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友人T

姚元崇與十二孃在白馬寺方丈大師的會客禪房中偶遇,對於彼時、彼地突然見到彼此,雙方即驚訝,又欣喜,一時有些面面相覷。

七娘在旁最先說話,驚訝道:“元之,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你,聽說你現在定居洛陽了,是嗎?”

姚元崇點頭說道:“七娘、十二孃,你們近來可好?”

七娘連連點頭,說:“我與十二孃頗受皇后娘娘器重,這次委任我們爲白馬寺繪製幢幡,今天來請教方丈大師一些佛學問題,不成想遇見了你。”

十二孃在旁迅速的想着,白馬寺的和尚怎麼會把姚元崇帶到了兩個女官所在的禪房?她們是皇后指派出來做事的女官,不該被人打擾,就算是姚元崇也不行,白馬寺作爲半皇家性質的寺廟,不會不注意這一點。

像她與七娘之前來拜見方丈大師,當有人中途求見方丈時,都會被推卻擋掉,萬萬不會出現同時在會客禪房裡等待的情況。

十二孃問道:“崇郎,你今日來找方丈大師有何事?”

姚元崇望着她笑,緩緩搖頭道:“我不是來找方丈大師的,我是來找皇后娘娘派出來的女官,不過沒想到是你們倆。”

七娘和十二孃異口同聲問道:“找我們?”

姚元崇從懷裡掏出一封密信,交給十二孃說:“這是皇后娘娘要的東西,務必親手交給她。”

十二孃驚訝又猶豫的收下,問道:“你在替皇后娘娘做事?”

姚元崇輕輕點頭,而一旁的七娘也換上嚴謹的表情。

三人的這次會面非常短暫,姚元崇來的快去的也快,而方丈大師直到他離開後,才姍姍來遲。七娘與十二孃懷有心事,佛學圖畫方面的東西並未請教太多。早早的回了宮。

兩人回宮之後在宣政殿求見武后,武后命旁人都退了下去,從十二孃手中接過信,無言拆開看了看,嘴角彎起愉悅的弧度,看來信中所寫的東西讓她很滿意。

七娘和十二孃縱使心中有很多疑惑,但在武后面前絕不敢貿然開口詢問,武后看完信也沒有多說,只道:“很好,此事不需要其他人知道。你們可懂?”

兩人趕緊恭敬的答道:“奴婢明白。”

從宣政殿裡出來,七娘在十二孃耳邊輕聲問道:“元之以前沒告訴過你嗎?不知他到底在替皇后娘娘辦什麼事。”

十二孃壓低聲音回答道:“他既然受皇后委派秘密行事,自然不能同我講。而且我們也別打聽了,小心惹禍上身。”

七娘在宮中幾年,明白少說少問這個道理,只不過事情涉及到親近的人,警惕性就低一些。好奇心促使她很想知道。

而十二孃又何曾不好奇?她回到房中之後,幾次提筆想寫信給姚元崇,但都忍了下來。若是她直言想問,姚元崇一定會告訴她,可泄露機密於姚家和武后來說有很大的風險,十二孃還是決定不打聽。若是跟十二孃相關,他又怎會不告訴她?若是無關,她又何苦費心去打聽?就相信姚元崇好了!

盛夏已至。天干氣熱,幸而洛陽宮中有活水流過,且綠樹成蔭,去除了夏日的幾分燥熱。

邊關傳來多方消息,吐蕃祿東贊派使節主動言好。表陳吐谷渾的罪過,請求與唐和親。而百濟方面的唐軍在白江口大敗倭兵。焚燬倭國的船隻四百多艘,攻下百濟王城周留城。

捷報頻傳,好消息使得帝后二人的關係有所緩和,李治也不再爲武后擅下軍令之事耿耿於懷。

武后彷彿預料到一般,對連番的好消息淡然處之,只是爲吐蕃求親之事頗爲猶豫。

宮中如今只有兩位公主,是已故蕭淑妃留下的義陽、宣城二人。

義陽公主年紀已足,早就可以成婚,但武后不願看到蕭家的人因義陽公主的婚姻而重新崛起,所以把她的婚事一壓再壓。太子身邊的右庶子蕭德昭這幾年動作頗爲活躍,讓武后心生警惕,更不會在此時給義陽指一門好親事了。

不過……若是去吐蕃和親,或可考慮。

但拋開私心,武后知道此事與吐蕃和親絕對不正確,一是吐蕃挑起戰事有錯在先,再者唐朝此時答應和親,無異於是在吐蕃和吐谷渾之間選擇了支持吐蕃。這個態度是不能夠表的。

思來想去,武后竟開口問在旁奉筆的十二孃:“芸丫頭,你說跟吐蕃這親是和還是不和?”

十二孃低頭說道:“奴婢不敢妄論國事。”

武后搖頭道:“本宮讓你說,你便說。”

十二孃知道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的婚事十分艱難,但絕對沒有出去和親,即已知道結果,她就知道如何回答了。

“吐蕃不仁在先,我朝寬不與他計較已是寬容,怎能順他的意,讓我們的金枝玉葉去那苦寒之地受苦,反倒成全他的狼子野心?”

武后笑了笑,突然轉變話題說:“聽說宣城打過你?”

十二孃楞了一下,想起了宣城公主打她的那一巴掌,武后竟然連這樣細節的小事都知道,可見她的眼線在宮中無處不在啊!

十二孃苦笑道:“是,宣城公主與奴婢有些誤會……”

武后問道:“若本宮讓宣城公主去和親,你不高興嗎?”

十二孃趕緊說:“國之大事,芸絕不敢以私情處之。”

聽了她這句話,武后心中頗爲感慨,她一個小姑娘都知道不能公報私仇,自己身爲皇后又怎能拿國家大事當兒戲。又想到他與李治的關係剛剛因爲捷報而緩和,可不能因爲和親之事再鬧僵,於是把和親之事給否了。

“你說的很對,看來你是個懂明理的。”

十二孃謙虛的受了這句誇獎。

晚上,二聖要在集仙殿招待吐蕃來使,順便回絕和親之事。武后心中有了決定之後,就去貞觀殿與李治商議,十二孃提前“下班”,從宣政殿出來,遇上了沛王、英王二人。

沛王跟英王都是來參加外使晚宴的,沛王見了十二孃,說:“可巧遇到你,馨娘隨我來洛陽陪駕,沒什麼認識的人,都要閒出病了。我改天讓她進宮給母后請安,順便找你玩啊!”

十二孃不禁笑了,沛王這般關心房玉馨,可見兩人關係不錯,於是笑答道:“奴婢隨時恭候沛王妃。”

馨娘得知十二孃也在洛陽宮後,果真立即進宮請安了,武后見了她說了兩句話,就要去忙政事,十二孃主動請纓接待房玉馨,去後院陶光園散步。

待到兩人獨處時,房玉馨高興的拉着她說:“我昨天才聽沛王說你在母后身邊做女官,我一直當你在長安呢。”

十二孃笑着說:“到皇后娘娘身邊服侍,也就是這幾個月的事。”

房玉馨讚許的點點頭,說:“看來你在宮中的確不錯,是我們多慮了,總怕你過的不好呢。你知道麼,子安說想盡可能照顧到你,所以選擇入仕,爲了得到器重,他冒了好大的險!”

十二孃臉色變了變,有些緊張,她可不喜歡別人爲了她做什麼冒險的事!但看房玉馨是笑着說的,想來王勃沒出事,便問道:“他怎麼了?”

房玉馨說道:“你知道右相劉祥道吧?子安爲了得到他的舉薦,寫了一封《上劉右相書》的自薦,表陳想法,幸而得到了劉右相的讚許,允許並舉薦他明年春參加春闈呢!”

自薦信,寫的好,可得上位者賞識,獲得機會。若被人拒絕,則要成爲笑話,甚至被上位者看成輕浮自大的表現,從此斷了前路。

劉右相身居要職,王勃又是風頭無兩的新晉才子,十二孃可以想象這個自薦事件在長安的學子界裡引起了怎樣的反響。

不過王勃的確很急切,他因遠遊蓬萊浪費了今年春闈的資格,在缺考違紀的前提下,他明年也沒有春闈資格,但他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右相的舉薦,他的一片心意,十二孃感受到了,心中頗爲感慨。

在房玉馨面前,十二孃只說了一句:“但願他明年能夠高中。”

房玉馨似乎對王勃比較看好,說:“他的學識現在無人不知,況且他天天閉門苦讀,明年春闈定然沒有問題。”

兩人閒聊着,聊起姐妹們的情況,房玉馨作爲“已婚”少婦,與少女的圈子就不太一樣,她與十二孃首先提起的就是:“你知道嗎?若娘有喜,過年前後就要生了!”

“是嗎?”十二孃悲從中來,等若孃的女兒上官婉兒出世後不久,上官家就要被抄沒了。

房玉馨看她的表情悲慼,不解的問道:“你怎麼不替若娘高興嗎?”

十二孃遮掩道:“當然高興,只是想到若娘嫁過去好幾年,終於懷上了,太不容易。”

當下的情況就是,女人的要職就是延續香火,成婚後兩年沒有動靜,婆家變會懷疑女人是否有問題。但唐朝女子成婚早,小的十二三歲就嫁了,一般十五六歲必要出嫁,若超過十六,那就成了有問題的老姑娘。讓十幾歲的小女孩懷孕生子,因發育問題,總會有很多困難。

上官家雖未知禮的大家,但這一點也不能免俗。

房玉馨也點頭:“不過也不用擔心了,至少現在有了動靜,就算生了女孩兒也不怕,來年再生就是了,怕就怕沒動靜。”

說完,她自己笑了:“哎呀,你還未出閣呢,我跟你說這些做什麼。”

第27節 劉府第46節 請客第4節 羊皮書第66節 私會第一百二六章 爭辯第一百一八章 驅逐第22節 小懲第163章 備用T第30節 閨秀第64節 私會第44節 請客第75節 行事第4節 羊皮書第152章 離心T第165章 小妾T第80節 選擇第177章 線索第69節 重九第162章 守望第82節 拜年第42節 拜師第142章 提親T第67節 私會(二)第97節 賣花第50節 灼華第一百二九章 禮物第153章 冷暖T第157章 探花T第148章 狠心第146章 雲起T第76節 行事第27節 劉府第2節 高家孤女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46節 請客第95節 婚事第60節 瑤臺第142章 提親T第35節 黑心第22節 小懲第5節 羊皮書第64節 私會第45節 請客第36節 黑心第5節 羊皮書第83節 拜年第105章 新同窗第150章 噩耗T第139章 進宮第33節 少年第61節 瑤臺第161章 完勝第85節 曲江池第145章 郊遊T第43節 拜師第44節 請客第一百二一章 衝撞第176章 坐贓第143章 辦法T第101章 送嫁第4節 羊皮書第一百二一章 衝撞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155章 東宮T第40節 拜師第54節 綠漪第109章 邀請(二)第105章 新同窗第4節 羊皮書第19節 請帖第40節 拜師第9節 姐妹第47節 波羅球第35節 黑心第104章 驚鴻第149章 兄弟T第52節 灼華第36節 黑心第177章 線索第1節 高家孤女第88節 曲江池第65節 私會第154章 女史第169章 用心T上架感言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101章 送嫁第77節 行事第130章 先機第32節 少年第62節 夜行第11節 赴宴第40節 拜師第86節 曲江池第80節 選擇第42節 拜師第156章 太子妃T第132章 竹鳶T第91節 事端
第27節 劉府第46節 請客第4節 羊皮書第66節 私會第一百二六章 爭辯第一百一八章 驅逐第22節 小懲第163章 備用T第30節 閨秀第64節 私會第44節 請客第75節 行事第4節 羊皮書第152章 離心T第165章 小妾T第80節 選擇第177章 線索第69節 重九第162章 守望第82節 拜年第42節 拜師第142章 提親T第67節 私會(二)第97節 賣花第50節 灼華第一百二九章 禮物第153章 冷暖T第157章 探花T第148章 狠心第146章 雲起T第76節 行事第27節 劉府第2節 高家孤女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46節 請客第95節 婚事第60節 瑤臺第142章 提親T第35節 黑心第22節 小懲第5節 羊皮書第64節 私會第45節 請客第36節 黑心第5節 羊皮書第83節 拜年第105章 新同窗第150章 噩耗T第139章 進宮第33節 少年第61節 瑤臺第161章 完勝第85節 曲江池第145章 郊遊T第43節 拜師第44節 請客第一百二一章 衝撞第176章 坐贓第143章 辦法T第101章 送嫁第4節 羊皮書第一百二一章 衝撞第一百一三章 轉折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155章 東宮T第40節 拜師第54節 綠漪第109章 邀請(二)第105章 新同窗第4節 羊皮書第19節 請帖第40節 拜師第9節 姐妹第47節 波羅球第35節 黑心第104章 驚鴻第149章 兄弟T第52節 灼華第36節 黑心第177章 線索第1節 高家孤女第88節 曲江池第65節 私會第154章 女史第169章 用心T上架感言第一百二零章 守歲第101章 送嫁第77節 行事第130章 先機第32節 少年第62節 夜行第11節 赴宴第40節 拜師第86節 曲江池第80節 選擇第42節 拜師第156章 太子妃T第132章 竹鳶T第91節 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