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

bookmark

井渠用抽水機和唧筒原理相同,不過比起老式唧筒,雖然張德給馬周準備的工具不如“礦工之友”,但勝在普及率高,且易維護和保養。

無花果膠和杜仲膠的使用,鐵製抽水機能夠將管徑做大,又粗又長,效果非常好。

除了井渠和河套河東地區的抗旱要求,張德也並非沒有別的考慮,比如雲夢澤一帶,圍圩造田是一個過程。袖珍型湖泊被幹掉後,形成了大片的溼地,溼地開發是另外一個過程。

爲了保證將來大唐第一工地能夠維持良好的運轉,首要保障依然是食物,穩定的產出纔是繼續擴大再生產的條件。

儘管中土的農耕體系很早就成熟,但帝國的運轉,也有着強大的慣性。比如說,農事活動上,並非是靠着自耕農的自覺和農業知識,而是帝國體制下農事官僚的指導。爲什麼“勸課農桑”是官僚的一條考勤要點,也是這個原因。

農民如果僅僅是全靠經驗傳承,也只能在主糧上摸索出一條優選育種的方法。但食物並不豐富,同時畝產地下靠廣種提高產量的模式,使得農民無法大膽嘗試其它糧食爲主糧,當然,技術也是一條鴻溝。

對老張這條工科狗來說,一千五百年後辣條這種東西都能賣出逼格的時代,食品工業纔是這種玩法的堅強後盾。

而《齊民要術》則是南北朝的一個大膽嘗試微縮版,賈思勰畢竟是體制人員,江湖地位比泥腿子強了三條街。

抽水設備要用在雲夢澤的低地和溼地,除了水稻之外,還有澱粉類高產作物,其中一樣就是茨菇。

“清明沔州新田,增種多少?”

李奉誡拿着二月份的田冊,問沔州新上任的糧鋪檔頭。

“兩萬畝,山水田都有。”

“當地農戶可有說道?”

“都督府的官吏倒是過來看過,本地人不曾有言語。偶有說起,也是一些譏誚之言。”

“嗯。”

合上田冊,李奉誡又道:“發芽新種是哪裡的?”

“漢陽那邊是揚州種,江夏是蘇州種。”

“記得錄入在冊。”

“郎君放心,小的醒的。”

別了之後,李奉誡騎馬去了一趟城西,路上瞧見了幾個安菩的夥伴,拿了二兩華潤金元過去,讓他們再招一批沒出路的安國同鄉。

到了樑豐縣男府邸,李奉誡跟張德說了說沔州新地的事情,張德給他倒了杯茶,點頭道:“不瞞你說,新出的麪粉,填實了玻璃罐,密封之後,存上年餘不成問題。”

以前小麥沒卵用,連窮講究的老夫子都對麥飯恨的牙癢癢,更何況是貴族。如無特殊原因,麥飯根本不會是貴族的飯食。像李董那種吃碗雕胡飯還要落兩滴眼淚感慨萬千的,纔是正經統治階級。

然而現如今,小麥倒是緊俏,發麪做的饅頭包子蛋糕麪包,都是建立在磨面技術上的。連常吃冷淘的麪條愛好者,如今也明白鹼蒿子那是有大用的。

“哥哥的意思是……”

“茨菇揚州畝產是多少?”

“兩千斤。”

“漢陽地力勝揚州甚多。”張德咂了一口茶,“賈君鵬前年收過河北茨菇,一畝一千五百斤光景。爲兄在滄州試製了一些茨菇粉,一畝地能出一百斤到兩百斤。”

“茨菇還能出粉?”

“能,不過遠不如芋艿。”

芋頭出粉極高,河東那破地方都能畝產兩千五百斤以上,張德最開始搜刮鹼蒿子,也是爲了能夠制鹼然後沉澱出粉。這事情不是他琢磨的,是賈飛根據他祖宗的論述,實驗出來的。

賈思勰不是天才,是超級天才。

按照賈思勰的理論,爲了防備災荒,家庭三十畝地只要有一兩畝地種芋頭,就能夠保證餓不死。

然而廣大人民羣衆說了不上,賈思勰也說不了不算,雖然他是體制內的。

美中不足的是,賈思勰沒辦法讓芋頭變成芋頭粉,尤其是可以儲存的芋頭粉。

粗略的算過一筆帳,芋頭一畝地最少出粉也是三百斤。這檔次,都比得上下田糜子的毛收入了。有些下下田,一畝地糜子產量才一百斤多點,全靠廣種才能維持。而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技術,餓不死人是沒問題的。

可惜怎麼種什麼時候種,農民們根本不懂,農事專家,大多都是地方主官的幕僚或者佐官,最次也是吏員。

農耕技術,從來都是官方性質的。

“哥哥,漢水兩岸,多有無人之地,若是拿下,倒是能穩賺不賠啊。”李奉誡心中算了一筆賬,按照這行情,如果只是種茨菇來吃,其實已經可以活人。但這是不夠的,因爲種茨菇的難度比稻米收益差。

最大的難點在於,茨菇有沒有收成,不穩定。而水稻牛逼的地方在於,它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是很穩定的,而且可以一茬又一茬的種,漢陽至少可以種兩季。

而且茨菇麻煩的地方還有,它不是旱地播種,而是需要在溼地水田中做底肥。按照揚州的人傳統,人畜糞肥發酵之後,補一層肥,然後再用河泥,最後翻耕,然後挑揀出芽的茨菇種植。

張德讓人在沔州圈地圍圩造田,其中就有考慮到河泥做肥的原因。清塘之後,還能誘捕魚苗來養殖魚類。

這裡面涉及到的東西就多了,圍圩造田這種工程且不說,光翻地,就得重新制作曲轅犁,要適合茨菇水田的曲轅犁,犁頭兩邊要加上滑板,減小壓強,讓人可以輕鬆地調整,而不至於牛往前走,人跟不上。

然後就是人畜糞肥的收集,這需要統一管理。加上田地排水用到的排水灌溉渠以及抽水機,整套流程下來,起碼要動員華潤體系下的三成力量。

當然這一切竇氏值得的,能夠獲得大量的麪粉,足夠讓任何一方勢力瞬間膨脹成巨頭,引起中央政府的不必要猜忌。

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張德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這事情,得拉多少人進來。

光光一個李承乾,那無異於自尋死路,弄上尉遲日天和程操地,也不過時肉包子打狗。至於房謀杜斷,兩家在山東河南圈的地,可以繞過長安城一萬圈……

但這一切都是必須着手的,無關於皇帝和皇太子之間的鬥爭,而是工科狗將來拎着菜刀無懼皇帝還是公爵對他呲牙咧嘴。

石城鋼鐵廠是一條胳膊,全國最大工地,那必須是另外一條胳膊,兩條胳膊都得牢牢地抓住兩把精鋼菜刀,讓將作監的那幫廢物只能眼睜睜看着神兵利器被切成垃圾。

當工科狗琢磨着做大做強的時候,某個希爾木葉漢子,在食堂裡抹了把嘴,然後笑呵呵地衝他的老鄉們說道:“怎麼樣,溜肥腸好吃吧!”

“嗯嗯嗯嗯嗯……”

跟着波斯人一起來唐朝的希爾木葉老鄉們都是感慨萬千:這世界上還有比豬更加美好的動物嗎?

“那麼,諸位考慮的怎麼樣了?”

沙欣搓着手,眼睛無比明亮,看着他的老鄉們。

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九章 抓不住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章 接風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六章 癡女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八章 期望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一章 放手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十一章 一問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十八章 傳信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四章 大驚喜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四十章 缺口第四十六章 手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三章 千里駒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三章 閃了腰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七章 大舞臺
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九章 抓不住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章 接風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六章 癡女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八章 期望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一章 放手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十六章 霸道總裁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十一章 一問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十八章 傳信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四章 大驚喜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四十章 缺口第四十六章 手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三章 千里駒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三章 閃了腰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七章 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