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材料,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下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雖然在預料之中,卻也在意料之外。
好在工部的專家們在十天後終於慢慢悠悠的抵達了東海郡,在仔細的聆聽了王力關於之前試驗的結論之後,當即便拿出了改動方案。
畢竟這些都是常年玩漆的人,單單只是一個宮廷用漆的種類就不下三十種,而且還是在各種環境下的使用。
相比較於王力而言,這些專家們顯然更有經驗。
這些專家們迅速的調製了一種新漆,其實就是在裡面加入了一些粘粘堵比較好的樹膠,同時還要具備防水的功能,以及一些其他的輔助材料。
最後將這些新漆塗抹在戰艦的上半部,就是海水不會一直泡到的地方。
兩個月後,這種新調製的漆再次出現了問題。
但這些所謂的問題,工部的專家們並不頭疼,只是認真的查看了一番,便重新調製了一批新漆,然後將其進行調換。
材料還是原先的那些材料,只是配比有所不同,而相比較於底部的船底漆,上部的漆的構造顯然更加複雜了一些。
來來回回折騰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實際上新漆已經經過了三個月的測試,目前來看效果很不錯,鋼鐵腐蝕的速度也很緩慢。
不過,順利是順利了,而且船廠那邊對於底部螺旋槳滲水問題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各種問題依舊層出不窮。
而這些問題,又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王玄策遞上了一封請求回朝述職的奏疏,這封奏疏並不合規矩,但最終還是被李元吉給同意了。
“陛下,臣覺得現在並不適合將所有精力全部放在鋼鐵戰艦上,而這半年來船廠的停工,已經對水師的出海計劃產生了巨大影響,若是依舊按照當前計劃的話,出海日期怕是會遙遙無期。”回到長安,見到李元吉,王玄策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勸諫。
是的,可以被看作是勸諫,也可以看作是爲了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王玄策的利益在哪裡?出海,去海外尋找陸地,然後打下那片土地,讓大唐的光輝照耀到那些土地上。
然而,原本該在去年下半年就出海的水師,卻因爲船的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計劃,雖然目的是爲了讓水師擁有更強大的裝備,可是這個結果,依舊不是王玄策想要的。
“船漆的問題基本已經解決,拼接也有了相應的方案,螺旋槳進水的問題也沒了問題,剩下的只是開工建造,今年的徵兵,朕再給你一萬兵力。”李元吉想了下,還是說道。
這幾年每年都會給東海郡增兵幾千人不等規模的新兵,少則兩千,多則五千,幾年下來,被李元吉當做是海軍陸戰隊的部隊,已經有了三萬多人的規模。
放在現代這個背景下,三萬多人的遠征軍,還是大唐遠征軍,已經足夠掃滅這世界上任何一支勢力了。
哪怕不能,也能打下一塊灘頭陣地,然後牢牢的守在那裡,等待援軍的到來。
而真正讓李元吉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計劃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爲覺得兵力不足。
而是對現有戰艦的不信任,對於後世那種鋼鐵鉅艦早已習以爲常的李元吉,根本無法想象,這些風帆戰艦在海戰中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木製的結構,對面只要一炮過來,或是一把大火就能幹掉一艘船,而且抗風浪性也遠不如鋼鐵鉅艦。
這纔是真正的原因,李元吉再等,再等鋼鐵鉅艦的服役。
當然,李元吉不是沒有想到早些研製,在設立船廠的時候,他就有過這個想法,但一沒技術二沒人才,這個想法也只能是想法而已,根本無法投入實際。
前面的幾年,造了數百艘各種戰艦和上千艘大小漁船,爲的就是給船廠積累經驗。
現在,經驗有了,李元吉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也不想過早的去將將士們送到那種環境下去作戰。
所以他等的起,也願意等。
“陛下,船底漆的問題只是暫時解決,雖然已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但真正能抗多久?這個暫時沒有答案,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測試。
除此之外,關於拼接技術,這項艱難的技術的確是解決了,而且通過改進之後,對於船體的結構也有很大的幫助,使其更加牢靠,可問題在於,這種方式太過費時費力。
船廠目前正在建造一艘與已服役戰艦大小相同的鋼鐵戰艦,截至目前爲止,已經用時將近五個月了,可五個月的時間,纔剛剛完成龍骨的拼接,外部裝甲剛剛安裝了不足十分之一,按照這個速度,單單只是想要安裝完所有外部裝甲,至少還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可安裝完這些,也只不過是剛剛完成了一個空殼子的建造,對於整個戰艦而言,這個工作其實才算是完成了將近五分之一那麼多,也就是說,按照當下的建造速度,這艘鋼鐵戰艦至少還需要三年的時間纔可以下水。
再按照水師戰艦的接收流程,最快也要到四年後,才能完成第一艘鋼鐵戰艦的接收,如果只是一艘也就罷了,臣在船廠待了也有幾年的時間,雖不敢說精通,但也比一般人對於戰艦和船廠的實力瞭解的更清楚,以船廠目前的人員技術配置,便是全力以赴,最多也就只能同時建造兩艘同等規格的鋼鐵戰艦。
而最麻煩的是最後一個問題,雖然螺旋槳進水的問題解決了,可這個方案其實並不能讓人滿意,因爲同等規格的戰艦,在裝配一臺蒸汽機的時候,所提供的的動力,甚至只比依靠風力稍稍快一些,而且戰艦原本的載重,也被壓縮了很多。”王玄策將李元吉提出的三個問題一一的進行了解釋,而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只是爲了告訴李元吉,解決的辦法是有,但並不完美。
如果只是作爲技術儲備,爲將來做準備的話,王玄策自然不會多說一句話,可是想將這些技術用在這次的戰鬥中,這個畫面王玄策不敢想象,如果李元吉抱定了這個信心,王玄策甚至都覺得自己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有生之年到底能不能帶着軍隊出海了?
至於裝上了蒸汽機的戰艦,爲何動力輸出遠遠低於想象,這個也很好解釋。
因爲船廠採用了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解決方案,即在船底動力系統附近設置了一個水槽,讓通過螺旋槳滲入進來的水通過這道水槽進行引流,利用底部的壓力,推着他們前進,然後在船體吃水線上部開幾個口子,底部進,上部出。
問題是解決了,可如此一來,也就等於是戰艦隨時都等於是拉着不少的海水,同時因爲一直還水中,阻力比較大,這也影響了動力的傳輸,這是速度降低,遠低於預想的根本原因。
任何技術想在短時間內得到飛躍的提升都是不現實的,雖然之前科學院的種種案例都告訴他們,這是可行的。
可船廠那邊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卻發現技術根本沒有捷徑可以走,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去試驗,去摸索,去改進。
李元吉也陷入了沉思之中,關於船廠那邊的動靜,他也在不斷的關注着,那邊的進展他自然也是清楚的。
可王玄策所說的這些,他倒是真的不是特別清楚。
畢竟山高皇帝遠,有些事情,只是通過字面是無法清晰傳達本意的。
如果不是王玄策來了這一趟,或許李元吉根本不會考慮當下就出海的決定,他還在期盼着鋼鐵戰艦的出世,然後大唐水師直接操縱着鋼鐵戰艦直接奔赴遠洋,建功立業,將大唐戰旗插在所有發現的領土上的畫面。
或許,這件事情自己想的太過複雜和簡單了一些?
這是自當上皇帝以來,李元吉的第一次反思。
過往的順利,過往的簡單,讓他下意識的也覺得這事會很簡單,雖然明知道海外不可能會有強大的水師,可他還是想給將士們提供最好的裝備。
想法是正確的,可卻脫離了實際情況。
“關於海外,你又瞭解了多少?”李元吉認真的問着,他已經開始考慮要同意實施這個計劃了。
本來情報是暗衛負責的,但李元吉自從決定推遲這個計劃之後,便將暗衛撤了出來,情報工作便讓王玄策自己去慢慢搞了,短期內沒有進攻計劃,李元吉自然也就不會去關心這方面的進展,這是他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所在。
“臣對高句麗,百濟,大和,還有陛下先前劃定的那座海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偵查,其中尤以海島爲主,發現海島上已經有不少的百姓,臣曾派出三艘大型漁船和四艘戰艦組成艦隊靠近海島,試圖偵查海島的海上防禦,甚至做出對海島漁船進行驅趕的行動,但對方卻沒有任何的迴應,甚至連官兵都很少見到。
高句麗和百濟也同樣如此,大和那邊目前還處於戰亂之中,漁船倒是有不少,但官方力量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這些所謂的官方力量,甚至已經成爲了海上土匪,對高句麗和百濟不斷的進行搶掠。
臣做過詳細的對比,以水師當下的實力,便是隻分出五分之一的力量,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對其三國的戰爭中佔據碾壓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