十八章 夜間戰鬥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一百五十二章 船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幽默第五百一十八章 氣流第七百零三章 爲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僞裝主力第四十八章 森林第五百二十二章 防禦第七百二十九章 水上巷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六總局第七百五十章 思考第五百六十七章 騙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867章 目的
第六十九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自尊第三百一十四章 巴祖卡第三百二十章 炮彈第二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第四百零一章 指揮第四百八十六章 防禦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三十九章 橋頭堡第六百六十一章 爭執第三十九章 橋頭堡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態第二十八章 羣體效應第九十六章 炮火封鎖第五百六十一章 偵察第六百六十八章 偏見第798章 戰略利益第四百一十四章 調整第六章 小報告第一百六十章 偷襲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下橋第二百二十一章 坦克掩體第二百四十二章 橋第872章 航空師第八十七章 檢查第五十五章 熟悉第810章 原因第七百二十一章 進攻計劃第811章 特赦第六百六十四章 陰影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第五十五章 熟悉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第七百四十八章 棋手第六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第三百七十四章 小報告之王第854章 政委第一百一十章 掃雷(第三更)第四章 孤軍第838章 謊言第二百一十九章 先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橋第二十六章 謊言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四百八十八章 觀摩連第一百四十六章 責任第一百零七章 地雷第四百七十五章 廠長第四百九十七章 公墓第五百零三章 特殊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缺口第四百五十六章 士氣第861章 整編第五百五十三章 標準第794章 精度第二百零三章 關注第五百七十八章 選擇戰場第十九章 食物第843章 放火第六百五十二章 團長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五十三章 會師第七十九章 託尼亞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二百三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七章 斯大林防線第七百一十八章 夜間戰鬥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態第六十一章 木屋僞裝第四百八十一章 組織第四百三十五章 嘉獎第七百一十二章 自作自受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四百二十五章 佔科伊第二百一十七章 掩蓋第七百一十八章 夜間戰鬥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一百五十二章 船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幽默第五百一十八章 氣流第七百零三章 爲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僞裝主力第四十八章 森林第五百二十二章 防禦第七百二十九章 水上巷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六總局第七百五十章 思考第五百六十七章 騙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867章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