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爲什麼要學習寫作?
所謂作家,就是比起其他人,寫作對他們來說更難的那種人。——托馬斯•曼
第一次讀到托馬斯•曼(注1)的這句話,我有些遲疑,因爲我不確定我理解的就是作者的本意。後來,卻逐漸有些明白了:托馬斯•曼說的是作家(注2)的專業性問題。
要成爲一名作家最重要的是兩點:富有熱情的創作衝動和相對專業的創作技巧。
一、我們爲什麼寫小說?是因爲我們有創作有表達的衝動!
我們必須承認,這世界上有所謂的“天才”一說,哪一行哪一業都有,不僅僅是寫小說。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世界上寫小說的人們,絕大多數都希望或者認爲自己是天才。
但大家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大家幻想自己是天才,無非是解決兩個問題:第一,不需要有飽滿的熱情,不需要強烈的衝動,不需要激動的難以入睡,隨便扯點東西就敢寫;第二,不需要積累素材,不需要辛苦構思,不需要學習磨練技巧,隨便寫寫就能紅。
那麼大家看到了麼?對天才的幻想,恰恰是摧毀我們“作家夢”的元兇。
即便是天才,那也只是個結果。也就是說,他第一次寫小說就紅遍大江南北,地球內外,比如JK羅琳。但是,假如你把這些天才們的過往經歷查探一遍,你會發現,他們未寫之時,並未放棄思考,一直在爲寫作小說積累素材,也許在他們的意識裡,這小說已經磨礪了千百萬遍,呼之欲出。真正的創作過程,並不是從你提起筆那一刻開始的,在那更久遠的從前,你的人生就已經在爲此做準備。不少成名作家都說:我要創作的故事已經在那裡了,我只不過是把它寫出來而已(JK羅琳說《哈利波特》的靈感來源於一次乘火車的經歷,而書裡面的人物都來源於她的身邊,赫敏甚至帶有她自己的影子)。
我和幾個熟悉的作者聊天說:你們想想,你現在寫網文並不是突發奇想,至少從十年前就已經種下了這枚興趣的種子。當你們拿起第一本課外書,開始勾畫那個屬於自己的迷幻天空的時候,就註定了今天你們選擇網文這一行。
我們寫小說故事的時候注重因果律,其實對我們自己來說,也一樣在遵循因果律。過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逐漸在改變我們的選擇。所以,當你提起筆,一炮而紅時,你會明白:過去的淡沒有白扯,過去的天沒有白聊,過去的閒書沒有白看。
如果你並不喜歡講故事給別人聽,並不喜歡寫作,寫作並不讓你感到興奮、開心,只是因爲要賺錢而來寫商業小說,那麼,我勸你早點放棄,因爲要賺錢的話,有千萬種辦法比寫小說更輕鬆。
雖然我們寫的是商業小說,有各種規律、套路可以遵循,甚至僅靠模仿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小說,但我們一定要明白:寫作真的是有門檻的,除了專業性之外,創作的衝動同樣重要。文學天堂的大門,只爲那些愛好寫作的人而開。
因爲我想寫,因爲我想講故事給你們聽,因爲我想把我胸中的世界分享給你們,這就是文學的衝動!
二、網絡文學同樣需要理論研究,網文作者同樣需要學習創作技巧!
網絡文學也是文學,它爲整個文學市場帶來兩個巨大的改變:
從創作上,它通過降低創作和發表的門檻,帶來了一個數百萬人的寫作市場;
從閱讀上,它通過長篇連載的玄幻、言情等通俗文學滿足了超過兩億國人的娛樂需求。
在網絡文學誕生之前,作品“發表”是極爲不易的。作者通過向雜誌、出版社主動投稿來實現自己的出版夢想,編輯通過對投稿的細讀來挑選作品,並通過指導、包裝作者,編輯、修繕作品來實現自己對內容質量的控制。在這樣的二元結構裡,能成功出版刊發的作品是極爲有限的,往往出版一部書背後會有上百篇投稿被拒絕,從此不被人知曉。
網絡文學的發展給沉悶的文學市場帶來了雷鳴雨暴,依靠互聯網的奇蹟般拓展,嶄新的運營模式建立起來,上億的讀者,幾百萬的創作者蜂擁而入,把整個文學市場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時優秀作品輩出,衆多作者實現了“創作改變人生”,成爲百萬、千萬富翁。
網絡文學的興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傳統的文學市場,更看重嚴肅文學,對通俗文學市場做的不夠好,在評獎和引導方面都更偏向於嚴肅文學或者說是純文學,對小說的娛樂性看的不夠。另外編審制度也比較嚴格,很多沒有經驗的創作者都被擋在了發表的門檻之外,從而缺少讀者支持。而世紀初互聯網的興起,爲網絡文學的爆發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條件,大規模複製和熱點傳播都成爲了可能。當然我認爲最重要的是比較低的發表門檻,依靠龐大的作者基數,依靠點擊率的篩選方式,迅速形成傳播熱點,一大批網文的代表作開始迅速流行。
我們知道基數大,人多了,NB的人就會多,我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作者因爲網絡文學這套自動的篩選走向成功,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網絡讓成千上萬的人實現了寫作夢,但發表並不意味着成功,發表僅僅意味着你向出版社、雜誌社完成了投稿。如果這就讓你已經滿足,那麼你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創作者。請記住:永遠不要對自己滿足,假如你真的要邁入寫作的殿堂的話。
關於文學殿堂,這裡多說一句:我們認爲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只是一種文學概念的劃分,供研究之用,但對市場而言並沒有任何意義,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高下之分。比如《紅樓夢》,現在各種讚譽,但其實在當時只是一本通俗小說罷了。不要在文學裡劃分階層,那是政治,屬於小說的只有一個標準:故事好不好看。
故事好不好看,靠什麼來評定?批評家有批評家的角度,大衆有大衆的角度,這些角度是可以被羅列的,之後做文藝理論的時候,我們會提及。現在,我們先來解決更前置的問題:
好看的故事從何而來?
答案是:從作者們的腦袋裡來!
我們看到了有些作者天資聰穎,未經任何學習和指導一開始寫作就大紅大紫,我們也看到絕大多數作者不得其門而入,甚至連基本的故事結構都會出問題,想找人幫助都找不到。我們讚歎那些成功者,希望他們能一直成功,能從自發創作到自覺創作;我們也必須時刻關注那些亟待幫助的新人,因爲網絡文學的發展太快,變化太多,而傳統的文學院模式還來不及對其進行現象總結、分析,最終形成理論對學生進行指導。
必須承認,目前網絡小說的理論研究還跟不上行業的發展,跟不上作者的創作水平,這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我們知道發展中的問題一定可以通過發展來解決。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網絡文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兩種比較危險的傾向:
第一種是妄自尊大。認爲網文是獨一無二的,感覺老子天下第一,誰都不放在眼裡,作者感覺沒誰能指導我,只要讀者喜歡,寫什麼都無所謂,反正就是賣個商品,包子做的再難吃,只要有人買就是好包子。這種說法不但在很多滿懷壯志的新人作者、甚至在部分成名作者羣體裡都有一定的市場;
第二種是妄自菲薄。作品不紅,沒有人看,立刻把自己貶低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到處求醫問藥,甚至開始否定網文,跟着某些時代的落伍者開始鼓吹網文“毒草”論、“垃圾”論。
這都不是正確的態度。
實話說,網文的源創新並不多,更多的是微創新。現在大行其道的類型小說也好,令人眼前一亮的各種新穎設定也好,在整個大的藝術形式裡都不新鮮,都找的到源頭。網文的好處在於開放、寬容,所以可以大量借用以往的文學乃至其他藝術形式:比如網遊、魔幻電影、動漫、美、日、韓、TVB等電視劇的元素,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網絡小說文化,反過來對其他文學樣式進行影響,這是我看到最欣喜的一面,鮮明的體現了網絡特色。
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妄自尊大,也沒必要妄自菲薄。
шωш● ttKan● ¢ 〇
我一貫強調要研究網絡文學本身,不僅研究文本,研究現象,更需要研究文藝創作理論,真正的把好作品發掘出來,推廣出來,總結經驗,創造條件,幫助作者把好故事講好。
作者知道的越多,就對寫作本身敬畏的越多。寫的越多,就越發覺出自己的無力與淺薄。真正在寫作上入門的人才會知道學無止境,寫無止境,最終纔會不斷進步,創作出一部部的精品力作。
三、網絡文學作者怎樣提高創作技巧?
網絡文學的創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兩個問題:
1, 先要有好故事;
2, 要把故事講好;
第一個問題,主要靠作者自身去積累、去沉澱、去發現、去觀感世界、去表達愛與正義等等,但是好的故事並不僅僅就是個構思,它需要完整的世界、環境、人物、故事情節、矛盾衝突等等。打個比方,你的靈光一閃那僅僅就是個創意的源頭,想成爲大江大河還早着呢。仍然以JK羅琳舉例,她在火車站看到哈利波特那樣形象的一個小巫師,從而激發了她創作的靈感。但大家很清楚一個鮮明的形象並不足以讓整個故事大紅於世界。當她構想出這樣一個戴眼鏡的小巫師對抗最邪惡的伏地魔,並且最終勝利的時候,纔算有個故事的影子。
第二個問題,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把好故事變成“現實”
舉個例子來說:《白蛇傳》是個好故事,因爲不好它就沒辦法流傳千年。在千年的演繹過程中,各種曲折離奇的故事紛紛加入進來,讓一個簡單的白蛇報恩故事變成了可以講三天兩夜的故事,有了小青,有了許仕林,有了水漫金山,有了小螃蟹裡的老法海,有了雷峰塔的倒掉,有了兒子救母(這個是傳統故事的典型,比如二郎神和他侄子沉香都是一樣的模子)。
我想,沒有一個行業是不需要進行專業學習的,如果上手特別容易,還不需要長期學習依然能保持競爭力,那隻能說明行業要麼還處於草莽期,要麼處於衰敗期。
在那些成熟的行業裡,學習是最基本的要求。假如你要演奏小提琴,你肯定不會自己摸索着先拉起來再說;假如你想成爲一名演員,你一定要先去想辦法積累一些專業技能;假如你想成爲一名編劇,不可能連編劇的常識、劇本的寫法都不知道。在寫作上,你同樣也需要了解寫作的常識,需要通過系統一點的學習來逐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網絡小說寫作指南》就是這樣的一部教程。它的寫作目的就是教會那些剛進入網文行業,並沒有太多文學基礎的新手怎樣寫小說。當然它也並不排斥那些已經具備一些創作經驗的作者,因爲實際上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紅的,自然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失敗的。
但凡是教程,必然要有一以貫之的行文邏輯、始終如一的培訓理念,能成系統的論證和敘述,那麼它的創作必然不是像《網絡文學新人指南》那樣的隨筆式、欄目式寫作,有感而發,因人而發,因事而發。
在這部作品裡,我的寫作綱要大致是這樣的:
首先分上下部:
上部主要是理論方面,命名爲“故事”。包括故事構思、人物、結構、場景、對話等。希望籍此讓大家明白什麼樣的故事是好故事,好故事具有哪些要素,成功的作品爲何成功,失敗的作品爲何失敗,那麼大家就能從理論的高度進行自篩自選,自我判斷。這就是理論的力量,當你完全掌握了以後,就知道自己有多麼強大。
下部主要是實踐方面,命名爲“寫作”。包括類型、用戶分析、寫作手法等內容。通過這部分的講解,相信大家會對網絡小說的理解上一個臺階。至少你會說“哇哦,小說居然還可以從這些方面去分析,去入手”,如果你有這樣的感悟並且立刻感覺到有提高,那麼我的寫作就非常的有價值了。
在我看來,這本教程的誕生和作者創作作品是同樣的過程,同樣需要進行構思、需要進行用戶分析,同樣要有創作日程表和時間安排,需要投入比以往更大的精力,而爲了大量掌握文本,還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閱讀,按照現在的計劃,大約會讀300部左右涉及到30個類型的典型作品,並且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筆記。
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爲對我來說,目前在中文在線和17K小說網都承擔比較重要的管理工作,所以時間上肯定會比較吃緊。但是,看大家的意願了,如果你們需要這樣一部教程,並且急迫的需要它,那麼我會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寫作。
這樣的一部作品,肯定不會一揮而就,很大可能是會反覆修訂。那麼在接下來三年時間裡,就需要大家經常重看了。我會在作品相關里加一篇修訂時間表,如果哪一部分被修訂了,大家隨時可以知道。
好吧。我知道這樣一部教程,並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完成的,最後感謝將在未來的日子裡對我提供各種幫助的人們。到後記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是誰了。
PS:前言之所以命名爲“必看”,並非是無可命題或者譁衆取寵,而是認爲:前言代表了我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和創作意圖,我知道現在的創作者們更追求更快的成功路徑,往往對“戲肉”更關注,對各種創作秘笈更關注,但其實我想說的是:創作有方法,無捷徑。
注1:托馬斯•曼,德國作家。 1924年長篇小說《魔山》的發表,使作家譽滿全球。因《布登勃洛克一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注2:網絡文學的寫作者們往往用“寫手”這個詞來稱呼自己,用以區別傳統的“作家”,“寫手”從草根而來,在網絡興起,說着親切,看着舒服,大家也沒有不適感。不過我認爲:網絡是開放的,自由的,在網絡上想寫誰都可以寫,所以稱呼自己“寫手”或者“寫作者”沒什麼不妥。但如果要以此爲生,並且準備長期寫下去,請儘量接受“作家”或者“網絡作家”這個稱謂。因爲這是你對自己的定位,至於原因,本書後面會講。也許短期內你還不會認可,甚至有些排斥,但你要明白,從你決定走“小說寫作”這條路的時候,你和那些隨便寫寫的人就真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