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天衣有縫

今日下朝後,李治便來到貞觀殿,憂慮的跟武媚提及了此事兒,原本以爲哪怕是不從三部提拔,從其他地方提拔,這樣一來,還可以讓李弘、李賢兩人之間的暗鬥,不至於繼續往極端發展。

但今日朝堂之上,不少臣子卻像是統一了口徑般,認爲房先忠擔當此任最爲合適不過。

李弘也長長的嘆口氣,坦誠真摯的望着武媚目光,說道:“能夠擔當此任的,應該絕非常人才行,如果一直桎梏在六部選拔,過於侷限,對於尚書省並非是好事兒。但如果兒臣自己說出來的話,母后跟父皇自然會認爲兒臣主動在……。”

“但你那一攬子的步驟跟計劃,包括你今日跟我說的要南下江南,難道你這裡面就沒有因爲李賢的原因?我不相信你對李賢的逼迫一點兒計劃沒有。”

“當然有,但絕對不是針對他!這個計劃您也知道,兒臣跟您說的一清二楚,這個計劃完全是被動的,但就是如此,兒臣也把這個計劃被動的改動了。”李弘繼續望着武媚的眼睛,儘量讓自己顯得坦誠道:“兒臣從遼東歸來,完全可以讓薛仁貴由東往西,穿過雲中前往安西。薛仁貴所率領的部從,全部是來自安西之人,他們在戰事完畢後,必定思鄉心切,如果走雲中,沿着長城山脈一直往前,豈不比進入關中要快捷不少?”

“你……?你是不是調度薛仁貴助你父皇御駕親征時,就已經如此想了?”武媚心中大吃一驚,薛仁貴隨駕出征,這是極爲自然的事情,卻讓她都忽略了薛仁貴對雲中的威脅。

如今聽到李弘說出來,心中頓時激起千層漣漪,如果李弘真的命薛仁貴過雲中,那麼李賢再怎麼折騰,都是在李弘的手心裡折騰了,完全沒有一點兒資本可以跟李弘相抗衡的。

“薛仁貴是您選的,兒臣總不能左右您的心思吧?當初兒臣並未多想,但李忠與賀蘭敏月之死,不得不讓兒臣如此打算。”

“那你爲何未實施?還是因爲遼東戰事兒,沒有機會?”武媚蹙眉道。

“不知道。機會有的是。攻下蒼巖城後,薛仁貴的部隊便回撤松漠都護府,休整了幾天後,便可以直指雲中,但兒臣後來選擇了放棄,而是拿下了靺鞨跟室韋,放棄了原來的計劃。”

“你的計劃叫什麼?據說,你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會用代號來稱呼,說是爲了保密?”武媚同樣盯着李弘的眼睛。

這一招是沒人知道的,爲了保密他的計劃,從太乙城初建開始,李弘爲了迷惑外人,特別是當初對他太乙城財富感興趣,充滿覬覦的商賈、豪門等,李弘便在做每一件事情時,用一個代號來稱呼這個計劃。

也就是從那時起,多少人都對李弘的計劃莫名其妙、摸不着頭腦,這也是讓他躲過了好多御史彈劾的原因之一。

而武媚能夠知曉,還是從李弘在安西回來時,在咸陽被李忠與賀蘭敏月阻止後,李弘回來脫口而出說出來的。

再加上白純前往安西,太乙城被她掌管,這期間,自然是讓她多少了解了一些太乙城的機密信息,才弄明白了這些代號代表着什麼。

李弘與武媚依舊對視着,兩人在燈火下同樣明亮的眸子中,俱是寫滿了坦誠與期待。

“天衣無縫。”李弘一字一句的說道。

武媚不由自主的隨着這四個字倒吸一口涼氣,果不其然,就如今日白天與李弘交談時一樣,從這代號就能聽出來,李弘的‘天衣無縫’,便是要置李賢自投羅網,而後置之於死地!

而真正讓李弘更改計劃的原因,是在李治第一次用自稱我的時候,那時候薛仁貴剛剛回到松漠都護府,名義上是在休整,實際上便是在原地等候李弘的命令,等候李弘命令部隊到底是指東還是往西,最終李弘在李治第一次自稱我後,立刻改變了計劃,讓薛仁貴直取室韋跟靺鞨。

武媚很清楚,所有的計劃一旦開始實施,到了那時候,便不是謀劃之人一句話便能輕而易舉改變的了,正所謂箭在弦上,已經由不得人了。

何況,無論是李弘還是李賢,他們的背後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團體,計劃一旦啓動,哪怕是李弘不想再實施計劃,身後的利益團體也會迫不得已的推動着這一切繼續進行,唯一能夠做的便是盡最大可能更改計劃。

而以林士翎、張柬之爲首的文臣武將,包括安西、吐蕃的臣子,李素節、李上金,甚至是義陽、高安,還有蘭陵、新城、城陽等等人,這些就是李弘身後的利益團體,他們無論是爲了何種目的,都必須保住李弘在朝堂競爭上的主動權。

所以,這也是爲何林士翎等人去信遼東,蘭陵、新城、城陽在長安與文成暗中交鋒的原因,所有的一切,在計劃被啓動後,甚至可以說,就已經到了完全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步了。

武媚對此自然是異常明白,當年她與李治鬥倒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集團,不就是要問罪一大批的朝堂臣子,而後再提拔一批的朝堂臣子,這些便是彼此背後的利益集團。

而像五姓七望這樣的存在,是因爲他們沒有看清時事,過於狂妄了,甚至驕橫到都不屑於跟皇家結姻攀親,如此囂張的行徑,如果一個穩定的政權不打壓它,任由他繼續控制着官場資源,那這個政權,恐怕也是很難長久的。

五姓七望屹立百年不倒,是因爲社會制度的發展,讓皇權者需要與一批人一同管理社稷,爲民謀福祉,所以在歷史長河中摸索、建立了這麼一套制度。

而發展到前隋時期時,九品中正制,這樣的以五姓七望、世家豪門推舉爲官的制度,已經發展到了極致,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同時,九品中正制,也讓皇權者認識到了他們的存在對於政權來說,是弊大於利。

所以前隋時期,便開闢出了科舉制度,而此制度在繼續的完善中,確實是抑制了五姓七望對於朝堂的把控,對於政權者的桎梏,從而從前隋開始,一直萬變不離其宗的沿用了一千多年。

廢話這麼多,最終只是爲了說明,爲何李治跟武媚在察覺到了李弘跟李賢的暗鬥後,兩人不去制止他們之間的暗鬥,不去制止李賢對太子之位的覬覦,反而是在其中加以制衡、緩解衝突等等。

是因爲他們比誰都清楚,身爲皇室子弟,一旦慾望之心衝出牢籠,一旦有了他人追隨,一旦在背後形成了利益集團,那麼,這場鬥爭就像是野獸法則一樣,是一場非死即傷的鬥爭。

武媚眉頭再次緊蹙,李弘確實是要比李賢高出不止一籌了,如今竟然在計劃實施中,能夠硬生生的改動,雖然她不知道,到了最後,兄弟兩會是怎樣一副你死我活的場面,但她還是寄望李弘能夠不至於趕盡殺絕。

但‘天衣無縫’這樣的代號,就已經足夠讓她感到心驚了,也明白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爭鬥,就算是改動計劃,恐怕對於結果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吧?

抱着一絲的僥倖,就像她今日所說那般,手心手背都是肉,內心矛盾、憂慮的問道:“既然改了計劃,那麼你的代號也要改動吧?”

武媚的心裡沒來由的生出一絲期望,希望能夠從這新的代號中,是不是能夠找到一絲心理慰藉,是不是能夠看到,李賢在李弘的天衣之下,僥倖保得一條性命。

“天衣有縫。”李弘依然是簡單的四個字。

但武媚聽在耳朵裡時,卻是心裡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她相信李弘的掌控力,要不然的話,十歲之齡就創造了太乙城這樣的財富奇蹟,而後十四歲又創造了安西、吐蕃那樣的奇蹟。

如今二十歲,又被他父皇急召到遼東,短短的半年時間,便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大唐在遼東的隱患,成立了安東都護府。

想起安東都護府,武媚就不由的想起安東都護府的大都護:格希元,格希元是李賢的人,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李弘任命格希元,而非是他父皇任命,這是不是說明……。

“是,格希元在遼東時,在回一些信件時,或者收到信件時,會讓兒臣幫他看看遣詞造句或者是生僻字什麼的,所以兒臣纔會放心的任命他爲安東都護府的大都護。”李弘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好吧,既然計劃代號更名爲‘天衣有縫’,那麼母后也放心了,你本性並不殘暴也不好戰,你父皇對你期望極高,別辜負了你父皇。”武媚面色有些疲累,努力的擠出一絲慈愛的微笑,看着李弘說道。

“母后放心吧,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的話,兒臣定不會辜負父皇跟母后的期望。”

武媚默默的點點頭,示意李弘回去吧,明日還要啓程回長安。

望着李弘離去的背影,武媚整個人一下子像是泄了氣的皮球般,整個身軀軟癱在了沙發上。

不過她相信,李弘對於自己人向來是優柔寡斷,連李忠、賀蘭敏月都願意保得一條性命,那麼對於一母同胞的李賢,應該也會手下留情吧?

116 刺殺323 逍遙遊117 白露 小寒105 千金公主636 不忍813 八皇兄764 詹事府806 大包大攬252 更換118 殉340 一百八十萬兩794 後山388 洛陽牡丹263 泰迪熊292 約戰 非議754 校場61 國事與暗戰957 戶部尚書18 火鍋168 玉門關224 月夜716 冬季裡的蓬萊殿368 尚方雞毛撣子143 弱國無外交289 一千多年623 憂662 選妃612 咎由自取841 阿維葉961 三郎中799 折衝府498 未來481 吐蕃都護府739 豬909 時間天下679 創始人武媚979 哀其不幸993 君臣140 旁觀者337 不好笑的笑話543 杭州236 疾陵城838 禮物711 流言蜚語421 五牙戰艦797 湖邊話509 朝堂318 謀略116 刺殺952 愛國主義483 離間 齊心?833 計劃改變329 搶白927 病痛中的貞觀殿458 地圖2200 狼騎馬66 曲江池190 白蘇尼至49 武媚的無力394 準太子妃441 迎敵689 局勢的預判968 叫價967 怒 奴967 怒 奴726 召見狄仁傑781 病急亂投醫630 洛陽272 仙術368 尚方雞毛撣子463 換遷473 驚人的相似829 捨不得244 怕水519 啥名呢323 逍遙遊729 文化的傳播827 太子的宴席220 節兒149 軟禁247 傷痕866 亡國滅文189 裴馬651 定調293 小白鼠753 戰象705 薛紹384 感動824 土蕃四天王569 齋王935 皇帝老兒643 亂926 求情298 進城664 邊陲密信405 決議806 大包大攬805 溫柔的廝殺935 皇帝老兒630 洛陽
116 刺殺323 逍遙遊117 白露 小寒105 千金公主636 不忍813 八皇兄764 詹事府806 大包大攬252 更換118 殉340 一百八十萬兩794 後山388 洛陽牡丹263 泰迪熊292 約戰 非議754 校場61 國事與暗戰957 戶部尚書18 火鍋168 玉門關224 月夜716 冬季裡的蓬萊殿368 尚方雞毛撣子143 弱國無外交289 一千多年623 憂662 選妃612 咎由自取841 阿維葉961 三郎中799 折衝府498 未來481 吐蕃都護府739 豬909 時間天下679 創始人武媚979 哀其不幸993 君臣140 旁觀者337 不好笑的笑話543 杭州236 疾陵城838 禮物711 流言蜚語421 五牙戰艦797 湖邊話509 朝堂318 謀略116 刺殺952 愛國主義483 離間 齊心?833 計劃改變329 搶白927 病痛中的貞觀殿458 地圖2200 狼騎馬66 曲江池190 白蘇尼至49 武媚的無力394 準太子妃441 迎敵689 局勢的預判968 叫價967 怒 奴967 怒 奴726 召見狄仁傑781 病急亂投醫630 洛陽272 仙術368 尚方雞毛撣子463 換遷473 驚人的相似829 捨不得244 怕水519 啥名呢323 逍遙遊729 文化的傳播827 太子的宴席220 節兒149 軟禁247 傷痕866 亡國滅文189 裴馬651 定調293 小白鼠753 戰象705 薛紹384 感動824 土蕃四天王569 齋王935 皇帝老兒643 亂926 求情298 進城664 邊陲密信405 決議806 大包大攬805 溫柔的廝殺935 皇帝老兒630 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