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年,房玄齡病危。
房謀杜斷,一個柱國之臣即將撒手人寰,這讓李世民有些措手不及。
更讓他驚訝的是在他御駕親征離開長安的這兩年,輔政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之間似乎沒有那麼和睦。
也難怪,在立李治之前,房玄齡曾經提及到吳王李恪的好處,隱約也算是一種保舉和支持。
也許這一點,讓長孫無忌很介意忌諱吧!
本來同朝圍官,曾經和睦合作,同心協力,但是私底下還是頗有競爭的,尤其是涉及到原則性重大利益的時候,勾心鬥角又算得了什麼呢?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不和睦,自己不在,李治到底還年輕,雖不至於被長孫無忌所左右,但少不得多有掣肘和爲難之處。
得不到李治的支持,房玄齡孤木難支,心情能好到哪裡去?如今重病危及,多少也與這有些關聯。
最要緊的是,房玄齡死後,朝中似乎已經沒有人可以與長孫無忌相抗衡。岑文本、蕭禹等人都已經先後去世,朝中唯獨與長孫無忌資歷相似的人還有幾個?
資歷只是一方面,可以培養,但有那個能耐的有幾個?
李績與之相當,可軍事才略可以,但是說到玩政治恐怕∷,不行。何況他是柱國大將軍,如果和朝中第一輔臣關係不睦,相互鬥爭,大唐差不多也就完了。
這種事情斷然不能存在的,文臣和武將之間絕對不能有重大沖突出現。至於旁人,褚遂良是個不錯的人物,可是他與長孫無忌之間過從甚密,恐怕已經連爲一體。
如果非要再從朝中找一個人出來,江夏郡王李道宗或許算一個,位高權重,其誒有宗室身份。
但歷朝歷代。皇帝一般對宗室親族多少有些防備。萬一李道宗將來權勢過大,又有皇叔身份,那還不得出大事。
李世民從來不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關乎皇位他誰都不放心,包括長孫無忌。
舅舅就一定能夠忠於外甥嗎?
當年霍光受漢武帝託孤本來也是佳話,可是到最後是什麼結果?霍光權傾朝野也就罷了,還把外孫女嫁給漢昭帝,一心想讓其生下兒子。
到最後霍光甚至到了操控皇位更替的地步,雖說都是有理有據,但到底有專權嫌疑。即便是霍光自己沒有謀反。但是霍家後人的所作所爲,無疑都是前車之鑑。
今天的長孫家何其繁榮,與當年的霍家已經差別不大了,這樣下去會不會……
李世民疼愛自己的兒子,疼愛每一個兒子,之所以立李治,其中一個緣故是李治本身的才能。
還有一個便是李治仁厚的性格,他繼位是可以保全其他幾個皇子的,這是長孫無忌說服自己的一個重要理由。
李世民不擔心李治會對兄弟怎麼樣。但是長孫無忌呢?除了李治,其他人可不是他外甥,即便是親外甥,將來……
漢朝外戚專權的事情還少嗎?這樣的例子千萬不能在大唐上演。他更不希望兒子將來和自己的母族起衝突。
毫無疑問,李世民已經對長孫無忌動了猜忌之心,但他不能把長孫無忌怎麼樣,因爲他有存在的必要性。
萬一自己去的早。年輕的李治鎮不住那些老臣和天下世家,長孫無忌無疑會有很大的作用。
但從現在起,似乎應該給兒子李治培植自己的力量了。否則將來拿什麼去制衡權傾朝野的親舅舅呢?
這個人選誰合適呢?
李世民想到了被自己冷落許久的謝逸,當初他是希望兒子不要過於受到某些人的影響,所以冷落了謝逸,讓他從李治身邊離開。
三四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了,如今還是需要他的,謝逸對李治的忠心沒有問題,李治對謝逸的信任也沒有問題。
李世民也相信,謝逸能夠成爲將來制衡長孫無忌的一個重要力量,即便是一個謝逸不夠,那麼以他爲紐帶,是可以聚集些許力量成爲一個聯盟的。
聯盟不可怕,因爲並不絕對牢固,總是可以擊破,總好過一個權傾朝野之臣。
所以謝逸自然是要重新啓用的,只是他的資歷根基到底比長孫無忌差許多,怎麼能讓他快速崛起,快速提高地位呢?
李世民爲此開始爲此動起腦筋。
……
八月初九,黃道吉日,宜嫁娶。
今天是禮部尚書狄知遜之子狄仁傑大婚的日子,迎娶的對象是弘文館學士謝逸的妹妹謝小蠻。
婚事是相當熱鬧的,畢竟雙方的地位都不低,如果說謝逸這兩年被冷落,地位不如從前。但狄家非同小可,尤其是狄仁傑,他可是太子殿下的伴讀,將來絕對是天子親信近臣,別看現在年齡小,但前途無量是必然的。
至於謝家,哪怕不如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謝逸好歹還是淮陽郡公,地位擺在那裡。而且明眼人也都知道謝逸和太子李治的關係,哪怕現在聯繫少了,也不敢輕視。
所以婚事自然相當隆重,前來參加的賓客不少,淮陽郡公府上下張燈結綵,賓客絡繹不絕。
平日裡與謝家有往來的大臣世家大都有人前來賀喜,謝逸在門口招呼男賓,杜惜君和鄭麗婉則出面招待女眷。
武媚娘和徐慧則在閨房裡陪着小蠻,爲新娘裝扮!
就在賓客濟濟一堂的時候,兩位貴賓登門了,太子妃王妍和晉陽公主李明達雙雙前來道賀。
晉陽公主和謝小蠻據說自小便是閨蜜,前來不足爲奇,但太子妃的行蹤無疑是代表了東宮的態度。
不出意外,太子李治肯定會出現在狄家,那麼太子妃前來無疑是對謝家一種無聲的支持。
這麼看的話,謝逸雖然不如從前,但是和東宮的關係依舊如故啊,太子殿下對認謝家恩寵如故。
這說明什麼?
賓客們都心領神會,自然也就不敢輕看謝家了,然而更讓他們沒想到的事情在後面。
就在太子妃和晉陽公主剛剛到來,進門不久的時候,馬蹄聲在門口響起,有殿中省的內侍帶來了皇帝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