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魄力

bookmark

作爲一個時刻在學習的頂級官僚,馬周的智力是無可挑剔的,黃門侍郎劉洎在馬周的指點下,發了一篇《約束藩王論》。

一時間,引起了宗室的極大反彈,乃至到各路洛陽新貴及玄武門元謀功臣,都覺得這未必就是要“約束藩王”,大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不是要搞“大約束”?

封建帝國的京城,天然地成爲最沒有“王法”的地方,這裡維持社會運轉維繫人際交往的準繩,只看靠山大不大,背景厚不厚。自興建洛陽宮至今,數年光景,洛陽從原先的東都,已經恢復生產再度繁榮,累積囤聚的財富,無數權貴在垂涎。

舊年一棟南城的宅院,那值個什麼?隨便一個淮揚大商,買了就是買了。到如今,卻是天翻地覆,南城那些房東,只是用來做“客舍”,旬日收一回租金,一年下來,就能賺出以往一代人的財富。

這是難以理解也難以想象的。

劉洎的《約束藩王論》,其底氣來源於侍中馬周,而馬周自東宮起家,從來都是要約束藩王,震懾宗室的。

皇族大多不事生產,不拘是經濟軍事,通曉一二者屈指可數,泛泛如豚彘者,卻多不勝數。

又因爲天然地有個好光環,導致那些底氣不足的事務官,不得不選擇妥協、包庇、縱容,乃至越發不堪。

倘若還是“以農爲本”,“民以食爲天”,馬周並不會如此,事情點在約束藩王上,也就到此爲止。但是當今世上,一個農戶一年所得,是遠遠不如新南市任何一個工人哪怕是學徒工的。

新南市在早起經歷了瘋狂的惡性競爭、暴力衝突的野蠻對抗期後,在“有識之士”的斡旋下,逐漸趨於平靜。又因爲優質工人的價值一步步提高,社會的普遍道德評判,又是基於“士農工商”四等,於是竟然是發展出了相當怪異的“百工行會”。

“百工行會”並非是什麼香堂會水的組織,它誕生的那一刻,就有着官方介入的背景。朝廷一面要從商人手中“收稅”,一面又要防止“收買人心”的鉅富,而震懾鉅富的方式,朝廷是雙管齊下的。

首先自然是“富不與官鬥”的權大於錢,其次,則是“以民爲本”的統治基調,讓基層官僚以“父母官”的身份,站在“百工行會”的一側,去要挾威懾鉅富大商。

官商勾結雖然依舊存在,商人鉅富依然可以收買那些底層官僚,但“先進”的審計官僚進入體制的同時,和商人打交道的官僚們升官發財的權重,卻並非來源於商人的支持,這就稍稍地保證了工商之間的平衡。

儘管哪怕是最繁榮的新南市,工人的單日工作時間,往往都在五個時辰以上,甚至六個時辰,但因爲這種奇葩的平衡,卻也讓商人不得不保證工人在爲他們創造產值的同時,他們要提供足夠的金錢收入和營養攝入。

皇帝在聽說新南市每日肉蛋類消耗,竟然比城北加起來還要多時,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驚愕表情。

只是這一切的投入是值得的,新南市的回報也無比豐厚。而這個回報,皇帝自認爲是他的“庇護”,於是在馬周和劉洎以《約束藩王論》劍指宗室的同時,李世民是決心要把用在“五姓七望”身上的“大推恩令”,給李家親戚也都用上。

既然封建破產,那就另闢蹊徑。

要麼不推恩,要推一起推。不能只有皇族分家的分家,單過的單過,“四民”各層,都要“依法辦事”!

誰要是反對,誰就是“要挾皇族”“賣直邀名”,否則,憑什麼皇帝要搞封建就各種掣肘?

劉洎前腳把《約束藩王論》拿出來,馬周接着就是一套《揚子江丁口增長考》。作爲眼下和各方關係都不錯的宰輔,馬周想要從杜如晦、魏徵、張德、李客師等地方實權巨頭那裡拿到一些要緊數據,難度不能說沒有,但基本上都是要給這個面子的。

從體制出發,好歹馬周是現在的“中央領導同志”不是?

地方要是不服從中央,地方是想做什麼?

馬周給李董的丁口指標中,千分之三的自然增長率是上限,這個上限,並非只有沔州一地,還有蘇州常州所轄上縣,但凡“魚米之鄉”,又有非常不錯的醫衛條件,加上又有大量的工坊吸收勞動力,就能產生這樣的上限。

而但凡土地大量集中在某個或者某幾個世家的州府,雖然他們掌握了大量的優質土地,但土地產出的大頭,和“佃戶”“家生子”無關。於是丁口增長,便是揚子江兩岸最低的。

至於藏匿人口,存在賬面上沒有的大量“隱戶”“黑戶”,卻又是這些世家的光榮歷史。這一點,不用馬周去細說,李董也是一清二楚的,並且他們李家能夠起來,本身就是因爲藏匿了大量的廝殺漢,更不要說種地的“隱戶”“黑戶”。

造反起家的時候,李董不介意家裡這樣的人多一些,但當家作主之後,李董就很介意做同樣事情的人。

“屁股決定腦袋,《約束藩王論》,劉洎未必是要是說真的去約束藩王;同樣的,《揚子江丁口增長考》,也不是真的就要考察一下長江兩岸的人口增長。外朝的的確確可以藉着黃門侍郎劉洎的策論,去約束宗室,那末,內廷作爲皇帝的耳目爪牙,不能拿着劉洎的文字,去約束那些世家大族嗎?”

洛陽準備掀起什麼運動,張德不在意,這些和武漢是無關的,因爲武漢表面上看是處於整個大唐體制之中,可實際上,又超然在大唐體制之外,很具有欺騙性。更何況,私心也好公心也罷,張德頭頂還有個長孫無忌,不僅僅是皇親國戚,還是朝廷幹臣,就算天上打雷,也得先劈這麼個玩意兒。

“觀察的意思是說,侍中是準備拿《揚子江丁口增長考》,進而令人相信,舉凡丁口增長過慢,便是地方大族掣肘?如此說來,門下省是要給皇帝的‘大推恩令’敲鑼打鼓?”

“可以這麼說。”

張德點點頭。

會議桌前,一羣幕僚和佐官都是紛紛點頭,“如此說來,倒是和我們武漢一致啊。”

“歪打正着……這真是,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說了。”

“皇帝欲開不世基業,乃成‘千古一帝’,這等魄力還是有的。”

聽着幕僚佐官們的討論,張德也是感慨,李皇帝這個皇帝,一見封建不行,立刻掉過頭又是一招。

既然自家不能獨霸,那就把老二老三都打成殘廢,那麼,老大依然還是老大……

第十章 毒啊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四章 癲狂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三十章 生活哲學1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四十八章 忠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七章 謀事在人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三十四章 要優雅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六十七章 彩第三章 躁動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七十章 分析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六章 震驚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二十章 虎威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三十章 約談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四十章 缺口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八章 接風
第十章 毒啊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四章 癲狂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七十六章 小衝突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三十章 生活哲學1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四十八章 忠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七章 謀事在人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三十四章 要優雅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六十七章 彩第三章 躁動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七十章 分析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六章 震驚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二十章 虎威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三十章 約談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四十章 缺口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八章 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