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訂盟

國相府內的議事,並沒有討論出來一個結果。

高誠也不介意,這次會議只不過是給這些傢伙打預防針罷了。免得到時候戰爭開啓,這些人連個心理準備都沒有。

回到王宮,宮廷內一如往故,冷冷清清,沒有國相府內那繁忙的嘈雜聲。

臨近傍晚,鍾繇帶着衛覬,來到未央宮內。

這一次只有高誠、鍾繇、衛覬三人,聚集在宣德殿的後殿中,那裡懸掛着一張涵括整個中國北方,乃至遼東及西域的巨大與圖。

“伯覦,吾等也莫要互相猜忌了,幫助魏王,吾大周義不容辭。但是,西河郡必須歸吾大周!”

高誠沒有說話,鍾繇指着與圖上西河郡的地方,堅定的說道。

衛覬搖了下頭,言道:“西河郡不能全部給周國,當沿大河分之。若是周王同意,此戰周軍所用糧草,吾大魏一力擔之。”

“離石,孤必須要!”

高誠扭頭盯着衛覬說道,離石要塞對於周國極其重要。當年秦魏爲何拼死也要爭奪河西,原因就在於離石。

誰掌握了離石,誰就佔據優勢。

如今的周魏,也是一樣。如果這一次分晉成功,魏國的實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驟時,北至雲中,南抵京畿。關鍵是,魏國的防守壓力將會減少許多。畢竟北面有燕雲,東面有太行,南面京畿也有八塞之險,西面是大河。

而反觀周國,拿下上郡、西河一半,以及五原等河套之地,卻要面對龐大的西部鮮卑,防守壓力劇增。河西四郡是不可能顧得上了,但是河套地區肯定要安置重兵。如此一來,沒有離石要塞的話,還得防備整條大河沿線,自己有再多兵也不忙不過來啊!

衛覬沉默了片刻,言道:“好,離石要塞可歸周國。但是五原、雲中、朔方吾周魏二國,以大河分之!”

“不行,朔方郡必須全部歸吾大周所有。餘者以大河分之,陰山長城及外長城,吾兩國共守!”

衛覬剛說完,鍾繇又再次言道。朔方郡大半地區倒是沒有什麼,能耕種的地方都在河南。大河北岸耕墾之地很少,但是偏偏有着雞鹿塞和高闕關兩處要塞。

“好,不過如果吾軍與鮮卑開戰,大周必須派出援軍。同樣,如果周國與鮮卑開戰,吾大魏亦會派出援軍。”

“可!”

高誠點了下頭,軍事攻守同盟條約嘛,沒問題。大周也不是說見誰都能吊打,有個稍微靠得住的幫手,總歸沒錯。

“多謝周王,那吾等何日訂下盟書?”

“明日伯覦與元常多多商量下,將此事訂下來,驟時再奏於孤即可!”

“諾!”

“臣遵命!”

而後,高誠又問道:“伯覦,此次汝前來長安,會不會引起晉王的猜忌?”

“應該不會,聽聞晉王並沒有太多細作存在於吾周魏二國。只有在晉國境內以及幽代地區,細作不少。另外,大王可莫要忘了漢之繡衣使啊!有他們相助,吾等必然可以成事!”

高誠點了下頭,還是說道:“伯覦最好還是找件事情,來遮掩此行之圖。君不密則失國,臣不密則失身啊!”

“諾,外臣明白了,回驛站後,吾便作些安排!”

“如此最好,另外,何時擊晉,還要魏王提早告訴孤,也讓孤準備一下!”

“諾!”

衛覬躬身一禮。

接着,高誠便看向鍾繇,言道:“元常,替孤好好接待伯覦,孤還有些家事處之。”

“諾!臣恭送大王!”

“外臣恭送大王!”

……

次日,鍾繇與衛覬於國相府內,修訂盟書。而後,遞於未央宮內。

高誠也傳來了段煨、賈詡、夏育三人,連同鍾繇,幾人繼續開着小會。

“大王,盟書已經修訂,請大王閱之!”

高誠接過鍾繇遞上來的帛書,上面一條條列的非常清楚。同時加印的還有魏王印,以及周王印。

瀏覽一邊後,高誠不禁搖搖頭,說道:“真沒想到,這衛伯覦竟然深受魏王信任,連璽印都交付與其!”

“河東衛氏子弟,也就衛覬極爲出衆。其弟衛寧,倒是文采斐然,可氣度之上,較其兄差矣!”

“的確,衛仲道那小子,孤看着很不順眼!”

高誠接過鍾繇的話,表達心中對衛仲道的不爽。這小子,可千萬別對蔡琰那丫頭動心思,不然別怪孤不客氣!

“……”

鍾繇不知高誠心中所想,可那衛仲道雖然比不上衛覬,但也不算太差啊,怎麼總感覺大王一副很想弄死衛寧的樣子。

“好了,諸卿,現在這件事基本上就是定下來。具體何時出兵,還要等魏王那邊的消息。但是,吾等也要做好準備。”

高誠看向段煨與夏育二人,然後繼續說道:“夏卿,這其中若是有所不明,稍後詢問段公即可!另外,過幾日夏卿多出去走走,與嚴顏、張任、傅燮多多交流。”

“臣遵命!”

夏育拱手接下,心裡面也略微明白了點。似乎要不了多久,就要發生戰事了。而且,還與魏國有着不小的關聯。

“大王,臣有一言!”

段煨突然上前,拱手說道。

高誠疑惑的看了眼段煨,言道:“段公請講!”

“大王,吾等大軍若是北上,那益州怎麼辦?現在杜畿雖然尚未傳回消息,可是益州局勢時刻有變啊!”

段煨說完,高誠眉頭一緊,問向賈詡:“文和,杜畿和魏傑還有調查司傳回消息了嗎?”

“不出所料,三天後就回抵達長安。以前調查司一旬一信,但是自從劉焉殺王威、李權等十餘益州名士後,消息就只能半月一信。不過,劉焉雖然老矣,但威望猶存,怕是不好動。”

第269章 襲營(下)第238章 平襄第58章 圍城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35章 慘淡之狀第871章 軍議(下)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24章 八拜之交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245章 破衆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246章 戰況第830章 爭城(中)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473章 意會第463章 射策第557章 勢氣第12章 坐觀城破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873章 拼人才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820章 前奏第115章 蓄勢第136章 惑敵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241章 撤離第335章 席捲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671章 夜市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52章 大將軍府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54章 倉廩實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2章 終有離別第608章 廟算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88章 無題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891章 彭城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310章 唐姬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74章 分兵南下第72章 凌遲紀靈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444章 舊部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546章 陣仗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927章 深夜第768章 借卒第230章 臨洮第528章 獻計第605章 統戰部第34章 神醫華佗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74章 分兵南下第87章 宮廷奏對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2章 名揚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588章 結外第99章 涼州漢兒第683章 頓足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417章 春耕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23章 蜀道難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249章 逃!
第269章 襲營(下)第238章 平襄第58章 圍城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35章 慘淡之狀第871章 軍議(下)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24章 八拜之交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245章 破衆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246章 戰況第830章 爭城(中)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473章 意會第463章 射策第557章 勢氣第12章 坐觀城破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873章 拼人才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820章 前奏第115章 蓄勢第136章 惑敵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241章 撤離第335章 席捲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671章 夜市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52章 大將軍府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54章 倉廩實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2章 終有離別第608章 廟算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88章 無題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891章 彭城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310章 唐姬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74章 分兵南下第72章 凌遲紀靈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444章 舊部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546章 陣仗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927章 深夜第768章 借卒第230章 臨洮第528章 獻計第605章 統戰部第34章 神醫華佗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74章 分兵南下第87章 宮廷奏對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2章 名揚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588章 結外第99章 涼州漢兒第683章 頓足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417章 春耕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23章 蜀道難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249章 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