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酒宴

聶秀也算是好相處,爲人隨和性情也算是溫順,與之相比,唐斌這個不怎麼受歡迎的大冷人的立場就有些尷尬了。

好在唐斌並不在意這樣的尷尬,聶秀在一旁與人溫和談話,他卻是一直飲酒下箸不亦樂乎。

對於這些豪紳來說,唐斌雖是傳奇人物但並不能在他們的人脈以及靠山方面拉他們一把,所以這無視倒是正常,不過這次,素來就喜歡評論國家大事的才子,卻也是金口緊閉一言不提草原之事。

這種默契,讓酒宴氣氛更是融洽,衆人吃喝談笑,雖沒有美人陪伴,到也算是別有一致。

聶秀酒量很好,在軍中少有敵手,但他現在舊疾復發,院長千叮嚀萬囑咐他不能過多飲酒,所以在酒宴上他也只是偶爾喝上一杯。

聶秀的心思也不再宴會上,見唐斌一人喝的無趣,他也就舉杯與唐斌飲了一杯。

見時日也差不多了,聶秀就提起了回京之事。

皇上派欽差前來查案而未果,胡先俊心中甚是歡喜,這麼一來,就證明他並不是沒有能力,而只能證明是這刺客太過狡猾。

不過他也挽留了半日,不過聶秀堅決不留。

留之不得,胡先俊也就放棄,他說:“下官會起草一書上奏皇上,聶將軍爲此刺客案勞心盡力,實乃是我等楷模。”

胡先俊的馬屁,聽得唐斌是冷笑了一聲,聶秀尷尬一笑,與同樣尷尬的胡先俊說道:“胡知州,此安州刺客案,你也是盡心盡力,回到京城,我定與皇上說一說胡先俊爲了案情四處奔走的事情。”

胡先俊一聽這話裡的意思,頓時大爲尷尬大表慚愧。

豪紳家主的禮品聶秀一一不收,那些才子雖也是備了禮品而來但他們真正的禮品可都是獨自裡的墨水,聶秀雖是粗心武將,但並不粗魯,在聽了在場幾位才子的詩詞嘉獎一番後他才起身離去。

唐斌坐着無趣,也就隨同告辭。

本是要留着明早再走,但聶秀念着京城裡的張美人,在離了酒宴之後就與唐斌打起了商量。

唐斌也懶得與這些人糾纏,若是明日離去,這些人必然又是趁機相送喋喋不休,兩人商定,便就留下了一名親兵,而等人則是收拾了東西離開了知州府。

見到屋內那柄汲水劍的時候,聶秀戀戀不捨了許久,最後還是不忍就此擱下,於是他只得將身上的銀票全數掏出還加之了一塊皇上所賜的玉佩一併託付給了這名親兵。

然後,兩人便就帶着親兵離去。

出知州府的時候,兩人還是被知州府的守衛攔了下來,有機靈一點的迅速去稟告了胡先俊,但等到胡先俊趕到之時,府們口是歪歪斜斜倒下了大片。

而隨之而來的那名親兵在與急得焦頭爛額的胡先俊說明聶秀唐斌的離去之後將聶秀留下的銀票玉佩一併交給了胡先俊然後離去。

胡先俊大是嗟嘆想去追,但又想聶秀離去之意,也就只好作罷,聶秀的銀票他讓人送去給了安家家主,不過那玉佩

他卻是留了下來。

聶秀這麼急着離開,是因爲院長與他說的那些話,院長說,只需三日皇上就能康復,現在三日已過,若是院長真的是要對張美人不利,現在張美人必然是身處險惡。

唐斌見他心焦,也沒有多問,兩人奮力策馬在前,讓身後難以跟隨其後的一干親兵是暗自叫苦。

聶秀最後也懶得折騰,與親兵說了他先回京他們押後之後就加快了速度。

一干親兵得以緩解,也就不再拼命隨性。

京城裡的天,這兩日卻是是變了。

聶秀在安州的這兩日,京城裡發生了一件事情,說不上是變天,但卻是是讓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皇上一道聖旨,召回了邊關的聶將軍聶秀表,之後皇上又下了一道聖旨,宣佈大皇子的婚事再過五日就舉辦。

聶將軍之女聶秀也認得,這對他來說算不得是壞事,現在對他來說可稱得是壞事的,只有是邊關起戰亂和聶齊連出事。

皇上雖下了這兩道聖旨,但其病情卻不見好,聶秀與唐斌花了一夜時間趕到京城的時候,皇上依舊還是在病着。

帶着安州刺殺案的結果,聶秀與唐斌一同進了皇宮。

隔着一張屏風,聶秀與唐斌稟告了安州案的事情。

皇上並未多說,這個結果正是他想看到的。不過在聶秀提議要皇上將唐斌留下當草原與大靖之間的傳話使者的時候皇上沉默了很久,最後皇上讓唐斌出了慶安宮,只留下了聶秀一人。

隔着那鏤空屏風的小洞,聶秀看到了屏風之後起身的女子,誰不可見女子相貌,他也猜到了會是張美人,他有注意到,原先在這慶安宮裡守着的一些宮婢公公,都已經不見了蹤影。

“唐斌留下來,可是他與你說了什麼?”皇上聲音比之兩日前是要有力了許多。

聶秀當然不會承認,就算平息安州刺客案是皇上的吩咐他也不能說自己因此與唐斌做了交換,皇上疑心重,特別是對唐斌這樣特殊身份的人,若是說了不該說的話,皇上定然會對自己起疑。

“沒有,只是這兩日臣見唐斌行事穩定,心裡也算是顧着大靖,所以覺得這個官職對唐斌來說很是妥當,皇上,將唐斌留在京城,總比讓他回到草原好。”

聶秀的話,顯然在皇上這裡引起了共鳴反響,一陣之後,皇上的聲音從屏風之後傳來:“你待朕,去試探一下唐斌,看他到底是爲何留在大靖。”

聶秀知皇上已然是有了將唐斌留下的意思心中一喜,趕忙拱手應了下來。

談完了這些,皇上就讓聶秀退下,而讓院長進了慶安宮。

聶秀守在慶安宮外也不知裡頭兩人說着些什麼,不過他倒是要見院長一面與他問問這到底是爲何。

院長出慶安宮的時候,正是日上三竿斜照宮殿。

現在慶安宮不出有事情,院長見聶秀有話要說就帶着他走到了旁僻靜處。

聶秀開門見山的問起了張美人的事情

院長說起了他的理由,張美人需要這麼一個藏在慶安宮的身份,而皇上身邊缺少一個可以照顧他的人,這麼兩全其美的辦法,聽上去確實是不錯。

但聶秀想得,多了一些。

他問起了那幾個消失的宮婢公公。

院長說是死了。

聶秀再問,院長也不願說。

聶秀見他執意不多說,心頭的怒氣噌的就佔據了大腦,那強而有力的右手,也是一把揪住了院長的衣領。

院長已是年邁,這些人才從未有人敢這麼對待他,他被聶秀這一突然而有不正常的舉動嚇了一跳。

久之,他纔開口說道:“你到底要做什麼,別以爲老夫不知道,你不要毀了你自己毀了齊連的大好前程。”

“你知道?那就是說你是故意的了?”聶秀大手用力一扭,被他緊緊抓在手中的衣領就像是被人扭緊擠乾的衣裳一般。

“老夫在幫你。”

因着聶秀這一用力,院長臉頰漲紅就是說話也很是爲難。

“幫我?”聶秀語氣裡滿是不信,但緊緊揪着院長衣領的手已經慢慢鬆開。

“你要救她,就必須先讓她去死。”得以緩過勁來的院長氣憤的整理着自己的衣衫狠狠說道:“我雖知你耿直,所以一直對你有所不同,但卻不是說,你可以對老夫這般無禮。”

聶秀一聽,院長確實是在幫助他,心有愧疚之下,他緊緊抿着嘴脣,尷尬得不知如何說話。

院長見他這副模樣,又是哎的嘆了一聲說道:“你這性子,還是與以前一般容易衝動。”

聶秀更是愧疚雙手抱拳單膝下跪賠罪道:“院長,是我小人不識你好意,實在是抱歉。”

“你,哎,起來起來,你堂堂三軍大將軍,讓旁人看見了成何體統,老夫都已經做到了這一步,當然不會因你這一衝動就置之不理,不止是你有善心,張美人這些日子也算是在爲我做事,這孩子也是直性子,雖是草原人,但心善純潔,在後宮中很是少見,老夫也不願她就此死在麗妃手上,你要做什麼,我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你要小心着些,不要大意落了馬腳。”

聶秀心感院長恩情,就更覺得方纔自己的舉動不該。

見聶秀不願起身,院長也沒了法子。“也罷,誰讓你是武將老夫是文人,你若是覺得愧疚,就替老夫去做一樁事情如何?”

“院長請講,別說是一件,就是一百件,聶秀也會上刀山下油鍋爲院長達成心願。”

聶秀欣喜抱拳。

院長又是嘖的一聲道:“你看你看,又衝動了吧,老夫不會要你做一百件事情,做這一件,就夠了。”

“院長請講。”

“這些日子,我仔細觀察了齊連這個孩子,覺得他很是不錯,現在草原不甘臣服蠢蠢欲動,你將他調去旦城。”院長捋着斑白鬍須,寬大的衣袖在夜風中灌風鼓起,本是一瘦小老翁,這般看上去卻是身形魁梧如同皮球。

(本章完)

第74章:夜鬧趙府第231章:大戰在即第221章:再聚首第164章:書生第147章:神秘黑衣人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214章:強強聯手第232章:暗箭第204章:損人不利己第45章:皇命第101章:連勝兩場第233章:大局第182章:逆轉局勢第56章:她的請求第244章:謀劃第199章:妾從良第199章:妾從良第247章:竊國第16章:茗雅會第161章:他敗了第195章:皇后第117章:行宮裡的夜貓子第177章:第七科目第102章:對弈第87章:代表草原的大靖人第15章:誰輸誰贏第23章:一尺經年第1章:公主和親第212章:不能饒恕第50章:天恩第213章:最後的退讓第254章:大結局(一)第16章:茗雅會第172章:說媒第182章:逆轉局勢第117章:行宮裡的夜貓子第60章:朝拜第229章:結案第197章:一物降一物第154章:亂石林對話第11章:人生自是有情癡第136章:職業刺客第161章:他敗了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239章:抉擇第193章:偶遇第158章:辯無可辯第71章:關鍵的馬蹄鐵第48章:面聖第105章:平手第178章:衛崇第162章:人手就位第161章:他敗了第222章:烽煙四起第244章:謀劃第64章:第二場第126章:解氣的兩個耳光第184章:軍餉案第225章:鮮血換來的大捷第27章:傲慢與定理第120章:慶安宮審問第106章:最後一場比試第233章:大局第69章:第三場第197章:一物降一物第62章:若是離開?第38章:皇子與公主第237章:空城第203章:贖身第101章:連勝兩場第50章:天恩第103章:落敗第31章:居廟堂之高第101章:連勝兩場第230章:奔赴邊關第56章:她的請求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189章:廟會第15章:誰輸誰贏第82章:昏迷第48章:面聖第152章:烏雲蔽日第216章:嫌疑第126章:解氣的兩個耳光第225章:鮮血換來的大捷第20章:此情只待成追憶第117章:行宮裡的夜貓子第209章:部署第166章:考場第180章:打架第215章:釣魚第155章:使命第181章:君王的怒火第151章:科舉第128章:明槍暗箭第205章:芊芊第122章:平起平坐第211章:死亡第198章:查抄尚書府第160章:冊立太子
第74章:夜鬧趙府第231章:大戰在即第221章:再聚首第164章:書生第147章:神秘黑衣人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214章:強強聯手第232章:暗箭第204章:損人不利己第45章:皇命第101章:連勝兩場第233章:大局第182章:逆轉局勢第56章:她的請求第244章:謀劃第199章:妾從良第199章:妾從良第247章:竊國第16章:茗雅會第161章:他敗了第195章:皇后第117章:行宮裡的夜貓子第177章:第七科目第102章:對弈第87章:代表草原的大靖人第15章:誰輸誰贏第23章:一尺經年第1章:公主和親第212章:不能饒恕第50章:天恩第213章:最後的退讓第254章:大結局(一)第16章:茗雅會第172章:說媒第182章:逆轉局勢第117章:行宮裡的夜貓子第60章:朝拜第229章:結案第197章:一物降一物第154章:亂石林對話第11章:人生自是有情癡第136章:職業刺客第161章:他敗了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239章:抉擇第193章:偶遇第158章:辯無可辯第71章:關鍵的馬蹄鐵第48章:面聖第105章:平手第178章:衛崇第162章:人手就位第161章:他敗了第222章:烽煙四起第244章:謀劃第64章:第二場第126章:解氣的兩個耳光第184章:軍餉案第225章:鮮血換來的大捷第27章:傲慢與定理第120章:慶安宮審問第106章:最後一場比試第233章:大局第69章:第三場第197章:一物降一物第62章:若是離開?第38章:皇子與公主第237章:空城第203章:贖身第101章:連勝兩場第50章:天恩第103章:落敗第31章:居廟堂之高第101章:連勝兩場第230章:奔赴邊關第56章:她的請求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189章:廟會第15章:誰輸誰贏第82章:昏迷第48章:面聖第152章:烏雲蔽日第216章:嫌疑第126章:解氣的兩個耳光第225章:鮮血換來的大捷第20章:此情只待成追憶第117章:行宮裡的夜貓子第209章:部署第166章:考場第180章:打架第215章:釣魚第155章:使命第181章:君王的怒火第151章:科舉第128章:明槍暗箭第205章:芊芊第122章:平起平坐第211章:死亡第198章:查抄尚書府第160章:冊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