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

萬良微微一笑,道:“那‘正義老人’留在世上的這把金刀,何以叫‘正義之刀’呢?

此刀既然百鍊精鋼,也不見如何鋒利,如是單就武功而論,留存此刀又有何用?但老朽卻隱隱覺出此刀之中,似是有些隱密。”

高光道:“難道讀了書就可以解得麼?”

萬良道:“咱們要去找的那人,就是一位大大了不起的人物,但他的武功,雖然說不上‘高強’二字,但也不在老朽之下。”

高光道:“那就不錯了。”

萬良道:“但他卻讀盡了天下的書,胸博萬有,學究天人,老朽每次和他相遇,總要聽他說上幾日幾夜。”

黃榮突然插口說道:“老前輩和他談些什麼?”

萬良道:“漫無限制,老朽問到哪裡,他就說到哪裡,星卜、醫道、天文、地理,他是無所不知。”

高光心中暗道:“如若讀了書真有這等好處,倒是應該多讀書纔是。”

他爲人耿直,心中有話就說,當下接道:“咱們見了那人,如若他真能把高某說服,我便當老前輩之面,給他磕上三個響頭。”

萬良微微一笑,道:“不用賭,你輸定了。”

幾人一路上,縱論江湖,曉行夜宿,頗不寂寞。這天,中午時分,到了一座大山下面。

萬良停下腳步,道:“到了,咱們好好休息一會,再去見他。”

高光仰瞼望着那高聳雲霄的山峰,“他住在高峰之上?”

萬良搖搖頭,道:“就在那山峰之下。”

高光道:“我瞧不用休息,既然快到了,何不到他家中休息呢?”

黃榮冷冷說道:“高光弟,萬老前輩是自己人,縱然說錯話了,他也不會見怪,等會見到那位老前輩,卻不許你胡說八道。”

這些日子來,萬良日日誇讚那人學識如何的淵博,才氣是何等高強,只聽得左少白和黃榮,不覺間生出了敬慕之心,生恐那高光說出不敬之言,才行告誡他一番。

高光道:“好!我不說話就是。”

幾人休息了一陣,起身而行。萬良當先領路,走在山邊一條小路上。

轉過了一處山峰,只見一個水塘,兩支白鵝遊戲於水塘之中,一見生人到來,突然高聲叫了起來,奔出池塘,游上岸去,直向塘邊一座茅屋前面撲去。

萬良停下腳步,望着那一對大白鵝,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對大鵝,已經三十幾年了。”伸手拍拍衣衫上的塵土,舉步向那茅屋走去。

左少白、黃榮等,也抖抖身上灰塵,隨在萬良身後而行。這是一座獨立在山畔的茅舍,屋前屋後都是荒草,雜樹橫生,環繞茅舍四周。

看上去,似是一片貧苦的農家,毫無高人息隱這裡的清秀之氣,行近茅舍,只見兩門緊閉,那兩隻大白鵝,早已跑得不知去向。

萬良回顧左少白一服,低聲說道:“三位請在此地稍候片刻,老朽上前叩門。”

左少白道:“老前輩請便。”

史見萬良輕步而前,緩緩走到茅舍前面,輕叩門環。左少白聽他叩門之聲,忽快忽慢,似是有一定的節奏,足足數十聲,方纔停了下來。

高光流目打量四周的形勢一眼,心中暗暗忖道:“這哪裡像是高人居息之地……”

忖思之間,突聽那茅舍之中,傳出了一個清脆的聲音道;“什麼人?”這聲音嬌若銀鈴,動人至極。

萬良似是亦未料到,那茅舍之中,會有女子聲音,不禁呆了一呆,半晌之後,才應聲說道:“在下萬良。”

茅舍中又傳出那嬌甜動人的女子聲音,道:“萬先生有何見教?”清麗的聲音如奏仙樂,聽得人心頭怦怦跳動。

黃榮心中暗道:“深山育俊鳥,茅屋出佳麗,果然不錯。這女子聲音如此柔美,實在從未聽過。”

多年在江湖上走動的萬良,亦是被那柔美的聲音所震動。過了半晌,才緩緩的說道:

“在下有要事見範兄,請姑娘代爲通報一聲。”

只聽茅屋傳出來一聲深長的嘆息,道:“你來的太晚了,家師已經去世甚久。”

這幾句話,字字如刀,刺入了萬良心中,一時呆呆立在當地,不知該說些什麼纔好。

茅屋中久久不聞有人聲應答,又接說道:“茅舍狹小,不足以留住賓,萬老前輩請便吧!”

萬良略一沉吟,道:“姑娘幾時拜在我那範兄門下?”

那嬌柔的聲音答道:“很多年了,萬老前輩,可是有些不相信麼?”

萬良輕輕嘆息一聲,道:“不是在下多疑,只因在下從未聽範兄說起想收弟子的事,心中自是有些懷疑了。”

茅屋中人應道:“萬前輩雖未聽聞家師談起過收徒的事情,但我們卻曾聽家師說起萬老前輩了。”

萬良道:“難道他還未忘記多年老友。”

空中人輕輕嘆息一聲,道:“如是未曾交代過有你萬老前輩這樣的一位朋友,晚輩也不敢和老前輩這般多言了。”

萬良心中暗道:“好啊!說的倒是客氣得很,硬是不肯開門讓我進去……”

左少白等站在六七尺外,聽得十分清晰,高光忍不住對左少白道:“那兩扇木門,看上去並不很牢,只要稍微用力,就可把木門撞開了。”

左少白淡淡一笑,道:“萬老前輩不肯硬來,自然有他的道理,咱們不能亂出主意。”

只聽萬良說道:“姑娘既然知曉了在下是令師故友,何不啓開木門一見,也好讓我在範兄靈前奠拜,奠拜。”

茅屋中人沉吟了良久,道:“即是如此。老前輩就請進來吧!”

萬良伸手一難,不門應手而開。原來木門竟然是虛掩着。

擡頭看去,只見一個身穿青衣的少女,背門而坐,面對牆壁。

壁上高供着範仲明的神位,神位前香爐中,還有一半燒香,仍在燃燒;室中煙氣繚繞。

萬良目光一掠那青衣少女的背影,發覺那是一位美麗絕倫的背影,心中暗道:“但見背影,就使人有着玉人傾國之感,若是瞧了正面,定然是要拜倒石榴裙下,永作不二之臣。”

這萬良並非好色之徒,但卻被那絕世的美麗背影,撩起了無限綺念。

但聞柔軟聲音,傳了過來,道:“萬老前輩見到壁上神位了?”

萬良道:“見過了。”

那青衣女子道:“好!晚輩這廂準備答禮。”言下之意,是催萬良快些拜過。

萬良心中暗道:“我範兄,精通醫理,豈會輕易死去,此女如此英麗,只怕和範兄之死有關?”

心念一轉,只覺疑竇重重,忍不住低聲祈禱道:“範兄陰靈有知,你如是含冤而死,那就給兄弟一個警兆。”

但聞那青衣女說道:“家師是心血耗消過度而死,有勞萬老前輩關懷了。”

原來,那少女聰明絕倫,聽得萬良的祈禱之言,知道他心中生疑,特地說出了病情。

萬良望着那壁間神位,說道:“範兄啊!範兄,非是做兄弟的多疑,你胸懷萬有,學究天人,精通醫道,妙手回春,別說你身體一向健壯,不會有病,縱然是有病,那也一藥而癒,怎會活累死呢?”他不便指那少女而言,只好對着那範仲明的神位講話。

青衣女輕輕嘆息一聲,道:“家師確實心血耗消過度而死,老前輩如果不信,那也是沒有法子的事了?”

這一次人家指明而言,萬良自然不好再借對神位講話了,便重重咳了一聲,道:“在真象未明之前,在下也不便遽作斷論。”

那青衣女嘆道:“家師臨終之時,亦曾遺言囑咐晚輩,說萬老前輩來此之後,只怕要對他的死因生疑。”

萬良接道:“生疑了該又如何?”

青衣少女道:“家師遺言,任憑萬老前輩查驗。”

萬良心中暗道:“如論我那老友之能預料及此,自非難事,但這女娃兒說的是真是假,那就很難說了、”

心隨念轉,口中說道:“我先要到那範兄的埋骨之所,看看他的墳墓。”

那青衣女道:“好吧!”

她雖和萬良交談甚久,但始終是面壁而坐,從未回頭望過萬良一眼。

這青衣女冷傲神情,更加了萬良心中之疑,當下說道:“那便有勞姑娘帶路了。”

那青衣女道:“萬老前輩。還要什麼,尚請一併吩咐。去過家師墓地之後,那就不用再回來了。”

她雖是說的逐客之言,但聲音仍然悠揚悅耳,動聽至極。

萬良道:“這個,這個,倒叫在下很難答覆了。”

青衣女緩緩說道:“唉!家師所說的不錯,老前輩當真是太過多疑了。”

萬良道:“生死大事。非得弄個水落石出不可。”

只聽那面壁的青衣女高聲說道:“妹妹,帶這個萬老前輩去恩師墳上瞧瞧去、”

西側垂簾啓處,一個身着青衣的少女,緩緩走了出來。

萬良目光轉動,不禁瞧的一呆,只見那少女穿的一襲裙衫和身材髮型,無一不和那面壁少女一般模樣。長長的柳眉,一對勾魂攝魄的秋波,閃動着動人的光輝,隆鼻、櫻口,美豔得如畫中美人。

只見她緩緩走到那面壁而坐的少女身側,似是和那少女,輕輕談了數語,轉身向外走去。萬良心中生好奇怪,暗道;“這女娃兒如是帶我去故友墓前奠拜,怎的連一句招呼也不打呢?”

正自心中懷疑,忽聽那面壁而坐的青衣少女,道:“我那妹子,素來不喜多言,你只管跟着她去,也就是了,不要問她什麼,免得鬧出不歡而散之局。”

萬良道:“如是在下在墓前發現了可疑事物,想問令妹幾句,那也不可以嗎?”

那少女略一沉吟,道:“你最好別和她說話,看出可疑事物,留在心中就是。”

萬良心中大感奇怪,暗道:“這是怎麼回事呢?”

但見那少女已然遠行室外數丈,只好放步追了上去。

這時,左少白和黃榮等,遠遠站着,眼看一個美豔照人的青衣少女,大步走了出來,卻不見萬良,心中大感奇怪,正想舉目到茅屋中瞧瞧,瞥見萬良快步走了出來。

左少白大步迎上,道:“老前輩,此刻何往,那位姑娘是誰?”

萬良低聲說道:“她們是我那故友弟子,此刻咱們要去他墓前奠拜一下。”

左少白“嗯”了一聲,道:“我等在此等候呢?還是一同前往?”

萬良道:“我們一起去瞧瞧……”語聲微微一頓,接道:“不過,這位姑娘素來不喜多言,咱們不要和她說話就是。”說罷,舉步向前。

左少白、黃榮、高光依隨在萬良身後而行。那青衣少女帶着幾人,行約四五里路,進入了一個幽靜的山谷中。這是一條死谷,一座高峰攔住了去路,兩側盡都是光滑的削壁。

萬良目光流轉,不見任何墳墓,心中陡生疑慮,暗道;“這丫頭把我等騙來此地,難道還會有什麼陰謀不成?”

忖思之間,忽見那青衣女,直向攔路高峰下一塊巨大的岩石走了過去。萬良心中雖是疑竇重重,很想問個明白,但想到自己曾經再三勸告左少白等,不可和她說話,如是自己最先忍不住,必將爲三人譏笑,當下強自忍住,不肯多問。疾行兩步,緊隨在那青衣女的身後。

他暗作打算,只要瞧出這青衣女有什麼陰謀行動,立時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搶先出手。

只見那青衣女走到石壁下大巖前,轉過身子,繞入了大石之後。萬良緊隨身後繞去,只見一支雪白的玉手,不停的擡動。原來,那大巖之後,有一道裂縫,如峭立的石壁,有兩尺左右的距離。

萬良略一沉吟,忖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子一側,走了進去。

只見兩間房子大的一座天然石洞,打掃得十分乾淨,那青衣女早已對着一具石棺跪了下去。粉頰上,滾落了兩行清淚,無聲無息的暗自垂泣。

萬良望了那石棺一眼,不禁黯然淚下,急步走近石棺,放聲大哭了起來。這時,左少白、黃榮、高光,也隨着進入石洞,耳聞萬良悲哭之聲,目睹那青衣女無聲飲泣,亦不禁爲之黯然。

左少白等雖不知那石棺中是何人物,但他們已從萬良口中,得知了這位作古之人,是一位才氣橫溢的異人。心中對他,早生崇敬之心,不覺間對着那石棺跪了下去。

萬良哭了一陣,停了下來,自言自語說道:“範兄啊!範兄,你身懷絕世之才,就這般無聲無息的離開人間,是何等淒涼悲苦之事,兄弟無法見你生前一面,但這死後遺容,兄弟豈能不看?”

他雖是自言自語,但言外之意,卻無疑是說給那青衣女聽,雖見石棺,仍無法消除心中懷疑,他要開棺瞧看。

只見那青衣女,舉手用衣袖揩拭一下臉上的淚水,擡起頭來,望着萬良,一對明亮的大眼睛中,閃動着奇異的光輝,欲言又止。

萬良無法從那青衣少女奇異的眼神中,瞧出他心中所思,但他心中卻決定要打開石棺瞧瞧。

緩緩退後兩步運足腕力,託着石蓋,猛力向上一託。但聞吱呀一聲,石棺應手而開。一股白色的煙氣,由那石棺中飛揚起陣陣幽淡的香氣,撲入鼻中。

回首望去,只見那青衣女伏在石棺前面,雙手掩面,雙肩不停的聳動。顯然,她哭的甚是厲害,但卻聽不到一點聲息。

白色的煙氣,由濃轉淡,已然可見石棺中的景物。一個瘦骨嶙峋的中年,身穿一襲藍色長衫,神態安閒的仰臥在石棺之中。

萬良凝目細看,發覺他除了更顯得清瘦一些之外,幾乎和數十年前,相見之時,無甚不同。不但屍身未壞,連那眉目、面貌、也有些栩栩如生。

萬良久走江湖,心中明白這屍體能夠歷久不壞,恐怕全是那棺中白煙之力,眼看棺中的煙氣逐漸散去,心中大急,正待放下手中格蓋,瞥見那棺中人枕頭之下,露出一角白箋,必然是早經安排,二女在放他屍體時未能瞧見,我這麼推動石棺蓋子一震,白箋自露一角,說不定這張留箋中,就是說的他死亡之秘,或是指明那兇手是誰。

心中念頭轉動,手卻疾快的伸入棺中,取過白箋,藏人懷中,緩緩放下石蓋。那青衣少女,仍然伏在石棺前面,可是左少白等卻瞧的十分清楚。萬良取過白箋,心中迫不及待的想瞧瞧那白箋上說些什麼?立時緩步向後退了下去。

暗中施展傳音之術,對左少白等說道:“三位請留心這位姑娘。”人卻向室外退去。

左少白已知他用心,輕輕一拉高光、黃榮,三人站了一個半圓形,把那青衣女,轉圈圍了起來。

且說萬良退出石洞之外,取出白箋一瞧,原來竟是一封密簡,封口上毫無損壞痕跡,顯是未曾經人拆過。

只見那白色簡套上面寫着“書奉萬良親拆”七個草字。

萬良暗暗驚道:原來,他在死亡之前,已知死後,我會來此看他,而且非得打開石棺不可,竟留下這樣一封密簡。

拆開封套,裡面是一張薄薄函箋,只見寫道:“此函入兄之手,弟已死去數年,兄千里奔喪來此,正值江湖殺劫峰起之時……”

萬良只瞧得短短兩行,心中已自驚異不已,暗暗讚道:“這範仲明把死後之事,竟然能瞭解得這般清楚。”

黯然一嘆,向下看去,“寒舍依舊,山色如昔,兄對弟之死亡。必是疑竇叢生,爲兄所疑……”

萬良暗道了一聲慚愧,接着瞧了下去:“弟受先天體質所限,無法習得上乘武功,只好轉而他求,習學五行星卜奇術,別走旁徑,唯因此等學問,深奧博大,雖窮畢生精力,已難登峰造極,弟爲此閉門求進,謝絕所有造訪之人,正值小有心得,漸入佳境之時,突然體內起了變化。”

萬良暗忖道:“原來,他是讀書讀的活活累死了。”

向下瞧去,只見寫道:“正值彷徨着急之時,忽有農家,送來棄嬰一對,姊妹二人,一胎同生,各具異稟,才高常人,正乃小弟衣鉢佳弟子也。只可惜天妒紅顏,二姝雖各具殊色,但卻天生殘缺,姊盲妹啞。”

萬良看到上處,恍然而悟,暗道:“原來如此,那茅舍中面壁而坐的少女。定然是姐姐了,她和我對談甚久,卻始終不肯轉過臉來,這隨來之人,自是妹妹無疑。”

心中暗自忖道:“可惜啊!可惜!雖然未見那盲女之貌,但只瞧他背影,和那甜美聲音,已不難猜想到定然是一位絕世玉人。這啞妹之美,更是有目共睹,當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可嘆那櫻口菱角,竟然是不能吐出清音。”

他心中連叫無數可惜,才向下面看去。

但見箋上寫道:“弟收養二女之後,生活大變,終日裡逗笑二女取樂,竟使油盡之燈,爲一種人性至高的惜愛之心支撐着活了下去。”

“二女才慧,果在弟預料之中,姊姊雖盲、卻有耳聞能熟之才,而且舉一反三。妹妹雖啞,卻有過目不忘之能,一經閱讀,必能爛熟於胸。

“盲啞二女,終日相伴,笑語解頤。使弟多活了十餘年,也使弟心願得償。把心中所學傳於二女。只可惜尚未能盡授所知,病情突然轉劇。斯時弟已知此病難起,不久人世,特草成此書,留上吾兄。”

寫至此處,大約那範仲明已然再難支撐,下面幾字,似字非字,已難分辨寫的是什麼。

萬良雖然無法猜想出下面那幾個字寫的是什麼?但留函無損,已然全瞭解內情。他疊好薄箋,套好封簡,珍藏入懷,故友遺墨,已是彌足珍貴,何況他深知亡友之才,處處都有着驚人安排,那似字非字的遺墨,也許是別有含意,只是自己才難意測,日後找一個才識過人之土,也許還可瞧出一些隱秘的內情。心中念轉,人卻緩步走回石洞。

只見那青衣少女,仍然伏在棺前,蒙面而泣,心中更是惶愧,輕輕嘆息了一聲,道:

“孩子,不要哭了。”

他自覺和那範仲明情同手足,二女既然是他收養的義女,叫聲孩子,自是理所當然。

那青衣女緩緩擡起頭來,嬌豔的粉頰上,淚痕縱橫,望了萬良一眼,轉身向外走去。她哭的如梨花帶雨,但舉動間卻端莊凝重,望了左少白等一眼。

高光低聲說道:“老前輩,咱們是守在這裡呢?還是跟着她走?”

萬良道:“跟着她走吧!”當先舉步出去。

一行四人緊隨在那青衣少女身後,重又走向那茅舍所在。

高光悶了一肚子疑團,幾度想叫住那青衣少女問個明白,但想到那萬良諄諄告誡之言,又強自忍了下去。行近茅舍,那青衣少女也不和幾人招呼,徑自進入了茅舍之中。

萬良停下腳步,低聲對左少白等說道:“諸位請再留此片刻,老朽去和他們姊妹談談。”

高光道:“我瞧不用談了,貴友既已死去,咱們來此目的已空,和兩個女娃兒有什麼好談的?”

萬良臉色一沉,冷冷說道:“他雖已死去了數年,但在留箋之上,已說明江湖上有了大變,而且早已料定我必到此。”

黃榮生恐兩人衝突起來,急急接道:“那範老前輩既然能在數年前料知江湖大變之事,想必有所安排了?”

萬良長嘆一聲,目光凝注到左少白的臉上:道:“她們肯不肯拔刀相助,那要看你的造化了?”

左少白心中暗道:“難道那小姑娘小小年紀,還能助我左少白查出父母蒙冤的內情不成?”

心中雖是不以爲然,但口裡卻恭恭敬敬的說道:“全憑老前輩作主了。”

萬良道:“老朽必盡全力,勸請她們出山相助兄弟……”

他仰起臉來,長長吁一口氣,接道:“我萬某人一生中除了多犯了點殺孽之外,自信所作所爲,無一不可質諸天日,但願二女能以得自老朽故友所學,出而挽救這次武林浩劫。”

舉步向茅舍中走去。

左少白望着他走向那茅舍的背影,舉步落足之間,十分沉重,顯然,他對能否勸得二女出山的事,異常重視。

茅舍的木門,虛虛的掩着,萬良舉手一推,木門應手而開。

只聽一個柔細的聲音,傳了過來,道:“舍妹告訴我,你很守信諾。”

萬良注目望去,只見原來那面壁而坐的少女,仍然是面壁而坐,而那啞女卻傍着姐姐身側而立,粉瞼上縱橫的淚痕,仍未乾去,只覺心頭愧然,拱手一禮,道:“老朽從石棺中取得亡友遺書,始知適才多疑二位姑娘,心中甚是不安。”

那面壁而坐的青衣女道:“不妨事,老前輩故人情深,那也是難免的事。”

萬良道:“我那範兄在遺書之中,提到兩位姑娘,已能盡得他心中之學。”

那面壁少女答道:“先師胸博古今,學究天人,愚姊妹殘缺愚質,雖得先師數年教誨,實則所學難及萬一。”

萬良道:“二位姑娘也不用客氣,我那範兄,已在遺留給老朽的書信中說的明白……”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目下江湖上,正值殺劫涌起,兩位姑娘既已得我那故友絕世才智,豈可常居斯地,埋沒才華,不如隨老朽出山入世,做一番驚天動地救世大業,也不負我那範兄對兩位一番培育的苦心。”

茅舍中沉默了一陣,那面壁少女方纔緩緩說道:“老前輩太高估我姊妹了……”

她長長嘆息一聲,接道:“萬老前輩既是先師的好友,想來先師必在遺墨中說明了,姊盲妹啞,天生殘缺。”

萬良接道:“這個,在下亡友遺書中確曾提過,但我那範兄,在遺書中,亦曾大讚兩位才華過人,卓有識見,承他衣鉢,青出於藍。”

那青衣女嘆息一聲,接道:“那是先師的褒獎了,我們姊妹,雖承先師的愛護,視若親生。盡其所能,傾囊面授,但因質才愚拙,致負先師厚望,天生殘缺,受制甚多,實難擔當那挽劫救世的大責大任。只好有負老前輩的盛意隆情了。”

萬良聽她口氣堅決,似是已無商量餘地,呆了一呆,道:“兩位姑娘不肯出山,難道就長居此地麼?”

他見室中一切佈置的簡陋,似是二女並未作長住打算。

那面壁的青衣女道:“萬老前輩是先師至友,晚輩也不相欺,近日內晚輩和小妹,即將遷往恩師遺體存放的那石洞中去,常伴靈側,終老石室,此生不再離開。”

萬良急急接道:“我那範兄,把他一生所學傳給了兩位姑娘,兩位要常伴靈前,不出石室,固是盡了孝道,但豈不埋沒了兩位所學,辜負了我那老友一番授藝苦心?”

那面壁少女突然轉過臉來,緩緩說道:“姊盲妹啞,一對天生殘缺的弱女子,就算得了大部真傳,那又能在武林中,做出些什麼事呢?”

萬良轉眼望去,只見那面壁少女,容貌的確嬌美,似尤在妹妹之上,長長的睫毛,彎彎的秀眉,輕閉着一對眼睛,神情撩人,如果不早知她雙目已盲,誰也想不到這樣美貌的姑娘,竟然是目難見物。

當下嘆息一聲,道:“我那仁兄,在留給我遺書上,已然說的十分明白。”

那少女啓動櫻脣,露出了一排整齊白齒,道:“那更好了,老前輩既已知曉,那也不用再要我姊妹以盲啞殘缺混跡在江湖中了。”

萬良急急說道:“我那亡友,雖然在遺書中,說出了兩位身有殘缺,但也盡力推舉兩位姑娘的才學。”

青衣女舉起手來,掠一下鬢前散發,淡淡一笑,道:“老前輩就算能說的天花亂墜,舌翻蓮花,晚輩姊妹也不願以殘缺之身混跡於江湖之上。”

萬良道:“江湖之大,無奇不有,也許在下能找到一位名醫,使姑娘雙目復明,令妹啞口能言。”

那盲女淡淡接道:“老前輩的好意,晚輩姊妹們心領了……”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男女有別,老前輩如是再無其他的事,也該走了。”

萬良料不到她竟然下起逐客令,呆了一呆,道:“兩位姑娘可知我那亡友,留致老朽的遺書中,說些什麼??

那宮女搖搖頭,道:“不知道。”

萬良心中暗道:這兩個女娃兒,因爲自傷殘缺不願混入江湖,說不得只好想法騙她們一遍了。心念轉動,肅然接道;“如若我那亡友,留給在下的遺書上,指命兩位姑娘出山衛道呢?”

那育女呆了一呆,道:“果真如此,先師自會在事先告訴我等。”

萬良心中一動,道:“他可曾告訴過兩位嗎?”

那盲女拼命搖頭,道:“沒有。”

萬良道:“如若他在留致在下遺書中,說明要兩位姑娘出山,算不算令師的遺命呢?”

那盲女沉吟了一陣,道:“如是當真,自應算是先師的遺命。不過,我不信先師會在地留致老前輩遺書中,要我們姊妹出山。”

萬良回想那遺書上的內容,只是推重二女的才華,確未明確指定,讓二女出山的事。

他原想說上幾句謊言,但忽然想到,自己堂堂男子,身爲長輩,欺騙兩個盲啞小姑娘,如是被當面拆穿,自是無地可容,就算她們信了,那也是一場終身大恨大憾的事。

念轉至此,長嘆一聲,道:“令師留致我的遺書上,雖未正面說出。要兩位承繼他的遺志,出山行道,但字裡行間確有使兩位出山之心,他不肯言明,或是別有用心。”

那盲女突然說道:“老前輩可否把家師遺致的書信,給晚輩姊妹瞧瞧?”

萬良連道:“可以,可以……”由懷中取出遺書,遞了過去,心中卻暗自奇道:“你雙目全盲,不知要如何一個看法?

那盲女接過書簡,緩緩轉交到妹妹手中,道:“你瞧瞧告訴我。”

那啞妹接過書簡,伸出右手,按在姊姊手上,五指彈動,有如彈琴一般。

這等傳話之技,世所罕見,只瞧得萬良目瞪口呆。

那啞妹動作甚快,片刻已借彈指之法,把書中所記,一字不漏的傳給了那盲女。

只聽那宮女長長嘆息一聲,道:“恩師慈命難違,咱們倒是不能不答應他了。”

萬良只聽得莫名其妙,道:“怎麼,兩位姑娘可是答應出山了麼?”

那宮女點點頭,道:“家師留致老前輩的遺書說的明白。如是老前輩請求我出山……”

萬良緊張的接道:“怎麼樣了了”

那盲女嫣然一笑,道:“我等不得推倭。”

萬良奇道:“怎麼老朽就未瞧到這一句話呢?”

那盲女道:“先師用隱語寫成,老前輩不解其意,自然是瞧不出了。”

萬良道:“是啊!可是那信尾處,一連串似字非字的圈圈麼?”

那盲女沉吟了一陣,道:“那是說的另一件事,老前輩請妥爲收存此信,日後還有大用。”

萬良接過書簡,道:“當年令師活在世上時,他所作所爲,事先總把老朽裝入悶葫蘆中,想不到兩位姑娘,也學到了他的毛病了。”

那盲女輕輕嘆息一聲,道:“此中有消長之機,微妙得很,實難先作預言,還望老前輩多擔待了。”

萬良哈哈一笑,道:“但見兩位作此一事,己有令師遺風。”

那宮女長嘆一聲,接道:“老前輩請和同伴商量一下,給我們姊妹三日限期,三日之後,老前輩請再來此,接我們姊妹上道。”

萬良道:“兩位也該有時間料理一下私事,咱們就此一言爲定,三日之後,老朽再來。”轉身出了室門。

左少白等正自焦急,眼見萬良走了出來,大步迎了上去,道:“老前輩可和那兩位姑娘談好了麼?”

萬良笑道:“談妥了,但要給她們三日時間料理一下私事,咱們三日之後,再來接她們上道。”

左少白道:“咱們也利用這三日時間商量一下江湖大事,今後行止。”

萬良道:“老朽有一事,要對三位早作說明。”

左少白道:“什麼事?”

萬良道:“咱們請出她們姊妹二人出山之後,對二人必須言聽計從,才能使二位發揮所學。”

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五十五章 佛閣風雲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四十八章 大殿風雲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三十章 走馬換將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章 走馬換將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七章 初試好身手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四十八章 大殿風雲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
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五十五章 佛閣風雲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四十八章 大殿風雲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三十章 走馬換將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章 走馬換將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七章 初試好身手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四十八章 大殿風雲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