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盼着

bookmark

找到了東海的盡頭,對帝國那些參與航路狂歡的新貴們來說,他們遊弋的藏寶池塘擴大了幾十倍幾百倍。而對老張來說,他開始琢磨要不要弄出無線電。

可調電感配合水力、風力或者畜力發電,兩兩配對之後,在這個時代,如此方便快捷的長距離通信,就成了國之重器。可以說,一旦出現,唐朝的軍隊,可以一路平推到大陸的西部盡頭,直到另外一個池塘出現在唐人的眼前。

至於要用掉多少黃金白銀,和豐厚的回報比起來,根本不值一哂。

幾經權衡,還是放棄了這個誘惑力極大的念頭。

他還年輕,等得起。

老張自信壽命要比李世民長,此時此刻的微妙平衡,才比較符合小霸王學習機的發展道路。

至於大海之上充斥的風險,和他無關。

他既不優雅,也非從容不迫,只是欠缺了大無畏的氣概。倘使後來者說他沒有領袖氣質,老張是認賬的,且絕不會尋找藉口來辯駁。

之所以願意等,除了勇氣之外,他本以爲此時會誕生那麼一丟丟“法國大革命”也似的土壤。然而在貞觀十七年的當下,老張陡然明白過來,和那如火如荼的巴黎街頭不同,中原底蘊深厚,絕大多數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退路。

有退路,就會妥協。又或者說,損失還能承受,資本仍有利潤,便依然會妥協,直到虧損的那一天那一刻,甚至是直到破產直到一無所有的那一瞬間。

於是老張清理了一下頭腦,才知道法國的發展,扔到唐朝,大約是水土不服的。說到底,兩千萬人口左右的唐朝,其疆域遠遠超過三百萬平方公里,是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幾倍。在這個硬件上,受挫的老大貴族或者心思複雜的商人們,更多的選擇是逃避或者開闢新的“藍海市場”。

抄傢伙和李董對着幹,除非是深仇大恨,又除非傾家蕩產虧到姥姥家,就好比鉅野縣那幫倒黴蛋……

再傲慢一些,高盧老司機體量遠不如盤亙中土多年的華夏老鐵。用“小國”的模式去套大國,出什麼問題不知道,但一定會出問題。

更何況,這是一箇中土和天竺總人口加起來可能達到世界總人口一半的時代。倘若再把中原周遭那些雜七雜八的部族人口都計算進來,這就是“世界”。

“法國大革命”?

省省吧。

非法穿越帶來的奇葩社會學產物,在這個已經面目全非的貞觀朝,多到讓人無法直視。而老張作爲一條工科狗,是沒有那個能力去猜想會有什麼後果的。

於是,老張也琢磨出了一點點趣味,與其琢磨那些“革命”套路,還不如老老實實發育。

小霸王學習機,果然不是那麼容易就折騰出來的。

“怎麼抱個孩子,也能想入非非?”

暖閣內,崔珏同樣抱着孩子,坐在暖榻一側,和銀楚說着一些經驗,轉頭一看,發現自家男人正抱着個入睡的孩子發呆,頓時心生厭煩。

“甚麼想入非非,某在想朝政大事,你懂甚麼。”

瞪了一眼崔珏,老張搖頭晃腦,索性不再去琢磨這貞觀朝到底會發展成什麼奇葩模樣。橫豎自己拖家帶口的,就算要造一臺小霸王學習機,那也必須自家人一起樂呵。

“哎,適才你們兩個,說甚麼呢。”

“銀楚說了,男孩取名遼,她是從遼地來的,也好有個紀念。”

“這是甚麼話,遼地來的就叫遼,她還是瀚海公主呢,怎麼不給兒子取名瀚海?她還是突厥人,是不是還能叫張突厥啊。”

“好,你說的,就叫張突厥。”

“別,還是叫張遼吧,聽着霸氣。聽着就能打,名遼挺好,挺好的。”

銀楚一看這男人如此無聊,頓時將了他一軍,果然效果斐然,江南土狗當場認慫毫無風範可言。

“那女娃呢?女娃名個甚麼?定了麼?”

“你把雲夢澤都填了一半,所以取名雲夢,以做紀念。”

“填雲夢澤就叫雲夢,我還讓人在洞庭湖圍湖造田了呢,難不成還能叫張洞庭……好好好,算我沒說,就叫雲夢,叫雲夢還不行嗎?”

一看銀楚又要順他話頭,老張頓時認慫,反正名兒也不算糟糕,總歸比他的名字強三條街。

回想當年取字,想死的心都有了。

當然了,銀楚也是多方打聽之後,才決定找武漢的“姐妹”一起商量。實在是某條土狗給後代取名字實在是太隨便了,第一個因爲出生在滄州,於是叫張滄;第二個出生在沔州,於是叫張沔;在洛水之畔的叫張洛水,在鄂州出生的叫張鄂……

一開始都沒注意,要不是後來崔珏回過味來,某條土狗還要這樣繼續下去。

突厥悍妞顯然不樂意這種結果,更不想將來子女問她這個當孃的,爲啥他們叫這個名字的時候,她的回答充滿着令人渾身不適的惡意。

“阿耶,妹妹是叫雲夢了麼?”

張洛水歪着腦袋,擡頭問他爹。

“沒錯,雪娘以後就多了個妹妹,叫雲夢。”

“妹妹的名真好聽……”

張洛水一臉的羨慕。

“阿妹的也好聽,古代有人專門寫了《洛神賦》,就是專門寫來誇阿妹的。”

一旁張沔立刻給張洛水加了buff,老張差點想飛起一腳。

“古人還寫文章誇我麼?”

“那當然!”

張沔一臉正色,全然沒有任何破綻,這讓崔珏也是掩嘴一笑,看着張德那複雜的眉眼,輕聲道:“倒是有你風範。”

“甚麼話!”

老臉一紅,張德便假裝哄孩子,遮掩了過去。

不過雙胞胎的姓名一事,也就算是就此揭過,對阿史德銀楚而言,她能夠掌握這麼一個小小的權力,十分的高興。

作爲一個突厥女子,她覺得眼前這個一臉窘迫的漢人,終究還是寵愛她的,只是方式有些別緻,有些難以明言。

正月,爲了給雙胞胎慶生,觀察使府稍微有些忙,而在洛陽城,同樣無比忙碌,只是忙的有些不同,官僚和閹人都在等着最後的消息。

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第九十章 粗人第三十章 心累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九十章 眼界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六十七章 彩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十章 瞬間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十五章 閒聊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十七章 光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一章 站街女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五十六章 背鍋俠(遲到的一更)第七章 靠山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七章 予其誓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七章 百年大計
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第九十章 粗人第三十章 心累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七十四章 打錢第九十章 眼界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六十七章 彩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十章 瞬間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十五章 閒聊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十七章 光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一章 站街女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五十六章 背鍋俠(遲到的一更)第七章 靠山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七章 予其誓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七章 百年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