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得十錢而不死

“柯教頭,如今漢京尋常百姓一日收入多少?”吃着酸酸甜甜還很冰脆的糖葫蘆,漫步在這熱鬧的漢京街頭,張超感覺很愜意,也很自豪。x23us.com更新最快這大唐盛世,提前到來,他也功不可沒。

“漢京尋常百姓做工,一日可得百錢。若是有技術的工匠,則收入更高。尋常人,也就百錢左右吧。”柯慶身爲替張超掌管暗影的人,對於京師的市井生活,也是很清楚的。

一天工錢百錢,指的是在漢京打零工的人,或者是工坊普通工人、商鋪一般夥計等,這個收入應當說還是很不錯的,但考慮到漢京做爲大唐都城,人口百萬,生活成本還是較高的。

一天百錢,其實也就一般了。

“想起十幾年前,在灞上的時候,一百錢可不容易賺。”

那時還是開國之初,糧價高,但房屋田產等卻便宜。如今漢京周邊的田產、住宅商鋪這些都是節節高升,雖說現在田地不像過去那麼緊張,許多百姓只要願意,就能去邊地移民分田。

可漢京畢竟人口百萬,這裡附近的地依然是寸土寸金,漢京邊上最肥沃的良田,成交價格達到二十貫每畝,一般的良田也有十來貫。但與之相對應的,離京城越遠,田價越便宜。

大唐田價最貴的就是五京,還有各大超過十萬人口的都市郊區。五京是一線地價,達到十貫每畝以上。而杭州、交州、欽州、福州、揚州、江陵、江州等算是二線田價,一般在三貫以上十貫以下。

三線價格則是那些州城附近,一般在一到三貫左右。

一些偏遠的地方,價格只在每畝一貫左右。

最便宜的是在既偏遠,灌溉又不利的一些地區,每畝田價僅三五百錢而已。

這也是人口效應,許多偏遠的地方,也是移民移走最多的地方,人口下降,百姓田地擁有數量也變多,田地交易變少。而那些都市大城周邊,因爲工商業旺,人口聚集,田地的價格也就節節上升。

如漢京邊上,最貴的都達到二十貫每畝,甚至還有價無市。而如果願意去邊疆領主們的封地,去了就能免費給田,甚至還有安家費可得。

漢京的房產、商鋪的價格,也是眼下高居不下,不斷上漲。尤其如漢京這樣擁有百萬人口,流動人口又多的都城,對住宅和商鋪的需求是極大的。

特別是商鋪數量基本上固定的,尤其是那些旺市街區,店面的租金更是驚人。好在當初設計漢京的時候,就早早爲漢京城設立了許多衛星城,這些京郊的商鎮,承擔着許多手工業區、倉庫碼頭,和大量工人百姓的住宅區的功能,爲漢京分擔了很大的住宅壓力,要不然,漢京再大,人都擠在城裡,也是會相當擁堵的。

朝廷修建了不少的城郊住宅區,提供廉租房,爲許多在漢京生活的百姓減輕了壓力。

甚至每年來京的許多商人,還有那些趕考的士子,都喜歡住到城郊。那裡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節省很多開支。

能在漢京城裡住房的,都是收入不錯的,若能在漢京城裡買房,哪怕是在外城買,也是相當有實力的。

“漢京的百姓,起碼還是能維持溫飽的,日子算是很不錯了。”

張超覺得漢京百姓生活壓力大,可柯慶卻覺得他們很幸福。

溫飽,僅這一條,就是柯慶區別好與壞的標準。

隋朝的開皇盛世之時,長安城的外城牆甚至都還沒有修建完成,城裡依然有大量的空置坊區,百姓在那裡面住糧食,甚至在裡面建起窩棚,許多貧民在那裡生活,形成一片片不在官方登記裡,卻實際存在的貧民窟。

可在漢京,卻很少看到乞丐。

基本上,都還是能維持溫飽。

雖說漢京生活成本高,但朝廷在城郊建有許多廉租房,房租很便宜,配套的設施卻不少。

有學校有醫院,還有配套的公廁和澡堂,甚至有專門安排人做衛生清潔。本來應當是貧民區的城郊廉租房區,卻很乾淨整齊,也治安良好。保甲制度下,大家都盯着鄰居,誰要是有不法行爲,會馬上被上報。

而人如果能維持溫飽,誰又願意去做偷雞摸狗的事情呢,大家也願意活的有尊嚴。

孩子們送入裡坊學校讀書,大家們週末甚至也去學校聽講課傳經。

“在漢京,一人一天最基本開支差不多二十文錢。”柯慶告訴張超。

不少官吏士兵讀書人,都已經開始習慣三餐,但還是有不少普通百姓依然習慣兩餐。

人日食米一升,歲衣絲一匹。

如果是家庭條件好的,一日三餐,一天可能要食米兩升。但如果條件普通點的,一天只吃兩餐,一天才吃一升糧。

而朝廷僱工做役,標準口糧是一天兩升糧。

朝廷給秀才、舉人、國子監生員們的糧食補貼,也是一天兩升。

而朝廷給上京番上宿衛的府兵和禁軍士兵的口糧,同樣是每天兩升。

一人一天吃兩升看似很多,但對於青壯來說,確實不多。尤其是這個時代普遍是缺少副食油水,兼之體力勞動較大的情況下。

對於普通百姓之家來說,均合一下,人均一天一升到一升半左右。不過光有糧不夠,還得做成飯。因此薪炭、油鹽醬醋茶這些也是要的。

大唐有對孤寡殘疾的救助政策,每月會給這些人發放口糧。標準就是每天二十錢最低保障補助。

遇災情,對災民也是這般求助,日給二十文。

這二十文中,十文是用來買糧的,剩餘十文是其它生活必須品。

飢窮之人,日得十錢之資,升合之米,則不死矣,這就是朝廷低保的標準。

這個低保政策,也還是當初張超一力推動的,對於那些人,張超認爲朝廷有義務責任去救助他們。

這些人多數是老弱病殘,又沒有家人,他們也不可能移民邊疆,留在地方上也不能自力更生,若朝廷不照顧他們,這些人就只能等死了。

朝廷還開有養老院、孤兒院、救濟院等,對裡面收養的這些人標準就是日給米二升、錢二十文。

在如今的大唐,在漢京這種一線城市生存,一天起碼二十文錢。

一家人一天一百文錢可以過日子,不過一年的生活開支可不止這些,還得包括住房、穿衣,還有年節應酬,生老病死,婚嫁等。

對百姓們來說,好在朝廷現在推行六年義務教育,孩子讀完初小和高小六年,是不用花錢的,甚至孩子還能在學校吃一頓免費營養午餐。成績好的孩子,還能拿一份獎學金,甚至能補貼點家用。

在漢京生活的百姓,多數算是城市居民了,他們在城市裡工作,無法如鄉村裡的百姓一樣衣食自給,各種都要靠買,成本要高的多。

柯慶笑道,“人之一身,每日所食,不過米一升,終年所衣,不過一兩匹,若酒食雜費,歲計不過百千,此切成身不可闕。”

按他的意思,除了衣食,一個人一年的開銷算下來大約在千錢左右。

當然,這是最低消費了。

漢京裡原來有數萬北衙禁軍,這些北衙禁軍不同於府兵是番上宿衛,禁軍是職業募兵,常備兵職業軍人。

他們就是靠軍餉養家。一般的禁軍,每年軍餉大約五十貫,平均一天一百三十餘文,要高於普通百姓收入,這是能養活一家人,保證溫飽的收入。

禁軍如遇出征,另有獎賞。若是打仗立功,賞賜收入不少。甚至還能獲得不少戰利品,若升爲軍官,則就能過的很好了。

大唐的官員們收入很高,武德時官員收入低,主要靠各種職田等的田租,而貞觀後,朝廷改革,官員們改過去的祿米、田租收入爲主,變爲月俸爲主。月俸收入大增,比如張超這個宰相,月入就好幾百貫,更別說他的那幾個重要兼職頭銜,何況他還有自己領地的一半稅賦收入,兼之不少官員都有投資經商,或者購買田地耕種或者出租,使得大唐的官員生活優越。

連龐大的吏員階層,也都納入了朝廷的財政供給體系,不用自己想辦法靠灰色收入生存,而是朝廷直接發薪水,薪水還都不低。

依靠着朝廷龐大的財政收入,保證了官、吏、兵這三大階層的收入。

一天基本保障只有二十文,最大的原因是糧食市場的穩定。

雖間隔有災年,有地方歉收。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積蓄,大唐的糧食調控很好,朝廷手裡握有大量的糧食,各地的轉運倉、儲存倉,還有地方上的社倉、義倉裡都堆滿糧食。

基本上糧食商人沒有了什麼操縱的空間。

朝廷手裡的大量糧食,可以隨時調控糧食市場,把想擾亂市場價格的不法商人打擊的破產。

漢京鬥米二十文,這已經算是全國最貴的糧價了,在東南的許多糧食產區,鬥米往往才五六文,還是朝廷實行了價格保護,不讓糧食價格過低以傷糧農。

大米的價格一文才兩文,而麥、粟等更便宜,現在又有玉米、土豆等新糧食作物出現,導致糧食供應越發的充足。

當百姓不用擔心糧食價格,不用爲吃擔憂後,那麼哪怕京師其它生活成本高些,可起碼能保證一家人有地方住,有飯吃,孩子還能有書讀。

這就是柯慶所說的如今百姓日子遠勝從前,過的還不氏的原因。甚至哪怕是那些孤寡殘疾,無所養無所依的人,都還能享受到朝廷的救濟低保,這樣的時代,百姓的日子怎麼能不說好呢。

第1131章 飛醋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790章 自污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755章 敬畏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640章 五斗米第308章 從軍行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848章 殺雞用牛刀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758章 齊王妃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734章 四十萬鐵騎南下第275章 說媒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687章 龍涎第1314章 得十錢而不死第687章 龍涎第706章 相爺大氣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416章 朕一定給你個交代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101章 上環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466章 征服稅第1058章 異姓王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389章 給我拿下這犯上作亂的逆賊,斬!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1283章 矯詔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263章 張若華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825章 小女王第1035章 大清洗第1048章 酒館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582章 帝師第333章 失算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242章 被遺忘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569章 丐幫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1272章 山頭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769章 小魚兒大魚兒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361章 節度使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第1302章 長孫無忌兵變了第508章 大麻煩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010章 忠義無雙武士彠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850章 廢奴第1121章 暴風雨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343章 回長安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054章 罷撤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634章 一半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1226章 哥羅富沙
第1131章 飛醋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790章 自污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755章 敬畏第679章 抄家、滅族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640章 五斗米第308章 從軍行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848章 殺雞用牛刀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758章 齊王妃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734章 四十萬鐵騎南下第275章 說媒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687章 龍涎第1314章 得十錢而不死第687章 龍涎第706章 相爺大氣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416章 朕一定給你個交代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101章 上環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466章 征服稅第1058章 異姓王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389章 給我拿下這犯上作亂的逆賊,斬!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1283章 矯詔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263章 張若華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825章 小女王第1035章 大清洗第1048章 酒館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582章 帝師第333章 失算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736章 李超不出,誰可爲帥?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242章 被遺忘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569章 丐幫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1272章 山頭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769章 小魚兒大魚兒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361章 節度使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第1302章 長孫無忌兵變了第508章 大麻煩第257章 一炮打響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010章 忠義無雙武士彠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850章 廢奴第1121章 暴風雨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343章 回長安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054章 罷撤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634章 一半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1226章 哥羅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