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被迫的放棄了信仰……
也曾親眼目睹錘鍊和五星從旗杆上緩緩的落下……
曾經忠於蘇維埃的偉大共產主義戰士在污衊之下,變成一小簇陰謀家口中劊子手和暴徒,卑劣的民主人士慫恿人民親手推翻了保護他們的城牆和圍欄,讓卑劣無恥的野心家和投資者乘虛而入,將整個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
他們坐擁百萬,千萬,億萬的資產,出沒在別墅與名車之間,卻吝嗇於把慈善的目光投向平民窟。那裡還有許多人在捱餓,在受苦。蜷縮在社會最底層的角落裡,絕望的凝視着高高在上的世界。
媒體在爲資本家鼓吹造勢,宣揚着東歐脫共之後在經濟建設上取得偉大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知識分子也在無恥的跪舔着商人的腳趾,吹噓和平與光明的未來。
而現在,他們還在無恥的歌頌民主,歌頌自由,歌頌金融寡頭就應該理所當然的統治世界。
一定是哪裡壞掉了,這不是他們在1989年之前許諾的民主和自由,目睹了資本家的無恥嘴臉和政客的虛假謊言之後,他們憤怒了。
怒火淹沒了他們的理智,此時聲音從人民的耳邊響起。
“我們能夠爲羅馬尼亞帶來光明和未來,追隨我的步伐……”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資本家犯下的彌天大錯,就由他們的鮮血來償還。自由之花必將在腐敗者的屍體上綻放,並且灌注獨裁者的鮮血!”
開始醒悟過來的人向聲音的方向聚攏,克格勃整頓了因爲共產主義陣營解體而無處可歸的士兵,歸納了那些被拋棄的靈魂。將他們聚攏,並且重新灌注信念,塑造,成爲蘇維埃一支特別的部隊。甚至在軍隊檔案中,都很少提及這支軍隊的狀況。只知道他們被部署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邊境,爲將來東歐再度劇變埋下伏筆。
這也是從1991年之後唯一一支重新組建起來的軍隊,國防部對他們諱莫如深,只有亞納耶夫纔對他知根知底。
沒有番號,沒有記錄,他們只有一個模糊的代號。
“復仇軍團。”
這是爲東歐事變之後蘇聯在無法接入的情況下準備的最後一手,當初亞佐夫極力反對過這個計劃,認爲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亞納耶夫一句話就讓對方無話反駁。
“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就意味着我們毫無準備的面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局勢變動。”
雖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東歐還會經歷一場變動,但是亞納耶夫預見性的眼光讓整個事件變成了現實。
現在的羅馬尼亞,之前的東德,還有無數不滿寡頭統治的人民,他們無一例外的期待救世主,苦苦祈禱,等待着偉大變革來臨。
現在,他們實施或應該回歸了。
從克里姆林宮打出來的電話通知“復仇軍團”的師長,原本是東德勃蘭登堡北方軍區最後一任師長彼得·普利莫擔任復仇軍團的指揮負責人。
他接到亞納耶夫電話的時候,興奮的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普利莫師長,莫斯科批准你們的行動了。你們將進入羅馬尼亞,協助布加勒斯特集團軍從東部進攻。羅馬尼亞的未來,就拜託你們了。”
他有點不敢相信,等了將近四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刻。
普利莫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們絕對不辱使命,將所有卑劣的入侵者和資本家趕出東歐。”
亞納耶夫又叮囑了幾句,掛斷了電話之後對坐在對面的國防部長亞佐夫說道,“最後一枚棋子也啓動了,現在羅馬尼亞最終鹿死誰手,就看本事了。”
想起馬里奧在談判桌上狂妄的語氣,他就非常的不屑,“對方也就只有這點本事了吧……波蘭爲主力,中歐東歐國家採取聯合行動的轟炸模式,到頭來還不是倉促的組建起一支軍隊,等着吧,我倒想看看他們的軍隊到底有多少水準。”
在1993年的時候亞納耶夫就開始考慮建立一支秘密的部隊,以應對將來東歐局勢的混亂。雖然克里米亞事件中突襲的小綠人部隊自始至終都屬於俄軍。但是亞納耶夫希望這支軍隊是秘密的,與蘇聯沒有半點關係,這樣的話也不至於把蘇聯拖入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人數不到3000的“復仇軍團”計劃孕育而生,他們絕大多數是斯拉夫民族的退役士兵,因爲局勢的變動而流離失所。莫斯科從這些人中篩選出一部分建立了復仇軍團,並且通過信仰的洗腦,將他們變成一支忠實於蘇維埃的軍隊。
政委,信仰和目睹東歐的黑暗與混亂。
深深的將革命的思想根植在他們的心裡,這支部隊也是他們攪亂東歐局勢的關鍵。誰不希望紅色鐵幕重臨東歐,將共產主義的光輝灑遍世界。
目的就在東歐內亂之時迅速介入,扶持親蘇政權取得先機。
當時不但國防部,包括整個政治-局都認爲此舉是白費心機,東歐的局勢根本不可能再逆轉。然而現實狠狠的扇了所有人一個耳光。民主沒有帶來繁榮,反而是無盡的災難,淹沒的
他們錯了,亞納耶夫的看法纔是正確的。
亞佐夫對總書記的計劃充滿了擔憂,“如果最後美國以此要挾進入羅馬尼亞的內戰,我們應該怎麼辦?雖然名義上不屬於蘇維埃,但實際的指揮權還是在我們手中。”
“我知道,普利莫師長知道怎麼做……在進入羅馬尼亞之前我就跟他說好了。之後局勢有變,他們可能沒有任何的後援,只能跟布加勒斯特集團軍共存亡。莫斯科在斷絕通訊之前會發出最後一道命令,死戰到底。”
亞佐夫心頭一緊,壓低了聲音,“這是讓他們送死?”
亞納耶夫搖搖頭,說道,“看之後局勢會往什麼方向發展。他當時就說了一句話,我就決定啓動這項計劃。”
“他們所有士兵,會爲了那面紅色旗幟,戰鬥到至最後一人。”
“絕不後退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