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

而在更北面陳倉古道要衝大散嶺上關城之內,亦是一片兵馬戎碌而紛亂奔走往來不已情景。成筐成捆的箭矢、木石被搬運上城頭,又有許多滿是血污的傷者和屍體被運下來。

從兩側城邊上殘缺垛口望下去,隨着來自關外黑壓壓攀如蟻附的義軍大部,成羣結隊推舉着大排、撞車和長梯輪番攻打之下,顯得越發岌岌可危起來。

雖然在關城門樓之外,已經堆滿了殘斷的器械和血水匯流成泊的屍骸,但是來自下方義軍陣營中的人馬,依舊還是無窮無盡一般的衝擊而上。

又在箭石如雨、滾木和灰瓶不斷砸下的死傷累累之中,奮力的競相攀附上抵抗變得越來越稀疏,也顯得越來越乏力的關城城頭。

而每被他們登上城頭一次,就意味着在混戰之中官軍又一次的慘烈傷亡,以及更多搗毀和破壞的城防設施。作爲堅持在城頭的守將鹿宏晏,也已經變成了一個不擇不扣血人。

在他的身上甚至還插着一隻來不及拔掉的箭矢,那是他親手砍到一名舉旗當先的賊將,又將這面旗幟折斷丟出去的代價。

而聚集在他身邊的親兵也變得稀稀拉拉,人人帶傷而難掩疲憊與頹喪的顏色;只是望着他的眼神還算是堅毅而信賴有加。

然而鹿宏晏卻是強忍着不去面對他們的眼神;因爲他一次又一次允諾和保證他們援軍一定會到來。但是實際上他也不知道所謂援軍究竟在何方。

作爲官軍扼守關內的最後一處據點,其中最盛時曾經有包括右神策軍、忠武八都、西川黃頭和神機軍、突將營,山西神健軍,梓潼兵在內,足足六萬七千名盛兵。

然而,新詩酒直轉急下了。先是隨着忠武八都自行譁變出走了五都,只追回來了韓建所部;然後又是山西節度使牛勖被宋浩所驅逐,山西神健軍憂心家人而自行離去。

而後又有東川節度使楊師立不臣自立,結果關內的梓潼兵都被解除了武裝,打散建制補充道其他部伍當中去,結果就連夜跑掉了許多。

接着又傳來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劫奪天子起兵反亂的消息。黃頭軍當即內亂潰散了小半,餘下的神機軍、突將營在二楊的清洗之下,總算控制了局面。

然後又在楊樞密的帶領下,分出大半數兵力馬不停蹄的南下前去勤王了;所以如今的關內竟然只餘忠武三都和部分黃頭軍,以及從鳳州境內調來湊數的團練子弟了。

但好歹整個冬天道開春,關內的賊軍亦是損失慘重而無力作爲。所以他們也難得或許了一段不算太短的休養生息時光,甚至將城寨和防柵一直修到了陳倉(今寶雞市)附近。

結果,就在這入夏之際,突然之間就有鋪天蓋地的賊軍攻打過來,而原本應該作爲策應和抵角的鳳翔鎮,甚至沒有發出任何的示警和徵兆。

而且這些賊軍普遍士氣高昂而裝備精良更甚於官軍;更別說在他們之中還混雜着鳳翔、玢寧、渭北軍的旗號一起共殺過來的;結果最先接觸的那些軍寨就被輕易騙開和攻陷。

於是,原本近一萬五千員的官軍,也猝不及防的在這一路節節潰敗當中損失了小半數;等到賊軍打到大散嶺下的時候,關城內的守軍已經不足萬數了。

而作爲官軍之中兵力最強的黃頭軍兩位大將,亦是一死一逃,這才把他這個忠武第一都將,推舉到了小楊都監的病榻前,成爲如今的領頭人。

然而如今他的各種手段也已經用盡;包括讓人組織樑泉縣來的民夫在後方搖旗行進,僞作大批軍馬來援的計策,也被當年的賊軍給輕易識破了。

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在堅持多久,是死在下一輪還是更下幾輪的賊軍攻勢當中呢。他想到這裡,不由叫過自己的親兵問道:

“小楊都監的車馬可曾出發了麼。。”

“回都將,都監誓與關城同存,都將我等呵斥開來了。。”

然而這名親兵卻是露出某種悲苦之色道:

“那你們就想些法子啊,哪怕把人先送到州城以防萬一也好啊。。”

鹿宏晏不有氣綏道:

這時候,城頭上負責瞭望的軍事突然一邊敲鑼一邊大聲吶喊起來:

“小心。。炮石。。”

然而話音未落,就聽得空中的呼嘯聲緊接而至;卻是隨着舉着大排黑壓壓掩進而來賊軍,許多塊大小不一的石頭轟然砸在了關牆和地面上,濺起許多塵土來。

雖然其中只有少數幾塊擊中了關城,但是所墜之處無不是土崩牆裂,而相繼剝落、迸裂下一大片的夯土來。

更有一發正中木製的箭塔兼望樓,數名弓手連慘叫和驚呼聲都來不及發出,就已然被血淋淋的掩壓在了碎片和廢墟之中。

見到這一幕的鹿宏晏也不禁瞠目欲裂起來,顯然在那些賊軍不計代價的搬運和輸送之下,居然克復了狹長谷道的崎嶇,而把石砲等器械都運到了關城下來。

這對官軍堪堪只能維持的士氣和鬥志,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隨着緊接而至的第二輪轟擊,落在了關城內聚集的民夫人羣中,頓時像是炸了窩一般的四散奔逃開來。

最初還有負責看守的士卒,嚴厲叫罵和抽打着想要將他們重新驅趕回來;但是隨着數名民夫撞倒了,關後柵欄邊上攔截的官兵而逃入了野地裡,事情一下子變得不可收拾起。

“快放箭。。”

剛剛回過頭來的鹿宏晏心知不妙大聲吼叫道,卻是已經晚矣了。

還沒有等那些聽令轉身過來的弓手張開弓弦,關城內那些負責看守的官兵,也見勢不妙一般開始紛紛轉身推倒、砍開了柵欄,步入那些逃亡民夫的後塵了。

而這時候,那些清理了門前通道的賊軍,也開始發出來激烈的撞門聲了。

——我是分割線——

而在江寧城外,再度舟船雲集而呈現出出一番要滿載而歸的態勢來。站在船甲板上的周淮安,望着對岸煙火依稀當中的江北風物,而略帶遺憾的嘆了口氣。

好吧,這一次乘勢做出《七律·太平軍佔領六合》的機會,要看要就這麼錯過了。至少在短期之內,太平軍已經不適宜再大舉進攻淮南了。

他原本還打算帶着初來乍到的女人們,抽空遊覽一下哪怕是在這個時代,也堪稱歷史悠久的江南風物和古蹟名勝。結果出了峽江這件事情之後,也就只能來也匆匆去也產出的打道回府了。

這一方面是因爲消化和鞏固江東基本盤需要的週期,另一方面則是自己也不能離開位於江陵的大都督中樞太久了,導致經濟和軍事上的重心出現偏差。

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被戰勝後的一系列成果所掩蓋的一些問題,也正在逐漸顯露和冒頭出來;比如執行力和反應機制上的延遲,權力架構上和經濟流通的失衡趨向。

這一次的渝州告急,便就是最好的例子。再拖下去這些積累起來的因素總爆發起來,就不是那麼好收拾和整頓的了。所以江東風物再好也只能暫且求去了。

畢竟,目前太平軍大都督府的政治核心和經濟體系,還是依託江漢——長江中下游——湘水——珠江等水系提供的運力和交通便利爲基礎,進行運轉和調控的。

因此作爲居中大樞紐的荊州江陵位置,目前還是無可取代的。倒是在江東之地,除非完成壁板信號塔網點的鋪設和地方社會結構和經濟基礎改造,不然怎麼說也無法轉移經濟重心的。

想到這裡,周淮安也是愈發期待起正在嶺南境內的珠江流域,小範圍實驗和試行的有線電報網絡了;從某種意義上這種原始的電信號傳播方式門檻並不高,但是在試行的細節上就有不少問題了。

比如在平地上的佈線和立杆相對簡單一些,這些新線路可以與原本的驛站和信號塔體系,並列佈設在一起而利用現成的人手進行管理和操作,或這可以就地獲得某種補貼項目。

而水缸式反應電池所需的銅鋅金屬,乃至綠礬/硫酸等催化劑;都有現成的工業產出;更別說作爲導線的鐵絲和包膠,同樣都有現成的批量製品。

但是遇到跨河、越嶺線路的鋪設,以及後續的巡邏和維護手段,就是一件費時費事,需要不斷調試和摸索的事情;可以說五嶺以南相對複雜的地形和走勢,還有季節性的山洪和風災,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和挑戰。

但是一旦第一條長距離的網線建設完成之後,就可以一下子解決眼下大都督府在統治大爲擴張之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潛在的發展瓶頸、上限了。

其他的不用說,光是從渝州到潤州着長江上下游着兩千多裡的沿岸地區,就可以做到瞬息而聞,晝夜可知的效率。對於統治力和執行效率、對策反應的加成,何止翻了幾番。

可惜的是科技樹這種東西,固然可以通過預知的要素的走捷徑;但是想要從實驗室中的手工製品,變成足以批量化生產的工業製品,就需要不斷在各種方案的試錯當中積累的足夠經驗,才能實現水到渠成的質變。

另一方面則是在十一個正編軍序當中,推行更進一步的火器化所遇到的問題;主要是相對可以定型的銃炮生產工藝和裝備計劃,在火藥生產方面的原料來源,也逐漸逼近了一個基本上限;

至少在開闢更多硫磺和硝石來源(比如日本)之前,是不可能有所突破了。畢竟南方的硝石硫磺之類的礦產並不多,開採效率也不算高(鹽礦伴生物)。

因此,作爲更進一步升級產品,各種硝化物的產量也未盡人意;目前也只能優先集中在作爲工程爆破,和軍事攻堅的炸藥原料生產上;作爲遠程投射的發射藥則,還是靠精煉提純後的顆粒化黑火藥包,繼續扛大樑下去了。

另一方面,獲得江東如此大一片地域內的土地和人口之後;在短時之內也是一個投入巨大的包袱和負增長源。尤其是在太平軍都督府不打算讓他們自生自滅,而是儘量組織起來恢復生產的情況下。

除了維持地方的軍事存在和治安肅清所需的耗費之外,還有大量良種、耕畜和農業工具的調撥和投入,以及對於具體生產分工和組織的規劃實施。

其他的方面需求到還好,都有現成的物資和對象可以調劑;但是其中最關鍵各處新屯莊中農業肥料的生產配額,就不免緊張起來了。

作爲氮磷鉀爲主的基本要素,傳統的氮肥可以通過就地收集水草、淤泥和作物根莖葉,堆積發酵綠肥而成;磷肥可以通過搜尋沿海島嶼積年的鳥糞石來補充。

但是鉀肥就實在沒有辦法了,只能通過工業化和手段,從天然礦物和硬鹽礦等原料中製取了;比如鹽湖結晶中的硫酸鉀和鹽井的苦鹵水中提取的氯化鉀。

這就需要從長江上游的峽江道境內收集,再放流而下轉運道江東境內,由本地設立的水力工場和作坊,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才能逐漸滿足各處營田所和屯莊的基本需要。

因此,能夠有效殺滅病蟲害的農藥,比如雄黃水,波爾多液、石灰硫磺合劑,乃至有機成分的煙(草)焦油、松脂、除蟲菊、魚藤等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畢竟,在這個沒有任何化肥農藥,而只能靠精耕細準來最大挖掘產量的時代,一旦投入這些輔助手段在農業生產上帶來的增益效應,幾乎是爆發式的增產結果。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太平軍爲人所宣示和堅信的“天命所在”的一部分;因爲,只要是太平軍所設立的屯莊所在,無論是土地出產還是生產效率,都是毫不意外的好處周邊地區一大截的。

這一方面大大增強了相應招徠屯墾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變相打擊和削弱了,那些傳統豪強、田主的殘餘勢力,所曾經把持的鄉里語話權和影響力。

畢竟普通貧民百姓或許不識字,也聽不懂什麼道理和主張;但是卻能夠切切實實感受到土地增產所帶來的好處;這個可比什麼空口白牙鼓吹和宣傳上一萬遍,都更有效果的多。

然後,自然會有人主動與之進行接觸和嘗試交流,以求取或是刺探相應豐產的秘訣。這樣以一個個屯莊爲中心所擴散開來的影響力,很容易就會成爲將地方的局面給穩定下來的有力支撐點。

更妙的是這些增產豐收的關鍵命脈和物資來援,都是掌握在太平軍的生產體系當中;就算是別人想要偷偷效法和模仿,也是根本學不過去的。

這樣本地出身的鄉土百姓,想要獲得這些增益和好處,就只能向太平軍的屯墾體系主動尋求合作和學習的機會;乃至以投軍和接受徭役的形式,逐漸成爲太平軍統治體系和秩序內,貢獻力量的一份子。

如此林林總總千頭萬緒的事情和項目,雖然大體上已有成熟體系來運作,但是在許多關鍵節點上,還是需要周淮安做出相應大方向的指引和判研;纔有可能避免發展歪了或是重新走到正確的方向上去。

因此,雖然後世都在吐槽那位,喜歡對前線指手畫腳而微操到基層部隊著稱的空一格;但是此時此刻的周淮安卻是恨不得分身無數,才能逐一具體解決和指導這些層出不窮的問題所在。

然後,就有一具柔軟的身體,從周淮安的後背貼了上來道:

“郎君正在想些什麼呢。。”

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二章 活着(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
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二章 活着(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