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太子殺手

魏徵的酒量很好,張更是酒精考驗,一瓶一升的張家溝二鍋頭,兩人喝完了。

面紅耳赤的魏徵半醉微醺,手裡握着煎餅卷大蔥,大口大口的吃着,非常過癮。“拿筆墨來,我現在就給你題字!”

衣衫半敞開,袖子也捲起,鬍子上都沾着酒水和肉醬,很有種不羈名士的風采。張聽說許多人喝醉酒之後能寫出極好的書法,或者寫寫好詩,前者有王羲之後者有李白。他連忙讓人拿來紙墨筆硯,親自爲魏徵研墨。

酒意上頭,魏徵嗓門很高。

“帶着幾酒意,這字才寫的真正的瀟灑好看。今天有這你二鍋頭助興,這字絕對包你滿意。”

潑墨揮毫,筆走龍蛇。

魏徵的字確實很好,難怪給人寫墓碑,或題跋做序價格那麼高。

張趁着魏徵半醉,讓他一口氣寫了十幾張字,既有大號的張家溝二鍋頭,也有普通大小的二鍋頭,還讓他寫了一份張氏家規。

“不寫了,每月換你二斗二鍋頭,這些足夠了。”

魏徵放下筆,坐回桌邊,繼續啃煎餅卷大蔥去了。

張笑着讓管家把這些字都收好,都是好字啊。

興許喝的盡興,魏徵今天對張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實以前皇子們是在秘書省讀書的,秘書省有一個修文館,還有一個小學。其中小學就是專門給皇子以及宗氏和大臣子弟讀書的地方,待他們年紀稍長,就到修文館讀書,修文館裡教學和國子學裡一樣。”

秘書省的小學,和後世的小學意思差不多,就是初級學習的地方。學生,就是宗室子弟及功臣子弟。

小學教授的也是千字文,開蒙要訓、蒙求等啓蒙書。

皇子在大唐入學的日子是很重要的,叫做齒胄,意味着皇子們開始長大成人,一般都有很隆重的禮節儀式。

等年紀稍長,就離開小學,進入修文館學習,學的多是儒家經典,課程還爲必修課、選修課和專業課,以經爲主,兼習史書。

必修課爲《孝經》和《論語》;選修課《左傳》《禮記》爲大經,修三年;《毛詩》《周禮》《儀禮》爲中經,修兩年半;《周易》《公羊傳》《谷粱傳》《尚書》爲小經,修一年半。

除學習經、史之外,書法也是學習的重要一項。

經史並重,書法兼習,是弘文館教學的特點。

上課採用集中講授,有講論、問難、誦讀和讀書知道四種方式,講論有制講和常講。學館也是十天一休,每年放假兩次,五月假稱田假,九月假稱授衣假,假期都爲一個月。平時也要考試,有旬假前的旬試,年終的歲試,結業時的升格考試。

考試內容一般也比較固定,大經一,小經一,中經二,或史記前後漢書三國志各一,或時務策五道,經史皆試策十道,經通六,史及時務通三,背帖《孝經》《論語》共十條,通六條的爲及格。主要方法爲:貼經、口問、策論

“小學和修文館裡的侍講侍讀,可都是名重一時之通儒。”

一番話,讓張也算明白了,這秘書省的兩所學校,小學和修文館,人家的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名師教導,學生也全是皇家子弟和功臣子弟。

現在太子要在東宮開所崇文館,要把小學移到東宮,以後崇文館就是皇家小學,修文館依然是皇家中學,嗯,也兼大學。

“你知道太子爲什麼要讓你去崇文館嗎?天下名儒多矣,可能編史著書立說的卻少之又少。皇家重教育,會要求侍講們因才施教,甚至專門爲小學和修文館學生編課本。只不過,能編出來的好書實在太少,而你張三郎短短時間裡,又是編了三字經這篇難得的好蒙書,又寫了張氏家規這樣好的文章,更別說還編出了上下三千年這樣極適合初開蒙學生讀的歷史故事。”

“而且你也知道,崇文館、修文館都還有一個收藏管理圖書的職責。你張三郎如今有了一個印書坊,印出來的書又快又精美還便宜,誰不知道啊?”

“難道朝廷想要我的印刷術?”

“那倒不至於,你又不是什麼普通的工匠小民,好歹如今也是堂堂的大唐勳貴了,而且聲名滿長安,朝廷也不可能來奪你的產業。但是,太子也不會把你一直放外邊,藉着你如今的名聲,太子有意讓你官復原職,甚至給你再加點擔子。”

把半醉的魏徵送回對面魏府,張躺在搖椅上想了半天。

等到紅線來叫他吃飯,他才停止了思緒。

吃過飯,張原本打算去趟東宮。一是好久沒見李建成了,自己故意避着不見也不好。二來,他想跟李建成交交心,他並不願意去當這個什麼崇文館學士,更不想去教那些宗室和功臣子弟。

張只要靜靜的在家裝逼,不想真的到一羣大儒面前去裝逼,萬一露餡了呢。

一想到東宮到時大儒雲集,張就覺得滲的慌,不踏實。他雖然也學過許多儒家經典,什麼四書五經的都讀過,但那點見識肯定不如這些大儒的。張抄書也只想弄點名氣傍身,可不想到時被人戳穿太難看。

可沒等張出門,這宣旨官倒是先到了一步。

擺香案,迎聖旨。

張沒料到旨意來的這麼快,只得老實的在家跪接聖旨。聖旨的內容挺長,總之張聽出來不少稱讚他的好話。

反正張又官復原職了。

復太子洗馬,授崇文館學士。

張還被任爲崇文館的副館主,同時還被授爲太原王傅兼侍講。

來傳旨的官員對張讚歎不已,他還真沒見過如此厲害的年輕人,罷官才一個月,馬上就起復了,還更受重用。

“不知道這館長是哪位?”

“太子少保李文紀公。”

太子少保李文紀,不就是當朝禮部尚書李綱嗎?這位可都是八十多歲了,是前太子詹事。不過說到這個李綱,張驚訝的不是他與後世的一位有個坑爹兒子的李綱同名,而是因爲這個李綱號稱太子殺手啊。

反正李綱跟誰,誰就死。

他年輕時在北周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後來宇文憲就被周宣帝給殺了。

到了隋朝時,李綱當了太子楊勇的太子洗馬,然後楊勇被廢了。到了唐朝,李綱又當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詹事還加了太子少保銜,李建成後來被殺了。

李世民稱帝后,又讓李綱當太子承乾的太子少師,教導太子。結果,太子承乾後來又被廢了。

李綱前後跟了三個太子一個親王,結果二死二廢。

真正的是太子殺手,的盧一樣妨主。

這老頭現在以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加崇文館學士,兼崇文館館主,這是要坑李建成到底啊。

而張成了李綱的手下,不用說,李綱八十多歲了,還是禮部尚書,肯定沒精心管理崇文館這邊,更沒精力去教授一羣小屁孩,實際上,自己這個副館主應當就是主持崇文館的日常事務了。

太子果然也弄了三十六學士。

其中有大學士、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五等,

李綱是大學士,張是學士,魏徵、王珪等一衆本身有五品以及上官職的也都是學士,那些五品以下的則是直學士。另外直學士下面,還設有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這些就是給那些原本沒有官職,新招進來的儒士們準備。

學士不是職官,但享受相應品級待遇。

大學士是三品待遇,學士是五品,直學士是六品,侍讀學士是七品,侍講學士是八品。

李建成還是湊齊了崇文館三十六學士,比李世民的文學館多了一倍。

不過張還被授爲太原王的傅和侍講。

太原王李承宗是李建成的長子,也是皇長孫,太子妃鄭觀音的兒子,因此他還是嫡長孫。今年才六歲,武德三年那次與一衆皇孫封的爵,但他的爵位是太原王,可見皇帝對他的寵愛,太原可是李家起家之地。

皇孫一輩,只有李世民的第二子和第四子是親王爵位。第二子李寬過繼給李淵去世的五子楚王李智雲,第四子李泰原封宜都王,去年改封衛王,但也不是因爲他爹是李世民,不是因爲他特別得李淵的寵,而是因爲他爹把他過繼給了衛懷王李玄霸爲嗣。

李世民四個兒子,兩個過繼給了自己去世的兄弟。

名義上,李寬是李智雲的兒子,而李泰是李玄霸的兒子了。只是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改封李泰爲越王,改以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做李玄霸的後嗣。而李寬去世的早沒改回來。

皇家嫡長孫,還是太子嫡長子,正常情況下,自然就是將來的太子。

皇帝讓張當太原王的傅和侍講,其實就是相當看重他了。傅,師範輔導,參議可否,原來是叫王師,後來改爲了王傅,這就是太原王的師傅了,可比朝中三師的地位。

將來若是太原王當了太子,張說不定就能當上太子詹事,若太原王以後繼承了皇帝,那張就很有機會當上宰相了。

若是一般人,得了這樣的重任,肯定高興不已。

不過張沒啥好高興的,李建成都當不成皇帝,何況李承宗,而且他可是記得清楚。這位李家皇嫡長孫,都沒活到武德九年,就給夭折了。

張可不想當個太子殺手或者皇孫殺手,這樣的名聲不好聽啊。

難道自己真的要淪落到去教一羣小屁孩?

還是一羣皇家和功臣子弟,想想就頭痛啊。

“恭喜三郎。”

“恭喜!”

四周一片的恭賀之聲,張卻一點喜悅的感覺都沒!(未完待續。)

第979章 當槍使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954章第1215章 狼煙起第1059章 異姓王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534章 一定要給趙國公一個交待第1467章 投名狀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1187章 大婚第516章 憋出內傷的柴紹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254章 衆籌第226章 開盤口第1411章 國相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284章 奪妻第1473章 誠意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020章 神仙打架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069章 天花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33章 廢君者第229章 找場子去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262章 版權第552章 武媚娘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246章 春聯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1431章 溫柔鄉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275章 說媒第1058章 異姓王第1078章 大前門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396章 棄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296章 擅權第623章 懲罰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266章 逼宮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87章 金坷垃第581章 護犢子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911章第132章 臨危受命第1420章 賣封地第244章 除夕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301章 私奔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4章 奪妻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000章 三天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1239章 衆叛親離第886章 重圍第232章 杜十娘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404章 殺帥第923章 倒貼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082章 君臣第926章 求月票第224章 臣超曰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486章 金狼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276章 危險期第1231章 擠兌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
第979章 當槍使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954章第1215章 狼煙起第1059章 異姓王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534章 一定要給趙國公一個交待第1467章 投名狀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1187章 大婚第516章 憋出內傷的柴紹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254章 衆籌第226章 開盤口第1411章 國相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284章 奪妻第1473章 誠意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020章 神仙打架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069章 天花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33章 廢君者第229章 找場子去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262章 版權第552章 武媚娘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246章 春聯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1431章 溫柔鄉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275章 說媒第1058章 異姓王第1078章 大前門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396章 棄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296章 擅權第623章 懲罰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266章 逼宮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87章 金坷垃第581章 護犢子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911章第132章 臨危受命第1420章 賣封地第244章 除夕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301章 私奔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4章 奪妻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000章 三天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1239章 衆叛親離第886章 重圍第232章 杜十娘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404章 殺帥第923章 倒貼第1106章 講經佈道、議會自治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082章 君臣第926章 求月票第224章 臣超曰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486章 金狼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276章 危險期第1231章 擠兌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