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發十八發的‘迅雷銃’?”萬曆無語地聽着李幼滋的報告,用手揉了揉腦袋,說道:“是那個趙士禎發明的吧?”
“皇上知道?”李幼滋一副驚訝地表情。
當然知道了,倘若穿越之後忘記這個人,但連着這麼年奇奇怪怪地火器發明,這個火器專家總要進入萬曆的法眼。
當知道工部對於火器的研究其實是這個人在研究,萬曆最初的反應是拍拍腦袋恍然大悟,隨後又非常氣憤地在背後把這個傢伙給罵了一頓。
這個有名的火器專家,其實讓國庫損失了一大筆錢。
爲什麼這麼說,這和大明士兵手中現在拿着的旋機翼虎有直接關係。
這款總結鳥銃以及三眼銃等武器特點於一身的優秀火器,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一支的造價,趕得上五隻鳥銃的造價了。
然而是個人都知道,旋機翼虎不是能夠五連發的火器,他僅僅能夠進行三連發,用萬曆的話,這款武器讓帝國損失了一大筆。
倘若是剛剛穿越到這個時代的萬曆,或許會對這種武器有着超乎想象的興趣,然而穿越的時間久了,對於火器的研究也上了水準了,萬曆此刻卻沒有了當初的熱情。
旋機翼虎不好用?
不,當然非常好用,能夠三連發,也可以三發分開發射,並且射程和威力上都不弱,這無疑是一件優秀的火器,使用過這款武器的明軍同樣可以證明,無論是在精度,還是設計距離,亦或者設計連續度上,這款武器非常的優秀。
但是作爲統治者,萬惡的封建主,萬曆顯然有另一套考慮,普通的火銃使用三連射已經足夠了,至少歷史的總結就是這樣,優秀的陸軍只要三排設計,就能發揮線性射擊的威力,甚至優秀的英國紅衫軍細紅線戰術,僅僅使用兩排的線列,卻同樣達到了火力連續性的目的,這樣的事例無疑證明,在使用線列戰術的時代,只要訓練得當,三排甚至兩排手持普通火銃的士兵已經足夠了,多了其實是一種浪費。
這種浪費放在保持着龐大陸軍數目的大明身上,就更是驚人了。
多花了五倍的錢,但卻沒有五倍的效果,這是一件多麼糟糕的事情。
這種敗家子的行爲,在萬曆沒有同意的情況下,由趙士禎研究,李幼滋提議,兵部複議,內閣蓋章通過了,等到萬曆知道的時候,裝備已經開始在大明陸軍中開始換裝了。
之後該怎麼辦?把旋機翼虎下線,重新讓鳥銃這樣的單筒武器上線?別逗了!這武器要是沒有開始列裝還好說,但已經開始列裝之後,想要再退出序列,就不是萬曆或者內閣已經兵部、工部這幫人說的算了。
誰說的算?
當然是士兵們說的算!
手持武器走在戰場第一線的他們無疑比其他人更有發言權,雖然是拿着軍餉爲朝廷爲皇帝賣命,但不代表他們覺得自己的命不值錢。想法,士兵對於自己的生命珍惜程度超乎想象,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不會爲了給帝國省錢而委屈自己。
憑什麼已經有了能夠三連發的火器之後他們還要使用單發的火銃?火力弱上一份,就可能讓敵人多活一部分,之後下一秒己方就會多死人,說不定死亡的就是自己,這種事情軍官和士兵怎麼可能接受?
所以列裝了就只能列裝了,即使花了冤枉錢,內閣也只能咬牙把自己的冒失決定所帶來的苦果給吞了下去,等一幫大學士被萬曆指着鼻子罵傻子的之後,這幫人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面其實是個外行人,以後的軍事問題,纔不甘心地報備給萬曆,希望對方給出正確的判斷。
三聯裝就三聯裝吧,反正工部還算聰明,先是響起使用三頸火藥罐填裝火藥提高填裝時間,最後甚至使用了超前的使用了紙製定裝彈,把填裝所需的時間幾乎壓縮到了極限,讓大明的陸軍在三排或者兩排連射的同時,又能保持三倍於歷史上歐羅巴陸軍的火力,挽回了帝國的部分損失。
現在這個趙士禎竟然又發明了連珠十八發的迅雷銃,這是要幹什麼?裝備全部陸軍玩衝鋒槍戰術嗎?除非是萬曆變成傻子了,否則門都沒有。
無論是連珠銃還是管炮有什麼用?倘若猛然來到這個時代,或許以爲這種武器很厲害,但萬曆已經看穿了,這些武器其實很雞肋。
“大炮發射霰彈比這個怎麼樣?”萬曆擡起頭看着等待自己做出評價的李幼滋。
額,這是多麼嚴肅的問題,即使萬曆不是以嚴肅的口吻說的,但李幼滋卻依舊感到其中的嚴肅。
前膛燧發槍中的連發槍和能夠一下子從炮膛裡打出的密密麻麻的彈子比起來,哪一個更好些?
後膛槍時代有着明確分工的兩種武器,在這個前膛槍時代,職能卻是重疊的,這無疑對於大明的火器研製人員們來講是個嚴重的打擊。
“米尼彈槍的發明已經把前膛槍的威力發揮到極限了,之所以沒有裝備是因爲這東西比起對付我們的敵人,反而對我們更不利。”萬曆對李幼滋說道。板甲還能擋得住許多火器的時代,甚至大明使用絲綢衣加上土質防彈衣能抵擋幾乎所有鉛彈,效果無疑足夠了。
米尼彈這種東西無疑讓會之前的戰術瞬間成爲廢柴,並且這種東西其實並不是太難學的東西,西班牙之所以還用着大火繩槍不是因爲他們保守,實際上歐羅巴這種環境下,固步自封必然活不下去,之所以繼續用大火繩槍,其實是因爲對於其他火器而言,這種火器在穿透板甲上還有優勢可言,而歐羅巴現在就正處在板甲興盛的年代。
歐羅巴人若是把米尼彈學去了,無疑最倒黴的是大明,因爲這種超時代的東西,瞬間會讓板甲徹底無用,絲綢衣無用,土質防彈衣同樣無用,大家無疑會跑到一個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對大明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你們可以朝其他方向發展,後膛槍,新的發射藥,膛線等等。”悠哉地抿着茶,萬曆懷着優越感向大明的土著們賣弄着自己瞭解的那點學識。
點了點頭,李幼滋認真地接受到。
老頭子不敢嘲笑萬曆了,之前萬曆一直說鋼鐵的產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保守的他以及一般大臣都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皇帝,但最終的結果,是再次證明皇帝的聖明,採用了新的鍊鋼方法,鋼鐵產量幾乎讓這幫老傢伙們的眼珠子蹦出來。
“糾正你們走的彎路,朕只能做到這種程度了。”萬曆一副無奈的模樣說道,當然,實際上他就只懂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