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



1842年3月15日,英軍海軍司令巴加率領三艘輪船和數十隻舢板船,載兵1200餘人。攜帶四門小炮溯姚江而上。中午,行抵慈溪以南的大西壩,留下一艘輪船和少數英兵斷後,大部兵力則在大西壩登陸,直撲慈溪南門,守軍不戰而逃。

英軍穿城而過,出北門,分路進攻大寶山。

劉天保領兵五百防大寶山左側,朱貴領兵四百防大寶山右側。劉天保在山上遠遠的看到英軍氣勢洶洶的殺過來,紅色的旗幟,紅色的衣服,排着整齊的方陣,漫山遍野的襲捲過來,如山動,似嶽移,勢不可擋。又望了望左右顫顫發抖的士兵,看着他們手中的武器。只有些大刀長矛,有的人手中甚至是鋤頭扁擔。

他手中本來是有一個火槍隊的,還有幾門精鋼大炮,想着上次進攻寧波的時候,由於被英軍反撲,那些士兵爲了逃命,將火器全扔了。回來後,他們又擔心因爲沒有武器而被長官責罰,便闖進村民家中,劫了些鋤頭扁擔,爛芋充數。

劉天保氣不打一處出,可拿他們也沒辦法,所謂法不責衆啊。洋人槍炮猛烈,訓練有素,自己手下的兵壯,不過就是拿起武器的農民,打打順風仗還行,一遇到惡仗,便只顧着逃命了。

"洋人的腿不能彎,上不了坡的!"劉天保吼叫起來,"弓箭手,火槍隊給我狠狠的射。壓住陣角!"零星的槍聲響起,子彈不知道飛到哪去了,而洋人的子彈一排排的射來,每輪齊射總會打倒幾個,一些人膽怯了,偷偷的往後跑,"督戰隊,給我壓住,逃跑者,殺無赦!"

督戰隊都是劉天保的"親兵",和他有宗族關係,執行起他的命令來最爲堅決。他們手中的雪亮的大刀一揮,逃跑者的人頭落地,沒人再敢逃了。這時,英軍已經過了山腳,往山上衝來,一邊爬山,一邊交替射擊,鉛彈呼嘯而至,一輪波猛過一輪。

又一輪英軍裝彈上前了,面對黑洞洞的幾十支槍口,軍隊中有人大呼一聲:"媽呀,洋人會爬山啊!"便扔了武器,往後逃去。他在這一聲喊,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全軍都乍了營。

所謂兵敗如山倒,全營都乍了窩,幾百人像泥石流一般往山後衝去,僅有二十幾人的督戰隊管什麼用?督戰隊見止不住,只好也跟着跑了。

劉天保哀嘆了一聲,也跑了。

駐守大寶山右側的朱貴,見劉天保的軍隊崩潰了,便努力穩住自己的軍心,並向守長溪嶺的文蔚請求支援。他因爲得到過"光頭軍"特別照顧,手中的火器特別多,在使用火器方面,又得到過"光頭軍"教官的訓練,所以水平較一般的清軍要高很多。英軍是自下而上的仰攻,他們在武器方面,並不比朱貴軍強,因此感到很吃力。

英軍每輪射擊下來,打倒山上幾個清軍,清軍也放一輪槍炮下來,打倒英軍數人,形成了一種均勢。

山上的清軍視野開闊,見自己能與英夷打個平手,想着用不了多久,還會有援軍趕到,心便安定了下來。在槍炮的轟鳴聲中,逐漸忘記了恐懼,越戰越勇。

左側的英軍將劉天保營驅散之後,沒去追趕,從側後兩面包抄朱貴軍,形成了合圍之勢。朱貴在山上將英動的動態看得一清二楚,卻是不懼,楊

刀大呼:"有我無敵!"拼命抵抗。

戰至下午四時,朱貴軍死傷過半,依舊沒見到援兵。而他的陣地前的英軍屍體,也是遍佈山野。紅紅的,血淋淋,像是青綠牆上的斑斑血跡,看得人頭皮發麻。

這場攻擊戰是英國遠征軍海軍司令巴加指揮的,作爲海軍司令他本該去指揮艦隊,但是清軍沒有可以威脅到他艦隊安全的水師,而那個陸將司令喬納森傷雖好了,但由於失去了當男人的本錢,從此缺乏鬥志,被璞鼎查給擼了,新的陸軍司令尚在路上,於是他這個海軍司令,客串了陸軍司令的職位。

他原本以爲,此戰會很輕鬆,現在才發現,事情並不是他想象的那個樣子。在前幾日的寧波攻防戰中,英軍繳獲了不少清軍的火器。讓他們驚奇的是,清軍的火槍火炮有了驚人的進步,在射程和精度上能與英軍的相當,在重量上還要輕一些,且不易炸膛,這說明中國的武器製造技術已經超過了他們。

他們原本以爲這些清軍武器是從西班牙人或者荷蘭人手中買的,但是當他們當中的"通譯"(翻譯)發現每支火槍每門火炮上都有"浙江炮局"的字樣時,感覺如同見了妖孽一般。真是"見鬼了"。

好在清軍雖然有了先進的火槍火炮,但是他們依舊是一支沒有經過訓練的軍隊,射擊時不得要領,帶兵的武將個個貪生怕死,膽大一點的,也就只敢和英軍展開對射,一遇到英軍衝鋒,便四散而逃。

清軍依舊害怕與英軍進行肉搏。

巴加抓住這一點,在進行遠程火力壓制的時候,指揮着英軍勇猛的衝上去展開肉搏戰,清軍一觸即潰,連戰皆捷。

這似乎又回到了一個老命題上去了,"戰爭的結果,不是一二件新式武器就能改變的。"

但是,今天,他遇到了一個硬釘子。

山頭上的這支清軍似乎並不好對付。

那支清軍,在左側被擊潰,處於四面合圍之中,傷亡過半,仍能戰鬥。一般來說,照西方的標準,一支軍隊傷亡超過30%,就被認爲是"失去戰鬥力",接下來,只需打光子彈就可以"光榮投降"了。但這支清軍沒有。他們似乎是在慣徹"血戰到最後一人",爲他們的皇帝陛下盡忠。

"我們的對手是誰?"

巴加對山上那支軍隊的將領產生了興趣。第一次的打聽起對手將軍的姓名。從前他是從來不打聽的,因爲用不着,反正都是一個衝鋒上去,對手就潰逃了,沒有必要知道對手的姓名。

通譯看着山上的旗幟上寫着一個"朱"字,便回話道:"副將朱貴。"

"朱貴!"巴加連讀了幾遍將這個音節給咬準了,"歷史會記住這個人的。"通譯正要附和稱是,巴加冷不防的又要崩出一句,"不過,他本人的歷史,寫到今天也就結束了!"

英軍調整了一下隊伍,換上了生力軍,趁着日落前發動了最兇猛的一波進攻。這一次,英軍下足了本錢,足足壓上了8個連,一個整團的兵力。這8個連,從四面八方一齊壓上去,並且還將步炮協同發揮到了這個時代的極致,炮聲剛停,硝煙還沒有散去,便壓了上去。在山頂的清軍,顧得了左,顧不了右。雖英勇奮戰,但阻擋不了英軍的步步逼近。

如果進入刺刀格鬥階段,那基本上就是末日之時。英軍刺刀戰以三到五人爲一個戰鬥小組,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再加上身材高大,強壯有力,雖十幾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而清軍根本就談不上什麼訓練。

有清一代,每遇戰爭,都是"發丁壯數千……"然後就直接上戰場了。事實上,清政府雖有"世兵制"看上去像是職業兵,但其觀念中根本就沒有"士兵"概念,沒想過"將沒經過訓練的士兵投入戰場就是送死"之類的淺顯問題。

清政府招募的丁壯,在其眼中都是"匪、盜"最好的也是"刁民",在戰場上和敵人拼光了,正好可以"淨化社會風氣",完全是將他們當作"炮灰"來使用的。

奕山認爲"粵民皆匪",奕經比他更堪。每次上折都充斥着"浙兵皆漢奸"之類的字樣。例如其在給道光帝的一折中有這樣的字句:"曹江以東,到處漢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分不出良歹來。""……每逢打仗之際,百姓男婦,毫無畏懼,從旁指點嬉笑,竟不知是何肺腑!"道光帝看了氣乍了肺,批示曰:"憤恨何堪,筆難宣述。"(注1)

官視民如匪,民自然視官如仇。怪不得民間每每看到清軍慘敗,民衆不是同仇敵愾,而是爭相譏笑。這樣的情報彙總上去,讓大清天子道光帝惶恐不安,害怕這樣的仗繼續打下去,丟了大清江山。

若不是有這樣的內憂,清政府敢於下決心和英國遠征軍死磕到底的話,英軍決計討不着好去。

事實上,自從璞鼎查到任後,英軍的策略也發生了變化,由"高壓"變成了"懷柔",比如在寧波城,英軍除了破城之時,搶了府庫16萬兩白銀和跟據清政府提供的富戶名單,挨家挨戶去索要一筆"保護費"外,再也沒有做過其他過份的事。

與清軍那敗壞的軍紀相比,那簡直稱得上是"與民秋毫無犯"了。所以,到了這個1842年,百姓畏懼官軍,甚於英夷。

清軍兵壯來自於百姓,他們當兵的目的就是爲了吃糧,有些能力高一點的,則有更大的目標,比如"升官"。其本上沒有國家民族的概念,更談不上爲國犧牲了。所以,當他們上了戰場,發現軍隊不能實現他們的理想時,那一觸即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朱貴領導的這支軍隊,能打這麼久,絕對是一個異數。

事實上,他是因爲被包圍了,無法逃走,只能死戰--戰死。

照歷史,駐守長溪嶺的參贊大臣侍郎文蔚接到求援後,猶豫不決,直到天黑時纔派兵三百,無法解救於處於重圍之中的朱貴父子。

也就是說,朱貴父子該死在這最後一波攻擊之中。

但歷史,就在這一刻發生了改變。

朱貴父子眼見不支,就要戰死的時候。

一支軍隊,悄悄的出現在英軍的側後翼,朝着英軍壓上去。這支軍隊人數衆多,全都剃着光頭,穿着不同於清軍的黑色號衣,漫山遍野,黑鴉鴉的一片。領頭一員女將,騎在高頭大馬上,猶其顯眼。

"什麼人!?"

俏羅剎肖紫禁是也。

"光頭軍"到了。

注1:《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四冊。

(本章完)

第041節 魯一官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第058節 購槍鑄炮第026節 爛泥坑坑妖第069節 反登陸戰第054節 難民潮第059節 奸商奸民第092節 電梯問題(2)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28 火牛陣現身第072節 統籌規劃第028 火牛陣現身第028 火牛陣現身第041節 魯一官第052節 套中套第103節 假傳聖旨第039節 裝B最高境界第038節 決死水師第054節 難民潮第097節 過年第097節 過年第054節 難民潮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84節 漢奸問題第034節 魏源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050節 另闢蹊徑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96節 利益集團第002~003節 三元古廟第039節 裝B最高境界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50節 另闢蹊徑第018節 慘烈的小勝第075節 八大方案第070節 超級地雷第046節 兵法杖法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第031節 風雨中第006節 厚臉鐵嘴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100節 南海攻略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94節 忽悠也是戰略第001節 目標1838!第027節 火炮對火槍第001節 目標1838!第039節 裝B最高境界第078節 浙江武將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22節 火牛陣第086節 道光帝第094節 忽悠也是戰略第058節 購槍鑄炮第050節 另闢蹊徑第016節 連夜血戰第033節 大勝之後第067節 一個賭注第040節 佛爺天降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86節 道光帝第095節 三點意見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46節 兵法杖法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第024節 老僧入定第001節 目標1838!第021節 火牛八卦暴雨陣第018節 慘烈的小勝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006節 厚臉鐵嘴第074節 兵力不足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60節 束手就擒第034節 魏源第055節 水勇營第019節 不可救藥第106節 龍椅第031節 風雨中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32節 勝敗標準第059節 奸商奸民第025節 鬥智鬥勇第010節 步步緊逼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86節 道光帝第047節 廈門石壁第052節 套中套第025節 鬥智鬥勇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84節 漢奸問題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66節 知己知彼第054節 難民潮第067節 一個賭注第096節 利益集團第017節 屍塞門洞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65節 大炮地雷
第041節 魯一官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第058節 購槍鑄炮第026節 爛泥坑坑妖第069節 反登陸戰第054節 難民潮第059節 奸商奸民第092節 電梯問題(2)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28 火牛陣現身第072節 統籌規劃第028 火牛陣現身第028 火牛陣現身第041節 魯一官第052節 套中套第103節 假傳聖旨第039節 裝B最高境界第038節 決死水師第054節 難民潮第097節 過年第097節 過年第054節 難民潮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84節 漢奸問題第034節 魏源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050節 另闢蹊徑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96節 利益集團第002~003節 三元古廟第039節 裝B最高境界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50節 另闢蹊徑第018節 慘烈的小勝第075節 八大方案第070節 超級地雷第046節 兵法杖法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第031節 風雨中第006節 厚臉鐵嘴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100節 南海攻略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94節 忽悠也是戰略第001節 目標1838!第027節 火炮對火槍第001節 目標1838!第039節 裝B最高境界第078節 浙江武將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22節 火牛陣第086節 道光帝第094節 忽悠也是戰略第058節 購槍鑄炮第050節 另闢蹊徑第016節 連夜血戰第033節 大勝之後第067節 一個賭注第040節 佛爺天降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86節 道光帝第095節 三點意見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46節 兵法杖法第081節 大寶山之戰第024節 老僧入定第001節 目標1838!第021節 火牛八卦暴雨陣第018節 慘烈的小勝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006節 厚臉鐵嘴第074節 兵力不足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60節 束手就擒第034節 魏源第055節 水勇營第019節 不可救藥第106節 龍椅第031節 風雨中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32節 勝敗標準第059節 奸商奸民第025節 鬥智鬥勇第010節 步步緊逼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86節 道光帝第047節 廈門石壁第052節 套中套第025節 鬥智鬥勇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84節 漢奸問題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66節 知己知彼第054節 難民潮第067節 一個賭注第096節 利益集團第017節 屍塞門洞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65節 大炮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