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秀

除了芒鬆芒贊,分列在兩側的所有人都在李弘下馬後,緩緩跪倒在地,向李弘行禮。

於是,接下來的畫面,就像是一場表演秀,看的衆吐蕃臣子瞠目結舌,看的裴行儉、馬載,特別是戴至徳,只想吐。

芒鬆芒贊:“何不再留一些時日?本王跟聖救度佛母一直希望你再留些時日,裴大相的政務還需要你來指點一二。”

“安西都護府尚有諸多政務等着我去處理,裴相與戴相本是安西都護府重臣,他們被您請過來後,一大堆政務,只能由我來親自經手了。唉……說起來,我是真捨不得把他們留在吐蕃啊。”李弘與芒鬆芒贊手牽手,在兩列送行的臣子目送下,惺惺相惜的不可自拔。

“如此真是本王的不是了,不過您忍痛割愛重臣,助我吐蕃朝堂,此番大義跟恩重,我吐蕃百姓定將會銘記於心,而我吐蕃與大唐,也將永結兄弟之盟,造萬世友好之業。”芒鬆芒贊背書般繼續說道。

“好!正當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呼無兄弟也。”李弘飄飄然的同時,不知不覺的被芒鬆芒贊又把輩分扯平了。

“殿下如今也是苦讀聖賢書啊。”身後的裴行儉聽着兩人的說話,過了好久好久,才忍住一身雞皮疙瘩,讚歎道。

“苦讀什麼了他?哼,兩人的說話,可是我昨夜給他們備好的,就差手裡那張紙唸了。”戴至徳很不滿李弘這一套。

明明知道人家不歡迎他,還不趕快走,就非得在聖城百姓跟吐蕃羣臣之衆目睽睽下,肉麻噁心的搞這一套。

不知不覺,兩人率領衆臣,已經走到城門口一處新立的大石碑跟前,依稀可見石碑上刻有:“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彼此不爲寇敵,不舉兵戈”、“永崇舅甥之好,造福一方。”等等字跡。

“這……唐蕃友好碑上的字,不會也是出自你之手吧。”裴行儉遙望墓碑,想起幾天前,李弘命戴至徳找一塊大石碑的事兒。

戴至徳的臉黑的跟茄子似的,雖然不屑這些表面文章,但彰顯大唐威儀,撫四方之地臣民之事,卻是他的職責所在。

聽了裴行儉的問話後,戴至徳又是黑着老臉,無奈的點點頭。

如此彰顯大唐威儀、表大唐陛下功績的碑文,就因爲最後一句話,完全給破壞的毫無莊嚴天威可言。

最後一句“永崇舅甥之好,造福一方。”裴行儉卻不知道,這是太子殿下私下命人刻上的,要不然,戴至徳的臉也不會黑的碳似的。

丈高的青色石碑寬大威武,立在城門口像是鎮城石碑一樣,石碑上面的話,用吐蕃文唐文兩種字跡刻寫,進出城門,想不注意這座高大雄厚的石碑都難。

而上面的字跡,自然是用如血般鮮豔的紅字刻成,如此一來,想讓人不注意上面的字跡都難,除非是瞎子進出城門。

李弘與芒鬆芒贊站在石碑下,如果這一世有相機,李弘一定會命人趕緊拍照,這一個歷史性時刻,說什麼也得拍照留念才行。

兩人把手道別,神情哀傷不捨,半梅跟尋蘭早已經倒了祭天敬神送君酒,一人一杯,小托盤上的酒被衆人一一端走。

然後李弘嗚呼哀哉,嘆息天不仁慈,相見恨晚等等,讓人直掉雞皮疙瘩的話語聽的他自己都噁心。

而芒鬆芒贊則是配合着李弘悲拗哀傷、痛天感地的話語,立在一旁做悲壯表情,彷彿生離死別的親兄弟一般,最後兩人是潸然淚下,揮手告別。

李弘的離開,最最高興的就是一直流眼淚的芒鬆芒贊。

李弘跟大軍留下的煙塵都已散盡,芒鬆芒贊依然舉手揮別,雙眼淚流滿面。

但誰都知道,這不是芒鬆芒贊悲傷的止不住眼淚,而是高興的喜極而泣,自內心的喜悅淚水:終於把小魔王送走了。

李弘的大軍,進入吐蕃時,人數最盛已經達到了兩萬五千人之多,而在出吐蕃時,人數也已經下降到了一萬四千人。

雖然只損失了一萬人,就讓他征服了吐蕃,並打下如今的一番局面。

但望着長長的隊伍,李弘的內心依然還不是滋味兒,那一萬多人,如今就這樣被長久的留在了吐蕃境內。

一個個活生生的面孔,年輕的生命離去,背後不知道有多少肝腸寸斷的哭泣聲。

撕心裂肺的悲痛,遠遠不是撫卹金能夠安慰的了喪失親人的,大唐百姓的傷痛的。

就像文成公主恨透了李弘一樣,非但佔據了大昭寺,小昭寺也沒有被他放過。

一萬多大唐兒郎的屍骨,統統被他存放在了小昭寺內,讓每一天的佛唱聲度那些年輕的生命。

爲何只爲你大唐兒郎建碑立傳,難道我吐蕃兒郎的性命不是性命?

李弘回之:“戰爭永遠帶不來和平,仇恨永遠只會引戰爭,佛能度衆生,但卻帶不來和平,想要和平,就該摒棄所謂神的旨意。如果您想爲吐蕃帶來和平盛世,您就該回長安休養!”

文成公主無法忽視李弘的話語,她也知道,如今的吐蕃,想要回到夫君那個時期,已經是很困難了。

但讓她離開吐蕃,離開夫君的王國,留下芒鬆芒贊一個人應付大唐豺狼,她又不甘心。

戰爭、和平、苦難、盛世,佛度衆生、衆生好度,您信佛拜佛,度衆生、衆生度,屠刀放下、便可立地成佛。吐蕃百姓幸與不幸,一念之間。

李弘丟下一句當初惠能似是而非的話語,扭頭便走,留下了文成公主,望着身着鎧甲,在陽光下緩緩消失的背影。

大軍行至小勃律,眼看着就可以轉入所謂的官道,從這裡便可直接入于闐休整部隊,而後再沿着塔卡拉瑪幹沙漠的以南的絲綢之路,到達樓蘭。

但就在清晨要出的時候,一封急信送到了他的營帳:“白衣大食要叩關波斯都護府,理由是他們的王子殿下,自從進入大唐後,就沒有再回來過。”

李弘看完信後氣的大罵:人都死了幾年了,你們這個時候纔想起來?恐怕是因爲知道大唐用兵吐蕃,無暇顧忌波斯都督府,所以找了這麼一個爛理由,要攻下波斯都護府吧!

“如今波斯都督府有多少守軍?守將是誰?”李弘罵完後,看着信使問道。

“回大都護,波斯都護府由王名遠率領兩萬精兵守城。”信使剛剛回答完李弘的話。

只見又一個信使跑了過來,看着身上潮溼的衣服,看來是趕了一夜的路,衣服不是被汗水浸溼,便是被夜晚的露水沾溼。

“報大都護,薛仁貴將軍急奏。”信使恭恭敬敬的把密信遞給了花孟,再由花孟呈給李弘。

李弘的右眼皮劇烈的跳動了幾下,快的撕開信封,果不其然,還是薛仁貴親筆書寫。

信中提及的,自然是波斯都督府被白衣大食圍困一事兒,請命是否要出兵援助。

就在李弘看信的同時,半梅與尋蘭,已經乖巧伶俐的把地圖拿了出來,供太子殿下查看。

李弘緊皺眉頭,波斯都督府他並不在乎,在乎的是唐人的兩萬兵馬!

想要援助波斯都督府,如今就得穿越,已經漸漸脫離了白衣大食控制的吐火羅,而吐火羅十年前就已經不再是大唐的控制之地了,如今想要援助,不得不說是難度極大。

龍朔元年,也就是公元661年,卑路斯就已經遠赴長安,向大唐請求援助,於是大唐便在波斯疾陵城設波斯都督府,冊命卑路斯爲都督,隸屬安西都護府。

龍朔二年,大唐又冊命卑路斯爲波斯王,想要利用卑路斯波斯王室的正統身份,從而控制波斯等地,以此納入大唐版圖內。

而從龍朔三年起,吐火羅就開始進行反唐戰亂,安西都護府因爲要應付阿史那都支等叛亂,因此也是無暇顧及吐火羅的暴亂。

因此造成了吐火羅脫離大唐的控制,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白衣大食眼看吐火羅戰亂,便趁大唐無暇顧及的機會,把吐火羅納入到了自己的版圖。

從李弘進入安西之後,才逐漸開始在吐火羅進行一些小動作,包括從商貿上制衡、‘精衛’潛入人員離間等等,才使得吐火羅一直未能被白衣大食,安安穩穩的放進自己的口袋。

但離間等計謀,不過是杯水車薪,只是增加了白衣大食控制吐火羅的難度,並沒有使得吐火羅開始偏移大唐這一邊,而是使得吐火羅更想像吐蕃一般,成爲一個可以爭霸的王國。

與吐火羅相鄰的小勃律、大勃律,一直都在戰戰兢兢中過日子,要不是靠着吐蕃強盛的兵力支撐,早就已經被吐火羅征服。

但現在,擺在李弘面前的難題卻是,如何能夠把王名遠跟兩萬唐軍安全無虞的帶回大唐。

如今的安西都護府,在他的計劃裡,不存在支撐他吞噬吐火羅,援救波斯都護府的足夠條件。

(祝大家元宵節快樂!西域之行也快完結篇了。)

272 仙術581 回國217 文成公主337 不好笑的笑話344 揚武發威279 此中有深意?209 檄文429 審訊592 律例大於天582 行路難408 自廢武功?810 大逆不道114 低調459 相邀280 疑雲419 李弘的大烏龍968 叫價974 華夷之辨87 象棋201 蔥嶺219 談心779 因由568 俘虜433 鬱悶的格希元21 玻璃510 朝堂380 推諉408 自廢武功?664 邊陲密信430 守城875 紀年法則958 太子的人選610 封王419 李弘的大烏龍947 侍女295 交易644 兄弟相殘309 強闖427 大唐太子598 迎?拒?349 神機營420 礦產資源70 六祖慧能577 夜來香486 孵出來的?127 于志寧308 怒631 李楚媛的親事496 解釋37 機關算盡763 上元節的憧憬646 武媚的猶豫235 疑惑516 雲中在望950 奴198 逼婚638 黎明之前705 薛紹769 士農工商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592 律例大於天861 樓蘭陵園928 各懷心思的貞觀殿492 給房先忠的坑27 點撥611 兔死狐悲813 八皇兄160 鐵浮屠805 溫柔的廝殺809 真實與夢境59 逼迫872 李旦的作用318 謀略153 上戶籍335 四大都知544 訓斥崔知辨904 山林433 鬱悶的格希元956 奴制622 線索244 怕水956 奴制584 行軍大總管355 錯綜複雜的關係303 味精505 楊思儉的用意867 頂替73 許敬宗22 多寶玲瓏452 拉攏43 百無一用是書生195 盜賊篇202 明駝暗箭864 回京203 祿東贊306 沙漏533 溫存612 咎由自取126 竇義675 忘戰必危
272 仙術581 回國217 文成公主337 不好笑的笑話344 揚武發威279 此中有深意?209 檄文429 審訊592 律例大於天582 行路難408 自廢武功?810 大逆不道114 低調459 相邀280 疑雲419 李弘的大烏龍968 叫價974 華夷之辨87 象棋201 蔥嶺219 談心779 因由568 俘虜433 鬱悶的格希元21 玻璃510 朝堂380 推諉408 自廢武功?664 邊陲密信430 守城875 紀年法則958 太子的人選610 封王419 李弘的大烏龍947 侍女295 交易644 兄弟相殘309 強闖427 大唐太子598 迎?拒?349 神機營420 礦產資源70 六祖慧能577 夜來香486 孵出來的?127 于志寧308 怒631 李楚媛的親事496 解釋37 機關算盡763 上元節的憧憬646 武媚的猶豫235 疑惑516 雲中在望950 奴198 逼婚638 黎明之前705 薛紹769 士農工商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592 律例大於天861 樓蘭陵園928 各懷心思的貞觀殿492 給房先忠的坑27 點撥611 兔死狐悲813 八皇兄160 鐵浮屠805 溫柔的廝殺809 真實與夢境59 逼迫872 李旦的作用318 謀略153 上戶籍335 四大都知544 訓斥崔知辨904 山林433 鬱悶的格希元956 奴制622 線索244 怕水956 奴制584 行軍大總管355 錯綜複雜的關係303 味精505 楊思儉的用意867 頂替73 許敬宗22 多寶玲瓏452 拉攏43 百無一用是書生195 盜賊篇202 明駝暗箭864 回京203 祿東贊306 沙漏533 溫存612 咎由自取126 竇義675 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