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戰事不停拼消耗

李隆基高高興興地前去召開即時電報會議,張小寶和王鵑則是繼續陪弟弟妹妹們玩耍。

調配後勤物資的事情,二人絲毫不着急。

從對方的動作上看,多食並不想直接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在大唐人的眼皮子底下集結部隊,而且還是兩千人。

對此,張小寶和王鵑非常自信,那裡的環境和地形,可不是誰想發動一場人數衆多的戰爭都行的。

真如此簡單,兩個人便不需要在原來突厥的地方練一年的兵了,直接衝過去多方便。

按王鵑的話來說就是,曾經小高去打了一次,最後在多種原因的因素影響下,輸掉了戰爭,但贏了戰爭的多食人並不曾一口氣打到大唐的領土中。

同樣的,即使那個時期,小高勝利了,他也無法帶着兵衝進去太多的距離,氣候的不適應,軍隊補給的線路過長,都是關鍵的因素。

那個時候的多食要比現在更厲害一點,只少在政治上的統治比現在更穩固,那種情況都沒打進來,更何況是眼下了。

王鵑估計是多食看到了自己一方在吐蕃增兵,打着救災的藉口,但災害沒有了,兵卻未撤回來,所以有點着急,更確切地說是害怕了。

那麼自然要做點什麼事情,好讓大唐延緩或者是終止打過去的行動計劃,擺出來兩千人的規模,是在展現一種態度。

一是多食要通過此種手段告訴大唐,我多食不會光等着捱打而不還手,我們有屬於自己的戰士。

二是說,我們並不是要打你們,我們不打算髮動大規模的戰爭,只是想保護自己的位置,不是挑釁,是無奈。

就是服軟了,但不是直接說自己不行,而是通過一個行動來表明。

“我都能想到,一旦我們的兵過去,多食馬上會派人與我們過去的人進行聯絡,準確地說是質問我們爲什麼派了兵到他們的地方附近。”

張小寶在阻止了妹妹小貝要換衣服跳下去游泳的行爲,坐在甲板上,交給弟弟妹妹一個收拾魚的任務之後,與王鵑說道。

王鵑深以爲然地點點頭:“我琢磨着也差不多,他們質問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質問的手段讓我們過去的人提起江南道出現的事情,對他們多食人的行爲指責或者是詢問。

只要我們的人開了口,他們馬上就會做出一副‘真的如此嗎’的樣子,然後說他們不知情,是有人打着多食的名義來搞破壞,欲傢伙給他們,或者是說他們已經在那邊把搗亂的人給殺了。

甚至是送來一堆多食人的人頭給我們看,說是這部分人的責任,但其實,送來的人頭卻是多食人主和派的,也就是說他們內部清理掉的人。”

“他們還有可能過來進貢呢。”無法下去游泳,蹲在哥哥姐姐旁邊收拾魚的小貝,心思一直沒放在魚的身上,不時地看一眼哥哥和姐姐,並聽兩個人說話,此刻插了一嘴。

張小寶微微一笑,誇道:“看咱家的小貝都知道,更何況是多食人了。”

經哥哥一誇,小貝興奮起來,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說道:“他們耍的小心思我都知道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先開口問他們江南道的事情,而是直接問他們爲什麼陳兵在我大唐的國土之上。

然後讓他們退出去,他們不退,就拿炮炸他們,天上地下一同進攻,把水雲也叫着,負責管偵察,好不好?”

“好,好,好主意,到時候咱家的小貝就以自己的名義問他們。”張小寶笑着摸摸妹妹的頭說道。

說出來的話自然是有着一點敷衍,過去的人不可能提誰的領土的問題,真要提了,多食人一定會轉移話題,開始圍繞着這個領土的事情來跟大唐扯皮。

大唐可沒有工夫在嘴皮子上跟多食玩,過去兵的目的就是打仗,練兵,別看平時訓練的時候很好,打固定靶和移動靶上靶率都很高。

但真遇到了現實中的情況,敵人可不是傻子,呆在那裡給你當各種靶子,人家吃過幾次虧之後,也會躲的,兩邊的人都算是一種訓練了,只不過一邊只非常被動的。

小貝高興地又去繼續收拾魚。

等着快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中午隨便對付了一點東西吃的李隆基這才結束即時電報會議,臉上帶着疲憊的神色找到張小寶和王鵑。

給自己倒了杯葡萄酒,在酒中加了不少的冰塊,一副我想喝的是融化的冰而不是酒的架勢,仰頭灌進口中兩口酒,嚼碎了一個冰塊,這才享受般的長出口氣,對張小寶和王鵑兩個人問道:

“後勤安排的如何了?可不能等着戰士們跑到了前面,結果沒有子彈用了,也沒有飯吃吧。”

“商量好了,我和鵑鵑打算把這個艱鉅而光榮的任務交給劍南道和山南道那裡的物流集團,以招標的形式來找人,誰的表現的好,提供的條件好,我們就用誰。”

張小寶根本就沒有跟王鵑說過任何關於後勤的事情,李隆基問出來,他隨口便答。

王鵑還是配合着點頭,似乎兩個人真的考慮了很長時間纔有的決定。

李隆基微微一頓,詫異地看着張小寶,又問:“爲何不是你們家的人手,或者是朝廷的人手?即使是小規模的局部戰爭,練練兵也好啊,後勤兵也是兵,不比在前方征戰的士兵差。”

“我們家和朝廷的人手出動,事情就大了,會給多食一個我們想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意思,使他們變得警惕,影響我們輪流練兵。

派當地的集團出動的話便會給他們一個假象,我們家在吐蕃地區的兵不出動,我們的後勤也不出動,會讓多食的人以爲,我們過去與他們打,是爲了給大唐的百姓做樣子看,而不是真的想把戰爭打得多慘烈。

我們的人還有別的事情做,比如,修鐵路的時候,幫着運運建築材料,組織伙食什麼的,抽不出人手,我們要大力發展國家的基礎建設。”

張小寶對李隆基解釋着,他前面說的話,李隆基聽了之後,覺得還有點道理,可是後面的說出來,李隆基覺得張小寶是說夢話呢。

什麼叫大力發展國家基礎建設,抽不出人手,莫說是多食人,即便自己也不相信。

知道張小寶又開始一環環算計上了,所以李隆基不打算上當,跟着張小寶的話題來走,而是把目光放在了王鵑的身上。

王鵑也處在發愣的境況當中,先前又沒有商量過,突然提出來的事情,她得好好想想。

如是,過了一會兒,王鵑才考慮到一部分內容,之所以是一部分,是因爲她也不清楚張小寶究竟要幹什麼。

對等在那裡,一副我不是很着急模樣的李隆基說道:“小寶的意思是,我們和朝廷方面的後勤部隊,確實要用到修鐵路方面,不僅僅是要運輸,而且在不是很危險的路段中,我們的人也要加入到鋪設鐵路的事情中去。

甚至是在運輸的過程中,把向鐵路線輸送物資的路也修一修,並且速度一定要快,質量也得過得去,把後勤兵負責的路基工程訓練提高上去,也就是說,加強一下工兵方面的鍛鍊。”

王鵑說完,看向張小寶,張小寶回了一個肯定的眼神。

“那是爲什麼呢?”李隆基猜測不出來了,準確地說,他的心思沒完全放在現在的話題上,他還處在先前的電報會議的狀態當中。

同樣跟多來的王琚卻想到了一些,說道:“陛下,臣以爲,小寶和鵑鵑是爲了以後打多食的時候更方便才如此做的,此刻與多食的摩擦,是小規模的戰鬥,不需要路況太好,尤其是現在與多食接觸的地方,路已經修的差不多了。

畢竟小寶和鵑鵑把那裡算成我大唐的領土,讓兩個地方的物流集團負責現在的後勤補給任務,即使出點紕漏也無所謂。

但將來打多食的時候,後勤必須得跟上,路是首要條件,現在讓小寶他們家的人手與朝廷的人配合着來做,在節省了其他人手方面的花消的時候,又起到了練兵的作用。”

“哦,對,朕,方纔考慮着開會的事情,一時迷糊了。”李隆基眨動兩下眼睛,終於從剛纔的狀態xxx來了,很自然地承認了先前不夠投入。

隨後接着說道:“既如此,便依小寶和鵑鵑的打算做,讓民間物流的人過去幫忙,費用……小寶你說費用怎麼算?”

“什麼費用?東西全是我們來買,不需要物流的人管,他們只要做好運輸就行。”張小寶答道。

“朕說的就是運輸的費用,總不能讓人家白乾活。”李隆基說道,同時瞪了張小寶一眼,意思是你別給我繞圈子,我不相信你沒懂我的意思。

被瞪了一下,張小寶懂了,連忙說道:“費用的問題好解決,他們把東西運到地方,回來的話,一般來說是空車,或者是空着的馬匹,閒着也是閒着,不如裝點東西回來。

那邊有什麼東西,他們就裝什麼,裝完了,運回來,東西我們也不要,他們自己拿出去賣,不管賣多少錢,都歸他們自己,算是運輸費用,甚至是他們如果肯花錢的話,我們還可以把抓來的多食人奴隸用低廉的價錢賣給他們。

以後修路什麼的,讓他們把奴隸派上來,我們給他們一部錢,算是僱傭,這不是很好嘛。”

“哦,你是沒打算給錢?也好,給錢的話,數量不好衡量,多了少了的,讓人心中總想着,用東西來抵,他們自己就會考慮合算不合算了,不合算的話自然不去接這個活。”

李隆基認同了張小寶的方法,平時商人過去的話,也一樣做買賣,去的時候裝上貨,回來的時候同樣不空跑,但在那邊買東西,需要成本,現在就是用去的時候的費用頂成本,獲得與付出,商人自己心中有一筆賬。

李隆基想明白了,王琚這個曾經當過戶部尚書的人卻是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

見皇上知道了,就對着張小寶問道:“小寶,要是打的時間長了,只是讓原來的兩個地方的物流的人負責,他們賺的多了,別的人會不會有意見?也要加入進來。

但等着他們組成了聯合的陣容,打算大力投入的時候,你們又打完了,對兩個地方的物流行業會產生衝擊,至少也是人心浮動,該如何解決?”

王琚考慮的還算全面,知道自己的這個外孫子不會拒絕後來的人加入,否則的話,會使先前家入的兩家獨大,不利於平衡。

隨便一個朝中的人,基本上都會考慮到這點,怕就怕,人家一加入進來,然後戰爭結束了,畢竟對方僅僅有兩千人,躲躲藏藏地打,也不需要太久。

“鵑鵑你來說,我去做飯,快要到吃飯的時候了。”張小寶看看天色,覺得還是吃飯爲大,回答問題全是小事情,交代了一聲,對自己的外公又笑了笑,起身去船上的廚房了。

王鵑只好把任務接過來,對着王琚說道:“外祖父,您不需擔心,因爲戰爭不可能結束,別看現在多食只有兩千人集結,後面還有他們的人呢。

我們的軍隊同樣是輪流着過去與他們打,目的是練兵,規模不大,就是幾百人幾百人地上到前面,訓練一下搜索,再訓練氣候的適應,以及在此氣候之下的射擊與指揮。

每一都不需要打得多麼慘烈,取得了一點成果,身體和精神進入到疲勞期就換下來,下一撥的人上去接替,換崗。

同樣,多食即使是總處在弱勢的位置,他們也要不停地派兵過來輪換,除非他們的人是缺心眼,等着兩千人全部死掉,就不管了。”

“他們明明不停地損失,爲何還要派兵?”王琚沒想通。

高力士卻考慮到原因了,對王琚講解道:“很簡單啊,多食人也要練兵,哪怕他們有損失,也不可以停下來,否則的話,我大唐又可以繼續向前推進,使他們內部的人感到恐懼。

兩千人,估計死到一半的時候,或者是三分之一的時候,他們就會撤下去,換一批新人上來,儘量守住那個位置。

而換下去的人,等回到了他們的地方,要負責給其他的人講戰鬥時候的場面,比如說在什麼樣的地形中比較好,當敵人衝鋒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通過什麼樣的手段,達到殺傷敵人的目的。

如此種種,當然,我們過去練的兵估計也會出現傷亡的情況,畢竟是沒有真正打過仗的兵,得有一個適應期,不同的是,我們的損失會非常小,十比一的比例都用不上。”

李隆基跟着分析道:“如果指揮官不貪功冒進的話,損失的比例應該在二十到三十比一之間,就是對方死二十多個人,我們能出現一個死亡或者是受傷的人,畢竟我們有醫務兵跟着,而他們沒有。”

王琚聽過了高力士和李隆基礎的話,一時沒出聲,自己在那裡低頭琢磨了一會兒,想通了之後,說道:

“一個人換他們二十個,對我們來說也是有點重,鵑鵑你要想辦法跟過去的指揮官提一提,怎樣才能避免大量的傷亡出現,最好是一比一百的比例來交換,甚至是多開炮,少讓人向前衝。

你的意思是說,就這麼打着,一直不停,等着你和小寶準備妥當之後,再來一次最後的大規模戰爭,解決到多食,是不是?

可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多食估計也同樣訓練出了不少適應我們進攻方式的老兵,你們再想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可就不容易了,傷亡會增加。”

“傷亡不會增加。”王鵑微微搖頭,她很清楚張小寶的意思,真等着打到了大規模戰役的時候,自己一方的傷亡反而會減小。

不等別人追問,王鵑又說道:“現在跟多食大,其實我們會一邊大一邊慢慢增加兵力,迫使多食也跟着增加人手,每一次增加個幾百人,打上十來天,等着一年以後,就變成了上萬人的規模了。

跟多食打添油戰術,迫使他們想不打都不行,可是戰場離我們這邊近,離着多食的地方遠,他們過來屬於長途作戰。

他們死的人,被我們抓的人會多,打上幾個月,他們覺得老兵的數量夠了的話,就又會派到前線,所以,現在我們儘量少開炮,等着他們的老兵換上來,打他們一個真正的措手不及。

何況,我們慢慢打,拖着打,不僅僅是消耗他們的兵力,更是與他們比誰的後勤更好,他們的運輸需要人手和牲畜,我們的也需要,但我們可以不停地把不同的物流集團頂上去。

我們國內的分工非常明確,做運輸的就是做運輸,種地的人也只是負責種地,無論運輸方面需要的牲口和人多到什麼程度,也只是一個行業本身的需求,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了。

但多食不一樣,他們得吃飯,得養牲口,然後還要讓牲口幫着運補給,我們需要武器,他們同樣需要武器,但我們的基礎雄厚,他們的就不行了,他們的冶煉技術比我們差遠了。

加上我們還有研究部門不時研究出來的新的武器,通過戰爭,可以拿出來試驗,收集數據之後,回去再進行更新與改良。

把每一個局部的小的經典的戰鬥記錄下來,哪怕是做的不好的也同記下來,當成教材教給其他的人。

我相信,多食人絕對沒有我們在戰爭的過程中收穫的多,他們只能不停地付出,等我和小寶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時候,他們那時已經無力組織更好的反抗了。”

王鵑說完,又無奈地嘆息一聲。

她不喜歡總打仗,雖然她學的就是這個專業,但打仗必然會死人,無論武器多麼先進,都會有傷亡存在,甚至有非戰鬥減員的情況發生。

但這個世界,絕對與和平二字扯不上任何的關係,商業手段也不是萬能呢,人家就是不讓你去採礦,你說出花來也不行,那麼必然需要通過武力解決。

現在多去侵略別人,多弄回來資源,發展技術,以後付出的就會少,沒有人願意死,但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平時還有冒着生命危險犯罪的人呢,更何況這種殺人不犯法的戰爭了。

趁着現在大唐佔有絕對的優勢,不多佔點好處,難道等着別人也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再付出更大的代價去爭奪資源?

王鵑如此想着,李隆基等人卻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只是按照王鵑說的去思考,在自己的心中分析,判斷一下,如此打的話,對方會怎麼消耗,消耗到何種程度。

三個人對戰爭也不陌生,更知道經濟方面的事情,以前沒少打過,但不同的是,跟現在的有了差別,以前打仗,幾乎是一直在付出,得到的物資方面的收穫遠遠小於地位方面的。

打吐蕃,一次又一次的,結果呢,只是名義上吐蕃臣服了,實際上,突然的地方,還是人家吐蕃的,甚至是越大,人家的統治越穩固,雙方都死了不少人,結果卻沒改變。

同時每一次戰爭過去,國內的經濟都要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糧食方面,不僅僅是戰爭的消耗,也要包括打仗打死了人,那個家庭缺少勞動力所帶來的後果。

可是現在似乎並不需要擔心國內的經濟會出現大的動盪,戰爭消耗掉的物資,對現在的大唐來說僅僅是一小部分,真正消耗最大的是鋼鐵。

鋼鐵很重要,大唐開採的大部分都用在了製造武器和鐵軌上了,民生方面有的地方甚至是耕地的時候還在使用木頭的工具。

但這並不是說大唐沒有鋼鐵了,新佔的那片島子上,小寶和鵑鵑可是讓人加大開採力度,也不清楚他們兩個怎麼就那麼厲害,說的那樣準,說什麼地方下面有鐵礦,下面必然就有。

估計等着打完多食,即使不能馬上讓多食亡國,也可以逼迫着他們讓出來土地,到時候想是小寶和鵑鵑,又能夠馬上說出人家多食現在佔的地方哪裡有什麼好礦了。

所以,現在大唐根本不在乎與別人拼消耗,任何一個地方的人想跟大唐拼這個,最終的結果都是把自己的國家給拖垮了。

三個人估算了一下消耗,開始爲多食感到悲哀。

“朕若是多食的皇上,現在就馬上把所有的人撤回去,並且放棄大部分的土地給大唐來佔,好把人手組織起來,繼續向別的方向推進,總好過跟大唐拼消耗,拼武器,然後別的地方又要趁機於他們的另幾個方向攻擊。

可惜,他們的野心太大了,但又沒有實力來支撐,估計呀,用不了幾年,多食這個以宗教爲根基的國家就完了。”

李隆基一副爲他人着想的樣子說道,看他的意思,是帶着指點江山的驕傲,根本不是什麼真正的悲天憫人。

王琚和高力士也跟着點頭,兩個人同樣明白最終的結果,小寶和鵑鵑的模式是,戰爭,掠奪,建造,發展,技術改進,繼續戰爭。

如果實在是鋪的太大,那麼就在武力的保障之下,與對方合作,貿易,算計,拖垮政權這一套模式。

反正不管是哪一套模式,都是一直向着外面擴張,尤其是小寶的在武力保障之下的非武力手段,明明是在算計別人,別人或許也知道是被算計了,但卻無法拒絕,就好像是摻了蜂mì的毒藥一樣,一邊吃一邊中毒,飲鴆止渴。

“鵑鵑,你與小寶還有其他的打算?”高力士覺得兩個人想出來一套計策,不可能如此簡單,所以有問了一下,即使沒有,他覺得也夠了,只是帶了一絲的僥倖。

他一問,王鵑便點頭,回道:“有啊,戰爭不是目的,戰爭只是手段,目的上讓百姓生活的更好,不然誰打仗玩呀,眼下大唐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期。

準確地說就是因爲大唐應用在民事方面的技術已經落後了,而且新的還沒有完全出現,大唐雖然也在進行着生產關係方面的轉變,但是轉變的速度跟不上百姓對物資和文化方面的追求速度。

所以,矛盾馬上就要爆發出來,這個時期先爆發的絕對是物資方面的,因爲我們的電影還沒有弄出來,宣傳教育跟不上,但是各種物資的出現,卻讓百姓們看到了還有更好的生活。

同樣的,也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我們的教育、生育、醫療和養老可以免費,百姓會少付出一部分錢,但是,這並不能解決隨着消息傳遞的渠道的越發完善,讓百姓瞭解到了更多的外面的情況的事實。

瞭解的多了,自然就會比較,有了比較,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追求吧,追求這個詞好聽點,比攀比強。

如此,金錢變得重要了,而其他方面就開始逐漸地讓步,好在並不會特別嚴重,至少還有一個好的皇帝,還有我和小寶壓着,站在很高的道德角度來壓着。

但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收入自然不一樣,生產技術少,無法完全轉化成生產力,於是,國家內部的矛盾會被逐漸激化,即使沒有人造反,也要埋下一個隱患。

那麼怎麼辦呢?就是戰爭,打仗了,百姓就會暫時放下跟周圍人的比較,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國家的存亡方面,哪怕是去欺負人,百姓也會很重視。

同時戰爭的過程中,又帶動了很都產業,相關產業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或者是需要更多的產業作坊,人的收入就會增加,工作的位置也會增加。

人多了,自然有人可以想到其他的主意來提高生產力,於是,新的生產技術出現了,不僅僅可以應用到本產業,甚至是能夠通用在更多的產業方面。

然後這不就是生產技術跟上了百姓對物資的需求了嘛。”

一套聽着像繞口令似的話說出來之後,王鵑呼呼喘息了兩想,看樣子她也很累。

李隆基和高力士聽了之後,猛點頭,他們已經聽過張小寶和王鵑談論過部分相關的事情,只是沒想到,兩個人要發動戰爭,選擇的時候並不是隨意的,而是爲了避免國內百姓的情緒不好而做出的。

王琚也聽了,然後則是震驚,畢竟他了解的少,沒想到別人都不願意發動的戰爭,怕勞民傷財,自己的外孫子和外孫媳婦卻是爲了協調國內的百姓的生活。

太有學問了,這戰與不戰,什麼時候戰,居然還有如此多的講究。

“鵑鵑,照你的意思來說,是不是隻要打下去,就永遠不用擔心國內的百姓會造反?”王琚問了一句。

王鵑搖搖頭,說道:“總進行大規模的征戰不行,需要配合着小寶的經濟掠奪,不時地反動一次小規模的戰鬥,容易控制,而且還總能勝利纔可以,同時傷亡的人一定要少,要很少很少,不然死掉士兵的家人會逐漸反感戰爭。

還有,每一次戰爭,我們都必須要找到一個藉口,是專門讓國內百姓看的藉口,讓他們覺得我大唐這麼厲害,如此地愛好和平,居然還有人xxx,必須要教訓纔可以。

比如現在打多食,我們不可能短短的幾年或者是十幾年內滅掉多食,可以滅掉他的權力政治體系,但無法殺光所有的人,同時佔領全部的土地。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達到了我們的戰略意圖,然後讓多食分裂成一個個小國家,相互之間要矛盾重重,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打他們了,而是打他們周圍的國家,有資源的國家。

怎麼打呢?就跟百姓說,我們在與多食奮戰的時候,那個國家居然不配合,而且還總想着在背後捅一刀,有好幾次,我方都差點因此而損失很多好男兒,對我大唐威脅太大了,說不定也會學着多食的樣子,過來搞破壞。

要不要打一下,從而把危險扼殺在搖籃當中?”

“呃!”王琚愣了一下,隨後點頭:“是的是的,要打,必須打,不打資源怎麼來?不打,萬一他們以爲我們軟弱,該回來害死更多的我大唐的百姓。

好,我也想到了一個好的辦法,就是讓大唐的百姓到外面我們沒有攻打的國家去,去旅遊了,去玩了,或者是到那裡買點特產什麼的。

然後,事情就好辦了,人和人之間不可能沒有任何的衝突,尤其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只要我們的人在那邊受了一點委屈,我們就有藉口出征了,如何?”

“外祖父果然厲害。”王鵑配合着說道。

說着話的時候,也到了吃飯的時間,船依舊在航行着,今天晚上也到不了有着沙灘的島子,得明天中午才行,這還是風向好,船的速度快。

吃飯的時候,一大羣人圍在一起,也不需要保持沉默什麼的,小貝等人嘰嘰喳喳地說着關於魚的事情,還有明天玩什麼。

李隆基則是吃了幾口之後,停下來,對張小寶和王鵑說道:“朕在跟朝中的衆臣商議事情的時候,發現電報真好用,速度快,離着京城這麼遠,來回傳遞一次消息,用不上半個時辰,準確地說是,三刻鐘多一點。

比起曾經的八百里急報要快上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即使水雲也比不了這個速度,打仗的時候,用電報的話,來回傳遞消息,想是最慢一刻鐘也過去,在是神仙般的速度啊。”

李隆基感嘆着,今天他一直覺得開這個電報會議是最好玩的事情。

張小寶面無表情地點下頭,意思是說,對,神仙般的速度,王鵑忍着笑,低頭吃東西。

“小寶,你說如此快的速度,還有什麼能比得上的?”李隆基又問道,只不過他的語氣讓張小寶聽了之後,明白他什麼意思,他並不是詢問自己,而是用的反問,意思是說,沒有什麼比這再快了。

所以張小寶繼續點頭:“現在或許是沒有了。”

言下之意是以後可能有,而且還用了一個不確定的詞來回答。

但張小寶心中卻腹誹着,真要是這種電報好用的話,那自己和王鵑那時何必還要用衛星電話?

從這裡給京城發報,居然用了三刻鐘,換成那時,真要是打仗,三刻鐘,足夠人家一個空襲過來,並且是有傘兵落下,突襲、營救、報復、撤退一套動作都做完了,並且坐着飛機跑出去好幾百裡。

就是這種速度,不要有絲毫的懷疑,人家能做到的。

“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李隆基發現了張小寶敷衍的態度,覺得自己也確實有點自大,於是虛心地問道。

“以後會有這邊說話,京城的人聽着的時候,感覺到沒有任何延遲的時間,甚至是能夠從這邊看到京城的人,就像看電影一樣。

如果我們大唐有一批的天才,我和鵑鵑把大概的理論教給他的話,他在不走彎路的情況之下,有生之年還是可以看到的,但,同樣,需要一種線,就像有線電報一樣,如果不用線的話,那麼也得跟電報差不多,每隔一段距離,修一箇中間接受和傳遞的地方。

至於說不需要線和地面中間轉換的地方,而是直接通過另一種轉換的渠道,估計活到那個時候很難啊。”

張小寶想了想,有選擇地說了出來。

“哎~!”李隆基嘆息一聲,他很想看到更多的先進技術,卻也知道歲月不等人啊,如果讓小寶和鵑鵑,單獨去研究某個一項技術的話,或許開始的時候能很快。

但等着需要其他技術輔助的時候又會慢起來,同時兩個人也沒有工夫去研究技術,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們去走。

“朕不指望能看到人的那種了,朕希望朕活着的時候,有一點能夠看到大唐的百姓,每一家都能用上比現在電報更省時間的信息傳遞的工具,有線的也行啊,不要線的估計太難。”

李隆基把自己的要求降低了,顯得很傷感,似乎明天就會失去生命似的。

他一說起來,除了小貝和張小寶、王鵑,其他的人也同時露出傷感的神色,誰不想活久一點,多看看這個世界。

“小寶,沒有長生不老的辦法嗎?”王琚聲音很低沉地向張小寶問道。

“長生不老啊?或許有吧,科學的發展,永遠都是否定,而不是承認,承認是暫時的,否定纔是永恆,但否定並不是未知,而是已知的事情,現在說起來還太早,太早太早。”

張小寶無法給出更肯定的答案,因爲他自己也不清楚怎麼回事兒,這就是科學的發展,知道的越多,越發現自己無知。

“吃飯,不說了,不說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李隆基用這個話結束了讓他覺得沉悶的話題,發正活着一天就享受一天好了,總是擔心地活着,到最後死的時候卻沒享受到,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翌日的午後,在一個面積有三平方公里的島上,李隆基等人換過了泳裝,在海邊曬起了太陽。

他終於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大海沙灘的舒適,至於能不能被曬暴皮,就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了。

這可比他在京城的時候,呆在那個人造的海中和沙灘上強多了。

小貝等人卻很聰明地讓人給撐起來個棚子,他們進到棚子下面呆着,在積利州的時候,他們不只一次受過一次傷了,雖然說有辦法不受傷,比如天天曬,像海邊的漁民一樣,自然就習慣了。

但他們在看到了漁民的又黑又粗糙的皮膚的時候,決定在家中研究出防曬霜之前,還是儘量躲一躲大大的太陽。

張小寶和王鵑也同樣躲起來,他們可不想到時候渾身都疼,李隆基要是疼了,有藥啊,抹上去很清涼的藥,或許可以緩解一下疼痛。

王皇后和武惠妃則是陪在李隆基的身邊,兩個人上面各有一把傘,旁邊放着桌子,上面有水果和酒,她們兩個也怕被曬。

李隆基在躺椅上呆了一會兒,拿起望遠鏡開始看向海面,他是打算下去游泳,換完了衣服之後,他還沒下水呢,他擔心這裡有鯊魚的存在。

雖然說有船停在海上,可能起到一個預警的作用,但他依舊是擔心。

過了好一會兒,小貝等人都下去遊了一番,李隆基終於是鼓起勇氣,對着張小寶招招手:“小寶,朕陪你下去暢遊一番。”

張小寶正在那裡吃東西呢,聽到李隆基的招呼,顯得很無奈,他知道李隆基是害怕鯊魚,總是擔心水面之下的危險。

見人家招呼過來,別看說法如何,自己都得下去。

一前一後,張小寶和李隆基進到了水中,同樣跟着下去的時候周圍的一圈人,有的拿着長矛,有的提着弩,弩箭很細很細的,看上去跟筷子似的。

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夠讓李隆基遊的舒服一些,不那麼擔心。

海邊的水有浪,但是卻不大,一撥撥的起來落下的,讓人在水中覺得很自在。

李隆基遊了半刻鐘,突然踩着水湊到了張小寶的身邊,一手扶着張小寶的膀子,一手在水中輕輕划動,對張小寶說道:“小寶,你最好是想一個辦法,朕覺得這裡不錯,以後可以當成一個旅遊的熱點。

吸引更多的有錢人過來,把錢花在此地,來一次,花一百貫,朕覺得都是便宜的,此處不僅僅是水好,而且景色也秀美,浮力同樣不小,下面還有小魚,更仙境一樣,你說呢?”

李隆基說話的時候底氣很足,聲音平穩,絲毫沒有一般人游泳在水中說話稍微有點費力的感覺,似乎跟他說的浮力不小有關。

張小寶的身子此刻比李隆基矮了一截,僅僅是把鎖骨之上的部位露出水面,沒辦法,作爲浮力的一部分,他自然要被壓下去。

聽到李隆基的提議,張小寶想了想,又搖搖頭,說道:“島子上行,太小,而且還容易打擾到燈塔裡面守塔的人休息,但換一個地方行,就是天涯海角那邊,等着陛下在這裡呆夠了,咱們就去天涯海角。”

“哦,也行,那裡有鯊魚嗎?”李隆基問道。

“理論上有,但是不多,不比其他一些個專門鯊魚多的地方。”張小寶答道,他沒弄明白李隆基究竟是什麼意思。

“朕考考你,可不可以讓鯊魚無法接近呢?在不需要很多人手保護的情況下,不然別人去遊玩,你總不能派出去大量的人到海中圍個大圈吧?”

李隆基說起鯊魚,眼睛有警惕地看了遠處一圈,甭管能不能看到,反正是圖的心理安慰。

張小寶這個時候懂了,李隆基是想要找一個防止鯊魚咬他的辦法,他好暢快地遊一下,主要是與王皇后兩個人一起遊,否則旁邊全是人在那看着,怪不舒服的。

結果他不直接說,而是打着爲自己想辦法的名義來問。ro!。

第719章 滿城酒樓尤餓死第807章 特殊題目難爲人第53章 要買種子賣給他第821章 平靜之下戰雲布第794章 騙來老師可幫忙第741章 苗頭堅決壓下去第12章 別人酒樓我來買第70章 一朝相聚齊歡笑第34章 莫道年小非能人第265章 新領官職踏行程第757章 新年國庫錢財多第224章 你在西面我在東第385章 封禪之前欲出兵第670章 滷味小店換新主第320章 人生命運已更改第856章 柿子應挑軟的捏第982章 成親新生爲希望第167章 浩浩蕩蕩同出行第89章 送租時刻對父言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118章 海天之間心爲重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691章 不停試探多謹慎第82章 沒錢就是不管飯第882章 信仰動搖何爲可第426章 不是離別才匆匆第87章 支開小虎作詳談第531章 聖上有錯應落詔第45章 誰說沙漠無食物第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8章 大集徐四來牽頭第79章 大風到來把人困第690章 隱秘船隻在何方第64章 閒來垂釣湖水平第647章 存取往來人不息第486章 如何處置難中難第331章 閒着無聊找樂子第24章 人生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81章 褒信縣裡來新客第92章 黃河船行計劃至第一百二十二章第70章 背後是誰在努力第23章 善意謊言無對錯第57章 遠方送來制醬蝦第171章 人性善惡波板糖第74章 誰在心頭月已沉第743章 武弱國小無防禦第11章 政治教育很重要第41章 買賣談成更憂心第43章 一點利益催人爭第823章 晚飯得信分送報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411章 他鄉尊嚴在故鄉第351章 該罰之時使勁罰第61章 其人之道還其身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第719章 滿城酒樓尤餓死第940章 吃吃喝喝終言事第965章 問蛇幾許道村莊第492章 時候拖過一月期第14章 魔方之後九連環第171章 杏花開時夜有香第798章 一切所爲皆大義第917章 誰的驕傲誰在嬌第697章 驚天面目事是大第71章 施計大豆有紛爭第322章 一道更比一道高第516章 家中猜測一言中第650章 途中蹊蹺落水人第666章 天下土地知與何第660章 主的傳說是故事第727章 無級變速拖拉機第973章 押送柳言去京城第29章 家有兒郎不煩憂第3章 新建泳池議來人第301章 新的計劃叫翱翔第八百六十六七章 知識力量逆天爲第50章 兩廂一碰誰更難第9章 不顧兒子顧華原第864章 或許不再誹前生第714章 割地賠償俱誤會第九十七章第73章 以後有事來找我第962章 趕盡殺絕非本意第22章 一個院落同吃飯第63章 樹林之中擡狗回第2章 欲問消息求不得第八十章第635章 勝負難定看細節第11章 白給不要有脊樑第876章 世間紈絝真若此第450章 十年變幻眨眼過第41章 爲了高人找上門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103章 爲了將來作打算第568章 同一牲畜不同路第650章 途中蹊蹺落水人第6章 一聲哨子有誰在第156章 天真童語有回憶
第719章 滿城酒樓尤餓死第807章 特殊題目難爲人第53章 要買種子賣給他第821章 平靜之下戰雲布第794章 騙來老師可幫忙第741章 苗頭堅決壓下去第12章 別人酒樓我來買第70章 一朝相聚齊歡笑第34章 莫道年小非能人第265章 新領官職踏行程第757章 新年國庫錢財多第224章 你在西面我在東第385章 封禪之前欲出兵第670章 滷味小店換新主第320章 人生命運已更改第856章 柿子應挑軟的捏第982章 成親新生爲希望第167章 浩浩蕩蕩同出行第89章 送租時刻對父言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118章 海天之間心爲重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691章 不停試探多謹慎第82章 沒錢就是不管飯第882章 信仰動搖何爲可第426章 不是離別才匆匆第87章 支開小虎作詳談第531章 聖上有錯應落詔第45章 誰說沙漠無食物第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48章 大集徐四來牽頭第79章 大風到來把人困第690章 隱秘船隻在何方第64章 閒來垂釣湖水平第647章 存取往來人不息第486章 如何處置難中難第331章 閒着無聊找樂子第24章 人生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81章 褒信縣裡來新客第92章 黃河船行計劃至第一百二十二章第70章 背後是誰在努力第23章 善意謊言無對錯第57章 遠方送來制醬蝦第171章 人性善惡波板糖第74章 誰在心頭月已沉第743章 武弱國小無防禦第11章 政治教育很重要第41章 買賣談成更憂心第43章 一點利益催人爭第823章 晚飯得信分送報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411章 他鄉尊嚴在故鄉第351章 該罰之時使勁罰第61章 其人之道還其身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第719章 滿城酒樓尤餓死第940章 吃吃喝喝終言事第965章 問蛇幾許道村莊第492章 時候拖過一月期第14章 魔方之後九連環第171章 杏花開時夜有香第798章 一切所爲皆大義第917章 誰的驕傲誰在嬌第697章 驚天面目事是大第71章 施計大豆有紛爭第322章 一道更比一道高第516章 家中猜測一言中第650章 途中蹊蹺落水人第666章 天下土地知與何第660章 主的傳說是故事第727章 無級變速拖拉機第973章 押送柳言去京城第29章 家有兒郎不煩憂第3章 新建泳池議來人第301章 新的計劃叫翱翔第八百六十六七章 知識力量逆天爲第50章 兩廂一碰誰更難第9章 不顧兒子顧華原第864章 或許不再誹前生第714章 割地賠償俱誤會第九十七章第73章 以後有事來找我第962章 趕盡殺絕非本意第22章 一個院落同吃飯第63章 樹林之中擡狗回第2章 欲問消息求不得第八十章第635章 勝負難定看細節第11章 白給不要有脊樑第876章 世間紈絝真若此第450章 十年變幻眨眼過第41章 爲了高人找上門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103章 爲了將來作打算第568章 同一牲畜不同路第650章 途中蹊蹺落水人第6章 一聲哨子有誰在第156章 天真童語有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