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這一想法正好與李建成不謀而合,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魏徵的建議,決定明日朝議時力諫父皇以謀反罪誅殺張亮。對此,李元吉也無異議,他想只要父皇肯以謀反罪治張亮,那作爲指使張亮前往洛陽的秦王就擺脫不了干係,到時再拉攏朝中大臣勸父皇廢黜秦王,剝奪他手中的權力,進而尋機殺掉他。他以爲手中有張亮這張王牌,此事必成,因而心情十分暢快。他高舉酒杯,不停地與大哥和魏徵等東宮之人痛飲,直到爛醉如泥,才罷宴而去。
次日早朝,李建成首先向父皇提出處治張亮之事。裴寂明白太子的意圖,也清楚這是剷除秦王府勢力的好機會。於是,他立即附和太子,向皇上提議嚴懲張亮這個逆賊。李淵平生最痛恨謀反之人,又加之張亮與秦王府有那層關係,自然不想輕易放過他。因此,他聽過太子和裴寂的一番陳述之後,更加堅定了以謀反罪處治張亮的決心。沉吟會兒,他目光犀利地注視着跪在跟前的車騎將軍張亮,然後聲色俱厲地痛斥了他一頓,並準備以謀逆之罪誅殺他。
聽了皇上這番無端的指控,張亮臉色刷地變了,心頭砰砰亂跳了陣,他清楚大禍即將臨頭。不過,他到底是位不怕死的將軍,很快就鎮定了下來。他向滿臉怒容的皇上一拱手,振振有辭地替自己辯護。接着,蕭瑀、陳叔達等人也走出班列,紛紛爲張亮辯解,欲幫他洗脫罪名。李元吉、魏徵他們自然不想讓秦王府這幫人得逞,立即站出來與之針鋒相對。由於有王保這個證人在場,在這場激烈的較量中,東宮明顯佔據了上風。這使得李世民心裡氣惱不已,卻又拿不出什麼辦法來挽回敗局。末了,他只好親自出面替自己有心腹愛將求情,乞求父皇饒張亮不死。
李淵看見李世民如此低聲下氣地替張亮求情,便越發懷疑張亮在洛陽所作所爲受他指使。這樣看來,真正想謀反的人是秦王,這實在是太可怕了,想到這兒,李淵的腦海裡忽然浮現出當初隋文帝楊堅被兒子楊廣所殺的情景,渾身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了下,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這種憂懼令李淵胸中生出一股強大的怒火,他毫不顧及秦王的面子,當着衆臣狠狠地斥責了頓他。李世民認爲父皇爲了袒護東宮而故意迫害自己,心裡很是不服,就忍不住氣地反駁了幾句。李淵見二兒子如此膽大,竟敢當着文武百官的面頂撞自己,不由勃然大怒,拋出句廢黜秦王之類的話,就拂袖離開了龍椅。
李世民萬萬沒想到父皇會說出這麼嚴厲的話,當下是又驚又氣。他立在那兒,兩眼愣愣地望着父皇離去的背影,一時間竟吐不出半個詞兒。足足兩分鐘過後,他纔回過神,帶着絲怒氣轉身朝陰沉沉的殿外大踏步走去。李建成靠在椅背上,望着匆匆離去的二弟,從鼻子裡冷哼了一聲,臉上掠過絲幸災樂禍的笑。此刻,他的心情出奇的好,因爲他感覺到自己最強勁的對手很快就要完蛋了。他扭頭瞟了眼一旁的四弟,看見他臉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心裡更加快活了。他忽地仰面哈哈一陣大笑,接着就一拍扶手從椅子裡直彈了起來。李元吉、魏徵等東宮之人見狀,也紛紛起身跟着太子出了太極殿。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餘怒未消,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生悶氣。他真想不通自己替父皇打下了大半江山,結果竟然落到這種即將被廢黜的地步。此時,他心裡對父皇生出了一股怨憤之情,甚是不滿,潛意識裡冒出反叛的念想。他靜靜地靠在椅背上,沉思默然着,面色十分凝重。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人見秦王這般情景,知道他在爲早朝之事而生氣,而憂慮。說實話,他們也替秦王叫屈,人人心中憤憤不平。不過,他們看見秦王不吭聲,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承乾殿內一片靜寂,氣氛頗爲凝重。衆人彼此相視,用眼睛交流了會兒,然後又把目光齊刷刷地對準低頭沉默的秦王。良久,李世民方擡眼望了望坐在自己面前的心腹,用低緩的聲音與高士廉他們商量對策。應該說,這是李世民有生以來所面臨的最大危機。也是,還有什麼事比將要遭受廢黜更可怕呢?
高士廉聽了秦王的話,一時半會默然不語。長孫無忌也默不作聲,只微微蹙着眉頭思索着。只有性急的侯君集忍不住開口說話了,他先是大膽說了通皇上的不是,緊接着建議秦王充分利用自己的勢力逼皇上收回廢黜之命,並將張亮將軍救出來。此計算是不錯,李世民也認爲該到了跟父皇和東宮強硬的時候了,因此他贊成侯君集的想法,準備向父皇攤牌。說真的,這種時候明目張膽地跟掌控着軍政大權的皇上幹,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
高士廉見秦王對侯君集輕輕點了點頭,心頭不由一怔,趕緊出言相勸。他認爲這樣做必定會益發惹怒皇上,到時非但救不出張將軍,而且秦王也會被廢掉。如此,秦王府就被皇上和東宮徹底擊垮掉了。高士廉話音剛落,一直主張殺掉太子的長孫無忌站起來反對。他認爲秦王當用強硬的態度對付皇上,逼他無罪釋放張亮,並加封秦王。若皇上膽敢不聽諫言,就起兵逼宮,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挽回局勢。高士廉處事穩重,且滿腦子忠君思想,當然不希望看到秦王做出忤逆皇上之事,落下千古罵名。因此,他力諫秦王不要冒險做這種身敗名裂之事。可長孫無忌、侯君集他們卻認爲秦王當絕地反擊。
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在李世民的耳邊響起,而且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響亮。李世民置若罔聞般默然沉思着,對衆人的爭辯不置一詞。好半天過後,他才把這事想了個明白,那顆衝動的心就漸漸地平靜下來。他舉手對爭得面紅脖子粗的長孫無忌擺擺手,然後趁大家安靜時,宣佈自己的決定。高士廉得知秦王最終採納了自己的意見,那顆懸着的心砰地一聲落地了,臉上露出絲欣慰的笑。接着,他又向秦王獻上一計,自以爲可令皇上回心轉意。
李世民聽了高士廉這番話,緊鎖的眉頭一下子就舒展開來,對着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人哈哈直笑,心情暢快了許多。笑罷,他又用輕鬆愉快的語調同高士廉他們商議着執行計策的具體事項。一番長談過後,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李世民興致很高,便於殿中設宴與衆親信開懷暢飲一番。
午後,李世民驅車登門拜訪陳叔達。陳叔達見秦王親自前來,不免有些受寵若驚,恭敬有加地給秦王請坐上茶。李世民知陳叔達是個講究禮節之儒士,也就客客氣氣地回了禮。兩人分賓主坐定,然後一邊品茗一邊閒話。陳叔達清楚秦王無事不登三寶殿,此番屈尊前來必有要緊事。
其實,不用多想,陳叔達也已猜到了秦王是爲何事而來。爲了不讓秦王先開口提這事,他抿了口茶,便說起今日早朝之事,並問秦王是否想到金蟬脫殼之計。李世民微微一笑,呷了口清香撲鼻的綠茶,然後語氣懇切地請陳叔達替自己求皇上開恩。陳叔達聽了這話,一點也不吃驚,他料到秦王必出此言。他素來敬重秦王,暗地支持秦王取代太子,是秦王府不折不扣的中堅力量。他當然不希望看到秦王府因張亮之事遭受重創,更不想看到秦王被皇上廢黜。正因如此,退朝之後,他獨自坐在書房裡尋思着拯救秦王府的辦法。說來也巧,就在李世民跨進陳府之際,他心機一動,便尋得一計,心頭一陣欣喜。
這會兒,陳叔達聽見秦王向自己討計,就顯得從容不迫,成竹在胸了。他先是跟秦王客套了番,然後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李世民知道陳叔達雖非父皇的寵臣,但憑他在朝中的威望以及非凡的口才,一定能夠說服父皇放棄錯誤的決定。因此,他得知陳叔達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很是興奮與喜悅,全然不顧親王的尊貴,起身向陳叔達兩手一抱施了個大禮。陳叔達哪敢承受,慌忙彎腰回禮,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李世民一把握住陳叔達的手,哈哈一笑,說了幾句感激之類的話。接着,他又重新在椅子上坐下,與陳叔達促膝相談,十分親密。聊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他才起身向陳叔達告辭。
送走秦王,陳叔達立即換了朝服出了府邸,驅車前往皇宮。他預計此時皇上尚在太極殿中批閱奏章,且身邊無大臣相伴,這樣自己便更好向皇上進諫了。果不出所料,他來到太極殿前,只見硃紅色的殿門敞開着,門兩旁站着形貌威武的待衛。他心中一喜,整了整衣冠,疾步朝殿內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