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釜底抽薪

早朝匆匆結束。

李在無數雙探尋的目光中,平靜的走出了大殿。剛出大殿,王太監就在那侯着他,“李相,陛下在御書房召見。”

李應了一聲,不顧其它人的目光,跟着王太監一起過去。

皇帝只單獨見李。

今天早上這個詔書,事先李世民沒有跟任何宰相談起,只有昨天當值的中書舍人草詔時,才知道這個決定,但皇帝也告訴他,不得泄露半字。

王太監把李領到御書房門外,對他笑笑,自己並沒有進去。

李一進來,李世民就從御案之後站了起來,他剛纔拿着一個奏摺,其實也沒心看下去。繞到桌前,李世民拉着李的手,走到一邊的沙上坐下。

“三郎,讓你外出之事有些突然。”

皇帝用三郎稱呼李,這是無比親暱的稱呼。李聽了,笑着點頭。

“陛下打算停止新政嗎?”李問。

外人稱他的改革爲變法,但李自己更願意稱爲新政。皇帝在這個時候,突然調他離京,並不簡單。

突厥人和高句麗人聯手進犯,但十萬人而已,河北尉遲恭,河東李績,哪個都能獨擋一面,並不需要他這個尚書令親自北上,只能說,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世民搖了搖頭。

“朕銳意改革,一意進取,對變法革新全力支持,怎麼可能中途退縮?”他拍着李的手,“只是近來,朕現各方對新政反對之聲很高,朕不是畏懼,朕只是不想在這個不利形勢下,打一場仗。”

李不說話,只是看着皇帝。

李世民道,“你不用擔心,也不用懷疑,朕變法革新的想法不會變。只不過,有時也需要策略,也需要變通。如今形勢,各種輿論對於我們變法不利,那我們就先等待一下,找出問題,把那些在後面煽風點火的人給揪出來。”

李覺得皇帝的話是真誠的,他不是那種一遇困難就慫的人。

“陛下,臣也確實太急了些,導致現在輿論沸騰,我被天下人罵。”

李世民搖頭。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而惡之,可謂非常之奸雄,舉天下人而譽之,可謂非常之豪傑。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爲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爲偉人,都說蓋棺論定,但許多蓋棺後數十年數百年,依然有論猶未定者。”

李在做尚書令前,舉天下皆譽。

而如今,做尚書令,主持新政,卻引天下人皆謗。

皇帝卻並沒有如天下人那樣看,當天下人都譽李時,他沒有驚慌猜忌。當天下人都謗李時,他也沒有誤信。

他有自己的看法,並相信自己的看法。

“如今輿論,其實是有人在暗中煽動,許多百姓不明真相,跟風而已。”

面對眼下的局勢,李世民不是楊廣,不會硬來。打仗有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敵軍勢大,或者士氣正銳,這個時候不能硬上,得暫避鋒芒。

暫避鋒芒,不是懼敵,只是一種策略。

眼下的新政,也需要一個策略。

“臣爲大臣,欲爲朝廷盡力,可滿廷意見,與我不合,羣掣手肘,奈何。” wωω▲тt kдn▲C〇

“新政變法,在君王。你有朕的支持,何事不可爲?”

李世民還是那句話,變法革新之決心不變,但眼下輿論,還是說明他們準備不足,李世民不想硬碰硬,而是要先行緩兵之計,先避鋒芒,仔細觀察。

“你先去河北,雖然朝廷本來想休兵幾年,可統葉護既然來犯,還邀了高句麗,那麼我們就得迎戰。你親自去一趟河北,將他們擊退。”

李只是點頭。

“朕授你節度使之銜,是讓你可以全權統領北方戰局,同時還可以管理地方民政財稅等,你知道朕此舉之用意吧?”李世民問。

節度使,此前曾授過一次,也是授予李,當時是授李朔方節度使。只是那時候,朔方還在樑師都的手裡,這個節度使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其實只是方便作戰而已。

但這次不一樣,燕雲節度使,皇帝給李劃的轄區卻是包括整個河東和河北兩個道。

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旌以專賞,節以專殺。

這是相當於以前大行臺的權柄,朝廷罷行臺,撤總管府,罷都督府,宣撫使也是事了即撤,可現在卻授李一個權柄更大的節度使。

“這次讓你去幽州,負責擊退突厥高句麗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讓你到地方上,開始新政的試行。”

李笑了。

李世民夠狡猾的,中央阻力大,就先讓李去地方上試點。

畢竟到了地方上,李這個節度使可就沒有人管的了。

“你放手去幹,朝廷這邊,朕替你兜着。”

“不過也用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借防禦外敵以軍事之名,推行新政,阻力應當會小點。”

從宮中出來,李看着陰雲密佈的天空,暗暗嘆了聲氣。

他原本還以爲,皇帝會迫於輿論壓力,免去他尚書令之職,讓他下野呢,哪怕是暫時的,也好啊。

回到府上,李叫來柯慶。

“把外面的人都叫回來,不用再去煽風點火了。”

柯慶道,“我已經聽說了早朝上的事情了,陛下讓你出鎮河北,授你燕雲節度使了。這個結果不是很好嗎,起碼可以離開襄陽了。”

李搖頭。

當初做上尚書令的時候,李就不太願意。

可一執掌尚書省,李世民就追着李,給了他許多任務,極大壓力。李豈不知道李世民過於心急了,可他最後卻答應了下來,甚至一下子拿出了許多改革之法。

本來這些新政,應當是慢慢的推出,一次一點,穩字爲上。

但李卻搞的如此激烈,其實他是想要借這個搞事,新政觸及許多人的利益,最後肯定會有很強的反彈,那個時候,他藉機辭職,歸隱封地,多好的事情。

反正大唐朝廷中,有房玄齡杜如晦等一羣名臣,有他們在,貞觀依然還會成爲貞觀治世。

李不斷的拿出新政,馬不停蹄的推行,一面又暗中讓柯慶帶人四處傳播謠言,弄的京城謠言四起,輿論矛頭都指向李。

可誰又料到,這個時候突厥和高句麗會打來,更料不到的是,李世民並沒有迫於輿論就放棄。

他的反應很高明,讓李去河北,名義上主持戰局,實際上讓李先去地方推行新政,這樣阻力會小些。

這個結果,也是李沒有料到的。

燕雲節度使,李念誦了幾聲,一聲苦笑。

“相國什麼時候出?”

“明天。”

不久前,朝廷纔派了程咬金侯君集去征討吐蕃,現在突厥和高句麗又聯手打了過來,這還真是個多事之秋。

府裡。

府中上下的人,都在忙碌着。

崔鶯鶯她們則都坐在大廳裡,新年才過沒多久,夫君在家還沒呆上一個月。年前是纔回到的家,這現在又要外出了。

“該死的高句麗人居然打到河北來了。”一名管事嘆道,這位管事跟老爹一樣,曾經參加過徵遼之戰。“想當年,前朝之時,數徵高句麗,甚至曾動員百萬大軍,都沒能打下高句麗,那真是個該死的地方。”

高句麗,本偏居遼東一隅。

但經歷了隋朝時的數次東征,天下沒有誰不知道高句麗之名。

許多人對於高句麗,甚至是心懷畏懼的。

在許多民間的傳說裡,高句麗人都是吃人的半人半獸,他們茹毛飲血,無比兇殘,而遼東,更是一片蠻荒之地,到處都是窮山惡水,兇獸橫行。

李從書房出來,崔鶯鶯等站起來。

“不去不行嗎?你是尚書令,要主持尚書省,還是宰相,得在京輔佐陛下。北方有戰事,可是北方有那些大將軍們,何必要你這個宰相親自出馬?”

“沒事,用不了多久我就回來了。”李握着妻子的手道。

杜十娘也過來,“聽說高句麗人都非常野蠻兇狠,夫君小心。”

李世民讓李早點出,李決定明天一早就走。

要出了,家裡要交待的事情也不少。

其它的事情他倒不操心,就是領地的事情要多叮囑幾句。

李家總共有六百里封地,除了一塊在狼山北是三百里的,其餘的都是百里甚至幾十裡的,有八塊。

九個封地,李、老爹,還有他七個兒子,一人一塊。九塊封地不在一起,東南西北,甚至遠在西蠻海上的島上。

這給建設領地帶來不少麻煩,但領地已經拿到了手了,除非願意主動放棄,不如就得去經營,否則這領地就有失去的可能。

李的兒子們還年幼,不可能去領地主持,也許二十年後,這些小傢伙們就能去守衛自己的城堡了,但現在還不行。

李也不能讓自己的女人們去那裡,現在那些封地還一無所有。他只能讓府中的管事們代替他和他的兒子們前往主持。

被選中的管事,全都激動不已。

在李和他的兒子前往領地主持之前,都將由他們負責主持領地事務。

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651章 屠城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1100章 恩惠第1034章 誰是下一個?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296章 馬兒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773章 胭脂馬第754章 李靖第936章 求票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884章 夜襲第605章 殺富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244章 除夕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960章第1283章 矯詔第106章 行軍糧第764章 鳳凰城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24章 臣超曰第1246章 劫皇子第101章 上環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600章 蝗災來了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82章 管家、賬房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429章 女王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1052章 五殺神第802章 趙國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34章 你也配坐我上席?第1016章 孽畜第205章 私塾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1024章 美人計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四十章 崩盤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1097章 唐刀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744章 撿肥皂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363章 刺字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1594章 金鳳凰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906章第1124章 新殺招第753章 掌心雷第859章 讓賢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649章 觀音婢第1014章 單刀赴會
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651章 屠城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1100章 恩惠第1034章 誰是下一個?第1099章 虎視琉求,橫制千里第296章 馬兒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773章 胭脂馬第754章 李靖第936章 求票第24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884章 夜襲第605章 殺富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244章 除夕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960章第1283章 矯詔第106章 行軍糧第764章 鳳凰城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24章 臣超曰第1246章 劫皇子第101章 上環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125章 勢利的蠻子第600章 蝗災來了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183章 白袍薛禮和霸氣測漏的天可汗第82章 管家、賬房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429章 女王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1052章 五殺神第802章 趙國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34章 你也配坐我上席?第1016章 孽畜第205章 私塾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1024章 美人計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四十章 崩盤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1097章 唐刀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744章 撿肥皂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479章 推心置腹第363章 刺字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1594章 金鳳凰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95章 廢太子,除李黨第七十五章 赦免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906章第1124章 新殺招第753章 掌心雷第859章 讓賢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649章 觀音婢第1014章 單刀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