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人走完了,百草堂安靜下來,董大夫纔對着楊惜婉道:“婉婉,你怎麼不打開香囊看看?”
香囊裡有東西?
楊惜婉費解,伸手一打開,發現一張銀票正放在香囊,攤開一看,足足五百兩銀子。
老奸巨猾啊難怪走之前那一道目光閃過狡猾
看來還是董大夫瞭解譚老夫人,知道不會無緣無故給自己這麼一個香囊。
這個譚老夫人還挺有趣的,知道自己不會收銀票,拐了一個說法讓自己收下了這銀票。
真正狡猾也真正令人感動。
算了,這銀子收了吧,如果自己追去還給她,只怕那個狡猾的老夫人還會想着其他辦法把這些銀票送給她,推來推去的也麻煩,收着吧,反正自己正需要銀子呢。
這麼一想,楊惜婉也收的安心。
但是五百兩銀子還不夠,這有了辣椒苗,有了棉花,下面要做的事情可不是五百兩銀子夠的。
首先要種這些需要田,自己才兩畝多田,種水稻才一畝多,其他的是用來種菜什麼的,想要種辣椒和棉花遠遠不夠。
辣椒苗有一千多株,需要的田估計得有五六畝,還有棉花
雖然不知道棉花種子有多少,但是楊惜婉直覺告訴她,譚老夫人的棉花種子,估計能種好幾十畝棉花。
所以她要買田。
買田需要銀子,更別說種辣椒,種棉花,都是需要人工打理的,自己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肯定要請佃戶,請佃戶需要錢,所以錢自然是越多越好。
家裡還有三百多兩銀子,加這五百兩,家裡還要蓋房子八百兩估計剛夠,如果請佃戶管理什麼的,肯定不夠。
所以楊惜婉想了想,決定像董大夫預支牛黃解毒丸藥丸的分紅。
這麼一想,楊惜婉直接開口向董大夫預支分紅,董大夫想都沒想,立即拿出了一張一千兩的銀票交給董大夫。
不得不說,董大夫真是闊氣,這錢隨隨便便幾百兩千兩感覺都不缺錢似的。
其實楊惜婉哪裡知道,董大夫這些錢,都是他在京城的夫人怕他錢不夠用,每個月每個月派人捎過來的。
董大夫根本不缺錢,自然也不會爲了錢的事煩惱。
楊惜婉沒有直接要這一千兩,她只要五百兩銀子夠了。
董大夫現在有點摸到楊惜婉的脾氣,自己這個師傅不喜歡拿人長短,即使是師徒之名,這錢財的事也拎的清清楚楚。
一般人見到錢眼開,像師傅這種小小年紀吃過這麼多苦,對錢把持的分寸有度,該拿的拿,不該拿的分不拿,着實令人讚歎。
董大夫把一千兩的銀票換成了五百兩給了楊惜婉。
和董大夫又聊了一些心絞痛症狀什麼的,楊惜婉揮別了董大夫,坐牛車,和陳光棍坐着牛車回家了。
若不是自己趕着回家,董大夫只怕會拉着自己談三天三夜都不會放自己離開。
這一趟出來又多出來了一千兩銀子,楊惜婉想着要種辣椒和棉花,心裡止不住的喜悅無。
有了辣椒,她能做更多美食。
什麼巴蜀烤魚啊,水煮肉牛啊,辣子雞,虎皮尖椒楊惜婉本來是個無辣不歡的人,這一想想都垂涎三尺。
更別說棉花了,有了棉花能做棉被,棉衣,可那些葛布絲布衣服暖和多了。
楊惜婉想着都感覺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