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已經到了約定時間,佐藤直男要等的人仍然沒有出現。
十分鐘以後,一個農民打扮的青年來到了寺外的石碑旁邊,四處張望了一番,然後坐在石碑旁邊休息,眼睛仍然四處張望。
佐藤直男判斷,這個人應該是諾曷鉢可汗派來打前站的。於是,他也派一個手下過去進行試探。
佐藤直男看到,自己的手下走過去後和那個人交談。不久,他的手下就向他這裡招手,示意請他過去。
前來和他見面的,不是諾曷鉢可汗,而是吐谷渾的僕射赫連普,他現在也穿着普通唐朝人的衣服。在見到佐藤直男之後,兩人走向密林深處。
大約一小時後,赫連普先行離開了。
不久,佐藤直男也從樹林中走出,接過手下牽過來的馬,上馬離去。
第二天上午,仍然在長安城南十四坊的那座商人府宅。
佐藤直男說道:“師妹,吐谷渾的僕射赫連普同意了咱們的計劃,他們會在離開長安之前,設法創造一個機會,讓咱們刺殺唐朝狗皇帝。
另外,他們要求咱們設法能夠聯絡上在波斯的倭奴人(他們自己不這麼稱呼,本書爲了閱讀方便,統稱倭奴人),有可能的話,把那7萬倭奴人全部或者是部分拉到吐谷渾去。”
白鳥智香子說道:“答應他們。”
佐藤直男說道:“這件事是不可能的,那些倭奴人分到了土地,不會去幫助吐谷渾人的,即使有部分人同意支持咱們,但是,那些暫編師的軍官都是唐朝人,很難調動得了的。”
白鳥智香子說道:“那也答應他們,反正咱們也是暫時利用他們,等刺殺完狗皇帝,咱們是否繼續和他們往來,還不一定呢。”
佐藤直男說道:“好吧,我就這麼答覆他們。”
白鳥智香子說道:“我平時出來不方便,只有上午在蜀王上班的時候,才能出來,而且也不能天天出來。
這樣,我每天派侍女美津子過來一趟,由她來傳遞消息。”
太極殿,李愔的辦公室。
魏徵問道:“皇上,吐谷渾可汗還沒有答應嗎?”
李愔說道:“這件事我還沒有跟他提,不過,他是個聰明人,我相信,很快他就會主動提出的。”
正說着,外交部傳來消息,說吐谷渾可汗諾曷鉢求見。
李愔笑道:“說曹操曹操就到,他應該是來說這件事兒的。”
說完他吩咐道:“請諾曷鉢可汗進來吧。”
果然,寒暄過後,諾曷鉢可汗說道:“皇上,大唐這些年來飛速發展、蒸蒸日上,臣的吐谷渾實在是落後了。
臣有個請求,請允許吐谷渾正式加入大唐,讓臣也正式成爲您的子民。”
李愔也不客氣,他說道:“大唐統一天下是勢在必行。吐谷渾地處高原,獨立發展經濟相對困難,加入大唐以後,對於發展該地區的經濟,改善百姓生活條件,有着積極的意義。
作爲吐谷渾的可汗,你這種態度令人讚許。對於你個人,朝廷也是不會虧待的。
朕決定,在吐谷渾地區建立自治區,下轄青、寧、扶、歸四州,冊封你爲青海郡王,兼任吐谷渾監察使。”
“臣諾曷鉢謝皇上隆恩。”諾曷鉢說道。
李愔笑道:“不必客氣,你是我的朋友,我在長安給你也準備了一座郡王府,每年可以過來住上一段時間,陪我聊聊天。等咱們都老了以後,一起做個伴吧。”
“臣謝皇上隆恩。”諾曷鉢感激地說道。
諾曷鉢走後,魏徵、侯君集、皇甫睿和岑文本都對李愔表示祝賀。
魏徵說道:“皇上,十年前,皇上您還是樑王的時候,大唐還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態。
這些年來,大唐內部穩定,經濟、文化和社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力增長了不止數倍。
對外朝廷開疆拓土,先後收復了草原、奪回了西域,高句麗、日本列島、新羅、百濟、林邑、波斯帝國的安大拉省、琉球、以及現在的吐谷渾,全部納入了大唐的國土。
這些成就早已經遠超秦皇漢武,實在是可喜可賀。”
侯君集說道:“大唐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皇上居功至偉。”
大家都紛紛點頭贊成。
李愔說道:“這件事的功勞,可不能歸到我的身上,實事求是的說,是你們這些能臣、賢臣,輔佐先皇太宗皇帝,開創了貞觀之治之盛世。
我不過是在前人打下夯實的基礎上,錦上添花而已。”
說道這裡,李愔想起了父皇李世民,不禁心中難過,他沉默下來,感懷往昔和李世民相處的美好歲月。
在場的衆人,都是李世民時代的老臣,李愔的話,引起了他們同樣的感慨。一時間,辦公室裡一片寂靜。
良久之後,李愔說道:“泰山封禪,是先皇太宗皇帝的心願,可惜他老人家沒有能夠親自實現這個願望。
我的意見是,過了年,到2月二龍擡頭那天,由皇太后主持,舉行泰山封禪慶典,圓了太宗皇帝他老人家的心願。”
魏徵說道:“恕臣直言,所謂的泰山封禪,歷朝歷代舉行過多少次了,都改變不了他們覆滅的命運。這件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純屬勞民傷財。
臣認爲,浪費那麼多錢,去做無意義的事情,還不如用來多辦幾所學校,多建幾個醫院呢。
臣反對皇上這個意見。”
侯君集說道:“首輔大人(魏徵是政務院首席宰相),話不能這麼說。皇上的意思是要圓太宗皇帝一個心願。這件事兒不能拿經濟來衡量的。
臣贊成皇上的意見。”
皇甫睿說道:“魏大人,泰山封禪原先由魏王操辦,該花的錢都已經花了,準備得也差不多了。即使需要再繼續投入,也花不了多少錢了。
我朝治國,以孝爲先,皇上的提議,是要向太宗皇帝盡孝道,也是爲天下臣民作出榜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臣認爲,應該舉辦泰山封禪活動。”
李愔說道:“這件事,朕意已決,無需再進行討論。”
立政殿。
“皇帝,你有這份心,我就滿意了。”聽完了李愔的決定,長孫太后流着眼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