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江西

天竺。

新設的泥婆羅道室羅伐行省舍衛城中,張琿皺着眉頭看着手裡的聖旨。黃綾絹上開頭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大字。

這不是一般的內閣政令,而是皇帝聖旨,聖旨是皇帝名義親自下旨,後面還有內閣諸相以及翰林院諸位學士們的署名,正式的不能再正式。只不過這內容卻是讓他有些搖頭,朝廷將整個天竺地區劃分爲了四個戰區,而他這位剛連滅三國,立下大功的二皇子,繼被封泥婆羅國王后,再被授封爲北戰區總司令。

北部戰區總司令,如果是大華北戰區總司令還值得高興一下。但他只是天竺地區北戰區總司令而已,大華有九大戰區,信度、天竺、孟加拉、獅子國、阿拉幹、泥婆羅皆隸屬於同一個大戰區。喜瑪拉雅山以南,興都庫什山以東和那加山脈以西,這一大片地區都劃在一個戰區裡。

現在張琿的這個北戰區,只是這個大戰區裡的天竺地區的北部區而已。

他原以爲自己連滅三國,理所當然的會成爲整個天竺地區的總司令,可現在一道聖旨,天竺地區的軍隊一劃爲四了。

越往後看,他的眉頭皺的越緊。

王玄策替他向朝廷奏請的讓他娶戒日女王之事,也被駁回了。皇帝並沒有同意此事,而是派人接女王入京。

泥婆羅國王、泥婆羅道提督、天竺北戰區總司令。

張琿苦笑着念着自己如今的頭銜。

“殿下,我也沒有料到是這個結果,倒是我草率了。”信度總督、天竺西戰區總司令、坦泥沙國王王玄策有些抱歉的對着張琿道。本來是個好事,倒沒料到是這個結果。

當他聽到這個旨意的時候,心裡驚訝了一下後,也馬上就明白了他那位皇帝老師的意圖。

平衡。

WWW▲ T Tκan▲ ¢Ο

二皇子在天竺確實表現很不錯,浪子回頭,驚豔世人。但也正因此,讓皇帝不願再讓他娶女王。

他聽來使說過,京中曾有消息,說內閣曾提議要讓皇帝納女王入宮,後來女王沒同意,還有人提出過讓太子納女王入東宮。總之,朝中並沒有人願意讓二皇子娶女王。

這件事情是他最先提出來的,現在一不小心,卻做了件讓皇帝、太子和二皇子都不高興的事情,他也覺得有些冤枉。

他甚至想到,他的這個提議,可能會被人視爲他倒入二皇子一邊。

張琿苦笑一聲。

“是我的錯,這事我有欠考慮。陛下的決定我能理解,也支持。王師兄,陛下的旨意也下來了,這天竺以後分爲四個戰區,我北你西,你的兵馬還是歸你統領,另外勃律、象雄、羊同三家之兵,也從我麾下轉劃到你的統率下。”

王玄策點了點頭,他倒不在意張琿當天竺兵馬統帥,畢竟他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

只不過如今朝廷那邊表露出了那麼明顯的意思,他也不能視而不見。

“殿下,以後我們兩邊一樣能力協作。”

“嗯。”張琿有些意興索然,不管他如何努力,他依然是二皇子。有兄長張璟在頭上壓着,他永遠沒有可能成爲儲君,更不可能有機會握有更大的權力。

一個天竺北戰區司令,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想統領整個天竺戰區,皇帝不放心,朝廷也不放心。

按朝廷的戰區劃分,以後天竺北方,恆河以北的地區,就是張琿的戰區轄內。

恆河,此時也名克伽河。

張琿雖心有些不甘,但也沒有什麼怨恨之心,他深知他這點功能,這點本事,這點兵馬,完全都是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眼下手裡就是再多兵馬,也不是他真正的力量。

“師兄,那我們就來談一談合作計劃吧。”

·······

江南道、江西行省,江州。

做爲江西的門戶,江州向來地理位置重要,便捷的水運,又讓這裡商業興旺。人口雖不如武漢擁有百萬之衆,但也同樣是長江兩岸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大鎮之一。

皇帝張超出巡,倒沒急着直奔目的地什麼的,一路順江而下,走走停停。到處巡視查看,有時只是看看風景,有時也則會體察一下民情。

湖北有洞庭湖,江西則有鄱陽湖。江西不但有景德鎮的瓷器聞名,同樣江州還有一樣特產,就是這裡的水產。

鄱陽湖是江、洪、饒三州的界湖,而江州既擁有三分之一的鄱陽湖,同時又擁有鄱陽湖與長江相連的湖口,這一段湖口也同樣是贛江與長江的交匯口。既有水運之便,又有漁業之利。

“陛下,近年來我們一面依靠長江和贛江的水運之利,發展工商貿易,同時也利於了我們這裡獨特的地理水勢,大力發展漁業養殖,如今成果頗豐。”

江州刺史向皇帝自豪的奏報。

張超看着前面浩淼的湖水,笑着問自己的這位女婿兼門生來恆,“哦,你跟朕細說說看,怎麼個頗豐法。”

“陛下,江州的工商貿易,這個臣就不多說了,陛下一路過來,都是看在眼裡的,這裡的繁華擺的清清楚楚。”

“嗯,這個朕自然看到了,利用區位優勢,加上地理水利條件,做的很不錯。江州成爲重要的內河商港,還是船舶製造大城,此外還是重要的漆器、瓷器、生絲集散地,發展迅速。”張超給了女婿肯定。

江州過去就是個不錯的長江碼頭,這些年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尤其是來恆上任江州刺史以來,更是大力推動發展。

江州碼頭,江州造船廠、江州新城等都是他一手推動的,舊城改造,新城規劃開發,可謂是相當成功,整個城市在幾年時間裡變換一新。

不過張超現在更有興趣的還是他說的漁業養殖這塊,畢竟大力發展江州城的工商業,這個確實是政績,可集全州之力發展,甚至有省、道甚至是朝廷的大力支持的。

上次張超在武漢,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武漢發展迅速,聯合三鎮,擁有百萬人口,工商製造業等十分龐大,但周邊地區,卻沒太大的變化,許多百姓雖然都擁有不少土地,可依然還僅限於溫飽而已。

鄉村裡的年輕人大量外出進城去打工賺錢,家庭的收入大頭是這些出去的年輕人,留在鄉村裡的百姓,雖然辛苦,雖然朝廷現在賦稅不高,但他們依然收入不高。

就算有糧食價格保護,但種地還是收入不高。

只有極個別的縣,有些父母官做的還不錯,知道招商引資,也依靠當地資源優勢,搞一些礦產開發,或者建一些工坊等。

不過張超還沒有看到能夠讓更多百姓都能受益的更好政策。

“陛下,我們江州最大的自然資源條件就是水,有長江和鄱陽湖和贛江。過去,因爲靠江,可以說百姓是受夠了這水的苦,年年漲水,三年一大漲,五年一特大,還經常會發生江堤決口等大災。百姓種糧,受水災嚴重。”

來恆很年輕,但做爲十幾年就考中狀元的天子門子,他卻也是從地方一步步升上來的,早年跟着張超門下學習做事,幫着處理文案等。後來考中狀元,先入翰林院,後進中書門下爲官,官職不高,但積累了經驗。

後來又下放地方,從縣丞做起,一步步到縣令再到州的參軍、司馬直到如今做到江州這個重要上州的刺史。

每一步,都表現很好,考覈皆優。

“這些年,朝廷大力拔款,各地修堤疏河,水患確實大大減少了。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過去我們靠水是受水災,如今雖水災少了,但光靠種糧食確實收益不高。”

江州因爲江州城的發展,每年上繳朝廷稅賦後,還有不少剩餘,一部份上交道,一部份留州,一些拔回縣裡。

財政充餘,辦事也方便的多。

來恆在刺史任上,一面大力發展江州城,但也沒忘記江州下面的諸縣鄉。每年從州財政中拔出大筆錢用於修堤固壩,修建水庫,開挖溝渠,圍圩造田。同時也考慮到普通的糧食種植收益不高,還積極的爲百姓謀劃着種植其它經濟植物,種油菜、花生榨油,種油茶樹、茶葉樹,種桐油樹,甚至種棉種麻種桑。

能想的辦法都想,他甚至給下面的縣令等都下過死命令,不管他們想什麼辦法,就是得讓百姓的收入增加,而且這個增加量還是硬性指標,做不到的就退位讓賢。

“我們這幾年確實各種辦法都在試,種植養殖,樣樣都試。如今我們這裡其它各方面做的只算一般,但養殖這塊確實是做起來,做出名了,而且收益很高。我們這裡水多,以前是害,現在卻成了寶。”

靠水吃水,以前是最簡單的捕魚。

到江裡湖裡去打魚,這是最簡單的。

而現在,江州出名的是養魚。過去養魚畢竟難,魚苗基本上都是從江、湖裡捕到的魚苗然後放養魚塘裡,但是現在,江州早就弄出了人工養殖技術。

他們琢磨出了繁殖魚苗的技術,甚至有了比較系統的淡水魚養殖技術。

不但用水塘養魚,甚至還開始在湖裡用網箱養魚。

青魚、鰱魚、鱅魚、草魚,這是江州如今最出名的四大家魚,其它的還有如鯽魚、黑魚等也都十分成功。

“我們現在的魚苗繁殖很出名,許多外地人都跑我們這邊來買魚苗。”

過去養魚,最困難的就是魚苗難尋,靠着在江河裡捕到的魚苗,難以規模化養殖。而如今在江州官府扶持下,江州的漁產養殖很成功,他們自己每年就能大量繁殖魚苗出售,這些魚苗賣給各縣鄉的養殖戶,大量養殖。

比起在江河裡捕魚,這收穫可就大多了。而且還保證了魚產出的穩定以及鮮活,想要多少,想什麼時候要,都行。

江州的魚乾廠,魚罐頭廠遍地開發,行銷各地,十分出名。

“魚好賣嗎?”張超笑着問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後世的時候,各地經濟發展,就常遇到一些問題,引進了好的項目,但最後辛苦種出來的養殖出來的東西卻能銷出去,甚至百姓最後含着淚把田裡的西瓜等產出砸掉的情況。

“還不錯,現在我們江州的魚非常有名。依靠着江州碼頭,利用長江的水路運輸便利,江州魚現在行銷天下,甚至連漢京、洛陽、長安,都能吃到我們江州運過去的鮮魚。”

水路運輸魚,有天然的優勢,能夠水養着魚,哪怕路上時間長點,基本上也能保證魚的存活。

“光賣鮮魚怕是銷不了這麼多吧?”

“確實。鮮魚往外賣,越遠成本越高,而且越能存活,我們依靠水路運輸,每天從江州港往外運銷大量的鮮魚,但更多的還是自己消化。”

江州本就是一座幾十萬人的大城,這裡遍地工廠,大量商販旅客往來,因此本身的需求量和消化能力就較強。

再一個,江州還建了許多魚加工做坊。

把魚加工出售,做成魚乾、薰魚甚至是魚罐頭。

“陛下,我們甚至還能把魚加工過程中的部份下腳料做成魚粉、魚油,甚至是把廢棄物做成飼料。還可以把魚肉分割做成魚丸、魚腸等。”

“我們整條魚,可以只丟棄一個魚膽,其它的魚鱗魚骨魚皮等通通都能加工成產品出售。”

張超不由的豎起大拇指,這種深加工的模式非常好,充分的利用好了這些魚產品即不浪費,又增加了附加值。

過去要麼賣鮮魚,要麼就賣魚乾,哪有那麼多的加工方式。魚從江河裡捕撈出來,都是小打小鬧,而現在江州,完全是產銷一條龍,規模化的養殖銷售。

有專門養魚苗賣的,有專門養魚的,也有專門加工魚的,還有專門賣魚的,這個漁產業,現在已經成了江州重要的支柱產業。

江州下的各縣鄉,基本上都參與了進來。到處都是魚塘,到處都是魚廠。

“我們統計了下,我們江州的漁業,讓我們江州的百姓,每年增收了許多。尤其是發展魚業,並不需要更多的土地,我們利用的都是過去用不上的,但百姓的收益卻實實在在的增收了不少。百姓增收了,官府的稅收也增加了不少。”

“有礦就挖礦,有水就養魚,有河就建碼頭。來恆啊,你做的非常不錯,江州養魚這個模式非常好,這不僅僅是地方財政增收了,更重要的是讓更多底層的鄉村百姓,也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徑,你做的非常不錯。”張超聽說,十分滿意,這個年代,能有這種頭腦的官員真是不多。

“朕有功則賞,有才則用。你的才能,當個刺史太屈職了,朕提升你爲江西行省左布政使,嗯,繼續兼任江州刺史。你好好總結一下你在江州的這些經驗,寫一篇奏章呈上來,朕要讓天下各地官吏都好好學習一下。”

二十多歲的年輕刺史臉有些紅,“臣還年輕,願意在下面多歷練幾年。”

“多歷練是好事,但有能力有本事也要提拔,尤其是你這樣既年輕又有本事,特別是已經做出成績拿出了證明的官員,朕更要大力提拔。你雖是朕的女婿,但朕提拔你並不因爲你是朕的女婿,也不因爲你是朕的門生,朕提拔你,看中的是你的能力,尤其是你的這個頭腦。你沒有一心只是盯在江州城,雖說江州養魚可能給州財政增加的稅收不多,但對朕來說,這卻非常重要,極爲了得。”

“陛下過獎了,臣只是做了地方官應做的罷了。”

“哈哈哈,說的好,當官不做事,那還不如回家賣紅薯。你既然有能力,朕就不能浪費你這個人才,你在江州,幾年時間把江州變了個樣。現在朕讓你做江西省的布政使,正是希望你以後能夠把在江州的表現,繼續發揚,讓整個江西也都上個臺階,變一個樣。洪州、饒州也有水的優勢,也一樣能養魚,景德鎮還是全國有名的瓷器製造中心,贛江水道能夠直達五嶺下,聯通廣東,這都是優勢,你要好好利用,最重要的一點,朕希望你能夠記住。發展經濟很重要,稅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麼,是要讓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記住這點,讓底層的廣大百姓都生活更好,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

來恆有些激動的點頭。

才二十多歲,已經成爲了一省的布政使,這可是三品大員。雖然上面還有巡撫和總督,但確實已經成爲了高級官員,可以身着紫袍了。

“江州養魚是個成功的寶貴經驗,一定要大力推廣。有水的地方養魚,有山的地方種樹,總要因地制宜嘛。來恆啊。”

“陛下。”

“既然江州養魚養的這麼出色,朕今天就點個餐,中午吃全魚宴。把你們江州養的各種魚,什麼鏈魚青魚草魚鱅魚都弄上來,除了鮮魚,還有那什麼乾魚臘魚魚罐頭,什麼魚丸魚腸等等,全弄上來嚐嚐。“

來恆笑着應下。

江州別的不說,這魚還真是不缺。

今天這全魚宴,一定要讓皇帝和這些老幹部們大開眼界。

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961章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634章 一半第531章 惡僧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585章 廟會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六十一章 VIP體驗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903章 十三太保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398章 宮變第206章 三百弟子第118章 嫁妝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379章 唐租界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1158章 隕落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626章 斬!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1360章 鐵與血第1507章 留一手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957章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1480章 無知無畏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215章 狼煙起第1270章 崩盤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475章 牛魔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1537章 讓他跪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845章 搞事情第809章 暗殺第722章 天王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894章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472章 賞不折扣第398章 宮變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1246章 劫皇子第1425章 試練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630章 行者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847章 復國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997章 勤王軍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484章 聖天子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283章 矯詔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507章 留一手第1504章 雙頭鷹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775章 六扇門
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961章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634章 一半第531章 惡僧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585章 廟會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六十一章 VIP體驗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903章 十三太保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398章 宮變第206章 三百弟子第118章 嫁妝第712章 開始殺人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379章 唐租界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1158章 隕落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626章 斬!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1360章 鐵與血第1507章 留一手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854章 兩隻狐狸的合作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957章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1480章 無知無畏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215章 狼煙起第1270章 崩盤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1475章 牛魔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1537章 讓他跪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845章 搞事情第809章 暗殺第722章 天王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894章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472章 賞不折扣第398章 宮變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752章 長孫無忌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1246章 劫皇子第1425章 試練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630章 行者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1400章 夜宿宮中第847章 復國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997章 勤王軍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484章 聖天子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283章 矯詔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1507章 留一手第1504章 雙頭鷹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775章 六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