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走進宋代金礦場

原來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獲得了豐富的找礦經驗,得到了一套理論,比如說對於找礦標誌,它有植物標誌,就是說山上有什麼植物,下面就有什麼樣的礦;也有礦物標誌,如岩石標誌等。根據這樣的認識,三人在礦洞裡,找到了一種被當地人稱爲“黑焦石”的礦石,它是金礦脈的伴生礦物,所以呂濤推測,正是找到了這種伴生礦,古代的採礦工人才能始終沿着富礦脈進行開採。

這個古礦洞暴露之後,呂濤三人到裡面進行了詳細測量,這個古礦洞大約深170多米,寬80多米,最高的地方有23米,整個容積有近萬立方米。

從老洞的整個結構來看,採礦是由上而下進行,而且始終是沿着富礦脈進行開採,這說明古人識礦能力已經很強。對礦體的分佈也比較瞭解,據地質推算採空區已出礦石約35萬噸左右。

礦洞內尚保留部分堆積廢石的平臺和不規則的礦柱,這些近百根直徑四米粗的礦柱可以防止礦洞頂部礦石的坍塌,保證了這個巨大空間的安全,也說明古人有了明確的安全意識。

呂濤說不上來多少年前,古人就懂得了燒爆法的大規模開採礦石的辦法。在《遂昌縣誌》和《浙江通志》、《明史》裡都有一條相同的記載,明萬曆年間遂昌“石崩,斃百餘人。”這樣算來,那次礦難距今已有400多年。

萬曆22年至23年,戰爭頻繁爆發,軍費開支較大,國庫空虛,皇帝只好下旨開礦,增加收入。另外,紫禁城的坤寧宮、乾清宮等宮殿相繼遭火災,重建宮殿,需要巨大的費用,這又成爲萬曆皇帝搜刮財富的另一個理由。在《明史》等有關資料裡,還有一個名詞——礦監,引人關注。據記載,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朝政實際上由太監把持。在明代萬曆25年以來的三年間,朝廷爲了搜刮金銀,向全國陸續派出最信任的內廷宦官,展開了全國範圍內的財富大掠奪,這些太監就被稱作“礦監”或者“稅使”。

在明代時期,這個礦是斷斷續續開採的。到了萬曆24年的時候。萬曆皇帝朱翊鈞又發起了一次全國性的開礦運動,主要是爲了搜刮金銀。

金銀礦的石頭叫石英岩,石質堅硬細密,比花崗岩的硬度還要大。在古代沒有設備和炸藥的情況下,開發面積如此巨大的礦洞,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隻四十多斤大烏龜的出現,引起了姐妹倆的好奇。龜屬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熱時,便成羣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爭食時咬鬥。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等爲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食也不致餓死。

天生好動的李梅,用棒子捅了幾下大烏龜後,大烏龜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一動不動。笑嘻嘻的李梅,順勢將大烏龜翻了個身:“呂濤,抓到一隻大烏龜,想辦法吃了它。”

走過來的呂濤笑了笑,這李梅現在是越來越能幹了。烏龜自古被人們作爲長壽的代表,多用於滋陰補腎。強身益壽。屠宰動物這活,可是呂濤手到擒來之事。

呂濤將四十多斤重的大烏龜拖到一流水處,將大烏龜使其排盡尿,然後剁去其頭、足,剖開,去龜殼、內臟,洗淨,將龜肉切塊。篝火旁的李雪,將鍋中加了點菜油,燒熱後,放入龜肉塊,反覆翻炒,沒有調料的她,只能加上適量的清水後,又加了一些食鹽,用溫火煨燉,至龜肉爛爲止。

忙完手中活的李雪,揉着發酸的膀子看着四周,也不知這是什麼地方,肯定不是古墓,也不會是什麼地下迷宮,洞穴周圍的隧道,是呈放射狀分佈的,李雪數了數,總共是十條不多不少,他們越看越是覺得這洞穴佈局奇特,這洞中立着一面石牆般的天然翠石屏,圍着石屏地面的泥土中,半埋着許多巨石。石頭的形狀不一,大小也不相同,埋得雜亂無章,瞧不出其中有什麼奧妙。

官辦是官辦,但這個官辦礦洞的開採年限就足足有1000多年的時間。一條隧道的一個特殊房間裡,房間裡的面積足球場般大小,像一座堅固的堡壘。房間裡的藝術傑作,不僅表現在這裡的建築本身,還在於它處處精雕細琢的浮雕石刻。不難看出曾經這裡的礦主人,顯然是一位達官顯貴,他的屍體蜷臥於一張牀上,牀上撒滿了黃金,周圍擺放着青銅器、象牙雕刻和彩繪陶器等精美的手工藝品。另外還有金鐲、高腳金盃、高腳琥珀金盃、金耳環、金釦子、穿孔小金條以及銀、銅的花瓶與青銅武器。但在房間的旁邊與牀上的黃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由石頭磚牆砌成的坑道,在坑道內散佈着數百具扭曲變形的屍體,其遇難者屍體大概有322具之多。讓呂濤困惑的是,有着一千多年曆史的金礦資源,盛世之時,在興旺發達了幾個世紀之後,怎麼會突然消亡了。

那麼多的生靈說沒就沒了,這事真是見鬼。衆人胡亂討論了幾句,都是一籌莫展,這裡曾經發生了什麼?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呂濤抽了兩口煙,覺得腦子好使多了。於是走到李雪身邊,一笑道:“別看我,我沒看過這段歷史的記載。”

由於洞中沒有文字,無法找到確鑿的記載,而這裡的文明又都早已中斷和被人遺忘,今天這些遺蹟重新發掘出來的,所以往往誰也無法準確地解釋他們的興亡之謎,只能對着這一片遠古時代遺留的廢墟,留下無窮的感慨。

“我不是說這些,只是這裡看到的一切,讓人無法理解。”見呂濤那一付又好笑又好氣的緊張模樣,李雪忍不住掩嘴撲哧笑了起來,俏生生的橫眼瞪了呂濤一下:“首先是下面那條封死與這裡相通的石門。其二是,這裡的表面現象,看似被水所淹沒,但被水所淹沒的背後會是什麼?地下有水,挖礦人不是不知道,封死與這裡相通的石門。從其它地方留入這裡的水,將會淹沒這裡。挖礦人爲什麼要將他堵死?這是金礦,官辦礦洞,從這裡挖掘出的黃金,支撐着政府的開支。唉……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了。”

呂濤抹了把頭上的冷汗,舒了一口氣但迅即又是疑惑不解的看着李雪,神色古怪道:“這些事慢慢琢磨吧,怎麼可能一下子說得清楚。”

“只要能找出下面那條與這裡相通石門封死的原因,就能解釋這裡的一切,”李雪被呂濤這句話氣得渾身發抖,剛剛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些許浪漫好心情,給他沒兩下就折騰光了。

呂濤輕笑了兩聲,臉上露出了好笑的表情,戲謔的看着她生氣的可愛模樣。輕輕攬住了她肩膀道:“就這麼肯定是我們曾經走過之路發生過什麼可怕的事情?”

“不一定是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曾經發生過什麼可怕的事情。或許是來至我們未曾經走過的路,”話說道這,李雪自己沒來由的全身一陣驚悸,臉色有些蒼白,急急喘息不止。就連嬌軀,也是輕輕顫動着。

“你越說越嚇人,”呂濤先怔了怔,沒想到李雪竟然突然想到了這些,把好好的氣氛破壞殆盡。然而,卻又見得她狀況似是不對勁。急忙攬住她肩膀,在她後背輕輕拍打着:“我們未曾經走過的路上,會有什麼?”

過得會兒,李雪才氣順了些,神情還是有些緊張道:“什麼都難說。我們在這地下世界裡,曾幾次見過恐貓,若不是我們手中有槍。你說會是什麼結局?”

“恐貓?”一聽說恐貓,呂濤心中卻是一片安詳,疲憊不堪的心靈在這一刻漸漸的放鬆了下來。竟然有了些小憩會兒的錯覺:“這裡的人,能被恐貓嚇倒嗎?守護這些挖礦的士兵,不可能連恐貓都鬥不過吧?”

李雪臉色有些白皙,貝齒輕輕咬着嘴脣。猶豫了很久之後,才吞吞吐吐問道:“若是還有我們不知道,比恐貓還大,還危險的動物呢?”

“你這麼一說,還真像似一種解釋,”呂濤雖然也是奇怪李雪爲何會這說,然而此時卻不能詢問。只好臉露微笑,豁達道。

“行了,行了……”一旁聽不下去的李梅,嗔怒了一句。若非呂濤不是自己老公,心理上已經稍微有點接受這些猜測。不然,早就毛骨悚然的一腳將他踹開了。氣鼓鼓的回頭對呂濤白眼道:“越說越不着調了。”

李梅的發怒,使得呂濤、李雪也無心繼續辯論下去。片刻之後,三人又在一處洞穴中,找到了一些當時人類遺留下來的酒器,這些酒器不僅數量多,種類也繁多,而且其製作巧奪天功,堪稱世界之最。呂濤的老毛病又犯了,在水侵透的地面上,四下翻找着古人曾經存放老酒的地方,看看是否能夠翻出一些。

現存最古老的白酒是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因爲,從未開啓,因此,不知道能否具有飲用價值。

酒,作爲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象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宋代是陶瓷生產鼎盛時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歡將黃酒溫熱後飲用。故發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組合。使用時,將盛有酒的注子置於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熱水,可以溫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製品酒器以青花、鬥彩、祭紅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瓏瓷及各種仿古瓷。

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在礦洞內,呂濤三人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密佈着大大小小的圓坑。呂濤根據記載,給姐妹倆這樣對這些圓坑解釋是;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燒爆坑,因爲石英岩非常硬,用一般的工具不足以把它弄下來。當時的人們就想出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用木材堆在這裡燒,然後再用水去潑它。經過冷水的驟然降溫,被燒熱的石頭表面就會形成裂縫,導致石塊脫落,這種方法被稱作“燒爆法”。正是大規模使用了這種方法,減輕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據這些密密麻麻的燒爆坑的情況,基本可以斷定,這個古礦洞就是古人採用燒爆法一點一點挖掘的。

由於一些洞口狹小,古人在使用燒爆法大規模開採礦石時,洞內的通風就是一個大問題。在礦洞裡,呂濤發現了古人排煙用的煙道,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些煙道到現在仍然可以使用。至於這些煙道排出去的煙,呂濤就說不上來了。

在這個古礦洞裡,雖然歷經百年,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到處都有石頭被煙燻黑的痕跡。在離礦洞不遠處,有一處太監府遺址。經過歲月的沖刷,如今已經只剩下了斷壁殘垣。在太監府遺址附近,現在還完整地保留有一池方正的水塘,從水塘的形狀來看,應該是人工開鑿的,這顯然是太監府的配套工程。

這裡的歷史記載或許是水的緣故,早已不付存在。但從文獻上來看。史書曾經記載,朝廷派往浙江的礦使太監叫曹金,萬曆24年12月,曹金從京城出發,代表萬曆皇帝來浙江督辦遂昌的礦冶生產。這座建立在礦區的太監府,可能是曹金和手下的府邸。

《遂昌縣誌》上發現了這樣的巧合,就是曹金逼迫地方開銀礦時,遂昌的縣令正是著名文人湯顯祖。根據歷史記載,湯顯祖是自動辭去遂昌縣令的,那麼他爲什麼要辭去遂昌縣令一職呢?

湯顯祖除了在遂昌寫了著名的《牡丹亭》外,還寫了大量的詩文,從這些詩文裡,有很多是針對礦監和開礦的事,他在《寄吳汝則郡丞》中說:“搜山使者如何,地無一以寧,將恐裂”,湯顯祖把“礦監”稱作“搜山使者”,說“搜山使者”每到一個地方,就將天無寧日。他還寫了《感事》一詩,來表達了他此時的憤怒之情:“中涓鑿空山河盡,聖主求金日夜勞。賴是年來稀駿骨,黃金應與築臺高。”他把批評矛頭直接指向了派太監搜刮金銀的萬曆皇帝。湯顯祖對開礦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深感擔憂,正是開礦一事直接導致了湯顯祖的辭職。

在《遂昌縣誌》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到萬曆年間,老礦洞因早已廢棄,已經“鑿深水積,內可方舟”,也就是說,這裡已經積滿大水,水深已經可以行船。

在曹金的逼迫下,湯顯祖不得不組織重新開發老礦洞。當時全遂昌縣僅13000餘人口,其中青壯年不足5000人,而僅排除礦洞積水就動用了幾百人,水車全靠青壯勞力人力操作,工作強度極大。礦洞裡積水很深,積水抽了三年都沒有抽乾。曹金又虛報開礦數目,徵礦稅,湯顯祖組織民工開礦,礦沒開出來,礦稅還要交,湯顯祖爲了這個事感到很憤慨。湯顯祖反對這樣勞民傷財,他聯絡了一大幫士大夫紛紛上書,造成了很大的輿論聲勢,因此得罪了當政的皇帝。這個皇帝雖然不管朝政,但對金銀的收刮是很要緊的,湯顯祖最後沒辦法,只好辭官。

湯顯祖的憤而辭官,沒有阻止太監的催逼。在太監的逼迫下,採礦活動一刻也沒停止,正是因爲這樣,才導致了礦難的發生。

因爲在早期形成的採空區和礦洞的頂板之間有一條小的礦脈,小的礦脈和頂板之間存在一條裂縫,這組小的礦脈在早期唐代、宋代開採過程中,古人爲了保護礦區安全不敢開採。礦柱和穩定的頂板是安全的重要保證,如果敲打它們,隨時會引起礦洞的崩塌。但在太監的威逼下,礦工們已經顧不了自身的安全。(!)

第456章 “阿波丸”之迷第109章 神秘的紅光區第57章 受傷的特種兵第427章 給鬼看的文字第438章 重現大地獺第204章 中華鼎文化第59章 走向尋寶之路第425章 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貴禮品第545章 動物之戰第653章 水下幽靈船第650章 地獄夫妻第358章 天坑古窯遺址第183章 天坑崖壁古棧道第566章 北京人“撿漏兒”第381章 破爛不堪的棺材板第499章 地下世界的溫泉第490章 有冰洞就有火山第139章 木筏子豈能飄揚過海第86章 野性十足第280章 別在爲難我第578章 天意不可違第625章 走入地下宮殿第47章 神秘的古洞穴第328章 天坑地下湖T第379章 盜挖地下之寶藏第641章 原原本本的歷史真相第386章 海狸鼠惹的禍第29章 天坑下的水簾洞第92章 短尾貓的領土第345章 瘋狂的野豬羣第8章 地下紅色青蛙第34章 天坑下,教科書上都沒有標明的植物第499章 地下世界的溫泉第97章 慾望和理智之間第31章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第381章 破爛不堪的棺材板第79章 新婚之夜第651章 下輩子還當盜墓賊第4章 地下河牀上的沙金第634章 爲鬼吵架第458章 嗜血的光芒第203章 古彝文,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第532章 挑戰水巨蜥第215章 苦不堪言第444章 “趕屍人”T第499章 地下世界的溫泉第120章 神秘的原古戰爭第6章 姐妹生死大逃亡第281章 千頭萬緒話天坑第610章 地下獨木橋第232章 對生命極限的挑戰第599章 神秘的樓蘭女人第215章 苦不堪言第50章 奇花蓮瓣蘭第623章 與鬼有緣第640章 走投無路第31章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第259章 主人公大戰野豬王第361章 恐懼綜合症第162章 癡情男女話古文第176章 遠古人的藤蔓窩棚第84章 弱女鬥蟒蛇第501章 冰凍唐屍第259章 主人公大戰野豬王第12章 男人之心第66章 情感之間第73章 天坑下的“佛光”第648章 亡靈匯聚的陰間第357章 回到兩千年前第209章 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第381章 破爛不堪的棺材板第97章 慾望和理智之間第323章 喜歡和大女人在一起第285章 危急存亡T第233章 瑪雅人的2012預言第224章 天坑美女木乃伊第51章 野豬們將野豹團團圍住第251章 比金字塔更早的建築T第561章 走近送鬼人第16章 天坑霸主第171章 盜墓是一門技術第204章 中華鼎文化第286章 寂寞的空間第74章 神仙也有思凡之心第58章 這得看那白色野人來不來第203章 古彝文,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第188章 原始人的生活遺址第323章 喜歡和大女人在一起第419章 河絡鼠騎兵第154章 巫師曾是人類的神靈第477章 詫異的神色第389章 危險的地下世界第53章 終日生活在慌恐之中第616章 插翅難逃第507章 冰屍許許如生第617章 讓榮譽見鬼去吧第561章 走近送鬼人第166章 仙女不一定幸福第289章 人生喜怒哀樂第52章 無奈的承諾
第456章 “阿波丸”之迷第109章 神秘的紅光區第57章 受傷的特種兵第427章 給鬼看的文字第438章 重現大地獺第204章 中華鼎文化第59章 走向尋寶之路第425章 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貴禮品第545章 動物之戰第653章 水下幽靈船第650章 地獄夫妻第358章 天坑古窯遺址第183章 天坑崖壁古棧道第566章 北京人“撿漏兒”第381章 破爛不堪的棺材板第499章 地下世界的溫泉第490章 有冰洞就有火山第139章 木筏子豈能飄揚過海第86章 野性十足第280章 別在爲難我第578章 天意不可違第625章 走入地下宮殿第47章 神秘的古洞穴第328章 天坑地下湖T第379章 盜挖地下之寶藏第641章 原原本本的歷史真相第386章 海狸鼠惹的禍第29章 天坑下的水簾洞第92章 短尾貓的領土第345章 瘋狂的野豬羣第8章 地下紅色青蛙第34章 天坑下,教科書上都沒有標明的植物第499章 地下世界的溫泉第97章 慾望和理智之間第31章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第381章 破爛不堪的棺材板第79章 新婚之夜第651章 下輩子還當盜墓賊第4章 地下河牀上的沙金第634章 爲鬼吵架第458章 嗜血的光芒第203章 古彝文,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第532章 挑戰水巨蜥第215章 苦不堪言第444章 “趕屍人”T第499章 地下世界的溫泉第120章 神秘的原古戰爭第6章 姐妹生死大逃亡第281章 千頭萬緒話天坑第610章 地下獨木橋第232章 對生命極限的挑戰第599章 神秘的樓蘭女人第215章 苦不堪言第50章 奇花蓮瓣蘭第623章 與鬼有緣第640章 走投無路第31章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第259章 主人公大戰野豬王第361章 恐懼綜合症第162章 癡情男女話古文第176章 遠古人的藤蔓窩棚第84章 弱女鬥蟒蛇第501章 冰凍唐屍第259章 主人公大戰野豬王第12章 男人之心第66章 情感之間第73章 天坑下的“佛光”第648章 亡靈匯聚的陰間第357章 回到兩千年前第209章 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第381章 破爛不堪的棺材板第97章 慾望和理智之間第323章 喜歡和大女人在一起第285章 危急存亡T第233章 瑪雅人的2012預言第224章 天坑美女木乃伊第51章 野豬們將野豹團團圍住第251章 比金字塔更早的建築T第561章 走近送鬼人第16章 天坑霸主第171章 盜墓是一門技術第204章 中華鼎文化第286章 寂寞的空間第74章 神仙也有思凡之心第58章 這得看那白色野人來不來第203章 古彝文,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第188章 原始人的生活遺址第323章 喜歡和大女人在一起第419章 河絡鼠騎兵第154章 巫師曾是人類的神靈第477章 詫異的神色第389章 危險的地下世界第53章 終日生活在慌恐之中第616章 插翅難逃第507章 冰屍許許如生第617章 讓榮譽見鬼去吧第561章 走近送鬼人第166章 仙女不一定幸福第289章 人生喜怒哀樂第52章 無奈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