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鳳

因爲是駙馬,就是魏宋二人也不敢動刑,並沒有吃多少苦,只是因爲害怕,臉色有些憔悴。..

看到李顯都親自來到大理寺,而且臉色不善,武崇更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臉也嚇白了,眼淚也流出來了,甚至鼻子裡的鼻涕都嚇得流出來。立即跪下,喊冤,但他又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說是王畫陷害他的。

宋魏二人都懶得理他。

如果王畫在血字營做了營督,還能用虛耗的辦法,存下這麼多武器。但王畫離開血字營多久了?或者是王畫做營督,因爲與李裹兒的私情就想陷害武崇,但那時候留下的武器,埋藏在地裡,還能這麼新?

王畫在賑災時也動用了軍隊,最多時在陳州,但總共有多少士兵?能夠抹下這麼多件武器?

還有,就是王畫變出了這麼多武器,又怎能埋進他府上的,雖然是馬廝下面,但就是他府上的護衛全部有了李雪君的能耐,也沒有本事埋下這麼多武器,他府上居然一個人都不知道。難不成全是瞎子?

不耍說是魏宋,就是韋氏也不相信他說的話。

甚至李顯認爲,只有王畫神出鬼沒,百加上李裹兒的恩怨,武崇不誣陷王畫,又能誣陷誰?

其實李顯當真不知道榜文的事,與武三思有關?知道,因爲妻子韋氏再三說了武三節制李旦的重要性,所以才一直容忍着。但心中怎能不生氣?再加上這個兵器大案,因此火上澆油,說了聲:“不承認。用刑。”

主動給魏元忠與宋螺刑訊逼供的機會。說完了一掃龍袍。氣呼呼地走了。

但武三思現在黨羽已豐,大理寺同樣也有他的黨羽,看到情況不妙。立即通知了武三思。

武三思一聽也急了,原來不用刑,通過一些秘密渠道讓武崇訓熬着,自己在想辦法,也在等事情的轉機。但大刑之下,多少英雄好漢都倒下了,象周亞夫。那麼牛的一個人小最後在獄中受刑不住,自殺了結。象王畫所說,別看王畫現在威風,如果真將他弄到大牢裡面同樣也得傻眼。況且自己的兒子。

而且大理寺雖然自己有黨羽,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他的黨羽,其中還真有不少看不慣他家的獄卒官員,如落在他們手中,真棍實夾下去,武崇什麼都得招供,甚至讓他說自己這個做老子的謀反,他都有可能會承認。那時候大廈將傾,自己再無回天之力。

當然他也通過關係,詢問過武崇爲什麼要這樣做。

武崇答案還是與向李顯對話時所說一樣,冤枉的,是王畫謀害的。

就是他做老子的,都不相信。最後武崇案件了結了,武崇還繼續賭咒發誓,武三思才慢慢相信起來。於是有聰明的幕僚再次查看了那個坑,想出了有可能從地道搬運進來的。因爲哪裡土質鬆軟,而且又在後花園,每到深夜,幾乎無人經過,只有遠處有一些護衛巡邏。同樣不會注意下面的挖泥聲。但就是這樣,武三思也沒有認爲是王畫做下的,因爲兵器的來源。相反,他都認爲是李重俊做下的,也只有李重俊能得到這些兵器,而且也是李重俊派人告發,還親自帶着士兵衝入駙馬府的。

這終於使他與李重俊對決起來。

但那還是幾天後的事,他現在必須將這件案子了結。想了想。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打悲情牌。不顧傷勢嚴重,天氣寒冷,將上身脫光了,揹着棘條,學着負荊請罪的典故,來到了皇宮,然後讓下人將自己從輪椅上扶下來,同樣不顧一條腿不能動彈,伏在地上,大哭。

李顯還在生着氣,但韋氏開勸了。

李顯不樂意地將他喊進皇宮,還別說,悲情牌多少有點效果,特別是針對李顯這個性格軟弱的人。

這也是王畫有時候心存幻想,輔助他的原因。其實李顯對老百姓不算太壞,如果沒有韋氏這個妖后在後宮興風作浪,李顯也能算一個勉強的守成之君。

但作帝王軟弱能成麼?有,而且做得很好,宋仁宗,但李顯能與他的資質毅力相比?趙禎聰慧節儉仁愛,縱觀千古,也是數一數二的。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就象天與地的差距。就是這樣,因爲他的軟弱與喜歡妥協,有了范仲淹與包拯、韓綺、富弼這些千古名臣相佐,居然慶曆新政最後也失敗了。說李世民殺臣,不殺能振威臣下麼?所以爲什麼說恩威並用,這纔是人主的最佳手段。

李顯現在看到武三思因爲光着上身時間很長,都凍得牙齒髮抖,臉都青了,而且後面的棘條實打實地背在後背上,扎得緊緊的。雖然因爲冬天的寒風吹得棘刺變僵了,但還是刺兒,一個個紮在皮膚裡,後面都流着許多血跡。可能是因爲故意爲之,頭髮沒有系起來,散亂地隨着冬天的寒風飄揚。

這逼模樣要多悽慘就有多悽慘。

李顯眼神終於柔和起來。

事實上王畫到現在最不明白的,就是韋氏與武三思以及武延秀叔侄的,爲什麼李顯視而未見?確實這也是一件千古之謎。

武三思雖然趴着,他的智商比李顯高多了,眼角還在偷偷地向上膘着,看到李顯的臉色了,知道有轉機,於是號淘大哭,一邊哭一邊說:“陛下,臣的兒子有罪,這是臣的管教無方纔造成的。因此,請陛下將臣父子斬首示衆,以正朝綱。不過臣也有一個疑問,雖然崇刮罪無赦,但崇記資質愚昧,連公主都瞧不上他一眼。他有什麼膽量敢謀反?”李裹兒看不起武崇,卻成了他的藉口。

而且武三思很狡猾,現在不認罪不行。但不能承認謀反之罪。一旦承認了謀反,萬事皆休。當然,如果他品行正派,這不叫狡猾,那叫睿智。就象鄧公一樣,當時逼迫無奈,認罪行,但不能讓我脫離黨籍。只不過一個因爲暫時的忍辱負重,造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開始興起,一個卻是擺脫困境,準備更兇狠的報復。

認罪就好辦,李顯也不想這件案子無休無止下去。煩也煩死了,於是下詔,將武崇刮流放嶺南,家中相關巡邏的侍衛以及下人,流放或者斬首。

李顯的想法,這一下子將王畫所說的五虎中的三虎去掉,李承嘉與榜文案無關,那是不能去,如果去等於承認了五王無罪,既然無罪就得將五王重新召刪是不可能楚客似平原來與武;思環有點恩熙泄目對武三思沒那麼忠心,所以沒有大礙。羽林軍中也去掉了數人,武崇罷廢,貶到嶺南,這應當能交待過去了。

但老魏聽到後,長嘆一聲,坐在椅上半天沒有說話。然後做了一件事,迅速結案。他心中是後悔萬分,本來是打算這次回到朝廷。養老得了,世事不關不問,什麼人也不得罪,可是“晚節不保”還是讓王畫拖下水。

其他直臣弈到後,全部捶胸頓足。

經過了滑州大案、讖言大案。還有榜文大案以及兵器大案,王畫遇刺那件事,只是毛毛雨,放在那一個帝王手中,都能將武三思一家滅門數次。可居然這樣,武三思還能屹然不倒。

也整不垮了。

但接下來將會是什麼?

象唐休騾這些聰明的老臣一看不對小咱致仕吧。一個個喊退休,可李顯不肯。他們還能退休,可宋騾這些年富益壯的大臣怎麼辦?就是調放外地任職,也逃不過武三思隨之而來的報復。

還有的大臣一看形勢不妙,本表達自己“忠心”因此武三思門前不因爲李顯的處罰門庭冷清,反而登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武三思聲勢更是達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頂峰。

但王畫家中也迎來了一什喜事。

四鳳回來了,比預計的稍晚一點。也許看到王畫朝堂上指出了榜文一案。然後又暴發了兵器案,畢竟王申他們只是一羣鄉下的財主出身的,雖然因爲現在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比原來有遠見,可也不會想得更遠,所以認爲王畫有可能安然無事。於是交換人質的事又拖了幾天。但李顯最後的判決前面一出來,後面就來了一箇中年人,到了王家門口,從門縫裡遞了信,換人了。

但怕王畫利用手中的力量,將四鳳換回去,又將王鹼重新抓起來,提出要求,王家只能派一個人前來交換。於是王畫讓李雪君拖着王鹼,跟着這個人在洛陽城中兜了幾個大圈子,然後出了北城門,一直轉到黃河邊上。到了黃河邊上了一葉扁舟,李雪君藝高人膽大,繼續提着王鹼上了小船小船載着他們,來到河心一艘大船上。互相交換了人質,這艘大船飛快地揚帆而去。

事實如果沒有這一手,王畫有可能因爲發怒,重新將王鹼扣留下來。講信義?那也要看人頭的。

李雪君與那個中年人在城中兜着圈子。但始終沒有脫離王畫布下的眼線。他們在前面兜圈子,後面王畫也跟着他們出了城。不但王畫來了,李裹兒爲了表示親熱,同樣也來了。還有李紅與沐放李,以及三鳳,大着肚子的大鳳。王涵始終臉皮薄,主要她寫了信給她家裡面,但她家到現在沒有派人過來。所以放不開。

當然沒有拒絕也代表着她家裡面似乎在考慮這件事,結果還沒有想像的那麼壞。不過這樣吊着,王涵心裡面總有點忐忑不安。

王畫都知道原因,主要王家在看,如果武三思倒臺了,王家就來人了。如果武三思不倒臺,有可能就輪到他倒臺,那麼王家有可能都能將王涵接走。與名份已經不存在關係了。但王畫沒有說出來。

王迤夫婦在家主持豐盛的宴席,準備款待數年纔回來的四鳳。

扁舟駛了回來,漸漸人也看清楚了,幾年沒有見,四鳳成了一個小小大人,只是因爲南方天氣的酷熱。皮膚變得有些黝黑。但長得很豐腴。穿戴也不錯。有可能是因爲她的母親緣故,沒有受到多少虐待。這要等見面詢問才能得知。

上了岸,第一眼就看到了王畫,先是相擁而哭,這對兄妹的關係雖然不是同母所生。但好得讓外人無法想像。然後詢問王畫爲什麼坐到輪椅上,王畫說了句是意外,快要好了。

四鳳才與大鳳三鳳抱在一起,痛哭了好久。至於大鳳肚子大了。四鳳都沒有詢問,她還以爲四鳳繼續留在鄭家。

哭了好久,才停下來,看着李裹兒,雖然這一晃就是四年過去了,看着李裹兒站在哥哥後面,而且也挺着大肚子,好奇地問:“公主殿下,你與二哥成親了?”

“這事兒說來話長,回去後慢慢對你說。”王畫連忙打斷她的話。

其實李裹兒也挺尷尬的,現在武崇流放嶺南,但父皇還沒有下旨絕斷了這門婚姻。而且武崇放了出來,駙馬府收回去,可依然在武三思的王府,依現在武三思的權焰,那個官員敢主動提出真讓武崇流放嶺南?

四鳳又看着李紅親熱地喊了一句:“李紅姐姐。”

李紅很高興地拍了拍她的頭。

四鳳又問:“香茗姐姐與公孫大娘呢?”

敢情她被騙走後,這些人沒有將他家發生的事,一點也沒有向她說。

王畫答道:“她們嫁人了。”

四鳳沒有吭聲,公孫大娘有婚約在身。她也聽說了一點,香莫人不錯,可與自己哥哥歲數相差太大。但她還不知道。有一個歲數也相差很大,不過名聲才氣更大的熟婦,每天對王畫都抱着無窮的幽怨。

四鳳纔看着沐孜李冉:“二哥。她是誰?”“她也是你的嫂子,沐娘子。”

四鳳看了看李裹兒,又看了看李紅,還有李雪君,以及沐放李。聽出了也是,難道這幾個美麗漂亮的女子都是?她撓了撓頭,如果那樣二哥真“發達”了?

但看了一下,又問李雪君:“你也是我的嫂子?”

李雪君一張俏冷的臉上,都生起了一層紅意,羞而不答。但見到這副表情,四鳳明白了,於是又問道:“但你的眼睛爲什麼是綠色的?”

這纔是她最好奇的地方。剛纔在小船上,看到她生冷的樣子。沒敢問。

王畫答道:“在西方很遠的地方有許多小國家,這些國家人種都是黃髮碧眼,李娘子身上有一些他們的血統。所以眼睛是碧色的。馬上回洛陽城,我帶你到處轉轉,你能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外國人。”

現在洛陽與長安可以說是世界中心,集市可以看到許多外國人,包括僂人、高麗人、大食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還有少量的非州黑人,也就是崑崙奴。不過來自歐洲的人種還是極少見到。

但王畫心中更加覺得愧意,鞏縣離洛陽,可自只直到她失蹤。居然一次也沒有帶她到洛陽看般爾爾世面。

王畫又問道:“那麼四鳳,這幾年你是怎麼過的?”

“我母親”四鳳說了一聲,停了下來,惶恐不安地看着王畫。

“四鳳,不要害怕,不管對與錯,她始歸你是的母親。”

可是四鳳還是不敢說,當年她親生母親黛兒將自己帶出王家。可想大娘與父親,還有哥哥他們的擔心。她還不知道後果比她想像的要嚴重得多,支吾了一下才說道:“她帶我出去。帶到很遠的地方,還乘座着大船,在大海上航行了許多天,然後到了一個島上,二哥,那些地方很熱,但也有許多好玩的東西,有的烏龜比人都大,一個人坐在上面。它還照樣能爬行。”

這是海龜,有棱皮龜、帽龜、玳瑁、橄欖綠鱗龜、綠海龜、麗龜和平背海龜七種,其中棱皮龜、蠟龜是最大的一種,特別是後者,有的長達兩米多,四百多公斤,是比人大。

“還有許多大魚,比船大,對了,還有一隻猴子,只有這麼一點大。”她握起拳頭,比了一個樣子。

畢竟還是一斤,孩子,看着她天真活潑的樣子,王畫忽然又想起了另一個小姑娘,李持盈,都好多天了,沒有看到她的身影,有些悵然若失。王畫問道:“他們對你還好嗎?”

“還行”四鳳怕王畫反感,小聲地答道。

看來那個張質對黛兒似乎真有些歡喜,因此有可能四鳳也沒有遭到太大的罪。但爲什麼這個少婦先讓自己父親爲之嘆息留戀,後是讓張質不惜破費精力將她重新拉出青山溝?

難道她在牀上有特殊的內媚功夫?

似乎只剩下這個可能,不過王畫不好向自己父親發問。

四鳳答完了,又看着王畫說:“二哥。你現在有沒有考中進士,有沒有做官?”

這是她最關心的,知道二哥準備科考。但不知道結果,問了幾次自己的母親,都讓母親狠狠斥責了一頓。以後不敢再問。

“考中了,還是狀元。”李裹兒答道。

不但考中狀元,而且那天正好陽光照在他臉上,都讓考官以爲天地異像。

“我知道二哥最不了起了,那麼二哥,你現在做官了嗎?”

“做了,昭士。”

四鳳聽過一個北門學士,但沒有聽過昭士,她又問道:“有多大的官職?”

“應當比鞏縣的縣令稍微高一點吧。”

“二哥,你好了不起。”四鳳高興地跳起來。是啊,當初王家重新召開宗族大會時,鞏縣的縣大老爺來到王家,那是多麼有臉面的事。但那位縣老爺多大歲數了,王畫纔多大歲數?

李紅幾個人都是苦笑,現在除了洛陽令與京兆令外,還能用一個縣令與王畫作比較麼?就是洛陽令與京兆令,王畫也不會放在眼裡。或者當朝的幾個宰相,見到王畫時,還不得乖乖地客客氣氣的。

不但這樣,他這個小小的學士,淮陽王的臉照樣揍得開花,武三思的大腿說斷就讓它斷,可以說自古以來,最牛氣的五品官不爲過。

但王畫不想誇耀,幾個人也沒有提起。

一路說着話,就來到了城門。老魏與大宋早在城門等着他,首先向王畫恭喜,爲了這個四鳳,王畫都差點兒發瘋了,現在終於回來。得恭喜。但四鳳更奇怪了,不知道這兩個是什麼人,二哥嘴裡稱呼相公,侍郎,那麼不用說,一個是侍郎,一個是宰相,事實兩個人身上穿着大紫的官服,都是位極人臣的大官,爲什麼向自己二哥說話時都帶着。

王畫說道:“同喜,同喜。”老魏忍不住了,他沒好氣地說:“同喜個屁,我們一起等着受死,吧。”

“回去說,今天我四妹回來了,我心情十分地開心,兩位,今天無論如何,都要陪我不醉不歸。”

本來兩個人都是十分惶恐不安,如果武三思反撲,他們與王畫還有李重俊都是首當其衝,李重俊多少還是一個皇太子,武三思也要顧忌一點,但王畫呢?弄不好,再給武三思一下子。相信武三思對件王畫時,也有一點顧忌,算來算去,只有自己兩個人,而且自己之所以被拉下水,正是王畫在李顯面前的進言與推薦。

但看在王畫似乎胸有成竹的神情,兩個人沒有由來的心中忽然升起了希望。

只好乖乖地走在王畫後面,只要王畫能將這一劫解開,不要說今天陪他不醉不歸,就是陪他三天三夜又如何?

但一路走來,無數老百姓尊敬地向王畫祝福問好。

就是到現在,對於王畫春天發兵,老百姓還是不置與否,並且因爲與李多作一戰,有許多唐朝士兵被王畫擊殺。但後來賑災一行,將王畫形象再度扭轉過來。直到前幾天王畫的所作所爲,才真正使王畫名聲如日中天,甚至比他率領得勝的血字營將士鼻耀歸來,更勝一籌。

聽到了王畫失蹤幾年的幼妹找了回來,都替王畫感到高興。

四鳳還是第一次到洛陽,其實一路北上,廣州與大運河上的揚州也很繁華,而且讓四鳳有些傷感的是她親生母親陪着她一直到了揚州後纔回去,因爲怕二哥牛氣沒有敢說。但怎麼比,也比不上洛陽。四鳳好奇地打量着洛陽,又問了一句:“二哥。你很有名氣嗎?爲什麼老百姓全部向我們打招呼?”

老魏與大宋兩個人哭笑不得,很有名氣?不是很字來形容,是太有名氣了。而且不但有名氣,現在天下生死一絲,就吊在你這個二哥那介。腦袋瓜子裡面。

以:爲了四鳳,捱了許多罵。當時這樣寫,主要是想讓主角將思路引到海外,想要經濟與手下,在國內有很多困難。而且黛兒又是最後一卷的坑。其他的幾個女角,我並沒有寫她們不喜歡主角。只是不想寫她們是花癡,各有各的性格罷了。特別是沐放李做了一件事,更難讓人評論好壞,後面會寫到。雖然有批評之聲,這一卷也有瑕疵,但應當比第四卷第五卷寫得稍微好一點。自我感覺如此。雖然現在訂閱撲死,月票求都求不到,但我還是很認真地在寫,沒有打算讓它爛尾。

第10章 準備第61章 夢想國度第67章 死心第117章 放第3章 皇太女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37章 玉璽(下)第24章 跪第33章 錯第85章 一訪靈州第90章 褻瀆第22章 約戰天下第17章 錯了第36章 玉璽(上)第130章 殺韋(上)第93章 大家彼此第22章 大神(中)第9章 囧與雷(五)第42章 神仙?第10章 囧與雷(六)第44章 三箭(上)第81章 決戰白馬寺(十)第120章 女王振(續)第48章 風雲之戰第3章 吃豆腐第88章 治國之術第27章 風雲之戰第155章 雷雨前第70章 我愛錢第117章 放第60章 第二擊第12章 公道話第8章 戰爭第36章 朕老了第87章 人心散了第22章 偶像第11章 不問第57章 南下第45章 煙消第89章 送禮第48章 真愛(下)第142章 皇袍加身第49章 砸場子第130章 殺韋(上)第28章 不速貴客(上)第116章 無間道第14章 雨第63章 浮屍第10章 丫的第94章 大家彼此第8章 戰爭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42章 太子第25章 宗族大會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66章 釣魚第73章 分(中)第46章 風雲之戰第22章 顏色第2章 找朋友第45章 宗楚客的價格第81章 青崗嶺之戰第41章 話不投機第147章 制度第22章 血甲第26章 立營第63章 師徒第115章 弒(下)第37章 姐妹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17章 血甲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2章 借地(上)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46章 寒冷的心第107章 九州鼎現第59章 送客第83章 決戰白馬寺(十二)第43章 學藝第36章 笑柄第100章 新起點第43章 公孫大娘第84章 囡囡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5章 殘殺第63章 撥城(上)第27章 縣長來了(下)第71章 黛兒第19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二)第97章 上官小婉的報信第95章 打東要西第76章 決戰白馬寺(五)第61章 鳳求凰(下)第16章 姐姐第67章 死心第18章 講故事第71章 黛兒第38章 食之第60章 半步神位第148章 鼎瓷成
第10章 準備第61章 夢想國度第67章 死心第117章 放第3章 皇太女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37章 玉璽(下)第24章 跪第33章 錯第85章 一訪靈州第90章 褻瀆第22章 約戰天下第17章 錯了第36章 玉璽(上)第130章 殺韋(上)第93章 大家彼此第22章 大神(中)第9章 囧與雷(五)第42章 神仙?第10章 囧與雷(六)第44章 三箭(上)第81章 決戰白馬寺(十)第120章 女王振(續)第48章 風雲之戰第3章 吃豆腐第88章 治國之術第27章 風雲之戰第155章 雷雨前第70章 我愛錢第117章 放第60章 第二擊第12章 公道話第8章 戰爭第36章 朕老了第87章 人心散了第22章 偶像第11章 不問第57章 南下第45章 煙消第89章 送禮第48章 真愛(下)第142章 皇袍加身第49章 砸場子第130章 殺韋(上)第28章 不速貴客(上)第116章 無間道第14章 雨第63章 浮屍第10章 丫的第94章 大家彼此第8章 戰爭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42章 太子第25章 宗族大會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66章 釣魚第73章 分(中)第46章 風雲之戰第22章 顏色第2章 找朋友第45章 宗楚客的價格第81章 青崗嶺之戰第41章 話不投機第147章 制度第22章 血甲第26章 立營第63章 師徒第115章 弒(下)第37章 姐妹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17章 血甲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2章 借地(上)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46章 寒冷的心第107章 九州鼎現第59章 送客第83章 決戰白馬寺(十二)第43章 學藝第36章 笑柄第100章 新起點第43章 公孫大娘第84章 囡囡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5章 殘殺第63章 撥城(上)第27章 縣長來了(下)第71章 黛兒第19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二)第97章 上官小婉的報信第95章 打東要西第76章 決戰白馬寺(五)第61章 鳳求凰(下)第16章 姐姐第67章 死心第18章 講故事第71章 黛兒第38章 食之第60章 半步神位第148章 鼎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