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理智

bookmark

垂涎劍南貴金屬產出的豪門極多,若論體量,早就“衰敗”下來的卓氏,是遠不如現在的冉氏。

畢竟退一萬步來講,冉氏沒有茶馬道,還有蜀錦專賣,並且在武漢有自己的碼頭,跟武漢及揚子江兩岸諸多雄州上縣都有長遠且深厚的交情。所以卓氏想要趕上或者超過冉氏,不得不拼一把。

說到底,卓王孫之後,怎麼地也不至於成天在成都平原打轉轉,連走出去的勇氣都沒有,早晚連守家之犬也做不成。

“咳咳咳咳……”

“二郎,昨日不是還好麼?怎地又咳了起來?”

“興許是吹了一陣風。”

洛陽宮內,幫忙署理公務的李董劇烈咳嗽了一陣子,在老婆不斷的撫背下,這才換了過來。

一到驚蟄天,稍有溫差,就讓他難受至極,不但喉嚨多痰,鼻子也時不時難受,以至於大部分時候,就戴着個口罩。

他其實也心知肚明,這是體質每況愈下的表現,當年他二十多歲負傷持弓,照樣無畏衝陣,掉冰水裡也無大礙,現在……簡直是恥辱啊。

只是這等羞恥心,終究還是要收拾起來。

“這裡有香櫞片,加兩片薄荷,泡水之後當要舒服一些。”

倒不是長孫皇后懂這個,而是她自己就有“氣疾”,只是這些年沒有生產,又不斷鍛鍊身體,體質加強之後,“氣疾”就不容易復發。

“久病成醫”,自然也曉得一些緩解症狀的法子。

李董自然知道這是老婆的老毛病,點點頭:“此生從未有這般辛苦過。”

聽得丈夫居然說出這般感慨,長孫無垢愣住了,片刻道:“二郎當真是辛苦了。”

自古以來的雄主,只論攢下來的家業,自己丈夫顯然是位列第一。

開疆拓土萬萬裡,不拘遠近邦國部族,競相來朝。文治教化,又開三代以來之頂峰,便是孔孟復生,也只能自嘆不如。

中國學校林立,鄉野庠序遍地,這不是文教盛世,什麼是文教盛世?

國庫、府庫更是豐裕至極,連皇帝私產,都是歷朝歷代所不能見過的。這是第一等帝王纔有的能力,而做到這一切,不過區區二十餘年。

至於域外強敵,盡數掃平,重複舊年“一漢當五胡”的威勢。雜胡勇士,競作爪牙;剽悍蠻夷,甘作鷹犬……這是真的正威加四海!

只是如此雄主,這光景卻是連咳嗽都止不住,時不時戴着個口罩說話,其中落差,可想而知。

“觀音婢。”

李董緩過來之後,坐直了身體,然後看着老婆,“倘我去後,不拘誰人繼位,不可同武漢作魚死網破狀……”

“二郎!”

長孫皇后杏眼圓瞪,打斷了李世民的話,“說甚麼胡話!”

“哈……”

心一軟,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既然開了頭,顯然會有東西在內心發芽。

長孫皇后知道,李皇帝也知道長孫皇后知道,知天命……就是知天命!

“那廝要做聖人,便讓他做聖人去罷!三代之後,必三族俱滅!”

像是詛咒一般,李世民聲色俱厲,“不爲天子誅,必爲匹夫斬!”

不問鼎之輕重,必爲千古之名。

在李皇帝看來是如此的,在貞觀絕大多數名臣看來,也是如此的。

只是李皇帝這光景卻哪裡曉得,張聖人的兒子正尋思着北上京城……然後開個澡堂子搓澡。

“他非叛逆,二郎是知道的。”

長孫皇后握着李皇帝的手,像是安撫一隻受傷的貓兒,很是溫柔。

就像是被順軟了毛,扎刺的貓兒又安逸地享受起來,片刻舒了口氣:“朕豈非不知耶?”

實際上,只要看張德被刺殺的次數比他李皇帝還多,就明白這種人不可能是叛逆。當然硬要說前去刺殺張德的人都是國之棟樑朝廷忠臣,他李世民也無話可說。

縱橫江湖幾十年,除了張德崛起這種套路太過別緻,什麼陰損手段沒見過?

殺張德是殺,殺李世民也是殺,不外是渾水摸魚那一套。

只可惜天下承平三十餘年,貞觀朝絕對貞觀,固然擺平不了張德,但換個角度來看,本朝的“護國大法師”,舍江南土狗其誰?

“人生不過百年,便算他能活百歲,也不過還有六七十載。皇唐之壽,起止百年?”

一如大多數人都在熬李皇帝去死一樣,對唐朝這個國家而言,熬死一個張德又有什麼稀奇的?

既然他要做聖人,由他去吧,只怕到時候聖人門徒先忍受不住,李殺神王誅魔之流也想證道,不屠了你個聖人,怎麼印證一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初掌權柄的長孫皇后揣摩出來的一番道理,總結起來,不過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罷了。

眼下張德精力旺盛,還能壓制種種需求,但總有一天人老體衰,到了那個時候,越是聖人,越是該死。

因爲聖人只會擋路。

“朕只是不甘罷了。”

李世民恢復了平靜,看這宮廷之外的晴空,二月裡的天,很是討人喜歡,“縱橫天下數十載,止此一人不得降服……如何甘心……”

隋末以來,李皇帝打通了遊戲,各種副本刷了個遍,什麼精英怪都被打死,獨獨一開始以爲是新手村的菜雞……他媽的全程沒剁死。

強迫症不能忍,松鼠症還是不能忍。

憋屈啊。

“須拿得起放得下……後世傳唱貞觀,唯二郎一人,其餘種種,不過是綠葉之於紅花,豈可相提並論?”

道理是這個道理,哪怕大唐亡了,人們追溯貞觀朝的風華,只會感慨貞觀大帝文治武功曠古爍今。至於那些個名臣良將,大概也只有在傳奇小說中,被人傳唱,而傳唱的原因,大抵也是因爲得遇明君。

“罷了。”

李世民擺擺手,然後問道,“漢安鐵路諸事,可有議論?”

畫圈圈詛咒某條江南土狗死全家是一回事,但江南土狗折騰出來的物事,那是真香……真的香啊。

“諸部籌措專款,專用鐵路專科學堂。如今遴選人才,舊年陳法,着實緩慢。楚地少年不通四書五經,卻極善實務,此消彼長……不是長久之計。”

實際上京城的有識之士都發現了這個規律,凡是武漢來的人才,對於經典,往往就只能唸叨幾句“經典”,什麼“子曰:有朋自遠方來”這種,再要強求其它,就是有些強人所難。

早先還有人嘲諷,但上手業務之後,就立刻發現了差距,這種觀感上的錯位感,很是挫傷了大量京城少年,排擠、孤立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

但現實需要客觀存在,再如何排擠、孤立,官僚處理業務,終究還是需要“高效率”的人才,於是“劣幣驅逐良幣”,武漢那些個彷彿速成班流水線折騰出來的“人才”,在貞觀二十四年的時候,幾乎遍佈京城各行各業。

“中國不可輕變,跟着武漢走吧。”

李皇帝所謂“不可輕變”,其實說的是制度。真要是改制成武漢那個鬼樣子,阻力之大不可想象,不知道多少勳貴要“變節”,再來幾個玄武門,怕是也夠了。

整個貞觀朝在集權的過程中,真正發生革命性制度變化的領域,只有一個教育領域。

而發動或者說引領這場變革的人,就是那個在常人眼中是個老頑固的孔穎達。

“孔衝遠的封賞,比照房杜吧,之前那個,還是薄了些。”

“嗯,此事我再尋馬周前來商議。”

長孫皇后見丈夫恢復了理智,終於偷偷地鬆了口氣。

過了幾日,外朝就有人在傳說一個事情,說是二聖還要加封孔祭酒,至於封賞到什麼程度,只聽說會升格爵位。

與此同時,管理檔單的人跟人吃酒,無意中說起宮中找人詢問了劉文靜之家,旋即便有人揣測,很有可能劉文靜的那個魯國公頭銜,要落在孔穎達頭上。

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三章 機靈鬼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十六章 開闢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七十章 戰慄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四十五章 身懷絕技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一章 站街女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十六章 餅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五十章 定局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六十七章 繼續修路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十章 肥雞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八章 會做事第三十五章 賽事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
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三章 機靈鬼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十六章 開闢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七十章 戰慄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四十五章 身懷絕技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一章 站街女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十六章 餅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五十章 定局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六十七章 繼續修路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十章 肥雞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八章 會做事第三十五章 賽事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