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

然而在當日夜裡的洛陽城內一座貌不起眼的宅院當中。擺滿了一桌時鮮蔬果和雞鴨魚肉等堪稱豐盛的菜餚,卻基本沒有人去動它而讓湯汁迅速的凝固起來;只是任憑圍坐的衆人一杯接一杯的悶聲喝着不同口味的酒水。

其中有來自淮上兗州的蘭陵春,也有出自河內(河北)魏博之地的香蓼酒,都畿道本地滎陽土貢的土窟春,來自淮南郢州的富水酒,乃至嶺南特產的靈溪酒和時興的蔗頭燒。這些年成新舊、口味濃淡、作價貴賤不一的酒液;在這裡卻像是喝水一樣的讓一衆人等,在相對無語之下越發的面紅耳赤起來。

直到帶着一陣冷風的身影不由分說的驟然推簾而入,才讓沉悶氣氛中酌飲不斷的衆人一下子擡起頭來,而表情各異的將期許、憂慮和無奈之類的複雜目光,同時聚集在了了來人的身上。卻是東都留守司的孔目官,毫州出身的張存敬;只見他解下大氅大步踏入端起半壺冷掉的,才摸着嘴巴粗聲道:

“消息確定了,留守已然決意要盤點府庫,繼續向太平軍買糧和借濟其他物用了。。。”

“這麼說,接下來又要過上一段緊巴巴的苦日子了?”

“看來又要吃罐頭來度日了?。。。這可真是。。。”

“如此這般,本軍豈不是對南邊仰賴益重,卻又不知道要割捨什麼利害相關了。。”

“難道大夥兒好容易擊破了蔡賊,到頭來最大的好處依舊是要爲他人做嫁衣麼。。”

“這又怎生是好啊,我可是聽說了,胡(真)牙門,還有許唐、李暉、王武等人,都曾數度建言過留守,以效法太平軍那邊的作爲啊!”

一時間,隨着他們這些抱怨之聲,一種難以言明的悲觀失望情緒瀰漫在了空氣當中,就連火辣入口的酒水都變得令人沒有滋味了。

畢竟,如今的東都軍中如果只是加大采買罐頭和便攜軍糧的話,那就意味着要打戰,乃至是主動打大戰的籌備;總倒是令人有通過戰利品和虜獲來分潤好處的機會。但是大量購入普通糧食的話,那就是爲備荒、備災以及後續賑濟民間所進行的準備了,這也意味着多數人要重新回到有限配給的艱難日子。

雖然對於普通士卒和小頭領而言,能夠在非戰之期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頓葷素罐頭,那是相當受用的美事了。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在河南地方安生下來,過上兩年好日子軍將和官屬而言,卻未免有些得隴望蜀的遠遠不足了。

但是更讓他們憂心的是這一切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所在。南方的太平軍勢力越來越大,而本軍與之關係也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密切。再加上在關內有可能憑衡和牽制其力量的大齊新朝也危在旦夕,不得不讓人考慮起將來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情了。

雖然說太平軍一貫都有有所優待這些大齊新朝名下的舊屬義軍,乃至給予各種不同程度網開一面的機會,並且從過往那些有所淵源的故舊書信往來當中,可以感覺到相應的信用和口碑上說都還是相當的不錯。

比如,只要手中不是沾染上過百姓的血債累累,或是有着公然殘害、暴虐地方的名聲和罪跡。可以讓他們交出部曲和佔據的地方之後,可以帶着多年聚斂和羅括來的身家,連同妻子兒女和親兵家將之屬,就此選擇到南方相對太平繁華的名城大邑去安家落戶。

但說實話,作爲經過了亂世之中那麼多朝不保夕的變亂和死裡求生的境遇之後,能夠稍有所成就的一方人物;若不到了迫不得已的最後一刻,誰又願意將手中足以憑身的人馬和地盤交出來,而去做一個無權無勢只能寄人籬下或是仰仗鼻息的富家翁呢?

要知道他們這些人在河南站穩腳跟下來的這些幾年,那個不是靠着陸續投獻而來的戶口田土,而在名下坐擁大片良田美宅而盡食其利,家裡更是得以蓄養姬妾、奴婢成羣的侍奉飲食起居日常,出入盡是前呼後擁的車馬代步排場。

且拋棄這些直接切身相關的利害得失不說;哪怕是依仗手中的兵馬在駐守地方上,享受權柄帶來的各種直接、間接的便利和諸多潛在的利益難道不美麼?哪怕是什麼都不用做,日常威風凜凜的受人敬畏和敬仰也是極好的。所以這一切的種種利害的是就更讓人割捨不下了。

“要不,咋們也聯名向留守進言如何。。。請他老人家三思而行,”

只見他們交口抱怨和宣泄了大半天之後,纔有人提出一個建議到:

“這又有啥勞子用處啊!難不成你能憑空變出糧食來,還是能令府庫中生出器械來。。”

馬上就有人毫不猶豫的否定到:

“那也總比一聲不吭的好嘛,最不濟也能讓留守明白咋們大夥兒的衆意所在。。”

也有人附和道:

“就算是如此,可還是不頂用也不濟事啊。。。如今莫說是留守了,便就是咋們麾下的兒郎,難道還能讓他們餓着肚皮空着手做事麼?”

又有人猶豫和糾結道:

“這終究也是個對應的法子不是?能夠拖得一時是一時了,說不定到時候又有新的轉機和變數了呢?”

更有人居中和起稀泥來。。。。

然而,當月上中天酒宴最終得以散去之後,作爲此間提供招待和會宴場所的主人;以家中藏書萬冊而別號書樓先生的,前東都分司劉允章的舊部之一,舊朝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如今被招闢爲佐幕官之一的李磎,也不免大失所望的嘆息道:

“豎子皆不足以爲謀者,畏縮猶疑如斯呼。。。”

“都是一羣被安逸日子消磨了意氣和膽量的軟貨,讓他們倚老賣老的向留守抱怨幾聲,嘴上罵個痛快討個利索也罷。但是想要更多做些什麼,就各般左右言他的推諉和無膽了。。”

披着一身月色送客回來的張存敬,卻是滿臉鄙夷的冷哼道:

“既然明白指望不上此輩中人了。那就唯有全力仰賴那些本鄉地方出身的同僚、部衆了。。畢竟,太平軍或許可以念在舊情上有所善待義軍舊屬,卻未必會輕易放過彼輩之流的鄉土豪姓吧?”

李磎聞言越發嘆息道:

“正是此理,若是不想被自家的泥腿子給以下犯上出首了去,就此毫無體面和斯文掃地的當衆受人所辱;就只能與我等放下前嫌和爭端,想法子未雨綢繆的自救自助了。。”

張存敬卻是有些心領神會的點點頭道:

“其實,我聽說在留守軍中的老兄弟,還是有些堅決不忿太平軍那邊的作爲的,只是一貫名聲不顯而低斂行事。。。。”

這時候,又有另一位在場作爲陪客的本地士人,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劉崇魯突然開口道:

“卻是哪位呢?”

李磎、張存敬不由聞言一動而齊聲問道:

“我在與那些衙前軍將飲酒結交之時曾有所耳聞,那左長直都的丁都將就曾是怒風老營的出身。據說當初他就是被那周和尚奪了權柄,失勢之後自從潮循之地獨身出走的,輾轉歷經尚總管麾下之後才配隸於留守的。。故而諱言此事也少有人知的。。”

劉崇魯胸有成竹的努力回憶道:

——我是劇情分割線——

而在關內道京畿地區的渭水邊上,曹皇后也只能滿心悲哀與無奈的趴在馬背上,努力保護着綁在身前身前的孩子不至於被顛落下來;而在她身後的繼續策馬追隨也只剩下了寥寥數騎。

正因爲他們之前表現的太正規了,反而引起了後續的一系列是非。駐守的那名西軍將領,居然想要籍此結交這名奉命去往臨潼的“內使”貴人。然而無論怎麼遮掩,還是不可避免的露陷了。

猝不及防的殺死那幾個遊騎,並劫奪那名官將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被驚動起來發出警哨並封鎖了東渭橋的敵營,卻不是他們可以掌控和影響的了了。因此,僅僅半個時辰之後就有得到警訊的追兵,相繼趕上來了。

只是他們雖然竭盡全力的故佈疑陣,或是在野地和官道之間左右輾轉、騰挪着,籍此甩脫了一波又一波被驚動起來的追兵,但是在稍待片刻的逃亡間歇之後,就會有新的追兵尋覓着他們的蹤跡,而重新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野當中。

在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當中,無疑讓人難免越發的沮喪和絕望起來了。尤其是當那些疑似番胡的遊騎也加入到了追趕的序列中之後,他們原本那些用來擺脫對方的伎倆和手段,就顯得不夠看起來

但是更讓她刻骨在意的是,先前帶人分頭引走追兵的那名梟衛的話。直到這眼看就要生死別離最後一刻,她才知道對方其實也已經在更早時候暗中投靠了太平軍,而坦言相告希望她日後有機會的話,還請多少照拂下身在南方的家人。

而當對方說着如此話的時候,在她挑選出來的這些護衛當中,居然沒有多少驚訝的表情;反而是相繼又有好幾個人站出來,相繼表明了類似的態度,而願意向南吸引走追兵的注意力,爲她們創造逃出生天的機會。

但是,這樣用性命爭取來的機會也不能夠保持上多久,個別梟衛騎乘的坐騎就接二連三的失速、跪倒在地上;然後他們就毫不猶豫的取下掙扎不起的戰馬鞍具上的刀兵,而就此走進和蹲伏在了路邊的溝渠和草叢之中,成爲自發留下來斷後的防線。

然而,曹皇后和最後這幾名扈從也沒有能夠跑出多遠,突然間就覺得天旋地轉着仿若是萬物打着卷兒似得,重重拽滾在塵土當中。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一章 活着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一章 活着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