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史冊,清初的多爾袞可稱作是奇人,他的遭遇非常奇特,命運也是非常奇特,連死因也是撲朔迷離,而且死後還有種種謎團籠罩在他的身上。有人褒有人貶,關於他一生,就像武則天一樣沒有蓋棺論定。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大妃,就是第一妃子,正福晉,按漢人的話來說多爾袞是嫡出。大妃阿巴亥共有三子,長子阿濟格,次子多爾袞,三子多鐸。
努爾哈赤死時阿巴亥才只有三十七歲,而努爾哈赤死亡年齡是六十八,兩人足足相差三十有餘,老夫少妻,而這位少妻十二歲就嫁給努爾哈赤,據說丰姿饒豔,可想而知,阿巴亥是如何深受努爾哈赤寵愛。而這種寵愛在歷朝歷代帶來的結果經常就是枕頭風,子憑母貴,應該說她的孩子非常有希望被立爲下一任皇帝。無論立嫡還是立賢,多爾袞可說都是不二人選。多爾袞從小表現非常好。努爾哈赤生前就評論多爾袞“聰慧多智,謀略過人”,事實證明這位父親還是非常有眼光和遠見的。
可是皇位最後還是沒有落到多爾袞的頭上。
努爾哈赤死時肯定是有遺詔的。遺詔內容現在已不可考,是清史一大謎團,但是我覺得努爾哈赤肯定是想將皇位傳給多爾袞。
首先,當努爾哈赤死後,屍骨未寒,四大貝勒就合謀假說努爾哈赤有遺言要大妃阿巴亥殉葬。據說阿巴亥是自縊而死,也有人說她是被三貝勒莽古爾泰用弓弦絞死。到底怎麼死的不重要,但只要她一死,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倆就孤立無援。當時多爾袞只有十五歲,多鐸更小,只有十三歲。作爲按現在說法是皇后的母親一死,多爾袞根本就再也沒有實力同四大貝勒競爭皇位。
這裡就產生了一個疑點,如果努爾哈赤不是傳位於多爾袞,爲什麼四大貝勒這麼緊張?在努爾哈赤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逼死了大妃,莫非她的手上掌握有真正的遺詔?而他們害怕她公佈遺詔,所以乾脆逼死了她?
依我看來這位大妃當時就算手裡有遺詔也不敢公佈。她心知孤兒寡母鬥不過虎視眈眈的四大貝勒,遺詔捏在她手上也是非常燙手,只好看情況再說。可是她馬上就被被四大貝勒送上了黃泉路。她一死,多爾袞和多鐸就真的孤立無援,只好任由年長的兄長們擺佈。
第二,皇太極對待多爾袞的態度,似乎可以證明他心裡有鬼。可能他是知道努爾哈赤遺詔內容的,就是傳位於多爾袞。
皇太極即位後,對多爾袞和多鐸這兩位幼弟優待有加,尤其是對多爾袞。天聰二年,僅僅在皇太極即位兩年後,就賜號多爾袞爲“墨爾根代青”,意思是“聰明王”。雖然是因爲多爾袞跟隨皇太極從徵察哈爾多羅特部,俘獲一萬多人立下大功,但“聰明”二字似乎很有深意。爲什麼不封“勇猛王”或者“年少有爲王”?雖然只是比方,但這二字意味實在非常深長。
多爾袞肯定隱約知道母親的死因,他不可能不懷恨在心,但是由皇太極對他的態度來看,這位少年貝勒當時肯定是隱忍不發一言,表現得一無所知,對皇太極忠心耿耿,跟着他四處征戰。
皇太極明知他不可能不會對母親的死及皇位的歸屬產生疑惑及仇恨,但是少年多爾袞表現得實在無懈可擊。這位皇太極也不得不表現出大度風範,給多爾袞的賜號都可以表明他心底的稱讚——我現在已經坐穩皇位,如果你跟我唱反調,還提那檔子舊事,那麼你必定沒有好下場,可是你裝作不知道,實在是個聰明人!
皇太極是個知人善用的人,既然多爾袞表現得這麼好,幫他四處征戰,打下許多地皮,還不提逼死母親的舊帳。那他總不能不有所表示。表示到後來,皇太極暴卒的時候多爾袞就已經是和碩睿親王。這已是當時最高封號的王位。皇太極並不是糊塗人,他知道給多爾袞掌握軍權,把他提到這麼高的位置上,以後自己兒子繼位時肯定有麻煩。可是他始終沒有動手削減多爾袞的任何爵祿軍權,一方面固然是多爾袞表現無懈可擊,另一方面他何嘗不是心裡有鬼而猶豫不決?
皇太極死後,由於他是忽然去世的,沒有任何遺囑。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開始爭奪皇位。本來豪格是非常有希望做皇帝的,可是他犯了一個非常好笑的致命錯誤。
當時兩黃旗要立皇子,準備擁立豪格。兩白旗的阿濟格和多鐸當然是擁立多爾袞。劍拔弩張,崇政殿上兩派針鋒相對。這時禮親王代善提出豪格“帝之長子,當承大統。”豪格見自己有兩黃旗、正藍和兩紅旗支持,大局已定,光兩白旗不足爲慮,便假意謙讓“福少德薄,非所堪當”。這本來是歷代皇帝被推上皇位時都要唱的老把戲,表明自己對帝位毫無覬覦,是不得已纔在大夥擁戴下坐了皇帝位子。當初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時也演過這一出。問題是此一時彼一時,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謙讓,兩白旗正不服氣呢!於是兩白旗的人馬上順水推舟說,你看,豪格自己都沒有當皇帝的意思,幹嘛還要讓他當啊!
這樣一來,豪格頓時傻眼,連臺階都找不到了,只好氣鼓鼓地暫退。由此可見,豪格這人確實不是多爾袞的對手,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謙讓,人家本來就不服,你不是自己找嘴巴子抽嗎?
最後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一個折中建議,立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臨繼位,由多爾袞攝政。但也有人說是多爾袞主動提出由福臨即位,以免八旗內部火拼。不管是誰提出,反正多爾袞是答應了,而兩黃旗見是立皇子,便也不反對。大局已定。
這裡就產生了一大疑問,怎麼就輪到福臨了?
清朝立繼承人,有三法,第一立嫡,但是皇太極正宮皇后孝端、也就是孝莊的姑母並沒有生出兒子;再有立長立賢,論理該長子豪格,可這時豪格自己給自己出了個難題,已經出局。最後還有第三,立貴,也就是看母妃地位。問題就出在這裡。福臨的母親孝莊並不是皇太極妃子裡生有兒子地位最高的。當時還有一位麟趾宮貴妃,她的地位比當時的永福宮莊妃更高,從名號上就可以看出,一個是貴妃,一位是妃。貴妃比妃地位更高,她的兒子該比福臨離皇位更近。可是偏偏沒立她的兒子,而是立了莊妃的兒子福臨。多爾袞卻答應了。
豪格眼看皇位即將到手,卻失之交臂,六歲的福臨繼位,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攝政。
接下來就是多爾袞一生最大的謎團,也是清朝四大疑案之一,他到底有沒有娶太后孝莊?