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番外篇二

在人魔大戰中,蘇小小跟她師傅如月真人一樣,也受了傷,只是沒有如月真人傷得那麼重而已。

她是後來才從同門師姐嘴裡得知大決戰那天所發生的事。

在聽師姐說完後,她久久都沒有出聲,只是表情複雜地坐在那裡想起有關那個男子的許多往事。

說起來,從她第一次下山歷練開始,再到後來的幾年時間裡,那個人已經救了她好幾次。

由於他每次出現都戴着面具,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他是誰,只覺得他有種莫明其妙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直到那次她身中劇毒差點死在路上,就在那個人幫她解毒的時候,她這才碰巧從他所戴的玉佩認出他就是紀正。

原來,幾次三番冒險來救她的人就是紀正,她早該想到纔對。

後來回到崑崙山的時候,她終於從師傅如月真人口中得知了當年的真相。

一想到這些年來他所經受過的各種苦難,蘇小小覺得十分難過,同時對他充滿了憐惜和感激。

如果不是他,自己早就不知死過多少次了。

從那時起,她開始不自覺地打聽他的消息和行蹤,然而卻一無所獲。

等到終於再次見到他的時候,他身邊卻多了一個貌若天仙的女子。

那個女子雖然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但和他卻顯得十分熟悉,顯然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看到這一幕,蘇小小不知爲什麼覺得胸口一陣刺痛,甚至有種呼吸困難的感覺。

一年後,蘇小小再度見到紀正的時候,那個貌若天仙的女子已經不在他身邊。

看到他形單隻影,蘇小小卻有種說不出來的欣喜。

但她很快發現,他似乎正在找人。

他要找的人,正是她當年所見的那個女子。

看着他發了瘋似的到處找人,蘇小小看得出來,那名女子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重,不然他不會如此焦急緊張。

爲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蘇小小主動現身跟他接觸,表示願意幫他一起找人。

紀正猶豫了一會之後,想着多個人找就多分希望,於是終於同意她加入搜索。

就這樣,她跟着他一起去找那名女子。

他們找遍了那個女子曾經出現過的地方,最後幾經波折才找到她最後出現的那個小山村,但可惜還是沒能找到。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去其他地方找時,她忽然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這個線索表明那個女子很可能就躲在這個小山村裡,他們找對地方了。

就在她準備要告訴紀正這個線索的時候,她忽然猶豫了。

想起當年他和那女子一起出現時的情景,她突然不想把這個線索告訴他。

甚至有種強烈的衝動想把這個線索徹底清除,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這件事了。

她的內心不斷掙扎着,猶豫着,一時間天人交戰。

就在這時,正準備離開的紀正問她爲什麼還不走。

她擡頭一看,立刻看到他雙眼裡面佈滿了血絲。

她這纔想起,他爲了找人,每天只睡很短的時間,而且經常找着找着連飯也忘記吃了。他是真的很焦急想要找到她。

想到這裡,她覺到十分羞愧,爲自己剛剛出現的卑劣想法而感到無比羞恥。

她沒有再猶豫,馬上把這個重要線索告訴了他。

紀正一聽,頓時精神一震。馬上跟着這個線索去找人,沒過多久果然真的找到了。

看着久別重逢的兩人激動地相擁在一起的場景,蘇小小不知爲什麼,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胸口再次產生了那種強烈的刺痛感。

最後,在他們兩人仍然沉浸在久別重逢的喜悅時,她卻悄悄地離開了。

直到人魔大戰之後,她再也沒有見過他們。

等身上的傷勢徹底好了以後,蘇小小向師傅如月真人提出想成爲駐外弟子,到外面去歷練幾年。

如月真人看着這個最小的弟子,一時間不知說什麼好。

如月真人本身就是一個爲情所困多年的過來人,一眼就看出自己這弟子也走上了她的老路。

相比之下,或許自己還幸運一些,畢竟她喜歡的那個人就在自己身邊,只是礙於世俗成見過不了心裡那關而已,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

然而弟子心裡的那個人,卻是真正的神仙中人,實在希望渺茫。

但最終如月真人還是同意了蘇小小的請求,因爲她不想攔着弟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這樣,蘇小小像當年的流雲真人一樣成了駐外弟子,整天在外面奔波,極少再回崑崙山。

隨着不斷的歷練和各種生死考驗,原本就天資出衆的蘇小小自身修爲提升得極快,很快就成了年輕一輩當中的佼佼者。

並且她長年在外面斬妖除魔、鋤強扶弱,名聲也越來越大。

其間她還收復了一隻鶴妖爲座騎,再加上她本人長得美若天人,於是江湖人稱白鶴仙子,追求者更是不計其數。

可是她並沒有接受任何一個追求者,整天形單隻影,與白鶴爲伴。

只是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去打聽一個人的消息。

那個人就是僅憑一人之力,就消滅了數十萬魔族大軍,挽救了所有人性命的無鋒之主紀正。

但她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他。

蘇小小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找他。

或許是想跟他說聲謝謝,多謝他救了自己這麼多次。

又或者,只是想再見他一面罷了。

這就是小師妹蘇小小的故事。

故事的最後,附上了這樣一副圖:一個白衣女子坐在一隻巨大的白鶴身上乘風飛行,飄然若仙。只是她的背影,卻有種說不出來的孤單和寂寞。

許多讀者看到這裡的時候,不知爲什麼有種想哭的衝動。一些感情豐富的女孩子更是直接流出了眼淚。

當然,也有一些男讀者忍不住抱怨起來:爲什麼紀正不把蘇小小也收了,這樣就可以盡享齊人之福了。明明蘇小小也對紀正有情嘛,真是太浪費了。

……………………………………

第三個故事,也是最後一個故事,主角就是紀正和宛靈音兩人。

就在那場大魔大戰結束後,正邪兩道很多人都在尋找紀正。

在那場大戰中,所有修真者都已看出,紀正一定已經得道成仙,否則不可能有那麼驚世駭俗的本領。

當然,這些想找紀正的修真者們也並非想找他麻煩。

當時凡是見過他出手的人都知道,現在的紀正絕非人力可以抗衡,就算人再多也沒用。

他們找紀正的目的,是想求他告訴他們,如何才能像他一樣得道成仙。

因爲這數千年來,紀正是唯一一個做到這點的人。

對於所有想得道成仙的修真者來說,他是活生生的成功例子,因此怎能不讓他們爲之瘋狂。

於是,正邪兩道無數修真者都在拼了命地找紀正。

任何一絲有關他的線索,都會引來無數人的追查。

可是幾年過去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行蹤,那個人彷彿憑空消失了一般。

所有人都以爲紀正一定是隱居起來了,於是繼續不遺餘力地找下去。

然而又過了幾年,還是沒有任何線索,這下讓許多人感到希望越來越渺茫。

沒有人知道,這十年間之所以沒有任何線索,是因爲紀正和宛靈音早就離開了這個修真世界。

在人魔大戰結束後,紀正帶着宛靈音和虎妖來到了安放誅仙大陣的空間。然後讓宛靈音和虎妖留在空間裡修練,直至渡劫成仙爲止。

他們兩人一虎就這樣留在空間裡一邊生活一邊修練,完全不管外面的事。

聚靈珠不愧是修真神物,尤其在這個靈氣充沛的空間,更是功效神奇。

在聚靈珠的幫助下,宛靈音和虎妖的修爲提升速度遠超普通修真者,完全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經過三十多年的修練,宛靈音率先渡劫成仙,成了第二名成仙者。

而虎妖也在幾年後跟着渡劫成仙,成了一頭妖仙。

至於陪着他們一起修練的紀正,其修爲更是深不可測,甚至已經開始慢慢接近遠古時期的神妖二族了。

當他們離開空間時,外面才過了一個多月而已。

此時紀正還有另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爲父報仇。

於是他調動天地之力人爲地製造了一處臨時“裂縫”,然後帶着宛靈音和虎妖穿過“裂縫”到達了他出生的那個世界,也就是現世。

他回到自己出生的小漁村,那裡的村民很多還在,只是全都認不出這個宛如仙人一般的男子就是紀正。

紀正也無意與他們相認,只是帶着宛靈音去看他原來的家。

可是去到那裡以後,只見那間二十多年沒住人的房子早就已經破敗無比,搖搖欲墜。

看着破敗不堪的房子,紀正久久不語。

宛靈音知道他心裡不好受,於是緊緊地握住他的手。

到了晚上的時候,紀正帶着宛靈音和虎妖去找那頭吃人的海妖。

他運氣不錯,那頭海妖並沒有離開這片海域,而是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地盤,時不時去捕獵那些出海打魚的漁民或經過這片海域的商船。

紀正和宛靈音裝作普通人的樣子,成功把海妖引了出來。

原本對於頂尖修真者而言也非常難對付的海妖,卻被已經成仙的紀正輕而易舉地殺掉了,還把它的屍體拿來喂虎妖。

已經成仙的虎妖不僅長生不老,而且不需要吃任何東西的,只要吸引天地靈氣就足夠了。

但它還是改不了喜歡吃其他妖物的習慣,所以把海妖的屍體啃得津津有味。

爲父報仇後,紀正問宛靈音想回修真世界還是留在這裡。

宛靈音伏在他胸口上說:“我無所謂,你想去哪裡,我就跟你去哪裡。”

紀正撫摸着她的秀髮說:“估計現在正邪兩道的人還在到處找我們,我不想再跟他們糾纏下去。

要不我們就留在這個世界吧,讓他們再也找不到我們。

等過個一兩百年後,我們再回去。”

“這樣也好,以後你就帶我好好看看你出生的這個世界。”宛靈音眼睛一亮,興奮地提議道。

“傻瓜,我只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七年,而且從未離開過村子,根本不知道外面是怎麼樣的。

所以不是我帶你去看,而是我們一起去看。”

“好,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個世界。”宛靈音露出十分甜蜜的笑容。

這時,紀正從身上拿出一塊玉製的扇墜,然後一揮手扔進了海里。

“那是什麼?爲什麼要扔掉?”宛靈音有些好奇地問道。

“那是我從誅仙大陣的陣眼石上切下來的一小塊石頭所製成的扇墜,作用跟我身上戴着的玉佩一樣,只要拿着這個扇墜的人就可以像我們一樣進入那個空間。”

“你是想把它留給另一個有緣人?”

“對。拜那位妖族守石者所賜,我們才能得道成仙。

既然那位妖族前輩把一線希望留在了人間,那我也應該繼承他的願望,把這線希望傳承下去,讓其他人也有機會成仙。

當然,如果那個人心術不正的話,我會親手結束他,把機會留給別人。”

“這樣也好,希望下一個有緣人是個好人。”

“希望如此。我們走吧,我帶你去山上看日出。”紀正把她攔腰抱了起來。

“好。”宛靈音十分幸福地摟着他的脖子,把頭深深埋在他懷裡。

不管去哪裡,她都會跟着他,與他永不分離。

紀正就這樣抱着她,騎在虎妖背上御風而行。

池非在這裡附上了最後一副素描畫:一個身穿白袍的男子抱着一個長髮飄飄的女子,騎在一頭小山一般高大的巨虎背上。那頭巨虎四腳離地,凌空飛行,向着逐漸升起的太陽慢慢飛去,宛如仙獸。

至此,番外篇正式結束,也標誌着整部《仙俠》全部完結。

看到這裡,讀者們雖然很不捨,但更多的是一種圓滿的感覺。

有情人終成眷屬,並且可以長相廝守下去。

這樣的結局實在太好了,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紀正扔進海里的那個扇墜,會不會成爲另一個有緣人成仙的契機呢?這個疑問讓人充滿了想象的空間。

在書後言裡,池非先生一如既往地對所有讀者的捧場表示感謝。

並表示日後還會繼續發表新的作品,而且還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面世,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云云。

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面世?這是什麼意思?讀者們看到這裡,完全就是一頭霧水。

但不管怎麼樣,既然池非先生都說了會繼續寫新書,那他們就放心了。

因爲自從看過《梁祝》和《仙俠》後,很多讀者發現,自己的胃口被養刁了。

許多原本挺喜歡的話本,現在竟然完全看不進去。這太要命了。

276 故里276 故里303 初臨233 餓虎198 臣子382掏心377拒馬陣213包圍392隨記111 開賣010 悲劇322 神機116 投稿358 宛州081 可以商量244 決策268 防範046 懟他080 後言293 官差015 銀票075 烈酒356 上貢272 造勢161 及笄211大婚391稅賦035 梁祝改266 短板200 續章126 佈局165 女主人019 第二部大綱349 大瘟367 撤離150 改稿224 出逃039 畫作012 往事如煙092 春去秋來146 依恃190 接種311 議和228 榮損081 可以商量367 撤離387遠征206 宴席353 奔送337 遷都095 眷侶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074 大夫293 官差093 第八卷273 選拔024 這鄰居111 開賣139 絕筆235 製鹽093 第八卷052 試驗323 火銃386 國庫092 春去秋來122 新報367 撤離273 選拔005 教人072 手術150 改稿263 想法092 春去秋來246 亂民250 挖渠323 火銃075 烈酒277 碼頭238 水路140 薄冰334 恐婚249 活路302 投誠093 第八卷285 和安109 入住364 逃亡333 打聽221 檄文324 映林096 魔族136 明搶168 準備177 寧府068 仗義277 碼頭392隨記250 挖渠216 選擇187 接種
276 故里276 故里303 初臨233 餓虎198 臣子382掏心377拒馬陣213包圍392隨記111 開賣010 悲劇322 神機116 投稿358 宛州081 可以商量244 決策268 防範046 懟他080 後言293 官差015 銀票075 烈酒356 上貢272 造勢161 及笄211大婚391稅賦035 梁祝改266 短板200 續章126 佈局165 女主人019 第二部大綱349 大瘟367 撤離150 改稿224 出逃039 畫作012 往事如煙092 春去秋來146 依恃190 接種311 議和228 榮損081 可以商量367 撤離387遠征206 宴席353 奔送337 遷都095 眷侶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074 大夫293 官差093 第八卷273 選拔024 這鄰居111 開賣139 絕筆235 製鹽093 第八卷052 試驗323 火銃386 國庫092 春去秋來122 新報367 撤離273 選拔005 教人072 手術150 改稿263 想法092 春去秋來246 亂民250 挖渠323 火銃075 烈酒277 碼頭238 水路140 薄冰334 恐婚249 活路302 投誠093 第八卷285 和安109 入住364 逃亡333 打聽221 檄文324 映林096 魔族136 明搶168 準備177 寧府068 仗義277 碼頭392隨記250 挖渠216 選擇187 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