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八章:你們都落伍了

從試驗場回來之後,李元吉就一直在思考着一個問題。

如何給正在勁頭上的大唐降溫。

這是一個很複雜,很麻煩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現更壞的結果,可若是不去幹預,最終又會發生什麼情況?

李元吉能夠想到的,必然是失控,而給他做出警示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

到了中後期,日本幾乎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控制,一些野心家更是可以違背上級的命令,甚至是做出逼宮的舉動來。

雖說兩者的情況不一樣,可其中的一些道理還是有些相通的。

“步子放緩一些?”馬周緊緊的皺起了眉頭,認真的思考着這個問題,整個內閣之中,也唯有他最熟悉這些情況。

整個大唐的發展規劃,都是由馬周制定出來的,而發展省如今的地位,已經與其他三省平行了,甚至隱隱的還有超過他們的趨勢。

不過四省各有各的職責,在各自的領域裡,他們都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相互之間雖有競爭,可這種競爭卻並非是直接的競爭。

領域不同,着重的方向也就不同,取得的成果必然也會不同,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來,幾者是沒什麼可比的。

但是要讓發展的步子放緩一下,這對於馬周來說可是一個較大的打擊了。

“陛下,現在雖說有些地方已經算是發展起來了,可更多的地方還等着發展呢,把步子慢下來,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想了許久,馬周也找不到一個放下腳步的理由。

每一個地方的發展,都有一個既定的目標,這個目標並不會被設置的太高。

更多的,還是戰略方面的建設,一但達成目標,發展省就會將精力放在其他的地方,這個地方便會由地方接手去負責。

就目前來看,情況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馬周的這個方案,也是儘可能的避免了一家獨大的現象,並沒有說扶持哪個地方,就一口氣讓他們成爲第一這種行爲,無非就是按照遠近,以及具體的地方情況來決定先發展哪個,後發展哪個而已。

而在這個基礎上,馬周又將目標重點的放在了鐵路沿線以及漕運線路沿線地區,這些地方現在或者將來都有交通優勢,所以是必須要先發展的。

“是該停一停了!”房玄齡卻很認同李元吉的話,事實上早在幾個月前,兩人就已經談過這個話題了。

不過最初不是這麼直接的談,是房玄齡提出了一些發生的問題,真正讓李元吉做出決定的,還是這次的卡車事件,這事並不大,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事一件天大的好事。

可李元吉卻看出了其中的危機,房玄齡也看了出來,只不過沒有明確的提出來而已。

“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應一味的埋頭去發展,更多的應該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到這些問題消失大半的時候,再去適當的提速,然後繼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房玄齡說着自己的看法。

而意思則是,如果一味的埋頭髮展,而不去管理那些發生的問題,最終這些問題會越積累越多,到了最後會到想去解決都很難解決的地步。

而那個時候,大唐又將怎樣?

最壞的結果,肯定是一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突然崩塌,稍好一些的結果也會是因此而大傷元氣。

說的在直接一些,現在是初步階段,根基一定要打穩,不能爲了進步而進步,要有目的的進步,有方向的進步。

“玄齡此話甚合朕意,這些年來,發現的問題也有不少了,各個衙門都存在着各種大小不一的問題,雖然很多也都解決了,但朕看到的,卻是依舊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掉,最重要的是,思想並沒有跟上現在的實際情況,如同是一個十歲的孩童,擁有了二十歲的身體,朕不敢想象,一個成年人去做出孩童的幼稚舉動。”李元吉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現在的大唐,如同一個暴發戶一樣,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程度的自我膨脹着。

手裡的確有貨,自身的實力也很強大。

可無論怎樣,一個不能擺正自己位置,擺正自己心態的人,早晚有一天是要完蛋的。

一個國家也是同理,想要走的遠,走的穩,就不能去急於一時,發展,必須要是全方位的,思想可以超前,就好比剛登基的時候那樣,大家都知道該怎麼辦。

但思想絕不可以落後,就像現在,很多人都出現了自我膨脹的行爲。

雖然沒人嘚瑟到站在大街上去炫耀,但每一個人的心裡面,或多或少的都有這種想法,這纔是最恐怖的地方。

“可是貿然停止發展,對於朝廷來說也有不小的影響,雖說這些並不算什麼大問題,可解決起來終歸是有些麻煩的。”蕭瑀同樣皺着眉頭說着。

“一方面,加強思想方面的教育,同時也讓大家冷靜一段時間,另一方面,發展未必就要停下來,只不過朝廷可以轉移一下重點。”李元吉接受了蕭瑀的提議。

突然停止,的確不好解釋,甚至會給人一種錯亂的感覺。

但停下來又是必須的,當然不能是全部的停止,蕭瑀提出這個疑問的同時,李元吉就已經想到了應對的辦法。

“軍隊方面維持每年增加一成預算的速度去發展,商業方面要加強監管,支持的力度要適當的減小一些,科學院那邊的話……”李元吉停頓了下來,認真的考慮了下,最終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朝廷支持的經費減少一半,其他各個衙門,經費一律減少兩成。餘下來的經費,全部用於修路!”

“修路?”

大臣們還沒從這個巨大的打擊中清醒過來,李元吉便給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決定。

修路有好處嗎?有,好處很大。

可是修路又是必然的嗎?未必。

以前的路,現在也能走,雖說不如長洛官道那樣舒坦,但只要不是雨雪天氣,走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鐵路的建設也正在火熱的進行着,按照目前的規劃,十年之內,一條玉門關至海州,一條幽州至交州的鐵路就會修成通車,這是一橫一縱兩條主幹道,二十年內,完成三縱三橫的鐵路建設。

基本上可以肯定,二十年後,整個大唐的鐵路網絡將會是四通八達的。

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越往後,大唐的財力就越強,技術經驗也就積累的越多,就可以同時支撐多個地區同時開始建設。

可這不是原先定好的戰略目標嗎?所有的計劃都已經大致的做了出來,接下來只需要按年去規劃一些細節方面的就可以了。

但是很顯然,李元吉所說的修路,絕對不會是單純的指鐵路。

鐵路雖然很方便,但鐵路並不是萬能的,一個國家不可能只有鐵路而沒有官道。

長洛鐵路開通了很長時間了,長洛官道的人流的確是減少了一些,但現在依舊很熱鬧,正在使用的人依舊很多。

所以,大臣們下意識的就想到了李元吉口中的修路,必然是大肆修建水泥官道。

“陛下,修路這個事……臣覺得不如集中精力,先修鐵路再說,畢竟鐵路的作用要遠大於水泥路。”工部尚書陳叔達糾結的說着,李元吉的意思很明顯的是要增加工部的工作,可只是一條鐵路,工部就忙的不可開交了,哪有功夫再去分人出來搞水泥官道?

雖然水泥官道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說建造速度快,造價低等因素,可卻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進來,鐵路有二十多萬人,水泥路這邊參與的人只會多而不會少。

費用倒是不用擔心,其他各部省出來的省一省也勉強夠用,但還是那句話,他哪有那麼多人去做這個事?

而且,還有個問題,水泥路需要用到大量的石子和大沙,之前的長洛官道就出現了一些問題,經過對比後發現,有些地方的石子和大沙是不能用的,這也就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不能就地取材,就只能從更遠的地方運輸材料過來,這又會耗費更多的精力。

“子聰吶,這就是朕擔憂的地方,這也不僅僅只是你一個人的問題,朕基本可以肯定,在座的諸位,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問題。你們的思想,還沒有跟上現在大唐的實際情況。所以說,即便有更好的已經放在了你們的面前,可你們依舊無法去重視它,不知道該怎麼去用它,並且用好它。”李元吉有些無奈的搖頭道,他從未跟大臣說過這些話。

因爲以他的身份,一但說出這句話,聽到的大臣,第二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請辭。

性格忠烈的唐人,思想高傲的唐人,最受不了的就是這種質疑,一但皇帝質疑了你,請辭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留下來纔是最丟人的。

所以這一次李元吉帶上了所有人,而不是針對陳叔達一個。

“陛下說的是卡車?”陳叔達先是一驚,但聽到並不是針對自己一個,也就放下了心,疑惑着問道。

第六十八章:論夜盲症第四二五章:你不說朕就不知道嗎?第四七六章:內閣的反省第六十五章:驚嚇過度的李世民第一三五章: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第七零六章:成長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四二四:我可以拒絕嗎?第一三八章:令人崩潰的效率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三二八章:魏徵開炮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着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見過皇帝的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一二五章: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第六一七章:單方面屠殺第五八六章:尾巴第四六七章:問題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六二一章:否定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三六零章:兵進吐蕃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四七九章:一場意外帶來的好處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二零九章:它自己會飛第五九八章:特權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四一九章: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第一一七章:鐵證如山(求訂閱!!!)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五三零章:新軍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二十二章:舌戰羣臣第六五七章:開啓盛世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六六四章:大軍團?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三六五章:從被動到主動第九十一章:開科納士第五九八章:特權第四八零章:火車第五八三章:一夜洗白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五三二章:又想騙我移民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一一九章:空手套白狼第六四九章:拆分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三三零章: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第一九二章:坑,窮,偷第五十六章:李世民的忌憚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五六八章:狐狸尾巴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組第六七七:調查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五四二章:于志寧第四五七章:薛仁貴第三二六:蕭條與繁華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第一五六章:趁現在,趕緊吧!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四二七章:你作死的能力俺服第一三五章: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四十六章:巨大震撼第三三八章:三個月可滅否第一四六章:發財之道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三八六章:解圍、反擊
第六十八章:論夜盲症第四二五章:你不說朕就不知道嗎?第四七六章:內閣的反省第六十五章:驚嚇過度的李世民第一三五章: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第七零六章:成長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四二四:我可以拒絕嗎?第一三八章:令人崩潰的效率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三二八章:魏徵開炮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着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見過皇帝的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一二五章: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第六一七章:單方面屠殺第五八六章:尾巴第四六七章:問題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六二一章:否定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三六零章:兵進吐蕃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四七九章:一場意外帶來的好處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二零九章:它自己會飛第五九八章:特權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四一九章: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第一一七章:鐵證如山(求訂閱!!!)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五三零章:新軍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二十二章:舌戰羣臣第六五七章:開啓盛世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六六四章:大軍團?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三六五章:從被動到主動第九十一章:開科納士第五九八章:特權第四八零章:火車第五八三章:一夜洗白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七二一章:是是非非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一六八章:深入大漠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五三二章:又想騙我移民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一一九章:空手套白狼第六四九章:拆分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三三零章: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第一九二章:坑,窮,偷第五十六章:李世民的忌憚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六三五章:以農爲本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二二二章:若不投降,片甲不留!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五六八章:狐狸尾巴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組第六七七:調查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五四二章:于志寧第四五七章:薛仁貴第三二六:蕭條與繁華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第一五六章:趁現在,趕緊吧!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四二七章:你作死的能力俺服第一三五章: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四十六章:巨大震撼第三三八章:三個月可滅否第一四六章:發財之道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三八六章:解圍、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