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改土歸流

氣氛很好。

君臣幾個頭一次能聊的這麼順暢,承乾高興的都不由的多喝了幾杯。

“朕聽說,雲南多銀礦、金礦啊。”

經歷了幾次貨幣的變動,如今承乾也算是對貨幣比較敏感。深知貨幣天然不是黃金,但黃金卻是天然貨幣。

朝廷雖然現在說是把紙鈔的發行權拿到了手,但馬周、褚遂良等人卻盯着朝廷,最後弄出了不少的附加條件。

朝廷計劃明年發行一億貫寶鈔,以三千萬價值的金銀銅做爲準備金。但這一億寶鈔發行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爲按馬周說的,一億寶鈔數量很多,哪怕是以三千金做準備金,依然是超發了七千萬貫。

這相當於所有人手裡的錢要貶值,貶值七千萬。

爲了避免這些寶鈔對現有貨幣體系的衝擊,馬周要求朝廷發新寶鈔後,對原有的舊鈔全部回收銷燬。

並且,這一億寶鈔以三年爲期。

也就是說,三年內朝廷不得再發新鈔,三年後朝廷回收這一億舊寶鈔,投放新鈔。

一億新鈔換一億舊鈔。

在去年,朝廷其實就是發行的新鈔,並把舊鈔回收了,因此市面上的寶鈔其實不算太多。

相對於天下龐大的貨幣量來說,去年發行的鈔倒是影響不算太大。

明年發一億,數量有些多,但回收舊鈔銷燬後,則相對經濟總量來說,還算在控制之內。

三年不得發新鈔,這讓承乾想着靠不斷髮鈔,通過超發賺錢的念頭算是不行了。

而且馬周還提出了一個發鈔條件,就是這些鈔不能直接發。

而是由朝廷的戶部發行債券,然後由央行購買。朝廷賣出債券,拿到錢,用的是朝廷的稅收做抵押,拿到的錢也不是直接用來發薪水發賞賜,而必須且在水利設施、道路交通、運河疏通等基建上面。

這樣限制的目的,也是爲了讓這些錢能夠迅速的流通,進入市場和百姓的手裡,另外也能讓這些錢用的比較有價值。

承乾對此不算很理解,但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

三年一個億,以後都是新鈔換舊鈔,三年一屆,也許以後每屆發行量能增加個千把萬一年,但確實有了很多限制。

發鈔限制多,而且他也意識到,如果沒有本金的發鈔,確實會造成很多麻煩。畢竟,紙可不是錢。

錢印多了,貨物少了,必然意味着百姓手裡的錢不值錢,會跟去年太上皇搞出來的麻煩一樣大。

但金銀不同了。

金銀都是天然的貨幣,甚至本身也算是一種商品。

長孫無忌家在伊麗發現大金礦,張超家在呂宋發現大金礦,承乾是很羨慕的。這些金礦都是他們的私人領地上,跟他李承乾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大唐的金銀產量極低,一年原來不過一兩萬兩金銀產量。後來朝廷倒是堪探出了不少金銀礦,產量也提升不少,但一年那麼一二十萬兩的產量,對於大唐如此龐大的帝國來說,金銀依然是太稀少了。

缺金缺銀缺銅,遠遠無法滿足貨幣交易需要,所有才會有如今的紙鈔。

大唐現在最大的金產地,是在嶺南。

也是這幾年纔開發的,在廣西的邕州和交州,都發現有不少金礦。朝廷對這些金礦,都是與其它礦產一樣的政策,允許私人開採,先取得開採證,然後交承包開採費,最後開採出來的黃金,朝廷要徵課,直接課金。課完金後,礦上還要交經營所得稅這些。

反正礦隨便你開,只要有證,稅還是挺重的。

不過大唐自產的金銀量還是太少,主要還是通過外貿流入黃金和白銀。朝廷一方面對金銀銅採取比較嚴厲的管制措施,比如禁止金銀銅器下葬,對金銀銅製造器具有嚴格的限制,對此類產品徵收重稅。

以使得朝廷能夠得到更多的金銀銅來鑄造錢幣。

現在朝廷不禁私人鑄幣了,只管理不禁止。

不論是朝廷還是私人,誰有本事弄到金銀銅,誰就能鑄更多的幣,自然也能賺更多利潤。

承乾早聽說,雲南、黔中、劍南等地也有不少金銀,尤其是雲南,據說發現了不少銀礦,儲量還很大。

“雲南金沙江流域發現不少金礦,而在南詔發現許多銀礦,另外,遼北也發現有金礦!”

不過這些金礦,都比不過在伊麗和呂宋發現的金礦。兩地的金礦儲量既高,而且開採也更容易。

“臣預計伊麗、呂宋兩大礦一年可採二十萬兩黃金以上,若加上朝廷自海外輸入之黃金,以及其它地方所產,大唐今年能新增黃金百萬兩。”房玄齡說道。

呂宋發現了不止一個金礦,而是許多個金礦,據估計一年能產三十萬兩黃金,而伊麗的金礦一年能產十萬兩。

朝廷其它各地的金礦加起來,一年能產個幾萬兩。

而通過貿易,能換回五六十萬兩黃金。

百萬兩黃金,聽的就讓人心跳加速。

一枚金幣現在含金八錢八,值二十貫銅錢,一百萬兩黃金,如果都鑄成金幣,那可是價值兩千多萬貫。

這不是紙鈔,而是真正值錢的金幣。這種金幣投入市場,可是能極大的穩定貨幣市場的,紙鈔多了,就會貶值,物價上漲。但一年就算新增兩千萬貫價值的金幣,對整個市場也不會有半點壞影響。

以現在大唐的商品經濟總量,兩千萬不算什麼。價值兩千萬的金幣,只會有更積極的影響。

劍南、黔中、廣西、雲南,這些現在大唐比較落後,甚至是控制力比較低的地方,卻偏偏是金銀礦最多的地方。

承乾覺得哪怕是爲了金銀,也得對這些地方進一步的增強控制了。

“之前褚相提到過,說是對西南地區,要實行改土歸流。朕覺得這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只是此前朝廷騰不出手來,現在局勢平穩,朕認爲時機到了。幾位覺得如何?”

所謂改土歸流,也是張超最先提出來的。

劍南道南部、黔中道還有云南道,不少地方其實還是土人羈糜,朝廷設置了不少的羈糜州,任命夷人首領爲刺史等官,讓他們自治。

羈糜制的核心,自然是朝廷對這些邊疆地區鞭長莫及。無法武力征服,便通過這種羈糜制來控制,只要邊疆的這些蠻夷表示臣服中原朝廷,那朝廷就給他們授官,在他們地盤上設州置縣,但實際上還是土人自治。

只不過有了這麼一個名義上的臣屬關係後,中原人進入要容易的多,雙方也會有更多的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當漢人勢力滲透的差不多的時候,可能朝廷就會直接設個縣什麼的,一點點的吞食,將之納入直轄之中。

當年的嶺南本來也是這樣,後來張超來了個猛龍過江,強硬的在嶺南改土歸流,雖然叛亂不少,打了好幾仗,但最終還是把嶺南給直接扳直了。

不過嶺南因爲開發較早,算是有一定的基礎,哪怕是那些豪強,其實也多是漢人。

但在西南,這邊情形卻大不一樣。

就比如雲南,朝廷設立了雲南道,可實際上這邊卻是以南詔國爲首的勢力範圍。

在這邊,最大的問題,就是漢人數量極少,基本上遍地蠻夷,而且交通極其不便,崇山峻嶺。

朝廷要改土歸流,那就是要建立真正的統治,而不再是土人自治。

房玄齡倒覺得不急於一時。

“臣以爲,可以分步來。先修路,修幾條交通大道,通了路不論是行軍駐兵還是通商貿易,都是方便的多。修幾條交通要道,貫穿黔中雲南和劍南、廣西,然後沿路築些城鎮,駐兵屯田。”

“修路、駐兵,然後是屯田,再是建學校、建議會,推廣漢文化,然後編戶齊民。”

“會不會太慢了一點?”承乾問。

大唐連信度都打下來了,總不能連個緊鄰中原的雲南黔中還搞不定吧。

大唐朝廷上下,現在基本上都有一個共識。

那就是蠻夷得征服,大唐有責任推廣漢文明,幫助他們走出那種野蠻落後的生活方式。

許多雲南的蠻夷,還在進行着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過的跟個野人一樣。

大唐有責任幫助他們啊。

想想,雲南黔中有多少的金銀礦,又有多少的土地。哪怕山多水多,可也一樣能夠開闢梯田種植水稻土豆啊。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有這麼一羣窮鄰居,總免不了這些人隔三差五的會來打劫富鄰居的。

蠻夷鄰居日子苦,總免不了要來劫掠,哪怕名義上臣服,也是叛服不常。爲了保證邊境的安寧,朝廷也有必要去征服並統治那裡。

大唐不遠萬里的去開拓西海領、大夏領、河中領、遼北領、信度領、扶南領等,沒理由卻要把家門口的這片地區給遺忘了。

這麼大一塊地方,卻如狗皮膏藥一樣貼在那,不除掉都不舒服啊。

魏徵向來是反戰派。

一向認爲窮兵黷武,好戰必亡。認爲開疆拓土,不過是帝王的好大喜功,將士流血,百姓承役,實在是勞民傷財。

尤其是如今雲南、黔中等西南蠻夷都臣服老實,何必又要起干戈呢?

“改土歸流,只怕必然引起西南夷反叛,到時戰事又起,永無寧日也。”

房玄齡對這位老同學的話不以爲然,“若按魏公所言,朝廷當初也不該削平嶺南,不該攻滅高句麗,掃滅突厥,平定吐谷渾了?”

“一味的武力征服,臣以爲並不可取。”

“有能力不取,難道要等將來蠻夷反攻?”

承乾看着幾位重臣爭論起來,笑了笑道,“魏公所言有些道理,但朕以爲該出手時就出手,太師曾有一句話,朕至今記憶深刻。國與國之間,其實就是弱肉強食,通行的是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正是弱肉強食。

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107章 攻守同盟第244章 除夕第207章 尊貴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1344章 變天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649章 觀音婢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343章 回長安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967章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1422章 先機第857章 老匹夫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1094章 大本營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481章 紅利第1444章 錦衣衛第614章 賣爵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802章 趙國第1154章 出閣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85章 查小三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1238章 張超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113章 起兵吧!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985章 全擼了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95章 雙飛燕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442章 劊子手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42章 硬仗第1158章 隕落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205章 私塾第435章 勸進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257章 無情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403章 大憲章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1425章 試練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959章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75章 休妻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627章 劊子手第1005章 封王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78章 買牛第1109章 天子詔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796章 血虐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915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納2妾第895章第1185章 崩逝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18章 嫁妝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1450章 監視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840章 五軍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
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107章 攻守同盟第244章 除夕第207章 尊貴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1344章 變天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649章 觀音婢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343章 回長安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967章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1422章 先機第857章 老匹夫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一百零三章 狗大戶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158章 喜遷新窯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1094章 大本營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481章 紅利第1444章 錦衣衛第614章 賣爵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802章 趙國第1154章 出閣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85章 查小三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1238章 張超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113章 起兵吧!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985章 全擼了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195章 雙飛燕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1442章 劊子手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42章 硬仗第1158章 隕落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205章 私塾第435章 勸進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257章 無情第1440章 朕知道了第1403章 大憲章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1425章 試練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四十八章 減租第959章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75章 休妻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627章 劊子手第1005章 封王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78章 買牛第1109章 天子詔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796章 血虐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915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納2妾第895章第1185章 崩逝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18章 嫁妝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來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648章 我嗯不下這口氣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1450章 監視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840章 五軍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17章 欲擒故縱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