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

長安,皇城大內的立正殿中。

被一羣形色各異的命婦所環繞着的曹皇后,也在面色如常而掛着隱隱的不以爲然和淡然顏色,聽取着這些大齊誥命貴眷們的各種奉承與試探的言語。

然而她的心思卻是已然飄飛到了遠方去了;因爲作爲夫君兼做大齊新朝天子的黃巢,已然在數日前抱病完成了城外的兵馬校閱之後,又馬不停蹄的御駕親征去也了。

與之從徵的還有尚書令尚讓,中書右僕射李俊儒、左右樞密使龐師古、費傳古、都觀軍容使蓋洪等等朝廷重臣,以及十二衛大將軍中的過半數。可謂是將星熠熠而格外的陣容鼎盛了。

因此,如今偌大的京城之中連帶京畿四州的機要事務;都是由掌管內廷庶務的曹皇后,加上政事堂留守的侍中趙璋、平章事崔繆,御史大夫鄭漢章,還有一個形同擺設的王鐸,在共同接受奏對和聯署的。

至於長安城中的治防和武備諸事嗎,則是再度統一在了黃巢的親信大將,諸門巡防使、京兆少尹孟楷孟楷的麾下;甚至就連黃門八子之一的京兆尹黃瑞在內,諸多黃氏宗親和族人都被變相的架空和隔離在外。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如今自有一羣親信班底和護衛力量的曹皇后,纔是這長安城中最有權勢與威望的人物;也是那些夫君出征在外的命婦們,最大的主心骨和消息來源。

但是她卻並無多少大權在握的欣然和受用,反倒是有些心力憔悴或者說是力不從心起來。畢竟多年前她還只是一個以聲色娛人的歌女而已。

這些年一路走過來見識和經歷的多了,纔有了眼下的格局和手腕。然而,雖說她竭盡全力扮演好黃王后宅賢內助的角色,但是隨之站到了這個母儀天下的位置之後,還是稍顯有些底蘊和學識不足了。

更讓她心煩的是,雖然經過這場大病後的波折,已經大大彌合和拉近了,有些淡然疏遠的彼此關係。但是黃巢在臨出陣之前,還是私下秘密去會見了那個小劉氏。

並且還讓與自家關係較遠的大內擇撿使黃毅,來負責益都、襄平二王的日常護衛安排。這明顯就是有所制衡和防備,或者說不信自己的氣度和城府,能容得下黃王血脈的兩個小兒麼。

而她最大的心病,也就是膝下沒有一個親手養大的兒女來作爲傍身;唯一教養出來的養女也遠嫁在南方而終究有些鞭長莫及了。所以在某位新納的妃子傳出身孕之後,她就迅速與之達成了某種協議。

只要能夠對方能夠誕下子嗣來,她就會以皇后的名義養在膝下,令其天然就有了嫡系的名分和大義,然後再進行慢慢的經營和佈置,但是在此之前,她絕不會做出動搖國本和根基的事情來。

正當曹皇后越發有些不耐和無聊的,打算尋個由頭將這些抱着各色心思和念頭,才聚附在自身邊命婦們給打發出去;卻見到一名內宦恰巧就踏着碎步進來低聲稟告道:

“堂老發來帖子,請娘娘移步宣事殿聽政。。”

隨後,曹皇后就有些百感交集的看着一份急報的扎子;卻是在心中暗歎道,自己那位養女壻都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了麼。然而自己又當何以自處呢。

“皇上親征在外,還請娘娘拿個主張。。”

清瘦碩睿的侍中趙璋再度開口道,

“吾一介婦人。。。豈不是要避嫌麼。。”

曹皇后張口欲言又止,最後心思幾轉之下還是嘆聲道:

“若是皇上許以裁斷國事的娘娘都要避嫌了,那我輩豈又能獨善其身呢。。”

趙璋繼續勸到,順便瞥了一眼對坐的平章事崔繆;他可是記得對方還有個女兒,也陪嫁在那位大都督的身邊。

“也罷,其他的東西吾也不懂不會,只是覺得聖上親征在外,莫要讓人徒了亂心思纔是啊。。”

曹皇后聽到這裡也嘆聲道:

“姑且把這消息壓一壓,進一步確認了再傳發出去,諸位以爲如何。。”

“娘娘真乃持重之論。。臣當副署。。”

趙璋毫不猶豫的贊同,並補充道。

“並請孟大使封禁九門,嚴防私下闖出之輩。。”

——我是猶豫的分割線——

而在峽江道最西端的渝州境內,正當是巫山雲靄陰雨綿綿之間。

一名來自涪江上游的西川高仁厚處的信使,也帶着滿身溼氣再度出現在當地天城寨城,留守的太平軍都尉閔勖面前。

“閔兄怎麼還沒想好,錯過這個機緣,那就是玉石俱焚了啊。。”

“你終究是昔日朝廷官軍的出身,只是不幸隱沒於賊中,又豈有真正大用的前程和機緣呢。。”

“不若的話,又何必因爲區區的飲酒延期之事,就打發到這久而無事的峽江前沿來,形同閒投散置的管領這幾個城寨呢?”

“然而現在就不一樣了,高君候可是專任東西兩川之要的旌節,權柄專重非常人所及,更是能夠聞達帝前的保扶元勳。。”

“只要閔兄能夠及時反正立功,投過來之後最少也是一路兵馬使或是大鎮鎮將的前程啊。。日後峽江道若得光復,就算是一州守臣也是唾手可得的功名,”

“若是兄弟想要報效君前,君侯亦是可爲保舉之,如今朝廷中樞正是大量用人之際,正是你我之輩大展拳腳的天賜良機啊。。”

這名信使如此大言煌煌,自然是有相應的底氣使然了。

自從高仁厚引兵南下之後,成都以南的西川八州,幾乎是以土崩瓦解之勢的卷蕩而下。那些由陳敬瑄或是田令孜所任命的守臣將吏,更是紛紛的不戰而逃,或是被部下執獻。

而且得益於他過往的名聲和恩德,那些原本不堪忍受官府反覆無常的盤剝和壓榨,重新起來作亂和嘯聚地方,截斷道路的各處村寨柵壘,也聞風而定。

他們甚至紛紛交出糧草和丁壯,驅趕着豬羊加入到了高仁厚的軍馬當中去;至於那些原本派遣在其中的屈從行舊部,也紛紛被驅除或是殺死。

畢竟,對於太平軍所宣稱的那些主張和好處,少且遠在天邊而有所不及;但是高仁厚早年給他們帶來的恩德,卻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

故而,當高仁厚益發壯大的軍隊抵達瀘州之中,原本打成一片的瀘水蠻等本地土族部落,也畏懼其聲勢而紛紛停下衝突請求仲裁。

於是,高仁厚有得到了瀘州境內近一萬多的蠻兵爲助力,而越發的兵強馬壯起來。哪怕是停駐在合江口一代,也給下游的渝州造成很大壓力。

因此的彼消此長之下,太平軍據有的峽江道五州所要面對的局勢一下就惡化下來了。尤其是在在峽江水道路具有一定優勢的水輪車船,大都被調遣東去之後。

他甚至開始對於當地守軍的勸誘和分化攻勢;雖然絕大多數的普通士卒和武裝屯墾團內的外來填戶,因爲明顯分了田土和安置了家業,或者家人親眷具在荊湖而基本不爲所動。

但是在留守的太平軍中下層當中,一些來自前官軍乃至是老義軍出身的將校,就不免有些動搖和不安的心思,或又是悲觀失望的情緒了。

正當這名信使滔滔不絕的慷慨陳詞之際,卻有一名軍校匆匆走進帳來,對閔勖低聲耳語幾句,他頓時露出某種豁然開朗的表情來突然道:

“如此甚好,真是多謝貴使助我一番富貴前程,。”

然後又在信使不明所以,卻又隱隱得色的表情當中,閔勖繼續下令道:

“把他拿下,還有軍中接觸過的那些人等,就此裝上船去,好走不送了。”

“接下來,就讓咱們好好會一會,那位西川人人稱道的‘仁厚相公’了。。”

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二百章 雨覆5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1005章 收功報天子(續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三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七章 在北 下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
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二百章 雨覆5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1005章 收功報天子(續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三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七章 在北 下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