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別燒死自己了

一名身着青衣長袍,領口爲黑色的二十來歲男子站了出來,朝着李元吉質問道。

《詩經》作爲儒家盛典,現如今幾乎已經失傳,連他們這些真正的儒家子弟都看不到的東西,爲何一個外人卻能看到?

如果對方不提這事,他也未必能夠分辨出來。

可對方既然提起了,加上儒家這些年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在前途命運上可謂是節節敗退,一敗再敗,根本沒有看到任何崛起的希望。

有些人選擇了離開,順應潮流,有些人則墨守成規,繼續遵循着以往的規矩,還有些人則試圖着整合整個儒家,讓這些分散在各處的儒家派別,重新聚集在一起,擰成一股繩來一致對外,讓朝廷不得不重新重視起他們儒家的作用。

“樑子義,莫要再說這些無用之話,你儒家當下打的是什麼算盤,莫非真以爲我等不知嗎?”翟亮皺了皺眉,這樑子義他認識,但是對他的感官卻並不好。

首先,這樑子義的身上並沒有那些儒生的謙謙有禮的行爲,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強勢,高傲,狂妄。

樑子義在這個圈子裡有些朋友,但是大多數人也還是對他沒有任何的興趣,頂多也就算是點頭之交,遇事也更不可能出面幫忙。

但是已經認定李元吉就是大腿的翟亮,可不能就這麼一動不動的看着李元吉被樑子義欺負。

而李元吉是新來的,又是外來的,有些事情還不是很瞭解,但翟亮這個土皇帝可是很清楚的。

“翟亮,莫不是以爲你是天子門生,我等就對你無可奈何不是?今日某再奉勸你一句,有些事情,不是你能阻止的,因爲你還不夠資格。”樑子義一臉淡定的指着翟亮,對於翟亮,他也同樣看不順眼。

也不對,他跟翟亮並不能算是認識,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接觸。

樑子義抗拒的,是整個天下的讀書人,那些非拜入儒家的讀書人。

四大書院有儒家因素,但那點儒家因素卻可以被忽略不計,連十分之一都還不到,用儒家的話來說,百花爭鳴的時代又要來了,儒家在一夜之間,好似失去了所有。

但是儒家在此之前,畢竟控制了華夏近千年的時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僅將儒家推上了更高的舞臺,同時也令儒家變的更加強大。

門下學生更是遍佈各地,文韜武略,各行各業都有儒家的身影,即便是現在,被打壓的險些擡不起頭的儒家,也依舊有一定的影響力。

如果你覺得儒家現在已經日落西山,真正的不行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儒家再怎麼不行,可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

要讓儒家去弄死一個內閣成員,自然是不現實的,甚至沒人敢去開口,可要弄死翟亮這樣的學生,那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翟亮面色驟然一變,樑子義的好意,也可以看作是最後的警告。

來自儒家的警告,翟亮不得不重視,特別是來自樑子義的警告,儒家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不能算是什麼好東西,而樑子義則是這些不是好東西里的壞東西,爲達目的,更是不顧一切。

翟亮倒是並不懷疑樑子義是在嚇唬自己,儒家的確有這個實力,而樑子義爲儒家找到了重要的東西,他們也更不會去阻攔,即便是動用一些手段又能如何?那可是《詩經》啊……

翟亮甚至有些懷疑,李元吉這顆大腿到底能不能抗住儒家的攻擊,而自己又能不能去幫他?

翟亮心中沒底,但也的確是怕了。

悄悄的右移了幾步,附在李元吉耳旁低聲道:“儒家現在已經瘋了,有些人拼了命的想要整合整個儒家,讓他們的勢力變的更加強大,而在整合之中,尋找那些散落在外的儒家經典書籍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找到的書籍越多,越重要,在將來整合完畢之後的儒門之中地位就越高。這樑子義可不算什麼君子,之前已經通過各種卑鄙的手段收集了不少儒家書籍,倘若這《詩經》不在兄臺家中,倒不如先將這下落告訴他,然後迅速通知其主人,讓其做好準備,以免被儒家給搶了去。”

李元吉點了點頭,心中暗歎。

這儒家看來的確是被自己給逼瘋了,不過其結果倒是有些令人意外。

沒想到自己的決定,反倒是讓分散在各地各自爲主的儒家派別,竟然開始了全面的整合。

而一旦儒家整合完畢,各地派別成爲一個整體,那麼這股力量,的確讓朝廷也不好忽視。

而此時朝中的官員,大多數也是儒生出身的。

這一點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就算是打壓儒家,也不可能無厘頭的去打壓,只能是拉一部分能看清楚事實的,打死一部分狂妄自傲的,在冷落一部分自持清高的傢伙。

自己雖然有計劃,但這個計劃卻是個長期計劃,面對着掌控了朝廷思想近千年的儒家,短短几年內就想撇開他們,顯然是不現實的。

而在自己的計劃中,想要完全撇開儒家,至少也要百年左右的時間,而至少在五十年內,儒家若是強勢反彈,都有可能引起朝廷的動盪。

軍權代表着穩定,可若想避免動盪,唯一的辦法就是學一次秦始皇,來上一個焚書坑儒。

可自己卻背不起這個罵名,也不想這麼做。

打壓儒家,並不是覺得儒家的思想完全不可靠,而是不能以一個儒家去治理一個國家,大唐必須要百花爭鳴才行,華夏民族也必須要百花爭鳴。

儒家的治理,別人不知道弊端,難道自己還不知道嗎?

只是儒家的適應能力太強大了,先是在西漢時期成功的上位,讓漢武帝做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決定。

更是在接下來的每一個朝代中,都能夠穩固自己的地位,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後,儒家都還有着巨大的影響,但是在之後的發展中,儒家這才逐漸的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在很多方面,依舊可以看到儒家的身影。

可以說,即便是到了李元吉穿越的時候,儒家思想也還在潛意識的影響着整個華夏。

“去查一查這個樑子義。”李元吉對着宋忠低聲的吩咐了句,然後這纔看向樑子義。

此人的確儀表堂堂,可整個人眉宇之間卻有着一股濃濃的煞氣,雖是眉清目秀,可稍稍有點閱歷的人都知道,這種人其實並不好惹。

當然,指的是那種普通人,或是身份不如他的人。

儒家這種順應朝代的學派,李元吉並不反感,甚至對於儒家的一些看似賣國求榮的行爲,李元吉也並不反感。

因爲從某一個層面來講,儒家在賣國求榮的同時,也盡最大可能的保住了更多百姓的生命安全。

比如說歷史上元朝滅宋以後,儒家就是第一個投誠的,是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儒家竟然會這麼幹。

他們想到了任何人,可就是沒有想到會是儒家。

雖說之後的一些悲劇事件依舊發生了不少,可若是沒有儒家在其中的周旋,發生的將會更多。

當然,熟悉儒家的人都知道,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更迭,只要確定了舊王朝無力迴天的時候,儒家都會選擇投誠。

所以說,百家之中,儒家是最善變的,也是最善於發現自身不足的學派。

只是,儒家這麼做,似乎是違背了自己的心意。

自己並不反對儒家整合,但卻反對儒家以這種方式進行整合,樑子義的態度,徹頭徹尾的都給人一種強買強賣的感覺。

“樑子義,你要好好想一想,像《詩經》這種經典鉅作,拿到手裡以後會不會燒死你再去想起他的。”翟亮並沒有距離李元吉太遠,所以李元吉跟宋忠吩咐的事情,翟亮也聽到了一些。

能夠帶着下人進來,還能夠讀到《詩經》這種鉅作,出了事情並沒有反抗,也沒有去做那些別人認爲應該做的舉動,反而是先讓人去查樑子義這個人。

能夠這麼做的,只能說明他自身的後臺背景很硬,硬到他可以無懼儒家的威脅,硬到便是儒家見了他,也只能無可奈何。

心中暗罵了聲自己愚鈍,這才連忙確定了自己的立場,指着樑子義開始反駁道。

有些事情,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是不屑於去做的,但自己想要抱人大腿,就得做好當狗腿子的準備,倘若連面子都放不下,以後還怎麼跟人混?

畢竟天子門生拋開這個身份,那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況且四大書院每年畢業的學生都有上千人,這個身份進入官場以後,還真就未必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幫助。

所以說,天子門生也是需要引路人的,倘若李元吉家裡面能夠給自己一些幫襯的話,自己便可以將精力全部放入工作,脫穎而出,自然是不難的事情。

樑子義也是愣了下,似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

先前因爲聽到《詩經》這部鉅作而太過興奮,顯然忘記了能夠將《詩經》納入囊中的,又豈能是一般人?而且面前這人也並非那種浮誇的公子哥,單是外表就給人一種成熟,隱隱的還有一些壓力。

可那畢竟是《詩經》啊……

樑子義緊緊的咬着牙冠,艱難的開口道:“別管會不會燒死我,身爲儒生,便有義務去將儒家流落在外的著作收回來……”

第六九二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五百章:生漆第三五五章:甕中捉鱉第二五七章:這纔是皇帝過的日子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四零五章:人人避之第九十七章:科研成果第六四七章:不夠徹底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十八章:本王的錢呢?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二七九章:本官需要一個解釋第六三九章:攤上個好爹沒辦法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一零八章:早朝就是用來睡覺的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三十五章:以攻代守第三四三章:這年是過不好了第三六二章:來自對方的助攻第九十一章:開科納士第六五一章:屈突仲翔的野望第四五八章:設宴第八十三章:回家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三十一章: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五五二章: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三八六章:解圍、反擊第三四零章:真特麼有詐……第一九四章:大和國使臣?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一四九章:貸款給李世民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三二六:蕭條與繁華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三一零章:萬般皆下品,唯有唐人高!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六八九章:膽大包天第一一五章:長孫無忌要造反第四零三章:征服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一八四章:本王的偵察兵來了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四四三章:忽略的地方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經給了答案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三五零章:驚天大案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二二六章:陛下快跑!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二二五章:越獄了?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五五一章:朕很失望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二七九章:本官需要一個解釋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五二零章:海島一號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九十章:關本王屁事?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四十章:本王會賠嗎?第二十一章:臣要彈劾齊王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四零三章:征服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四一一章:未雨綢繆第八十七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二八九章:民心第四九二章:辭呈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十六章:你想謀害親夫?第一四五章:齊王的預言
第六九二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五百章:生漆第三五五章:甕中捉鱉第二五七章:這纔是皇帝過的日子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四零五章:人人避之第九十七章:科研成果第六四七章:不夠徹底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二九零章:長安一日遊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十八章:本王的錢呢?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二七九章:本官需要一個解釋第六三九章:攤上個好爹沒辦法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一零八章:早朝就是用來睡覺的第二六二章:閒的發黴之花樣作死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三十五章:以攻代守第三四三章:這年是過不好了第三六二章:來自對方的助攻第九十一章:開科納士第六五一章:屈突仲翔的野望第四五八章:設宴第八十三章:回家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三十一章: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五五二章: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三八六章:解圍、反擊第三四零章:真特麼有詐……第一九四章:大和國使臣?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一四九章:貸款給李世民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三二六:蕭條與繁華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三一零章:萬般皆下品,唯有唐人高!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六八九章:膽大包天第一一五章:長孫無忌要造反第四零三章:征服第五五八章:刺殺?呵呵!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一八四章:本王的偵察兵來了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四四三章:忽略的地方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經給了答案第一五八章:三個月內,蕩平突厥!第三五零章:驚天大案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二二六章:陛下快跑!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二二五章:越獄了?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五五一章:朕很失望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四十八章:水泥作坊出事了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二七九章:本官需要一個解釋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五二零章:海島一號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九十章:關本王屁事?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四十章:本王會賠嗎?第二十一章:臣要彈劾齊王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四零三章:征服第六六六章:牛掰轟轟的鐵王八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四一一章:未雨綢繆第八十七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二八九章:民心第四九二章:辭呈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十六章:你想謀害親夫?第一四五章:齊王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