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確實生出了立即對薛延陀用兵的想法,儘管這並非一個好時機,先前既定方略是儘可能避免立即開戰。
之所以派謝逸和狄知遜前往草原出使,目的也正在於此,然而出使的結果卻讓李二陛下大爲光火。
薛延陀意欲謀害使臣的行爲,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打大唐的臉面,侵害大唐的尊嚴與李唐皇家天威。
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自打接受了“天可汗”這個稱號,他就對名譽和麪子就格外重視,絕對不容他人不容侵犯。
薛延陀的行爲已經越過了李二陛下底線,帝王之威受到挑釁,焉能不動聲色?
所以的李世民生出了動兵的心思,倒不如趁着現在的由頭,直接出兵,說輕點是教訓薛延陀,給周邊各部族一個警告,殺一儆百。
說嚴重點,那就趁機滅掉薛延陀,將大唐的北部邊境線繼續向北拓展,爭取將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囊括進去。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有這樣宏達的志向的。
自打秦皇漢武之後,中原王朝已經黯然了太久,東晉十六國,五胡亂中華太過殘忍,太過黯然。
但如今不同了,大唐一統天下,國勢赫赫,正是趁機開疆拓土,重現秦漢盛世,重現漢家風采威勢的好機會。
雖說李二陛下身上有濃重的胡人血統,但坐上皇位以後,他早就將真正的老祖宗拋諸腦後了,時刻一漢家人自居。
現在李唐皇室乃是隴西李氏之後,乃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儘管隴西李氏並不樂意承認有這麼一門親戚。
李二陛下這番豪言壯語出口之後,羣臣的反應卻很冷淡。似乎並不怎麼支持。
房玄齡便直言不諱道:“陛下,此事最好還是從長計議的,興許有其他解決途徑,不見得非得出兵,畢竟眼下並非出兵良機。”
“玄齡所言倒也不假,朕也知道眼下並非出兵良機。但薛延陀囂張,夷男桀驁,兩面三刀,若在不敲打,恐怕往後……”
“陛下,薛延陀是需要敲打,如果可以,仿照東邊突厥之故行事倒也不錯。但動兵北伐,非旦夕可以建功。倉促之間自然是不行的,須得準備萬全才行。”
房玄齡道:“當年北伐東邊突厥頡利,我大唐準備了四五年,也是歷經驚險才最終獲勝。如今的薛延陀實力強大,不比當年的東邊突厥差,冒然動兵未必會立即就建功,說不定還會有得不償失,使得北方草原再起戰火。”
聞聽此言。李世民不由皺起眉頭,沉吟片刻後目光落到了長孫無忌身上。問道:“輔機,你以爲如何?”
長孫無忌擡頭看向李二陛下,余光中恰好看到房玄齡也在注視着自己,旋即不疾不徐道:“陛下,房相之言不無道理,薛延陀囂張。對我大唐不敬,此乃大罪,理當討伐,然而當前情形並非良機。
至少我大唐並無準備,糧草、軍械。甚至將臣民的心理皆未有開戰之準備,準備不足,倉促開戰並不妥當。再者,兵法有云,戰事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單說天時一條,如今是隆冬之際,北方寒冷,我大唐兵卒自南而北,恐難適應草原寒冷氣候,影響戰力。
反之薛延陀人自小便生長於冰天雪地之境,氣候對他們並無影響,此一點便對我們格外不利,所以……請陛下三思。”
連續兩位重臣反對,且都有理有據,李二陛下便不得不三思了,沉吟片刻後,李世民道:“那你們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回陛下,謀害使臣,對大唐不敬乃是大罪,當然不能不了了之,問罪是必須的。但問罪的方式,或許可以有效變化。”房玄齡當即回答,顯然是早就有了腹稿。
李世民當即問道:“如何問罪?”
“問罪於人,而非問罪於國。”房玄齡道:“陛下可對薛延陀夷男下達一道詔書,責任此事,並要求薛延陀限期交出兇犯。”
“玄齡之言,不等於是讓夷男交出個替罪羔羊嗎?”李世民略微有些不以爲然,但他素來知道房玄齡謀略,肯定不會無的放矢,故而還是平心靜氣等待下文。
房玄齡搖頭道:“誠如陛下所言,確實是要夷男交出替罪羔羊,但這個羔羊可不能一般,尋常人自然沒這個資格。最起碼得看得過眼,比如那位當着江夏郡王之面囂張不已,將我大唐使臣說成蟊賊的大度設。
有這個一隻替罪羔羊,該算得上是對薛延陀的敲打,也能起到對周遭各部的警示,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所言有理。”李世民道:“朕其實可以直接下詔問罪大度設,將此番變故責任全部算到他頭上,然後讓夷男交出兇手便可,也省得他們推三阻四,弄出旁的阿貓阿狗出來頂罪。
殺一個大度設,倒也能泄朕心頭之恨,也算對謝逸和狄知遜他們有個交代。”
“陛下,房相,這個主意確實不錯,但是……”蕭瑀低聲道:“大度設好歹是夷男的兒子,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夷男能心甘情願交出自己的兒子嗎?”
“願意也得願意,不願意也得願意。”李世民的回答很霸氣,言下之意大有夷男如果拒絕,就要率兵踏平薛延陀的架勢。
蕭瑀沒有出聲,但表情卻不怎麼自然,房玄齡如此提議,不是要規避開戰嗎?如果刺激到了薛延陀,立即動兵開戰,又有什麼意義,什麼區別呢?
一旁的房玄齡看出了蕭瑀的想法,沉聲道:“臣觀薛延陀之舉,夷男似乎也多有顧慮,動兵之心並不堅決,搖擺不定,正是因此纔敢如此行事的。
如今李績和江夏郡王都兵馬都集結前線,薛延陀不明內情,夷男反而驚懼,更加不敢輕易與我大唐開戰。所以,對他而言,興許一個兒子就沒那麼重要了。”
蕭瑀附和道:“房相之言有理,但願如此!”
話雖如此,但到底能不能如願,還是要看薛延陀人的反應,一切都得以事實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