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很煩惱,突然被指控謀儲。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背上了嫌疑自然澄清的,可是偏生這種事沒辦法辯駁,難道要自己公然承認自己對皇位沒有想法嗎?
那到時候憑什麼去爭太子之位呢?即便是有人推舉,似乎都不好意思答允。爲了避免到時候爲難,現在千萬不能給自己挖坑。
可是若什麼辯解都沒有,讓這樣的議論持續下去更不是什麼好事。對自己的聲望肯定有影響,當議論沸反盈天的時候想要控制都難。
李泰對此束手無策的時候,杜楚客來了,作爲魏王府的長史,他總是在關鍵時刻出面。
“臣知曉殿下在爲難什麼!”見到李泰,杜楚客開門見山。
李泰心中一動,當即誠懇道:“請杜長史指教,爲本王解惑。”
“殿下所慮者無非是如何辯白對嗎?”
“沒錯,不管怎麼說恐怕都無濟於事,這種事很難說得清楚。”
杜楚客笑道:“確實如此,總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亂,不過殿下何必急於辯白呢?明知道辯解無用,何須浪費這份精力?”
“那杜長史以爲該當如何?”李泰忍不住急忙詢問。
杜楚客道:“有時候辯白不得,那麼就讓指控變得站不住腳,到那時候還需要辯白什麼嗎?”
“那……怎樣才能讓廢太子的指控站不住腳?”李泰隱約把握到了什麼,卻又不恨明確。
杜楚客沉聲道:“很簡單,明日的朝會上殿下要力保廢太子不死!”
“什麼?”李泰心中猛然一驚,有些不可思議地看着杜楚客,搖頭道:“這怎麼能行呢?廢太子必須死,當初杜長史你也認可的。”
“是的,當初臣也這般認爲,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這件事恐怕沒那麼容易了。陛下對廢太子的生死一直不曾表露態度,表面上看似要公正裁決,但實際上……”
杜楚客道:“房玄齡和馬周等人都是近臣,熟悉陛下心思,在這件事上他們是怎麼做的?到目前爲止,能推掉的罪名全部幫廢太子推掉了,這說明什麼?說明陛下心底裡是想要保住廢太子性命的。”
“哼,原來父皇對大哥還是甚爲偏愛啊!”李泰莫名嘴角浮起一絲苦笑。
杜楚客搖頭道:“這不奇怪,畢竟廢太子是陛下的嫡長子,也是先皇后所出,自小便深得陛下疼愛,父子情深哪裡能割捨呢?”
“可是他謀反……”
“謀反是大逆不道,但其中多少有迫不得已之處,殿下你最清楚不過,這些年陛下對東宮過於苛責,想必多少有些愧疚。”
“這樣啊!”李泰淡淡迴應,有些心有不甘。
杜楚客道:“殿下,既然陛下是這麼個心思,,大勢所趨無法更改,不如也就……”杜楚客道:“最要緊的是此舉對殿下有利,廢太子指控殿下謀儲,這時候殿下反過來站出保他,世人會怎麼想?殿下還需要辯解什麼嗎?”
“杜長史所言極是……”即便是心有不甘,但想要此舉對自己有利,李泰也便認可了。
杜楚客道:“再者,此舉也可以在殿下那裡留個好印象,經歷過玄武門之變後,陛下最在意的便是皇子間手足和睦。”
“是是,多謝杜長史指點。”
……
六月初一,朝會在太極殿舉行。
官員們悉數出現在朝堂之上,表情略微有些凝重,因爲今日主要議題是關於廢太子李承乾生死的。
是的,只關乎李承乾,至於李佑的生死,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必死無疑。
當鐘聲敲響的時候,所有的官員依次進入太極殿,皇帝李世民黑着一張臉坐上了丹陛下的皇帝位,百官躬身朝拜。
身在其中的謝逸對此甚爲感慨,大唐的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動輒下跪,也算是相當人性化。今日的朝會十分重要,鑑於對他的請罪奏疏一直沒有什麼迴應,謝逸自然就不敢繼續缺崗。
不過他只是帶着耳朵來,旁觀一下究竟是什麼形勢,至於結果是怎樣已經完全可以預見到,現在真正讓人好奇地是過程會怎樣?這場大戲裡,各方登場之後會怎樣表演?至於謝逸自己,在這件事上絕對不會摻言。
朝會如期開始了,馬周作爲兩次謀反案的主審負責向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奏報審案情況,這只是個引子,接下來的環節便是最爲要緊的。
齊州謀反案已經發生很久了,李佑和陰弘智因爲各種各樣的緣故在牢獄中多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如今才審判真的是有些便宜他們了。
馬周的意思很明確,皇五子李佑殺害長史,夥同陰弘智等人陰謀叛亂,致使多個州縣陷入戰亂之中,可謂是罪大惡極。
關於這一點,參與審案的宰相房玄齡等人表示贊同,所以李佑的結局註定是個死。
當馬周說出這個擬定的判決結果時,朝堂上寂寂無聲,沒有一個人反對,全都採取了默認的態度。
意料之中的結果,這不是重頭戲,李佑的結局實在沒有第二個結果可言。衆人把目光瞧向御座上的李世民,想要從皇帝陛下那裡得到一個答案。
也是意料之中的,皇帝陛下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朕聽的很清楚,李佑謀反,證據確鑿,罪大惡極,按律罪當死。”
皇帝金科玉律,此言一出,最終註定了李佑的結局。當然了,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很多人都注意到皇帝陛下的表情有些許微妙的表情。
這不奇怪,謝逸看得清楚,任誰下達處死自己兒子的命令都會難受的,哪怕他是鐵石心腸。更何況李世民本人並非冷血,而是很重感情的一個人。
但是沒辦法,作爲皇帝,他只能如。實際上在此之前,李世民不是沒有考慮過給李佑生路,爲什麼要用治病的名義將他留下洛陽一個月之久,就在於此。
可是李佑運氣不好,也不夠聰明,他的某些舉動直接導致了李承乾的謀反。而李世民,爲了保住嫡長子,只能犧牲李佑。
作爲一個父親,李世民有些偏私了。
幾十個子女,想要一碗水端平太難,這不奇怪。李佑並不出彩,陰妃更不是分鐘得寵,與皇帝摯愛的結髮妻子長孫皇后更加不可同日而語。嫡長子的受寵程度和地位更加非同一般,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自然是要保李承乾的。
偏偏不巧,兩個兒子註定只能保一個,李世明對此全無辦法。
定下李佑的罪名之後,接下來自然是針對李承乾案件的調查結果,馬周同樣做了彙報。
廢太子謀反是不爭的事實,這個是無可否認,否則太子之位也不會被廢掉。不過馬周的話裡顯然有避重就輕之嫌,似乎在着重強調侯君集、杜荷等人的罪責,強調太子被他們蠱惑,甚至是逼迫誘/惑等等。
話是這麼說,身邊人的鼓動肯定是有影響的,但似乎起不到決定作用。謀反與否,若李承乾不點頭,侯君集和杜荷等人敢動手嗎?說他們完全架空了太子,甚至過些了太子,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承乾同樣罪大惡極,但是馬周話中意味顯而易見是爲了給李承乾開脫。
沒錯,是爲了給李承乾開脫。
這份心思,在場的大部分人都懂得,然後默許馬周的說辭,其實古往今來,指鹿爲馬這種事出現的頻率真的很高很高,只是變換了形勢罷了,比如眼前這樣的。
雖然言辭裡在爲李承乾開脫,但到了最終定罪的時候,馬周可不敢言之鑿鑿說廢太子李承乾罪不至死。
大唐律有十分嚴格的規定,這也是所有封建王朝都恪守的一條準則,那就是謀反必須是死罪。尋常人謀反是要株連九族的,但皇家肯定不能這樣,否則很容易株連到皇帝自己個身上去,但死罪是不可避免的。
李承乾現在就面臨這種情況,無論是馬周還是皇帝李世民都沒有辦法直接開口說李承乾罪不至死。他是皇帝最疼愛的嫡長子,是長孫皇后的兒子這些理由上不了檯面,沒辦法再公開場合下爲其免罪,雖然衆所周知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於是乎,繼“指鹿爲馬”之後,朝堂上又開始上演各種雙簧戲嗎!
想要大多數人唱紅臉,就必須要有個唱黑臉的,哪怕只是開口隨便說上一句,也總得有人開頭。
很不幸,馬周就是這個人選,作爲案件的主審之人,掌握斷案律法的御史,他必須要開口給出判決結果。
馬周介紹完調查審理結果之後,正色朝皇帝陛下一拜,然後轉身看着身後的大臣,朗聲道:“廢太子李承乾謀反叛亂,證據確鑿,論罪當斬!”
明明是違心之言,但是馬周還是的言之鑿鑿,有模有樣。說完之後,朝堂上依舊很平靜,只是有小聲的竊竊私語之聲,沒有任何的震驚反應。
好像無論如何都是意料之中的結果,對於堅持要殺李承乾的那些人而言,馬周這是按照律法的正確判斷,無可厚非,在意料之中。
對於知悉內情,知曉皇帝陛下心思的大臣們而言,這個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反正無論如何,馬周所宣佈的結果肯定是死罪。
謝逸遠遠聽到,會心一笑,然後靜靜等候着,接下來纔是真正的大戲時段。今日朝堂上人員確實很齊全,幾乎涉及到的所有人都在朝堂之上,其中就包括到晉王李治。
也許是因爲成婚之後,李世民終於覺得自己這個小兒子長大了,隨意開始給了李治些許實際的差事。當然了,即便沒有這些差事,李治站在朝堂上也完全無可厚非,晉王的爵位,幷州大都督的職位站在朝堂上商議國家大事完全是有資格的。
其實某種程度,這是一個訊號,晉王李治雖然被大臣們注意到了,但是他沒有真正走到臺前,沒有走到政治舞臺之上。
而今當李治開始站在朝堂上,那麼所有的大臣都應該注意到,這裡還有一個出色的皇子。相信很多有見地,有遠見的大臣們心裡已經在猜想,甚至腦補出很多結果來。
當太子被廢之後,儲君之位空懸的時候,晉王殿下突然出現在朝堂上意味着什麼?相信最近一段時間,大唐上下除了討論兩位皇子謀反之後的下場外,最爲期待或者說最爲關心的是問題實際上是未來太子的人選。
剩下的皇子有很多,但是有資格登上皇帝職位你的不多,也就那麼幾位,所有人都心裡有數。至於熱門人選,毫無疑問是魏王李泰,人還在宋州的吳王李恪估計也受到了很大關注。
但是今天,很多人應該注意到了晉王李治,這也是一位嫡出的皇子,那麼似乎也有資格繼位。
當嫡長子被廢之後,長幼之序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所以並不因爲李治是嫡三子就沒有機會。而且這位晉王殿下雖然露面的機會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一向是溫文爾雅,仁厚端莊,而且還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相比於魏王李泰的文才,吳王李恪的武略,他似乎更加全面,那麼……
很多人心裡自然就泛起了各種念頭,晉王殿下如今還這麼年輕,倘若再歷練幾年,結果會怎樣呢?
皇帝陛下春秋正盛,自然會悉心培養未來的儲君,所以啊……
今日朝堂上不時有竊竊私語,衆人的眼光更是四處飄忽不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實和晉王李治有關係。
這些自然是謝逸很想看到的,如此簡直太好不過。很多時候,當大家心裡有一定的想法後就不會覺得突兀,發生之後反而會覺得順理成章,這就是前期鋪墊的重要性。
當然了,如今時間緊張,一點點的逐步鋪墊恐怕是來不及了,當此之時還需要來點猛料。謝逸站在後面,瞧不見李治的面容和眼睛,但看到他自信的背影,心裡十分放心。
相信狄仁傑已經將自己交代的事情辦妥,至於痕跡到底是輕是重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這不重要,要緊的是看最終的結果……
至於對李治的一丁點小利用,相信他會理解,甚至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