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

夜空中熊熊燃燒的求救烽火驚動了上黨大營,李歸仁派大將阿史那從禮率軍趕來援救長子縣,當阿史那從禮率一萬騎兵趕到長子縣時,北唐軍已經遠去,戰鬥已經停止,阿史那從禮看到的是一幅屠宰場般的血腥場面,縣城內外佈滿了五千餘具契丹士兵的屍體,人頭都已經被割走,脖腔裡流出的血染紅了大地,由於已經縣城沒有居民,大白天,整座縣城變成了鬼城一般的死寂,沒有一個活人,甚至受傷的人也沒有。

一羣羣烏鴉在天空盤旋,發出刺耳的嘎嘎叫聲,儘管阿史那從禮看死人已看得麻木,但眼前的血腥場面還讓他感到一陣陣‘毛’骨悚然。

“有沒有活口?”阿史那從禮厲聲問道。

一名校尉躬身道:“回稟將軍,沒有一個活口,全部被殺死,在冊五千三百四十人,我們清點到了五千三百三十具屍體,只相差十人。”

“他孃的,不留戰俘!”

阿史那從禮咬牙切齒道,他卻忘了,他們自己也一樣不留戰俘,這是唐軍對他們的報復。

阿史那從禮約四十歲出頭,身材魁梧,滿臉橫‘肉’,顯得他相貌十分兇惡,他是結骨部突厥人,七年前率領數千族人投奔了安祿山,安祿山立刻爲他向朝廷慶功,說他殺死了準備南侵的遊牧人,李隆基不辨真僞,立刻封他爲歸仁將軍,賞紫金魚袋。

由於他武藝高強,作戰勇猛,一直便深得安祿山欣賞,只是他資歷不足,沒有能獨立成爲大將,這次李歸仁爲南線主帥,安祿山便任命他的李歸仁的副將。

阿史那從禮爲人心狠手辣,和其他北胡人一樣,視漢人民衆爲豬羊,這次安祿山叛‘亂’,他搶掠了大量的財富,光‘女’人便搶掠了上百人。

這次唐軍所偷襲的長子縣五千契丹人並不是他的部屬,而是隸屬於安守忠的後軍,由於安守忠返回趙州押運糧食,李歸仁便命他趕來援助,卻沒想到,見到的竟是這樣一幅慘狀。

這時,一隊騎兵奔來,一名軍官在馬上拱手道:“將軍,我們找到了倖存士兵。”

阿史那從禮‘精’神一振,他連忙問道:“在哪裡,快帶來見我。”

片刻,十名契丹士兵被領了上來,爲首是一名隊正,他們來到阿史那從禮面前,跪下放聲大哭,隊正抹淚道:“我們的兄弟被殺得太慘了,求將軍爲我們做主啊!”

阿史那從禮被他們的哭聲‘弄’得心煩意‘亂’,馬鞭一指罵道道:“他孃的,有什麼好哭,給我起來說話!”

十名士兵都不敢再哭,阿史那從禮沉着臉問他們道:“你們是怎麼倖存的?”

爲首隊正施禮道:“稟報將軍,我們是外圍的巡邏隊,在南面一帶巡邏,在回城的途中看到了唐軍的襲擊,我們躲在樹林中,才得以倖免。”

“那我再問你們,唐軍有多少人?”

“大約一萬人左右,都是騎兵,非常兇狠,我親眼看見數百名兄弟從大營逃出,準備逃進我們這邊的樹林,卻被唐軍騎兵追上,一刀劈掉人頭,有弟兄跪地投降,也被唐軍無情殺死,他們根本不收降俘。”

說到這裡,這名隊正彷彿又看到了昨晚的情形,他驚懼得渾身發抖,阿史那從禮心中憤恨之極,他卻又無可奈何,只得下令道:“就地掩埋屍體,返回上黨!”

........

李嗣業的勝利給唐軍士氣帶來極大的振奮,全殲敵軍五千餘人,而自己只死傷三百餘人,這個輝煌的勝利無疑給了唐軍極大的自信,李慶安當即下令以人頭記功,每個人頭賞錢三十貫,記功一級,而參戰沒有得到人頭的士兵也得賞錢五貫,一時間,李嗣業部下滿營歡騰,令其他士兵無比羨慕。

大帳裡,數百名安西軍中郎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濟濟一堂,李嗣業給李慶安和其他將軍們講述這場夜戰的情形,和昨晚不同是,李嗣業發現李光弼竟然也在場,這令他有些愕然,因爲李光弼從長平關過來,必然是要經過長子縣,他們竟然沒有在路上相逢,心中雖然詫異,但李嗣業還是繼續給衆人描述昨晚的戰役情形。

“我們在離對方軍營兩百步時便被對方發現了,如果按照我們安西軍的訓練,敵軍在百步外,士兵必須要出帳列隊了,弓弩軍已經部署完畢,但我遇到的情形卻完全不是這樣,契丹士兵沒有和甲睡眠,很多人都光着上身,這些都不算什麼,更重要是我發現燕軍沒有夜戰的經驗,或者說從來沒有過夜戰的訓練,大營內的敵軍或許是沒有準備,但城內的契丹軍卻是全身盔甲,街市上一戰便潰不成軍,明顯不適應夜晚作戰,我覺得這是燕軍的一大弱項,我們不妨可以充分利用燕軍的這個弱項。”

這時,李慶安見李光弼似乎有話要說,便笑道:“光弼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請說!”

李光弼只比李嗣業的軍隊早到兩個時辰,來向李慶安彙報軍情,他確實是從長子縣過來,但沒有經過縣城,而是率領一千親衛從縣城南面三十里外繞過,沒有發現李嗣業偷襲長子縣。

不過李嗣業的一些說明他並不是很認可,見李慶安準他說話,他便起身向李嗣業拱拱手笑道:“首先我要恭賀嗣業將軍首開奇功,斬敵五千人,極大地提升了唐軍士氣,此戰雖小,但意義卻重大,不過有一點,我不太認同嗣業將軍的結論。”

李嗣業和李光弼屬於同一級別,李嗣業是河中都督,而李光弼是吐火羅都督,皆是是安西的重要勢力,李慶安離開安西東去後,他們曾暗中競爭過安西節度使,雖然最後是封常清勝出,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外人所認爲的親密團結,表面上關係都很好,但暗中卻互有競爭。

李嗣業抱拳回了一禮,沉聲道:“請光弼將軍指教!”

“指教不敢,我只是覺得嗣業有點一葉障目了,誠然,駐守長子縣的燕軍不善於夜戰,但並不代表所有燕軍都不善於夜戰,要知道,駐守長子縣的燕軍都是契丹人,是支援安祿山的胡軍,而並非安祿山的范陽軍,我以爲嗣業就此下結論說燕軍不善於夜戰,未免有點言之過早。”

李嗣業的臉漸漸沉了下來,明顯表‘露’出了一種不高興,他聽出了李光弼話中有話,說他一葉障目不過是個藉口,他的言外之意是在譏諷自己,放佛在說,不就是殺了五千契丹人,還不是正規軍,用得着這樣招搖嗎?這裡可是他的地盤,當着他這麼多部屬挖苦他,分明是不給他面子。

李嗣業拱了拱手冷冷道:“光弼將軍又如何知道不是呢?難道光弼將軍和燕軍進行過大規模的夜戰?我看也沒有吧!一個冬天,就只見光弼將軍在結冰的黃河上來來去去,最後還是退回河南道,我們還指望隴右軍拿下魏博,將田承嗣軍殺回幽州呢!”

李光弼確實是有點看不慣李嗣業的大吹大擂,不過偷襲幾千契丹人得手,便大言不慚說燕軍不善夜戰,彷彿他成了進攻安祿山的主將,這讓李光弼極爲看不慣,而且李嗣業雖然是河中都督,但河中的大食戰役都是李慶安打下來的,李嗣業根本沒有打過一仗,白白撿了李慶安的便宜,便自以爲是大食人的剋星,在朝中吹噓自己是安西第二號人物,這讓李光弼極爲反感。

他見李嗣業當衆譏諷自己數渡黃河,卻不說這是重大的戰略部署,他不由心中大怒,剛要反‘脣’駁斥,卻見李慶安目光冷厲望着自己,李光弼只得硬生生將一口氣憋迴心中,一言不發,向李嗣業拱拱手便坐下了。

大帳內一片寂靜,誰都聽出來兩員大將之間發生了某種矛盾,雖然他們的主將確實有點得意忘形,但這裡畢竟是李嗣業的地方,大帳內一大半都是李嗣業的部屬,李光弼的挑刺無疑是當衆挑釁了,但李慶安坐在上面,誰也不敢吭聲,包括參加這次偷襲的副將衛伯‘玉’,他心中更是憤怒,本想起身怒斥李光弼,卻被席元慶拉住了,對他低聲道:“注意自己身份!”

衛伯‘玉’看了一眼李慶安,他也不敢吭聲了,兩員主將之間的矛盾當然會有李慶安來調和,誰現在跳出來,誰就是替罪羊。

半晌,李慶安冷冷道:“我昨天還在說,李歸仁和李懷仙的矛盾我們可以利用,沒想到今天我的軍隊裡也出現了兩個李歸仁和李懷仙,我不知道這是安祿山的幸運還是我李慶安帶兵無方,還是要置酒給你們兩人賠罪,你們需要嗎?來人,給我擺酒!”

李嗣業和李光弼同時單膝跪下,李嗣業向李慶安請罪道:“卑職狂妄無知,有負大將軍重望,願受懲罰,以平息大將軍的震怒。”

李光弼也道:“卑職不顧大局,心存‘私’念,也願受大將軍懲罰,請大將軍息怒。”

李慶安擺擺手,對衆人道:“夜已深,大家都回去吧!”

衆人紛紛站起身,向李慶安施一禮,便離開大帳了,李慶安又對李嗣業和李光弼二人道:“你們也回去,我想獨自安靜一下。”

兩人無奈,只得施一禮,出去了,儘管如此,兩人依然沒有當着李慶安的面和解,也不說話,便各自走了。

李慶安望着他倆走遠,不由搖了搖頭,都做到這種級別的高官了,兩人都還像愣頭青一樣,一點不會做表面文章,這令他感到一絲失望。

尤其是李光弼,雖然他說得很對,契丹人不會夜戰不等於范陽軍不會夜戰,是這個道理,但他完全可以‘私’下給自己說,卻偏要當着李嗣業這麼多部屬的面讓他下不了臺,李慶安不相信他連最起碼的爲人處世之道都不懂,這隻能說明李光弼對李嗣業的成見很深了。

李慶安揹着手慢慢走出了營帳,外面月光皎潔,清冷的月‘色’灑在他臉上,映出了他眼中那深邃得令人難以捉‘摸’的目光。

坦率地說,他手下這些大將之間的矛盾,他比誰都清楚,他還清清楚楚記得他作爲處罰將段秀實調回關內道時,李嗣業眼中那難以掩飾的高興,段秀實和封常清的關係也一樣不睦,封常清接替段秀實後,首先便是清洗了段秀實提拔的一些愛將。

其實李慶安比誰都清楚,造成這些大將之間矛盾的罪魁禍首,就是他李慶安本人,至今安西節度使的位子還空虛未定,他在離開安西時曾經放話,他會在安西的大將中挑選一人,接任他的安西節度使之位。

安西的主要將領,碎葉的段秀實、信德的封常清、吐火羅的李光弼、河中的李嗣業、北庭的崔乾佑、河西的荔非守瑜,這六員大將都有可能接替他的位置,但他正是他拖而不決,才使得這六人之間漸漸出現出了一種競爭勢態,再加上一些他們個人之間的矛盾,這樣,這六人之間便產生了一種互相競爭、互不信任的裂痕。

應該說,這是李慶安的刻意所爲,在沒有找到一種防止藩鎮割據的良方之前,他不能讓一人獨大,也不能讓這六人之間的關係過於親密,尤其在遙遠的安西,由於空間的限制,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力畢竟還比較薄弱。

按照他的計劃,將來他會讓李嗣業守河中、讓李光弼守吐火羅,讓封常清駐守碎葉,讓荔非守瑜駐守信德,李慶安所想到的辦法,就是兩年一輪換,並派御史監軍,但這還不夠,還要讓各個大將之間產生矛盾,這樣他們纔會互相監督,互不買帳,就像當初哥舒翰向李隆基密告安思順招募‘私’兵一樣。

作爲一個領導,最害怕的就是手下團結和睦,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大將軍,在爲兩人之事心煩吧!”幕僚韋青平走到他身旁笑道。

李慶安笑了笑道:“也沒什麼,他們倆的關係一向不好,發生一點小矛盾,我不會介意。”

韋青平嘆了口氣道:“我現在才明白大將軍爲何一定要趕來河東,親自指揮戰役了,也只有大將軍才能鎮住他們,協調他們之間的配合,否則,後果很嚴重啊!”

“是啊!儘管我相信他們不會漠視對方不管,但配合上肯定會出問題,假如李光弼被圍,李嗣業只要晚到一個時辰,都可能出現難以挽回的敗局,所以我必須趕來親自指揮。”

李慶安說到這,又對韋青平笑道:“這做主帥也是一‘門’學問,別看他們現在互不服氣,看似矛盾很尖銳,但我只要應對得當,他們之間的矛盾反而會成爲一種動力,讓他們互相競爭,今天李嗣業不是幹掉了長子縣的五千人嗎?明天我會同樣給李光弼一個機會,讓他去斷李歸仁的糧草。”

.........

(今天剛剛回家,感冒還沒好,身體很疲乏了,容我休息一晚,明日兩更)

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414章 李亨暗訪第42章 權宦高翁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259章 貴妃設宴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188章 隱龍驚現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52章 慕名請客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551章 偷襲陳留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400章 風雨欲來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5章 安西小娘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9章 安西副帥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331章 初次談判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358章 出乎意料第486章 金山狼羣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95章 邀美遊寺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458章 枝節橫生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77章 皇帝召見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499章 贊普消息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第654章 高陵異兆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12章 斬斷後路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5章 安西小娘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230章 收復碎葉
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414章 李亨暗訪第42章 權宦高翁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259章 貴妃設宴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188章 隱龍驚現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52章 慕名請客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551章 偷襲陳留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400章 風雨欲來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5章 安西小娘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9章 安西副帥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331章 初次談判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358章 出乎意料第486章 金山狼羣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95章 邀美遊寺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458章 枝節橫生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77章 皇帝召見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499章 贊普消息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第654章 高陵異兆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12章 斬斷後路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5章 安西小娘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230章 收復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