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進步

bookmark

兩京的熱鬧對底層百姓幾乎沒有影響,太陽照常升起,蒼頭黔首繼續幹活吃飯,天子堂裡的表演,給他們看也不看,還要上班呢。

“這道題其實要變個思路,你們初看這道題,看到圖形上有速度v,於是就想着用動量定理卻解決。結果毫無疑問是做不出來,全班六十四個人,只有龍莪做了出來,他的思路就不是‘望文生義’,而是先做了受力分析,用Ft衝量來解決……”

漢陽城的一處補習班內,穿着大褲衩、短袖還有芒鞋的老師正在黑板上講解題型,學生們一個個做着筆記,偶爾有幾個犯困的,也立刻拍了拍臉頰,強打精神繼續聽講。

整個教室都是敞開了通風,過道里也有冰塊,也有風扇,不過是水力驅動用來驅散熱氣的。

漢陽這裡還是比較有條件的,像江夏就比較艱苦,補習班大多都進山。或是山北的林子,或是直接就是進山洞。

周邊一兩百個山洞,內部都重新加固裝修,改成了避暑的地方。

江漢觀察使府的官吏家屬,每年都會申請前往這些地點消暑,雖然開支上會增長最少三四成,但和在家裡受熱煎熬比起來,這多出來的開支,又顯得微不足道。

“觀察,今年要是再增加一門化學的話,學生們會不會學不過來?”

“你也太小看人的大腦了。”

帶着人視察補習班狀況,這是每年都要例行做的事情。當然和老張非法穿越之前不同,江漢觀察使府不是爲了打擊遍地叢生的補習班。

正相反,誰的暑期補習班辦得好,成績斐然,就能拿到一筆府內的補貼。

這是專款專用的補貼,教育署都伸不了手,因爲走的是府內財政,是很明確的政府補貼。

“再開十幾二十門課,都不會學不過來。”

老張說着,又道,“今年除了要新增化學,還要增加自然課,除此之外,文學鑑賞課一定要辦好,各種類型詩詞要是不夠,去尋崔總編就是。”

“是。”

“教材怎麼編,一定要經過公議討論,做好幾個版本,試運行一個學期,成效如何,學生的成績單,會給出答案。”

“是。”

至於說思想品德教育……三令五申成文成憲,還不如日常中的言傳身教來得有效。

當然了,比言傳身教更有用的,就是孫師兄搞出來的一系列法律法規。

亂扔垃圾?沒問題,你扔好了,隨便扔,家裡有礦當然可以扔嘍。

解決不講衛生亂扔垃圾的最好辦法,就是罰款。

罰到你想要扔垃圾的時候,都會發抖,自然就開始講衛生有素質,公德心自然而然地就上來了。

靠自律,靠宣傳,那還不如去廟裡面拜一拜麥鐵杖,讓麥公顯靈,那大概是還有點玄幻的色彩,興許能成。

老張並沒有刻意地塑造一個全新的世界觀、方法論出來,或者說創造一個全新的制度去讓人適應,他也沒有這樣想過。

貞觀朝是貞觀朝,歷史是歷史。

對這個扭曲到變態的貞觀朝來說,他們所處的,不是什麼歷史,而是當代。

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削足適履這種事情,雖然老張是一條工科狗,可不代表他沒有聽過這個成語。

實際上,貞觀朝上上下下各種勢力、階層,他們二十五年來碰撞出來的火花,已經讓貞觀朝迥異於前朝。

貞觀名臣都說“唐從隋制”,但這個“隋制”,到現在還能剩多少,實在是不好說。

不管是軍功武勳集團,還是說山東世家聯盟,在貞觀朝的影響力,想要達成歷史上前輩們的水平,基本沒有任何希望。

甚至可以這麼說,貞觀大帝是最不怕各地軍頭造反的皇帝。

因爲“天命”在他身上,全國六百多個軍州,只要是上州雄州,其城市居民,已經有了強烈的唐朝歸屬感。

這是有別於以往人們對於“叛逆”的唾棄,其內在邏輯,絕非是因爲“君臣”的綱常,而是樸素的“敵我”矛盾。

也就是說,當一個地方軍頭,通過多年的經營,各種忍辱負重,各種臥薪嚐膽,終於從軍頭變成軍閥,然後他起兵造反了……和傳統不同,這時候絕非只有“世受國恩”的貴族官僚,那些普通的城市民,同樣會意識到“敵人”來了。

“敵人”要打破和平,“敵人”要搞壞我的生活。

這種意識,絕非是因爲樸素的城市民要向皇帝“效忠”,而是純粹的維護自己的利益。

即城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未來願景,和這個國家,終於契合在一起。

老張能觀察到了這種變化,但這種變化,會演變成什麼模樣,他並不知道。同樣的,當看到帝國中的貴族迅速分化,有的人開始盡力擁抱皇權,而有的人,卻也開始揮舞起手中的小鋤頭,挖帝國主義的牆腳可能不算,但從皇權那裡摳摳搜搜,當真是勤勤懇懇孜孜不倦。

“學生的防暑工作,一定要做好。”

“觀察放心,沒有流水的地方,也會有畜力風扇,通風是不成問題的。薄荷油準備也充分,主要避暑場地都不在城中,城內容納的師生數量,其實只有兩成出頭一點。”

“這個策略很好,就是通勤壓力大了些。”

“今年當真是盼着趕緊下雨,這樣也好消暑。”

爲了保障師生下課後的安全,漢陽和江夏都準備了專門的通勤車隊,車馬費一個暑假下來,那是相當的多。

但重點不在費用,而是通勤增加之後,就會擠壓工廠等單位現有的通勤水準。

一兩個班級看不出難度來,但一兩百個班級,那就問題大了去了。

這種就相當考驗管理和調度水平,錯峰、調整線路等等手段,都開始成文成款,作爲交通衙門的工作手冊之一。

經驗就是一點點摸索總結出來的,過程很枯燥很困難,很可能會出現很多錯誤甚至是重大錯誤,但其成果,也是斐然,寶貴的經驗,對於鍛鍊新的隊伍,就會大大減少培訓和管理的成本。

“今年外地來的學生數量增加太多,可以增加幾個初等中學,先草擬一個章程出來,你們先討論,看看怎麼安排校區。”

“校區選址倒不是問題,難處還是在師資力量上。觀察,我們之前有個想法,希望臨漳山等幾處學校的學生,可以畢業後,先做兩年或者三年教書先生,期間待遇,可以比照流外一等。之後願不願意繼續教書,來去自由。”

“喲,這個想法好。”

老張愣了一下,連連點頭,“這個想法很好,明天開會改個議題,那個甚麼繅絲廠的事情先放一放,把這個事情先論證一下。”

“是,觀察。”

第八十一章 張德贈書第十五章 張德取字(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十一章 站隊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章 機靈鬼第二章 震盪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十七章 重複讓人麻木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八十章 雞肋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十八章 天賦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十八章 天賦第四章 遛彎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十六章 開闢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七章 靠山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
第八十一章 張德贈書第十五章 張德取字(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十一章 站隊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一章 拜佛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奪(二更)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十八章 既然捨得死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章 機靈鬼第二章 震盪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八十九章 扒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十七章 重複讓人麻木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八十章 雞肋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二十四章 氣死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十八章 天賦第一章 定策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十八章 天賦第四章 遛彎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十六章 開闢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七章 靠山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