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

而在山陽城的牆頭上。生的相貌曠達而眼神凌厲的孫儒,面色陰晴不定聽着探哨回報來自城外的消息,又眼神漂浮的看着遠處淮水岸邊隱約升騰而起的定點菸跡,最後還是化作了不可置否的一聲嘆息使然。

畢竟,在揚州城下一戰兵敗大潰之後,唯有他得以隻身逃還這山陽城中。在留守的部下協助下,他搜遍全城好容易才羅括道千餘多尚未來得及逃走的守軍,勉強穩住了城內一片風聲鶴唳的局面。

又大開庫房拿出許多財帛糧食來收買人心,順便爭分奪秒搶在壽濠軍乘勝殺過來之前,從城內士民百姓中強徵和募集了三千丁壯,這纔有了堅守城池的初步底氣。

然而就在他拼命拆除民房打造器械、準備物料,就等着抵達城外的壽濠軍開始攻城之際;對方卻是偃旗息鼓沒了大動靜,而擺出一副聯營佈陣將要長期圍困下去的局面。

然而,這也正巧是他所期待的結果。他正好暨此重整城內的部伍,將大多數民家及其遊蕩無業的青壯,都按照坊區編管起來,限定好每日食水和物料的配額,作爲支援和輸送相應城門和牆頭的後備力量。

正當他在城中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突然城外再度發生了變化。他們在一夜起來之後,突然就有些驚詫的發現城外的壽濠軍已經連夜棄營退走了。

然後通過探子和流亡之人,他才知道壽濠軍的那位楊憨子,在擊敗了了劉漢宏和畢師鐸等人之後,居然又不知爲何馬不停蹄的與來自江南的太平賊開戰了

這對於他這點只能蜷縮在山陽城內苟延殘喘的蔡州兵馬,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因此他也再度派人到鄉野裡去想要照例“募集”更多的糧草和壯丁。

然而,楚州是他們這些蔡州兵最先登陸和往復肆虐過的重災區。因此地方已經殘破的十室九空而遍野荒蕪,除了食腐的老鴇和野狗之外,大路上就在沒有更多的活物了;更別說是找到足夠的丁壯和糧食了。

而楚州尚有人口聚集的另外幾個縣城,亦是由當地的豪姓背景土團發起反亂,主動驅逐和殺掉他留在城內少許將吏而據城自保。光靠他手上這點力量也一時半會是拿不下來,或者說拿下來也是得不償失的結果。

遂以孫儒也只能一邊向蔡州方面輸送金帛珍寶,卑言款詞的求援;一邊靠城中會籤聚斂的糧草維持着現下局面,一邊派出更多探子向周邊滲透而去,尋找更加富庶和虛弱的合適目標。

等到壽濠軍成功奪取了揚州,卻又被太平賊攻打的節節敗退,最終困守於廣陵城中的消息傳來;他簡直是欣喜若狂而馬上就派出信使,想要籍着名義上同屬大齊新朝的那點干係,聯絡和試探對方的態度。

結果,他一連數波的信使一去不還就再無音訊了;而太平賊的人馬也出現在楚州境內,接連驅逐和殲滅了他麾下十多隻小股捎糧隊之後,孫儒也只能有些肉痛的收縮了力量,重新回到原來避戰城中的局面去。

畢竟,光靠現今這不足四千出頭的寡弱之師,就算是主動出擊浪戰於野也未必討得好去;反而是暴露了自己的底氣和虛實,給堅守山陽城這座重要的淮南據點,帶來更多不測的風險。

但是這一次,由秦大帥所信重的“三將軍”秦宗衡親率而來的蔡州援軍,在末口鎮遇到埋伏和截擊,卻是給他出了個二選一都要左右爲難的老大難題。

如果他迫不及待發兵去救,那則有山陽城就此空虛爲人所乘的風險,甚至還有可能中了引蛇出洞半路截擊或是圍點打援的謀劃,就此連手上最後這點自持的本錢都折損掉。

但是如果他拖延坐觀不救,那隻要援軍之中有人能夠逃回去的話,那就是完全不容於秦大帥帳下的可怕後果了。他雖然也是秦大帥的鄉黨出身,並且同在忠武軍中服役過的舊部,但也不能確保自己可以被輕輕放過。

想到這裡最終還是秦宗權在他們這些部屬當中,多年養成積威深重壓到了孫儒對於損失實力的肉痛和不捨,而重新正色對着身邊一名別號“木匠”的將弁馬殷開聲道:

“霸圖,着你帶領遊弋(馬)隊和挺擊都,即可前往末口鎮方向見機行事!多帶旗仗鼓號以爲聲勢,切記遇敵之後,不要過多糾纏和硬拼,須得多用策略。。”

“屬下省得。。還請兵使放心。。。”

馬殷不連忙抱手領命而去:只是當這在他帶領下的一票人馬,大張旗鼓的衝出了東門揚塵而去之後。卻又在山陽城的西面,陸陸續續奔走來了一羣又一羣踉踉蹌蹌,相互攙扶又倒拖着旗幟、兵器的潰亂軍馬。

而在末口鎮中死裡逃生的秦宗衡也夾雜其中,而飽含意味的看着山陽城頭上依舊插着的蔡州軍旗幟和“孫”“兵馬使”字樣的將旗,重重吐出了一口滿是沙塵的唾沫來。

而在南方一片外緊內鬆氣氛下的廣陵城內,楊行慜也在私下裡見到了據說從太平賊肆虐地方逃出來的“父老代表”。只見他們卻是爭相撲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哀聲喊道:

“留後明鑑啊,那太平賊真是喪盡天良、殘暴不仁,爲當世之甚啊。。”

“我輩努力忍辱含垢,苟且偷生權且與之周旋,只爲了保全鄉梓以待將來朝廷的光復之際。。”

“然而這這些賊寇來了之後,卻是不分青紅皁白的一併肆意捉拿和打殺了去好多人家。。多少大好的兒郎不是斷首杖刑街市,就是帶枷流走遠僻之地1”

“還用那些如塵泥一般的微賤佃戶和奴婢作爲由頭,將多少聞名鄉里的世代忠良大善人家,還有可憐許多無辜清白的親眷子女,都給當衆肆意折辱於那些販夫走卒之手啊。”

“期間敢有違逆和抗拒者,便就是被株連坐罪之下殺的血流成河、屍骨累累的人間悽慘啊;就算暫且低身順服的也未能討得好去,須得損家破財前往異地另居。。”

“此寮不但要拿走我們世代維繫的田產丁口,還要奪我等賴以生計的身家前程,將我輩豪姓、顯望之家生息鄉土的根基,也一併拔掘而出啊。”

“留後若是再置之不理下去,就怕日後官軍光復故里,也再也見不到任何的鄉梓親故,而全是隨賊而來圈佔田宅的幫兇之徒了啊!”

。。。。

耐心聽完這一切,並且好生將這些陳情父老代表勸慰下去休息之後。楊行慜就有些倦怠的揉着眉頭,對着親衛的長劍都都頭楊賨道:

“回頭就把他們都給秘密處置了,確保不要走漏任何風聲吧!”

“留後,此時怕有不妥把,好歹是來投奔的一片拳拳之心啊!”

另一名部將朱延壽不禁失聲道:

“那你可曾想過,此輩又是如何穿過賊軍的嚴密封所,進得這四面圍困的廣陵城來的?”

楊行慜卻是無奈嘆息道:

“還不是那些賊軍故意網開一面放進來的?此輩怎可能如此好心,當又是所謂何事,還不是爲了乘機打擊我軍心士氣?”

“那就不怕記起我舉城將士的同仇敵愾之心麼?只要稍加運使得當,亦是哀兵可用啊!”

朱延壽皺了皺眉頭,卻又繼續勸說道:

“那一旦此中被人給撩撥起來,誓要與賊軍決一死戰,我輩是允還是不允呢?你又能確保其中毫無變節曲賊的奸細麼。。”

楊行慜卻是冷下臉來嘆聲到:

“既然已經下定了以廣陵爲基業長期周旋下去的決心,那既定的方略就不容此輩有所動搖的,又何必令其有機會徒多生事呢?正所謂是大局之下寧枉勿縱的道理,就算其中盡是清白無赦的,我輩也絕不能在冒上如此風險了。”

他接着又放緩聲調,對着另一位田頵道:

“對了,德臣,我軍探哨從戰陣邊沿冒死找回一些賊軍遺棄的火器,你科羅括些能工巧匠來好好參詳一番,看看能否由城中五金匠做作坊嘗試仿造一二,也可以作爲我軍堅守的助力不是?”

——我是分割線——

長安城中的昇陽殿前廣場上,一身寬大的錦繡袞服,也難掩身形消瘦和臉色蠟黃的黃巢也在一衆文武陪同之下,觀閱着由諸門巡城大使、京兆尹孟楷親自指揮下,最新一批火器樣品使用的操演。

“這玩意好啊,比弓弩上門輕便好夾帶的多了。。所耗的也不過是一點兒銃藥和鉛子而已。。尋常一胡祿箭矢的份量,大抵可以讓火器打發出百八十發的數目了。。”

孟楷先是拿起幾柄前粗後細類似棒槌一般的管狀物件,分別送到了相應人等手中以供端詳。

“孩兒們最歡喜的還是這三眼銃子,既能能捶打也能放射殺敵。號稱只要在十步之內三放之下,無有不中之七八,更使人無所防備和阻擋了。而且穿破甚深,莫說是尋常的牛皮甲子,就算是鐵鎧也有一定概率打穿通透的。”

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998章 烽火入洛陽(中)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雲翻2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
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998章 烽火入洛陽(中)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雲翻2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